❶ 线切割割模具要怎么割啊!
用最简单的话就是:
1:把切割工件固定在机床上.
2:编好切割程序再传送到机床控制器.
3:开机,切割.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明白
❷ 线切割圆形线条变形怎么处理
2切圆变形
解决以下几点
1,材料外形要大于切割的尺寸
方便装夹,材料靠边打小孔作为切割引线孔
不易切割过程中变形。
3,太大的工件需要
配合胶水与磁铁(不锈钢用胶水
铁用磁铁)落料太重切割中
多次停机粘胶水
或磁铁吸
❸ 线切割 加工出来的模具椭圆形怎么回事
线切割切圆切出椭圆形,应该是与机床的丝杠间隙过大有关,想办法调整一下再试试。
❹ 线切割 怎么切割凹凸模共用
不知道你的模具用途,如果你的模具冲压2.5mm左右的钢板可以用到凸凹模公用。
❺ 线切割的快走丝怎么割复合模具的凹凸模共用
复合模以凹模名义尺寸割,凸凹模以名义尺寸单边缩小0.06注*这个0.06指的是普通A3刚或45#刚,1MM的材料,材料厚度间隙以次类推,铜铝的配合间隙为0.035,
再说下固定板/卸料/板冲头/导柱导套,固定板以以凸凹模尺寸单边缩小0.01,卸料板哎说不清楚等下次做模具再讲,导柱导套以固定板一样做
❻ 线切割加工。模具加工
在模具加工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线切割加工过程中,模具易产生变形和产生裂纹,造成零件的报废,使得成本增加等问题屡屡发生。所以,线切割加工中模具的变形和开裂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人们对线切割加工的变形和开裂熟悉不够,往往造成线切割加工部门与来料加工者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产生矛盾。
其实,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材料问题、热处理问题、结构设计问题、工艺安排问题及线切割时工件的装夹和切割线路选择的问题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能否找到线切割加工变形和开裂规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1、产生变形及裂纹的主要因素
在生产实践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发现线切割加工产生变形和裂纹与下列因素有关。
1.1与零件的结构有关
1)凡窄长外形的凹模、凸模易产生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外形复杂程度、长宽比、型腔与边框的宽度比有关。外形越复杂,长宽比及型腔与边框宽度比越大,其模具变形量越大。变形的规律是型腔中部瘪入,凸模通常是翘曲;
2)凡是外形复杂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甚至易出现炸裂现象。其出现的频率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有关;
3)圆筒形壁厚较簿零件,若在内壁进行切割,易产生变形,一般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若将其切割缺口,在即将切透时易产生炸裂现象;
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较深槽口,易产生变形,变形的规律为口部内收,变形量的大小与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质有关。
1.2与热加工工艺有关
1)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始锻温度过高或过低,终锻温度偏低的零件;
2)终锻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终锻后冷却速度过慢,有网状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3)锻坯退火没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球化珠光体超过5级的零件;
4)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韧性,增加脆性;
5)淬火工件未及时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1.3与机械加工工艺有关
1)面积较大的凹模,中间大面积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内较大的体积,框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2)凡坯料中无外形起点穿丝孔,不得不从坯料外切入的,不论其凸模回火和外形如何,一般轻易产生变形,尤其是淬火件变形严重,甚至在切割中产生裂纹;
3)对热处理后的磨削零件,无砂轮粒度、进刀量、冷却方式等工艺要求,磨削后表面有烧伤及微裂纹等疵病的零件。
1.4与材料有关
1)原材料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
2)淬透性差、易变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1.5与线切割工艺有关
1)线切割路径选择不当,易产生变形;
2)工件的夹压方式不可靠、夹压点的选择不当,均易产生变形;
3)电规准选择不当,易产生裂纹。
2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2.2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3)在模具使用答应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2.3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2.3.1该进切割方法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外形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外形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2.3.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
追问:
精简一点的啊!
回答:
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二、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3)在模具使用答应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三、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该进切割方法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外形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外形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
❼ 线切割的快走丝怎么割复合模具的凹凸模共用
凹凸即公母共用是常用的,一般复合模具都是公母共用,还有一些稍大的单冲落料模具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省材料省线割费用。
我们就拿一套复合模冲1.0MM的铁材来打比方,母模实数割,公(凸凹模)单边负0.04至负0.06,怎样才能做到呢?就是用锥度来做的,你自己在AUTOP里面模拟一下,先画出模板的高度做成一条线再偏移0.2-0.04=0.16,再分别连接两条线的上下点,绘出一条斜线了,查询那条线的角度,就是你要割的锥度了,一般是小于0.5度的。注意了这个倒锥哦。
如果你板是正放的话,公里面的冲孔要放大单边0.04至0.06并割正锥。以前我也做过线割,不过那是01年的事,那时个对于公母模共用也会晕。所以就用心专过,所以现在还记得,除了公母模共用还有内外脱公用,这个要做台阶来控制间隙,外脱可以松点没关系,内脱要做到比母模单边小0.01~0.025之间。
再说一下快走丝割圆孔的问题,就拿常用的0.18钼丝来说吧,0.18+0.03火花位=0.21/2单边=0.105,这样算出来就是打0.105的间隙,经验告诉我们,其实要打到0.095割出来圆孔才能滑配。
割方孔可以打0.1以上说的是快走丝,慢走丝有专门的人编辑的,在这就不多讲了。在此忠告:不要以为网络是万能,自己要多用心专,网上是很难碰到我这样的人的,会这么大方把自己的经验都说出来,中国人很保守,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穷了,进过外资厂或台资厂你就知道,厂方是希望我们多交流技术的。
❽ 线切割的基本操作.
线切割是模具加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操作线切割,首先要认识坐标,其分为机床坐标、象限坐标。其实一样,只要分清X轴和Y轴视图: 而在机床看坐标,是站在开关方向看,就可以知道X轴和Y轴,当然,这是指快走丝线切割。象限坐标:如图示: 站在机床看这坐标来空走或编程是不会弄错方向:L1代表X轴的正方向,L3代表X轴的负方向,L2代表Y轴的正方向,L4代表Y轴的负方向。线切割的单位进率与换算:0.001mm是指微秒,0.01mm是指1C,0.1mm是指10C,1mm是指1000微秒,以此类推得出:线切割的进率为10.1. 打表打表:实际上是把模具或工件立体保持平行,需用的工具为百分表,立体平面打表要认识坐标的正负左右,针头要求要与平面基本相切,而不能与平面形成垂直.只要基本相切,才能把模具或工件打好表,从而保持平行.针头为一个圆珠体状,而圆珠体上面只有一点与面相切,在打平面表之前先要将表放在合适的位置,将针头相切点与平面接触,如果针头有下垂,则无法将平面与圆珠体保持平行.2.调垂直模具的垂直度是线割一套模具的重要环节,垂直度不统一则无法将整套模具装好.首先在需线切割的工件平面上放一块确认为90°角的立方体.先不放电,肉眼看钼丝与工件调平行垂直,再放电看火花均匀来调节工件的垂直,但是经常地反复用同一90°度角的立方体来高垂直是不准确的.须X、Y轴两个方向都要调或工件平面拉表(X、Y轴两个方向)。 3.分中 分中:顾名思义就是将某个物体的中心找出来。而分中的类型和方法有很多种,在此只列举二种。一、 孔内分中:孔内分中也就是在孔的里面分出中心,首先要在孔内调垂直。(当然若内孔已被锥度过或不平行的情况下,要在平面调垂直)。然后尺量物体内孔的尺寸,因为知道了孔的大概尺寸心中就有了底数。但无法尺量的就只能摇数分中。一般机床X轴和Y轴拖把都是一圈4mm(也有些机床拖把一圈是1mm)。例如:要分一个方孔为10mm×20mm,不论先分哪一个轴,分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比10mm×20mm的方孔小,因为基中包含了钼丝位和火花位在内,若分方孔X轴为10mm,先碰一边火花,将拖把对0。再摇到另一边碰火花,但此时的火花一定要与前一次碰的火花是均匀的,从而得出来的值肯定比10mm小。因为钼丝和火花位包含在其中。相反分外形立方体与分内孔立方体分中道理一样。但得出来的结果刚刚与分内孔得出来的结果相反,因为也是有钼丝位和火花位包含在其中。二、外圆分中:首先也是尺量此圆的外径,例如:外径为100mm如图示: 先在A点的X轴和Y轴对零,X轴不动,Y轴摇个整数下来,若是40mm,再摇X轴,而再将Y轴摇回40mm刚好碰到的火花与A点的火花均匀那么此点为B点。从而得出AB间的距离分出AB两点的中点,再分Y轴的中心,但分Y轴的中心得出的数值肯定比外径为100mm大,这样就把整个外径为100mm的圆的中心就分出来了。 4.装夹 根据工件的实际线割尺寸进行装夹,装夹是活动的,只要在线割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当然线割模具不大时,一般将要线割比较长的那一边装在X轴,(因为X轴的光洁度比较好)。5.3 B编程一、手动3B编程:首先要明白3B代表的是什么?所调3B就是指第一个B代表的是X轴,第二个B代表Y轴,第三个B代表的是X轴和Y轴中最长的那一条轴,例如:手动编一条直线OA如图所示: ,若OB=2mm,BA=1mm,那么得出点A在4个个象限内,且在X轴和Y轴的正象限上,那么得出X轴为2mm,Y轴为1mm。则编成3B程序为:B2000、BB1000、BB2000(XL1)。因为要取最长边为X轴且在X轴的正方向。其他方向道理一样,只要是取最长轴的方向。若编一个圆,如图所示:如图(1)出刀在圆内且在X轴的正方向,所以得出X轴为5mm,Y轴为0。编程为:B5000 BO B5000(XL1)简编为BBB5000XL1。(以下统一为BBB)。 B5000 BO B2000(YNR1)最长轴是一个圆弧,所以封闭圆弧为4个R。 BBB5000(XL3)。(回刀线与分刀线方向相反)。如图(2)为出刀在圆外且向X轴的正方向,所以得出: BBB5000(XL1) B5000 BO BBB20000(YNR3) BBB5000(XL3) 以上是以逆向加工为举例,而顺向加工时圆弧方向则是SR1、SR2、SR3、SR4如图(3)、(4)。若编一个方形,则如图所示:一个方形是由线段组成的封闭式图形,只要分清线路的方向就很简单了。如图(1)一个长方形为5×10。同时出刀在孔内是向Y轴的正方向出刀。出刀时将一条线段为10mm的分成了两段,则一个方形由七条线段组成,编程(1)为:BBB2500(YL2) BBB2500(YL2)BBB5000(XL3) BBB5000(XL1)BBB5000(YL4) BBB5000(XL2) (1) BBB10000(XL1) (2 ) BBB1000(XL3) BBB5000(XL2) BBB5000(XL4) BBB5000(XL3) BBB5000(XL1) BBB2500(XL4) BBB2500(XL4)若出刀在方孔的外面且为编程(2);以上都是以逆时针方向加工。二、 自动编程:以钼丝的逆顺方向加工,当标准补偿时,逆时针加工钼丝在里面走,顺时针加工钼丝在外面走。6.间隙补偿: 当钼丝为φ0.18mm且火花位为0.02mm时,标准补偿为钼丝直径加火花位的和再除以2即为(0.18+0.002)/2=0.1mm. 当线割内孔时钼丝在里面,当线割外形的钼丝在外面.例如:线割一个内圆孔时,要求(1)单边放大0.02.(2)单边缩小0.02.要求(1)以标准的补偿一单边放大的补偿,所得出的则为要求的补偿,即为0.1-0.02=0.08.要求(2)以标准的补偿一单边缩小的补偿所得出的则为要求的补偿,即为0.1+0.02=0.12.当线割一个外形方形时,要求(1)单边放大0.02.(2)单边缩小0.02.此时与线割内孔则相反:要求(1)为标准补偿加单边放大补偿等于要求补偿,则为0.1+0.02=0.12.要求(2)为标准补偿减单边缩小补偿等于要求补偿,则为0.1-0.02=0.087.模具结构:一般地模具分为三大种:分别是复合模,单冲模和连续模.其中复合模和单冲模均以剪口作标准,凸模缩小间隙固定板要与凸模紧即与凸模一样缩小间隙.连续模分为两小种:一是飞料模.二是冲孔连续模.连续模是有步距的,飞料模是指一个产品,将多余的毛料剪掉最后得出产品,其飞料剪口间隙一般为0.06-0.07/mm.冲孔连续模指以步距跳步剪出产品,孔位最后也可以说与单冲模一样,将产品整个剪出来.间隙同样是以剪口标准,凸模缩小.8.粗精的补偿 例如:粗公单边缩小0.3.则钼丝走在图形里面.0.3-0.1=0.2. 精公单边缩小0.05.则本身够补偿量,钼丝依然走外面.0.1-0.05=0.005.
❾ 线切割在割带角度模具时模具表面凹凸不平什么原因
钼丝在转动时摆动幅度大 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紧下丝应该好点 还有检查下上下导轮是否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