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已知模具AB板厚度,如何确定模架AB板厚度
模架AB板相加的厚度,一般要比模具AB扳的厚度少一个毫米,至于模架AB板单块具体要多高,要看模具的结构来定。按照你给的尺寸,假如在没有抽芯的情况下,模架A板79.5 模架B板99.5,少一个毫米是为了让中间模具的型面结合更紧密,接触面少了,自然不容易溢边。
B. 已知模具AB板厚度,如何确定模架AB板厚度
给你说一说一般结构,个例除外:
首先产品从分型线一分为二,分型线上部型腔部分,存在于a板中,我们暂且称之为cavity,分型线下部型芯部分,存在于b板中,我们称之为core。那么:
a板厚度=cavity+c
b板厚度=core+d
c的取值范围(小型模具
30-50
中型60-90
大型150-200)
d的取值范围(小型40-60
中型
80-110
大型180-220)
C. 注塑成型模具中的A,B板的厚度如何确定有公式或要求吗顺便举个例子,非常感谢。
这个东西一般都是根据你产品的要求来的,还有材料,比如说注塑压力大小,你就要考虑模具的结构。注塑压力较大的话,模具就要尽量做整,像你这个型腔的话不是很大,一边扩30——50左右,底面30左右,算出大概的尺寸,你要是自己做模架的话就按这个算后的尺寸来,如果是标准模架,就选尺寸相近的就行了,选用的时候还要考虑行位,斜顶……之类的还有成本之类的。
其它板的尺寸都不是很重要,符合比例强度就行了
D. 模具的模架如何确定
模架ab板相加的厚度,一般要比模具ab扳的厚度少一个毫米,至于模架ab板单块具体要多高,要看模具的结构来定。按照你给的尺寸,假如在没有抽芯的情况下,模架a板79.5
模架b板99.5,少一个毫米是为了让中间模具的型面结合更紧密,接触面少了,自然不容易溢边。
E. 模具板厚度如何确认,比如注塑模具的板材厚度
下载一个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输入相关数据,就可得到最小壁厚,模具支撑板最小厚度
F. 有热流道的模具有几块板,板厚怎么确定
摘要 一般前模3块板,A板的厚度取决于产品的结构,其他系统支撑板厚一般是70
G. 模具规格ci4040是什么意思
CI代表型号,是大水口工字模,由面板 A板 B板 方铁 上针板 下针板 底板组成
3545代表模具的长宽是350*450的
A80跟B90是分别代表AB板的厚度(AB板主要是开框放你产品的模仁进去的)
只要知道CI3545 A80 B90这个型号,剩下的尺寸龙记的标准书上都是有标准的
H. 塑料模具,自己根据样品怎么下材料,模架,A B板厚度怎么计算
最开始知道产品塑胶料是什么!然后分析产品结构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增加行位斜顶之类的分型结构,简单的话就是上下模结构了,一般模具不大的话,上模料比产品最高点多20MM左右,以便运水及结构处理,下模需要留剁-10MM,需要增加模具强度,定好上下模之后就可以定AB板了,A板比上模厚30MM左右,B板比下模厚40MM左右。
I. 在模具图纸中模具排位图有什么作用
我是做模具设计的,经验不是很多,我试着讲一下,不当之处请高手指点。
排位图有些地方的人叫做“组立图”,或者“2D装配图”,一般通过AutoCAD制作完成(也有用其它软件的)。一套模具要完成,基本的框架是“设计+制作”。制作要精准快,那么设计就要出图纸给之加工。就是通常模具师傅所说的“你给数我才好锣呀”。那么图纸就充当着设计与制作之间的“介质”。(有没有跑题??)
说起来,排位图还算是众多图纸中的老大呢,呵…… 那些散件图,线割图,要是订在一起,还得往后站。
讲一下排位图包括的内容,大多厂里都要求详细,顶针、司筒、镶针、运水、螺丝等等,当然有些是“如需要”就加,比如,并不是每套模都有司筒。如果是细水口的模,则更加多内容,比如拉杆,尼龙胶塞等等。
我一般是怎么画排位图的
因为厂里要求不高,我的习惯也是ProE+CAD路线。所以ProE转出产品工程图后,是DWG格式,用CAD打开,在CAD里放大25.4倍,因为要从英制转为公制。再复制镜像一份出来,镜像出来这份乘以(1+缩水),比如1.005 。再将单个做成块,好让它为排位“服务”。现在好多模都比较好搞,1出4,2+2什么的,容易排,定产品中心时一般以产品最大分中取,有显性特征的产品,就不要最大分中了,以特征来拿中心。产品位置距模料中心尽量拿整数。
在模料中,模料边距产品边一般留25至30,省料的话,十几毫米我也做过。多产品时,产品距产品取10MM左右。当然,要懂得变通。距离这个谁也讲不定的。 至于厚度,前模25至30都可,后模30以上。而AB板的厚度,A板开框后的厚度也要求有30,B板厚度需40以上。视模的大小而变。
简单来讲,排位图是为模具加工而服务的,它给出了加工所需求的数据,让模具加工过程缩短,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