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中脱料板是不是就是水口板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就是水口板,是将细水口(点浇口)流道从产品上拉断,再从模具中脱出
㈡ 1.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我是一个注塑模具设计师,我的经验告诉你,模具一般由以下几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模具的骨架就是模胚部分,模胚又分大水口,细水口,简化型细水口,大水口又可分为ABCD或工字及直身等,细水口又可分有水口板和无水口板等类别,是根据产品结构确定结构后判断选择哪种更简单成本更低。
第二部分就是模具心脏部分就是模仁部分,模仁又可分为整体式和攘拼式,有的产品要求不高不用模仁直接在模板上成型,有的产品是两个行位对碰,行位就是模仁所以也没有独立的模仁,一般设计时要有模仁,这样更省料又能达到产品成型要求。
第三部分就是成型零件部分,模仁中的入子,镶件等,这些部分是为了方便加工,订料,排气,更换等所以把模仁上一些特殊部位做成镶件(柱位,孔位,骨位,止口等及难加工的地方)。
第四部分就是抽芯机构部分,这部分是模具设计中最难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产品上有倒扣或一些特殊结构要抽芯时,就是考虑用什么方式抽芯,外侧倒扣就是行位较多,也有外斜顶,内侧倒口一般用斜顶抽芯,也有的产品不能做斜顶要做内行位,前模行位前斜顶,后模行位后模斜顶,如果抽芯行程太大,斜度太大,严格顺序控制时用油缸,如果有内牙时还要用齿轮齿条马达司套司杆缩科机构或斜顶等方式抽芯。行位一般要四个视图进行表达,斜顶三个视图进行表达就可以了。
第五部分就是分型机构设计,像大水口只有一次开模动作,而细水口有三次开模动作,那么细水口模具设计时要考虑前两次开模行程,在模图上要表达,细水口控制开模顺序与开模行程的零件尼龙钉与塞打螺丝或是水口拉板,扣机等机构设计。
第六部分就是浇注系统设计,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等,主要流道一般在唧嘴中成型,唧嘴是标准件所以一般设计时不要考虑太多因素,分流道(布局均衡,形状,主次关系);浇口的类型及位置确定和相关取值(常用的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点浇口等);冷料井数量及位置确定。
排气系统:利用分模面,顶出机构,模仁入子等间隙自动排气;对于大型,复杂产品,快速成型等情况则要另外开设排气系统。注意排气槽的大小和位置的确定(与塑料本身的流动性有关)。
冷却系统:水路开设,主要考虑冷却速度,冷却效果去选择相应的水路大小(尽可能取大值)及与塑件结构相适的水路样式(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溢流式等)。
顶出系统:顶针,顶管(司筒),顶出块,顶出板,气吹,人工,机械手等)
第七部分就是其他零件追加:支撑柱,中托司,回位弹簧,开闭器,限位螺丝,锁模板,拉板,抓料销,吊模孔等。
本人从事模具设计工作8年多,从事模具培训行业3年多,工厂实战经验与教学经验都很丰富,欢迎从事模具行业爱好者进行技术交流,我的Q见我的用户名,欢迎你的来访!
㈢ 我想了解下在注塑模具里面 ab板之间的是哪块板 b板和方铁之间又是哪块(不是顶顶针板
常规模具,AB板之间是分型面,还有推板结构的,其AB板之间是推板;
常规模具,B板和方铁之间没有板,特殊结构的模具,B板与方铁之间是支撑板;
㈣ 大水口模具是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1、组成 吹塑模、铸塑模和热成型模的结构较为简单。 压塑模、注塑模和传塑模结构较为复杂,构成这类模具的零件也较多。 基本零件有: ①成型零件,包括凹模、凸模、各种成型芯,都是成型制品内、外表面或上、下端面、侧孔、侧凹和螺纹的零件。 ②支承固定零件,包括模座板、固定板、支承板、垫块等,用以固定模具或支承压力。 ③导向零件,包括导柱和导套,用以确定模具或推出机构运动的相对位置。 ④抽芯零件,包括斜销、滑块等,在模具开启时用以抽出活动型芯,使制品脱模。 ⑤推出零件,包括推杆、推管、推块、推件板、推件环、推杆固定板、推板等,用以使制品脱模。注塑模多推广采用标准模架,这种模架是由结构、形式和尺寸都已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基本零件成套组合而成,其模腔可根据制品形状自行加工。采用标准模架有利于缩短制模周期。 2、作用 定模座板(面板):它的作用是将前模固定在上面。 流道板(水口板):它的作用就是在开模时把流道中的料去除。 定模固定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和b板一起成型产品。 推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 动模固定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和a板一起成型产品。 垫板:它的作用是加强a板的强度和固定a板上的一些零件。 垫块:模脚,方铁等。它的作用是让顶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顶板: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顶针并在开模时通过注射机的顶杆推动顶针。 动模座板:下夹板,底板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后模固定在上面。 导柱和导套: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起导向作用,使前后模可以顺利完成所有的动作。 顶针: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开模时将产品从推出。
㈤ 我想了解下在注塑模具里面 ab板之间的是哪块板 b板和方铁之间又是哪块(不是顶针板) a板和面板之
关于你的问题,我用最简单的两半模给你解释吧,太复杂的模具设计结构是不一样的,以下问题由科隆塑模来给你回答
常规模具ab板之间就是型芯和型腔了,b板上面还有顶针板
.b板和方铁之间除了顶针板 还有顶针复板(固定顶针的)
a板和面板之间是哪块板 除了水口板还有热流道板,你说的水口板是三板模才有的,有些是做热流道的话就用热流道板。
如果还不懂的话可以看图纸,这样会比较清楚
㈥ 模具水口板的作用
塑料模分为两板模、三板模,三板模是两次开模,模具中有水口板,水口板的作用是再第一次开模时把水口料从水嘴里拉出来,然后随着模具的继续退回,由于限位杆拉住水口板,动模上的注塑件与水口板的水口断开,完成整个开模的过程。水口板的结构主要用于点浇口的进料方式。
㈦ 模具水口板的作用
三板模里的东西
在面板和A板之间,水口就开在这块板上,开模时这块板先开,然后面板上的限位螺丝可以顶出水口里的水口料
㈧ 请问三板模的合模和脱模过程,已知模具的结构有顺序为:面板,水口板,前模板,后模板
三板模开模:面板,水口板,前模板,后模板。先开水口板和前模板使水口与产品断开同时水口脱开流道;再开面板和水口板使水口与唧嘴和水口勾针脱开;水口料脱落。然后再开前模板和后模板开后顶出产品。三板模合模:先合面板和水口板;再合水口板和前模板;然后再合前模板和后模板。
㈨ 在注塑模具中什么是“细水口”
大水口就是2板模,流到在模仁上的,在通过浇口进入产品,所以说浇口位置比较局限一般都在产品的边缘,而细水口也就是3板模,流道在前模后面上方,浇口可以直接点在产品上,或点在模仁上,所以浇口位置选择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开模时流道浇口与产品会自动分开,也省去了剪浇口这一步骤.只听说大水中模胚,细水口模胚.中水中模胚都没有听说过
㈩ 大水口模具和细水口模具的区别是什么
1、大水口就是前模不单独分型的模具也称二板模导柱正装,而细水口则是定模有单独分型的也就是说模具不只分型一次(至少二次)
2、笼统的说大水口就是产品脱模后有水口在上面或多或少而已,细水口刚好相反!
3、大水口前模都是A板定死的 细水口有简化和标准的水口出在前模
4、多一块水口推板~~ 细水口就是:比大水口多一块水口料推板.
5、大水口:需要后序手工或其他手段去除的水口。细水口:不需要后序手工或其他手段去除的水口,顶出之后产品与流道分开的水口.
6、简单的说大水口是二板模,细水口是三板模。
7、简单的说:大水口就是两板模,小水口就是三板模,两着只差一个刮料板而已。
8、细水口就是:比大水口多一块水口料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