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析如何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周永泰[摘要] 近年来,模具制造成本不断攀升,所以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总会讨论一些如何才能降低模具成本的话题。因此本文试从模具制造各环节入手进行分析,以望能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质量、价格、周期、服务,这是模具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十分关心的四大要素。近年来主要是由于人工费用的不断增加和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模具制造成本也不断攀升,而与之成反比的是模具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却在不断地下降。曾有一些模具制造企业反映,目前生产的部分模具的质量和水平反而比五年前要差了。这乍一听确实令人费解:五年间技术进步了不少,怎么质量水平反而下降了呢?他们解释说:由于有些用户(或模具采购人员)片面地、单纯地要求压价,而对模具质量水平则漠不关心,所以只好被迫选用低价材料、低档模具标准件、不合理地简化模具结构和采用缩减工艺及加工成本的办法来对付了。所以这并不是企业制造不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模具来,这实在是企业的无奈之举。这一现象在行业中虽然存在,但这种不正常的低成本制造不但不能提倡,而且应该进行疏导、抑止,所以我们要提倡在保证和提高模具质量及水平前提下进行低成本制造。一、分析可制造性,合理确定模具类型和结构,并按需选材。现在多数用户订购模具时都会向模具企业提供产品的数字信息,但由于使用模具的产品企业往往对模具不太熟悉,设计时并未考虑到可制造性,因此在工艺上考虑不周甚至根本制造不出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造成反复和浪费,所以模具企业在模具设计开始前就应该进行可制造性分析,以保证设计制造成功。此后接着就应确定模具类型与结构。从降低成本出发,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快速经济模具、铝合金模具、铸铁模架等都应该在考虑范围之内。巧妙的结构有时能大幅降低模具制造的成本。此外正确选材也十分重要,所以除了用户指定以外,我们应遵循材尽其用的选材原则。高档材料用于制造中低档模具会增加成本造成浪费,相应的热处理应与技术要求和材料结合起来考虑。所以在能够满足用户要求下,有时选用低融点合金、铝材或加工塑料及树脂等来制造模具也是可取的。二、从各个环节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缩短模具制造周期不但是用户的要求,而且也是模具企业所共同追求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对模具企业来说,模具制造周期的缩短就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模具生产一般可分为设计、加工、装配与调试等几个主要阶段,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每个阶段的关键环节,这样才能有效缩短整个模具的生产周期。1.努力缩短模具设计时间。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经普及的今天,因此选好软件、用好软件以及逐步普及3D软件是关键。所以积累经验,将知识电子化,及建设数据库已变得十分重要。采用CAD快速设计技术和优化技术并与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技术相结合以及采用模具专用软件,并尽量将设计工作往前推移等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前介入和参与产品开发,与模具用户一起进行设计,不但能将模具设计工作前移,使模具生产技术准备时间大为缩短,而且能使模具及其制品更加合理化,避免由于模具用户对产品的修改及其产品工艺性不好造成生产反复的现象。2.实现数字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搞好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CAD/CAE/CAM一体化技术,C3P、C4P、KBE技术,模具柔性制造(FMS)和自动化加工技术等都无不依赖于数字化。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包括虚拟设计、虚拟加工、虚拟装配乃至组成虚拟企业及虚拟现实等)同样要依赖于数字化。因此,数字化是模具制造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关键。实现数字化制造不但能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模具的质量、精度和可靠性。搞好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模具企业又一重要课题。模具企业信息化管理已经从过去的财务管理发展到工艺管理、产品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知识库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管理、电子商务和资源管理等,先进而便捷的条形码和芯片技术以及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管理软件已被应用于模具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应用得好不但能大幅度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现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也已成为信息化的发展方向。3.先进技术和细节同时并举。包括高速切削和高速电加工在内的高速加工是模具行业公认的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有效方法。有统计资料表明,高速切削结合CAD/CAM技术可使模具制造周期缩短约40%,CNEDM附设机器人可提高生产率50%、减少成本30%。用机械手安装工件,选用合适的高质量刀具和夹具,选用合适的切削液、电加工介质、润滑液,使用耐腐蚀低损耗的电极材料,基于RP技术结合特种加工工艺快速制造电加工电极,电火花混粉加工,以及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等都可有效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光整加工和装配调试对模具制造周期的影响也很大。努力减少光整加工和装配调试时间,逐步提高机钳比(即机加工工时与钳工工时的比例),逐步发展数控自动化抛光技术和数字化模拟试模调试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柔性加工、自动化及智能化加工技术等,都可有效缩短模具生产周期,而且还有利于模具质量水平的提高。4.标准化与标准件。有统计资料表明,搞好模具标准化工作,广泛采用模具标准件,可使模具生产周期缩短30%~40%。在标准方面,除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外,对广大模具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企业标准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标准是基础,数字化制造、标准化自动化生产都离不开乃至依赖于标准。许多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了标准化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因此,搞好标准化工作,建立各种标准化体系,对模具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三、“专、精、特”,社会协作与企业文化。按照国家对工业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模具生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不足千分之一。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做精、做特、做新、做强、做活,做出效益来至关重要。国家也在大力支持“专、精、特”企业。“专、精、特”能降低成本出效益,“专、精、特”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专、精、特”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专、精、特”能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专业化分工是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断细化的。随着专业化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协作就越来越广泛深入。对模具制造来说,专业化分工细化和社会协作的广泛深入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关键是如何作为。除了以前的零部件外协和加工工序等外协之外,产学研用相结合、组建各种产业联盟、技术外包和利用公共服平台正在逐渐兴起。只要运用得好,这些也都能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针对特定用户单独设计、单件制造是模具生产的特点之一。由于不同模具的要求各不相同,必须有不同的工艺和不同的装备与之适应,所以即使已经注意并进行了社会协作,但模具生产企业某些设备利用率低,某些环节变成了“瓶颈”的现象还仍旧比较普遍。这时,企业的管理者就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来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尽快消除“瓶颈”。借助信息化管理对平衡负荷,搞好均衡生产十分有效。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瓶颈”消除了,模具制造成本也就降下来了。一个好的企业必然会有好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应该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好的企业文化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提出许多好意见、好建议来。小到小改小革和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大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人人都关注,人人都动脑子想办法,模具制造成本自然就能降下来,企业自然就能不断发展壮大。传统的模具制造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能,所以调试必不可少,所以交货期也会延长。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和今后,要逐渐做到不依靠技能也能制造出好模具来;模具制造逐步实现高度自动化;只装不配省去试模工程将变成可能;模具交货期越来越短,模具成本也将越来越低。最后,我认为还应再分析一下关于模具的低成本制造与模具用户的低成本生产之间的关系。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一般情况下都能降低模具用户的生产成本,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致的,但这里不但有一个度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两者合理匹配的问题。所谓“度”,就是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要有度,切不可过度,即如本文一开始说的那样,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必须要在不降低模具质量水平和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关于两者之间合理匹配的问题其核心是要综合考虑,应该使模具能给用户带来最大的效益。产品要求低或者是批量小,那么模具就更要成本低,但是如果产品要求高或者是批量很大,那么就不能单纯追求模具的低成本了。这就产生了合理匹配的问题。例如一套常规模具和一套热流道模具都能满足用户生产出一定量的合格注塑件的要求,单从模具成本来说,常规模具价格低于热流道,好像是占有优势的,但是如果从用户生产的总成本来看,由于使用热流道模具不但产品质量更有保证,而且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因而从用户全面核算总成本来看,使用比常规模具贵得多的热流道模具反而更能降低生产成本。这里的关键就是合理匹配。这样的例子很多,高效、多功能模具多有类似情况,因此模具企业应该在努力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的同时,多从用户企业的利益着想,提出合理匹配的建议,多与用户沟通与协商,大家都全面考虑,共同来决定最合理的方案。
2. 如何有效的管理外发模具开模进度。
我来说两句。。。。
从以上看得出,1,你没有权。 2,你上面的人定与供应商有利益关系,要不然他们没这么叨。3,你没做出实质性的动作,像有朋友说的,去模具厂看看你当天确认的清楚是否与模具厂现场说的一样。
最后不管在你之前他们怎么定的和约,你不用去管,你管好现在的,你大可从新写一份,用来加强模具厂对模具(客户)的重视。要让他们明白扣款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3. 现在做模具很多时候会出现精度误差等问题,大批量的生产会很浪费,不知道怎么能够解决精度和质量的问题
模具在加工精度上分为: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加工误差:主要是由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造成的误差,你如需要大批量的生产误差肯定会更大,因为模具会在大批量生产的时候会磨损,致使误差会越来越大,现在听说三维扫描可以减少误差,使用扫描设备对模具进行扫描,精度对比,得到偏差,减少修复时间,提高模具效益,你可以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东西。
4. 内高压成形技术的优势有哪些
结构轻量化和加工技术柔性化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之一。目前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许多企业都将内高压成形技术作为增强其产业竞争实力的重要工具。结构轻量化可以节省材料和运行能量,而加工技术柔性化则可以缩短加工工具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液力塑性成形工艺正是对结构轻量化和加工技术柔性化的良好结合,因此近几十年来发展迅猛.
由此,根据变形前后板件厚度不变的假设,并结合金属塑性变形的体积不变定律,可为制定板成形工艺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该测量仪具有仪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
作简便、对环境无污染和对操作人员无很高的技术要求等优点
管材内高压成形工艺是液力塑性成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特种塑性加工近净成形工艺。它以管材为加工对象,以液体为主要传力介质,可以有效地降低零件重量、减少模具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受到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汽车制造企业间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内高压成形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更得以迅速推广
5. 什么叫单冲模什么叫连续模
冲压模具的单冲模:一般是由一个凹模和一个凸模或是由多个凹模和多个凸模组成,不过在冲床的时候一次行种中只能完成一种冲裁工序。
冲压模具的连续模:指的是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连续模是按一定的顺序,在冲床一次行程中,在工件不同的位置完成两次以上的冲压工序。
连续模在冲压过程中材料料带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模具内部料带切断后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向运动的叫连续模,料带送料在模具内部完成的叫自动连续模,在一个冲压生产链上用不同工艺的冲压模具用。
连续模的特点:
1、一副连续模可以完成冲裁、弯曲、成形、拉深等多道工序。压力机每次冲程可冲制一个工件或工序件,因此具有比复合模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2、使用连续模冲压可以减少设备、模具数量和车间面积,省去了半成品的转运和存储。
3、连续模使用卷料或带料,送料、出料和叠片等都容易实现自动化。自动化连续模的冲压过程中,人体部位不必进入危险区域,操作安全。
6. 内高压成形技术的优势有哪些
与传统的冲压工艺相比,液压成形工艺在减轻重量、减少零件数量和模具数量、提高刚度与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工业领域尤其是汽车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减轻结构质量以节约运行中的能量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液压成形(hydroforming)就是为实现结构轻量化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液压成形也被称为内高压成形,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管材作为坯料,在管材内部施加超高压液体同时,对管坯的两端施加轴向推力,进行补料。在两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管坯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并最终与模具型腔内壁贴合,得到形状与精度均符合技术要求的中空零件。
二、优点
对于空心变截面结构件,传统的制造工艺是先冲压成形两个半片,然后再焊接成整体,而液压成形则可以一次整体成形沿构件截面有变化的空心结构件。与冲压焊接工艺相比,液压成形技术和工艺有以下主要优点:
□ 减轻质量,节约材料。对于汽车发动机托架、散热器支架等典型零件,液压成形件比冲压件减轻20%~40%;对于空心阶梯轴类零件,可以减轻40%~50%的重量。
□ 减少零件和模具数量,降低模具费用。液压成形件通常只需要1套模具,而冲压件大多需要多套模具。液压成形的发动机托架零件由6个减少到1个,散热器支架零件由17个减少到10个。
□ 可减少后续机械加工和组装的焊接量。以散热器支架为例,散热面积增加43%,焊点由174个减少到20个,工序由13道减少到6道,生产率提高66%。
□ 提高强度与刚度,尤其是疲劳强度,如液压成形的散热器支架,其刚度在垂直方向可提高39%,水平方向可提高50%。
□ 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对已应用液压成形零件的统计分析,液压成形件的生产成本比冲压件平均降低15%~20%,模具费用降低20%~30%
7. 公司开发的产品模具让别的厂家加工产品,产品模具如何方便管理
将公司所有外厂模具彻底盘点一次,然后以此数据为基础做一份模具动态管控表。表格格式按加工厂家分类,参考
库存管理
进销存帐格式做。
8. 怎么洗模具最快,做熔喷布的模具,要赶数量啊!
赶数量当然用胜明干冰机,轻轻一喷几分钟就搞掂了
9. Excel 制造企业的模具应该如何摊销比较合理
制造企业的模具摊销方法:
1、模具的使用数量应该知道(设计使用寿命)
2、费用/设计使用寿命=每件模具费用
10. 如何将模具成本降到最低
降低模具成本有几个方案来考虑:
前期产品评审时尽可能的简化产品结构(简化分型面尽可能是平面以及简化产品结构减少斜顶、行位等)
模具设计时在有的空间情况下,尽量一出多,会提高生成效率,降低成本
对于易损件尽可能镶出,做镶件。
对于镶件、行位等可以用一些相对价格低的钢材,不一定跟模肉同一种价位的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