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流程 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和注意事项
1、被加固混凝土表面处理。(1)确保结构本体与纤维布牢固粘结,保证碳纤维布粘结在可靠的基底上。(2)钢筋露出部位须做防锈处理,如损伤程度严重,应采取措施补救。(3)裂缝修补。(4)表面修补。(5)表面污垢和碳化物处理。(6)修角加工。
2、底胶涂布。(1)加强混凝土与纤维布或修补胶之间的粘结性,底胶能够浸入混凝土,增加混凝土的表面强度。(2)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湿度应不高于85%,混凝土表面含水量应在10%以下的干燥状况。(3)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一般情况配制好后在45- 60min内用完;胶的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以3min为宜。(4)涂胶采用滚轮毛刷均匀涂敷,涂敷量由底胶的品种和混凝土表面状况而定,底胶的浓度较低,一般用量标准为0.25一0.3kg/m2;底胶应涂敷1-2道,如混凝土碳化严重,浸透量大时,需增加涂敷次数。
3、修补胶修补混凝土。(1)保证施工面平整,对混凝土面凹凸、孔洞及高差修整。(2)底胶指干后立即修补,如时隔10日以上,使用修补胶前须用砂纸打磨做表面处理;如遇蜂窝麻面,在混凝土表面应全面涂敷修补胶。
4、浸渍胶涂底。(1)必须使浸渍胶充分浸透,采用专用滚轮单向滚压纤维布,起拱部位和角落部分容易产生空气滞留,使用专用带齿除泡滚筒除去滞留空气。(2)固化时间,每次胶的混合量应以在施工时间内要涂布面积计算,搅拌必须充分,应特别注意混合容器的底角部分难搅拌处。(3)涂敷应均匀,涂敷胶量以浸透纤维布为标准,胶不宜多,多余胶用专用设备挤压出来,涂敷量视混凝土表面状况和纤维布规格不同而不同,一般一层用量为0.5-0.7kg/rm2。
5、粘贴纤维布。(1)施工注意事项:必须确定受力方向,纤维粘贴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不能弄错;纤维布一定要铺设平整,不能褶皱,不能弯曲;浸渍胶必须用专用滚压轮滚压浸透,并排除气泡。(2)裁剪尺寸须包含纵横向重叠部分,剪裁下的碳纤维不能折叠,粘贴前必须卷滚在半径R≥80mm的圆滚上,免折损;裁剪好的纤维布,若当天用不完,应放置在无尘、干燥、无日光直射处密封保管。(3)纤维布必须沿定位线粘贴,多层粘贴应逐层进行,必须待第一层固化后再粘第二层,不得一次粘贴多层纤维布;在一处粘贴多块纤维布,应先粘中心的一块,然后向两边扩展;碳纤维布在外凸角粘贴时,不要让纤维布受折损伤;在内凹角粘贴时,采用半径相同的橡皮滚轮,挤压凹角,以免扯离力使凹角处纤维址起;滚压时沿受力方向滚压不要往返用力。(4)纤维搭接长度。在纤维方向一般规定为100mm;与纤维垂直方向两块之间无须搭接;在粘贴的纤维布面积中间,若有开口设备、铁板等阻挡时,纤维布的剪裁应事先计划,并对这些削弱的部位做好补强准备。(5)养护。纤维布粘上后,用塑料布覆盖24h以上进行养护。平均温度10℃以下,初期固化时间约2d;平均温度10~20℃,初期固化时间约1-2d;平均温度在20℃以上时,初期固化时间约1d。
6、浸渍胶上涂。(1)目的:表层保护,或为下一层纤维布的粘结作准备。(2)上涂后到固化前,检查纤维布有无浮起、鼓胀或剥落,若有应立刻修整。(3)浮起、鼓胀部分,在未固化前,用脱泡滚朝纤维方向推碾,将气泡排出去;若浮起、鼓胀已经固化,可采取开排气孔,用注射器灌胶充填。
7、表面涂饰。(1)目的:避免树脂胶白化现象。表面浸渍胶受紫外线、臭氧影响会产生老化和白化。(2)有耐火要求时,需用石棉灰浆或水泥砂浆抹面(可在浸渍胶固化前,在纤维布表面粘豆砂石子糙化)。(3)需要缓冲车辆等冲撞碳纤维表面时,可设置砂浆防护层或挂网浇筑一层高强混凝土处理,使防护层和纤维布得到充分的附着强度。(4)如有彩色美化装饰要求时,可用彩色胶或彩色涂料。
8、碳纤维补强加固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1)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和胶粘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各项性能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2)材料性能抽样检验。(3)胶粘剂:当工程的胶粘剂用量在1t以下时,应作一组试样进行正拉粘结强度检验;用量在1t以上时,应每吨(不足1t,按1t计)增加1组试验;每组试样数量应不少于5个。(4)粘结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最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剂,补贴在原处,其施工步骤及做法应按要求进行。(5)正拉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将抽样检验所代表的部位的碳纤维复合材,全部剥去重做。
⑵ 碳纤维布怎么使用啊
首先针对粘贴碳纤维布的设计裁剪及涂改方面,下列四点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①按设计描绘需求的尺度裁剪碳纤维布;
②制造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改于所要粘贴构件;
③沿着纤维方向屡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沛渗透碳布;
④碳布的外表均匀涂改浸渍树脂。
再次要选择质量过硬的碳纤维布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在使用SKO碳纤维布加固过程中客户所反映的。现在就来教大家几招。
第一,碳布要质量过关,有很多厂家用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染上黑色来假充碳纤维布,会形成工程质量的不合格,所以要首要学会辨认碳纤维布,简略的说好的碳纤维丝束比拟乌亮,用火烧一下,不会弯曲,会象细铁丝相同发红,用手摸滑润,柔光,丝束均匀,导电性能好。
第二,就是碳纤维的粘贴质量,如今有《碳纤维施工检验标准》,做工程的和甲方可以向施工方借阅,保证张贴质量的合格。
第三,SKO碳纤维布是抗拉的,它的抗拉强度很大,抗折,抗弯作用差,就像上面说的一弯既折。
第四,碳纤维张贴后应该用防腐砂浆进行荫蔽,长时间暴晒会影响碳纤维布的运用寿命。
答案摘自赛克碳纤维布网
⑶ 碳纤维加固工艺的具体过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碳纤维板施工必须遵循下列工序进行:
(1)施工准备;
(2)混凝土表面处理;
(3)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
(4)配制找平材料并对不平整处修复处;
(5)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
(6) 碳贴碳纤维板材;
(7)表面防护。
其中,粘贴碳纤维板材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 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
②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如需粘贴两层时,对底层碳纤维板两面均应擦拭干净;
③ 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粘结树脂,胶层应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小于2mm;④ 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溢出,保证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板之间空隙应不小于5mm;
⑤ 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立即粘贴,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做好清洁工作。
⑷ 碳纤维增强型塑料在注塑成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量产时无谓的浪费时间及困扰,的确有必要付出耐心来调整及控制各种加工条件,并找出最好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且制订标准的试模程序,并可资利用于建立日常工作方法。
1.查看料筒内的塑料料是否正确无误,及有否依规定烘烤,(试模与生产若用不同的原料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2.料管的清理务求彻底,以防劣解胶料或杂料射入模内,因为劣解胶料及杂料可能会将模具卡死。检查料管的温度及模具的温度是否适合于加工之原料。
3.调整压力及射出量以求生产出外观令人满意的成品,但是不可跑毛边尤其是还有某些模穴成品尚未完全凝固时,在调整各种控制条件之前应思考一下,因为充模率稍微变动,可能会引起甚大的充模变化。
4.要耐心的等到机器及模具的条件稳定下来,即是中型机器可能也要等30分钟以上。可利用这段时间来查看成品可能发生的问题。
5.螺杆前进的时间不可短于闸口塑料凝固的时间,否则成品重量会降低而损及成品之性能。且当模具被加热时螺杆前进时间亦需酌予加长以便压实成品。
6.合理调整减低总加工周期。
7.把新调出的条件至少运转30分钟以至稳定,然后至少连续生产一打全模样品,在其盛具上标明日期、数量,并按模穴分别放置,以便测试其确实运转之稳定性及导出合理的控制公差。(对多穴模具尤有价值)。
8.将连续的样品测量并记录其重要尺寸(应等样品冷却至室温时再量)。
9.把每模样品量得的尺寸作个比较,应注意:
(a)制品尺寸是否稳定。
(b)是否某些尺寸有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而显示机器加工条件仍在变化,如不良的温度控制或油压控制。
(c)尺寸之变动是否在公差范围之内。
10.如果成品尺寸不甚变动而加工之条件亦正常,则需观察是否每一模穴之成品其质量都可被接受,其尺寸都能在容许公差之内。把量出连续或大或小于平均值的模穴号记下,以便检查模具之尺寸是否正确。
记录试模过程中所得到的参数
记录且分析数据以做为修改模具及生产条件之需要,且为未来量产时之参考依据 。
1.使加工运转时间长些,以稳定熔胶温度及液压油温度。
2.按所有成品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以调整机器条件,若缩水率太大及成品显得射料不足,也可资参考以增加闸口尺寸。
3.各模穴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予以修正之,若模穴与门口尺寸尚属正确,那么就应试改机器条件,如充模速率, 模具温度及各部压力等,并检视某些模穴是否充模较慢。
4.依各模穴成品之配合情形或模蕊移位,予以各别修正,也许可再试调充模率及模具温度,以便改善其均匀度
5.检查及修改射出机之故障,如油泵、油阀、温度控制器等等的不良都会引起加工条件之变动,即使再完善的模具也不能在维护不良的机器发挥良好工作效率。在检讨所有的记录数值之后,保留一套样品以便校对比较已修正之后的样品是否改善。
妥善保存所有在试模过程中样品检验的记录,包括加工周期各种压力、熔胶及模具温度、料管温度、射出动作时间、螺杆加料时期等,简言之,应保存所有将来有助于能藉以顺利建立相同加工条件之数据,以便获得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
目前工厂试模时往往忽略模具温度,而在短时试模及将来量产时模具温度最不易掌握,而不正确的模温足以影响样品之尺寸、光度、缩水、流纹及欠料等现象,若不用模温控制器予以当握将来量产时就可能出现困难
⑸ 碳纤维单件生产,用什么模具怎么加工
找发泡胶模具厂做就可以啦,那么大的模具5000是肯定不够的
⑹ 碳布做鱼杆是啥样做法
1、裁布
指的是制作鱼竿所需要碳布的量,首先,裁布之前已经计算过缠绕所需要的层数。缠绕的层数在有些时候不仅每节不相同,有些时候在同一节裸竿上,也会出现层数不同的情况。
⑺ 碳纤维板的尺寸规格有哪些
现 目 前 市 面上碳 纤维板 以及 配 套 碳 板胶 种 类繁 多 , 其 型 号 以 卡 本 公司 的 一 级 、 二级碳 板 为例 可 根据板宽及 板 厚 分 4 种, 分 别 为 5cm 宽 ,1 . 2m m /1 .4mm 厚; 10cm宽 ,1 . 2 m m / 1.4m m 厚 ,多 种型 号 的产生能 够 满足 客户 的 多 种 需 求 。 碳 纤维布 加 固 已 经是成 熟 常 见的 加 固方式, 而碳 板的 产 生 则是 弥补 了 碳纤 维 布的不足 之处, 相 信在 今后的 加 固 之中 , 碳 板和 碳 布将会强强联 手 发 挥 出 事 半 功倍的 效果。
⑻ 碳纤维布加固中的2T-250,1U-200@300,1Y-100是什么意思
这是梁底粘碳纤维布,2T-250表示梁底粘碳布2层,250mm宽;1U-200@300表示U型箍200宽,间距300;1Y-100表示100宽的压条,梁两侧各一条。单位都是mm。
⑼ 碳纤维布的施工方法
碳纤维布的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构件基底处理→材料准备→粘贴碳纤维布→固化养护→检验
1.构件基底处理:用角磨机、砂纸等机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并采用结构修补胶对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进行修补、复原;对有段差、内转角的部分应抹成平滑的曲面;对构建截面的棱角,应打磨成圆弧半径不小于25mm的圆角。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2.材料准备:按设计尺寸剪裁碳纤维布,且严禁折叠;若碳纤维布原有折痕,应裁去有折痕一段。按要求对悍马碳纤维胶粘剂进行配比,用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
3.粘贴悍马碳纤维布:将配制好的碳纤维胶粘剂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将裁剪好的碳纤维布按照放线位置敷在涂好的碳纤维胶粘剂的混凝土表面,碳纤维布应充分展平,不得有褶皱,用特制滚筒沿碳纤维布方向多次滚压,使胶液充分浸渍碳纤维布。(粘贴多层碳纤维布时,请在碳纤维布表面的胶液达到指干状态时立即粘贴下一层;若延误时间超过1h,请等12h后方可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粘贴,但粘贴前应重新将碳纤维布粘合面上的灰擦拭干净)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粘贴完毕,应在其表面均匀涂刷一道碳纤维胶黏剂。若碳纤维布需要搭接,其受力方向每端搭接布不应小于200mm。
4.固化养护:施工完成后24小时内防止雨淋或受潮,并注意保护,防止硬物碰伤施工表面。平均气温为20~25℃时,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天;平均气温为10℃时,固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
5.检验:碳纤维布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布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不大于2500px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2500px2时,宜将空鼓部位的碳纤维布切除,重新搭接粘贴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必要时,可采用正拉试验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抽样检验。
⑽ 碳纤维加工一个零件,规格选用与加工工艺
碳纤维是不耐磨的,所以不能直接做螺纹。
碳纤维成型后,直接用砂纸都可以打磨出碳粉。
一般会用部分金属做连接、摩擦的部分。
怎样设计要看你使用的状况是怎么样。
我的邮箱在我的资料里,需要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