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侧浇口,其特点和应用如何
侧浇口,又叫边缘浇口,矩形浇口,是浇口种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因而又称普通浇口,其截面形状一般加工成矩形,故又称矩形浇口。
一般开在分型面上,从型腔外侧进料。由于侧浇口的尺寸一般都较小,所以截面形状与压力、热量损失的关系均可忽略不计。矩形浇口的长一般为0.5~3mm!,宽为1.5—5mm,浇口深为0.5-2mm。
(1)侧浇口的优点:截面形状简单,加工方便,能对浇口尺寸进行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小。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和充模需要,灵活地选择浇口位置,如框形或环形塑件,其浇口可设在外侧,也可设在内侧。 由于截面尺寸小,因此去除浇口容易,痕迹小,制品无熔合线,质量好。
(2)侧浇口的缺点:对于壳形塑件,采用这种浇口不易排气,还容易产生熔接痕、缩孔等缺陷。在塑件的分型面上允许有进料痕迹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侧浇口,否则注射时压力损失较大,保压补缩作用比直浇口要小。
(3)侧浇口的应用:侧浇口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多用于中小型塑件的成型。
(1)什么浇口只适用于单型腔模具扩展阅读:
侧浇口形状简单,加工方便,尺寸容易准确控制,且易快速改变,适合于除聚碳酸脂(PC)外的所有塑胶材料。其缺点是制品表面有明显的浇口瑕玭,需要人工切断浇道。在成型时易产生流痕,不适合薄板形的透明制品,同时也不适合于细而长的桶形制品。
浇口可以理解成熔融塑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的最后一道“门”,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进料通道。具有两个功能:第一,对塑料熔体流入型腔起着控制作用;第二,当注塑压力撤销后,封锁型腔,使型腔中尚未冷却固化的塑料不会倒流。
浇口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制品外观的要求、尺寸和形状的制约以及所使用的塑料种类等因素。浇口形状和尺寸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浇口在多数情况下是流道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其截面积与分流道的截面积之比约为0.03-0.09,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或圆形,浇口台阶长1-1.5mm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浇口❷ 塑料模课程设计的问题解答
1. 本组课程设计各部分名称? 1)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 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3)浇注系统的设计 4)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选择 6)排气结构设计 7)冷却系统的设计 8)标准模架的选择 2. 本组设计模架如何选择? 通过对成型零件的的相关计算,根据设计手册选择250×250规格中的A2型。模架规格如下:①定模座板厚25mm,定模板A取50mm,动模板厚度B取25mm,支承板厚度取30mm,垫块厚度取70mm;②顶件杆顶出出制件。③动模座板厚25mm。模具厚度M=25+50+25+30+70+25=225mm。 3. 分型面选择、分型面的位置和分型面选择的原则? 按塑件结构,有两种分型面方案:方案1:型芯设在动模 方案2:型芯设在定模 方案1与方案2相比,方案1型芯设在动模塑件包在型芯上留在动模,符合分型面设计原则,简化了模具结构,且缩短了流道,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故采用方案1设计。 分型面选择的原则: 1)分型面应便于塑件的脱模 2)应有利于侧向分型与抽芯 3)应保证塑件的质量 4)应有利于防止溢料 5)应有利于排气 6)应尽量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 7)应尽量减小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的大小端尺寸差异 4. 各部分零件的作用?定位圈的作用?浇口套的作用?拉极钉、复位杆的作用?等高块的作用? 1)导向装置作用:导向作用、定位作用、承受一定得侧向压力(导柱、导套) 2)支撑零件:包括动模坐板、定模座板、动模板、定模板、支撑板、垫块(等高块) 动模坐板、定模座板:它是动模和定模的基座,也是固定式塑料膜与成型设备连接的模板。 动模板、定模板:它的作用是固定凸模或型芯、凹模、导柱、导套等零件,所以又称固定板。 支撑板:是垫在固定板背面的模板,他的作用是防止型芯或凸模、凹模、导柱、导套等零件脱出,增强这些零件的稳固性并承受型芯与凹模等传递而来的成型压力。 垫块(等高块):作用是使动模支撑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形成用于推出机构运动的空间、或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的要求。 复位杆:复位作用,有一定得导向作用,支撑作用 5. 浇注系统的四个部分位置?浇口的作用?浇口的类型?1)一般浇注系统由1.主流道、2.分流道、3.进料口(也称浇口)、4.冷料穴四个部分组成。2)浇口的作用:熔料经狭小的浇口增速、增温,利于填充型腔。注射保压补缩后浇口处首先凝固封闭型腔,减小塑件的变形和破裂,狭小浇口便于浇道凝料下塑件分离,修整方便。3)浇口类型:
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广泛应用于单型腔模具
侧浇口 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适合于一模多腔,浇口去除方便,但压力损失大、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生熔接痕。(本设计用侧浇口)
圆盘浇口 此类型浇口适用同心。且尺寸的要求严格。及不容许有熔接痕生成的塑料制品。
轮辐式浇口轮辐浇口双称为四点浇口或是十字浇口。此种浇口适用于管状塑料制品,且浇口容易去除和节省材料。
薄膜浇口 薄膜浇口适用于既平坦又大面积、且翘曲要保持最小的设计。
护耳浇口 通常应用于平板状且薄的成型品,以降低型腔内的剪应力
点浇口 适合于多型腔模。塑件外观要求较高时采用
环形浇口 用于型芯装在两侧的管状塑件
扇形浇口 应用于多型腔模,进料边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塑件
针点浇口 应用于成型中小型塑件的一模多腔模具中,也可用于单型腔模 6. 浇注系统的类型?平衡式分布和非平衡式分布有何区别?在应用上有什么不同?7. 推出机构的类型?本组设计属于那一类推出机构?本组用推杆推出机构 8. 本组模具的开合模步骤动作和分析?
嘉文~~~我有啊~~~
❸ 模具进胶方式有几种 模具进胶方式有哪些
1、常见进胶方式有七种。
2、盘形浇口: 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
3、扇形浇口:从分流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应力。
4、环形浇口: 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
5、点 浇 口: 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直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是因进浇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其形状有菱形,点浇口有:单点形,双点形,多点形等。
6、侧 浇 口: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
7、直接浇口: 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少,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
8、潜伏浇口: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口,适用自动化生产。
❹ 内浇口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内浇口大致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一.成形零件
成形凌建安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型芯等零件。在注塑时,这类零件直接接触塑料,以成形制品,其精度要求较高,是注射模的核心零件。
1.定模型腔定模型腔又称凹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外部形状。
2.动模型腔动模型腔又称凸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内部形状。
3.型芯型芯一般固定在动模上,主要成形型孔及特殊形状的凹、凸;类塑件。
二.浇注系统零件
浇注系统零件主要包括定位圈、浇口套等零件。主要作用是将注射机料桶内的熔融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内,并起传递注射压力作用。
1.浇口套浇口套为组成塑料注入模具时需通过的主要通道零件,一般嵌镶在定模上。
2.定位圈是模具安装在注射定模板上时,决定注射机喷嘴口与浇口套相互位置的定位装置。
三.脱模系统零件
注射模的脱模机构,是由推出塑件所需的全部结构零件组成,如顶杆、顶杆垫板、顶杆固定板等零件。这类零件,使用时应便于脱出塑件,不允许有任何使塑件变形、破裂和刮伤等现象。其机构要求灵活、可靠,并要更换、维修方便。
浇口的作用:熔料经狭小的浇口增速、增温,利于填充型腔。注射保压补缩后浇口处首先凝固封闭型腔,减小塑件的变形和破裂,狭小浇口便于浇道凝料下塑件分离,修整方便。
浇口类型:直接浇口...一.成形零件
成形凌建安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型芯等零件。在注塑时,这类零件直接接触塑料,以成形制品,其精度要求较高,是注射模的核心零件。
1.定模型腔定模型腔又称凹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外部形状。
2.动模型腔动模型腔又称凸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内部形状。
3.型芯型芯一般固定在动模上,主要成形型孔及特殊形状的凹、凸;类塑件。
二.浇注系统零件
浇注系统零件主要包括定位圈、浇口套等零件。主要作用是将注射机料桶内的熔融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内,并起传递注射压力作用。
1.浇口套浇口套为组成塑料注入模具时需通过的主要通道零件,一般嵌镶在定模上。
2.定位圈是模具安装在注射定模板上时,决定注射机喷嘴口与浇口套相互位置的定位装置。
三.脱模系统零件
注射模的脱模机构,是由推出塑件所需的全部结构零件组成,如顶杆、顶杆垫板、顶杆固定板等零件。这类零件,使用时应便于脱出塑件,不允许有任何使塑件变形、破裂和刮伤等现象。其机构要求灵活、可靠,并要更换、维修方便。
浇口的作用:熔料经狭小的浇口增速、增温,利于填充型腔。注射保压补缩后浇口处首先凝固封闭型腔,减小塑件的变形和破裂,狭小浇口便于浇道凝料下塑件分离,修整方便。
浇口类型: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广泛应用于单型腔模具
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适合于一模多腔,浇口去除方便,但压力损失大、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生熔接痕。
圆盘浇口此类型浇口适用同心。且尺寸的要求严格。及不容许有熔接痕生成的塑料制品。
轮辐式浇口轮辐浇口双称为四点浇口或是十字浇口。此种浇口适用于管状塑料制品,且浇口容易去除和节省材料。
薄膜浇口薄膜浇口适用于既平坦又大面积、且翘曲要保持最小的设计。
护耳浇口通常应用于平板状且薄的成型品,以降低型腔内的剪应力
点浇口适合于多型腔模。塑件外观要求较高时采用
环形浇口用于型芯装在两侧的管状塑件
扇形浇口应用于多型腔模,进料边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塑件针点浇口应用于成型中小型塑件的一模多腔模具中,也可用于单型腔模
❺ 注塑模中常用的浇口形式有哪些浇口位置选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直接浇口:熔融材料直接通过浇道进入塑料模具型腔,适用于具有单一型腔的壳/箱形塑料模具。流道短时,直接浇口的优点是:压力损失小,排气方便;直接浇口的缺点是:成型后难以去除浇口,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
2.扇形浇口:浇口从流道到型腔方向逐渐变大,呈扇形。这种类型的浇口适用于细长或扁平薄的产品,因为它可以减少流痕和方向应力。扇型的角度取决于产品形状。浇口的横截面积必须小于流道的横截面积。
3.点浇口:这种浇口的截面积与销钉一样小。它通常用于具有出色流动性的塑料材料中。通常,浇口的长度不大于其直径,它被广泛用于生产盖板,外壳和大面积产品。优点是,浇口会自动从成型件上移除,并且浇口痕迹很小。缺点是小浇口可能会导致压力损失,并在生产过程中引起一些注塑成型缺陷(流痕,烧痕和黑点等)
4.侧浇口:通常位于产品的一侧。浇口通常设计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部或外部填充模腔,横截面大部分为矩形,并且可以通过更改浇口的宽度和厚度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和浇口的凝固时间。
注意事项:
浇口太小会发生填充不完全,缩痕,流痕等注射成型不良,成型收缩率提高。
浇口太大时,浇口周围可能会产生过大的残余应力,导致生产变形或开裂,并且成型后很难将其卸下。
❻ 在铸造工艺中,直浇口的形状应制作成什么样的
学铸造技术,上:铸件订单网
直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非限制性浇口; 主流道直接进料,浇口尺寸较大,压力及热量损失较小。流程短,利于补缩。成型效果好。只能用于成形单型腔模具。适用于大型桶、盆、箱、TV后壳等类塑件。多用于热敏性及高粘度塑料。
优点:
★ 浇口截面积大,流动阻力小,用于成型深腔塑件、壁厚塑件等高黏度流动性差的壳类塑件。
★ 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流动渠道短,便于加工。
★ 保压补缩作用强,易于完整成型。
★ 有利于排气及消除熔接痕。
缺点:
● 除去浇口凝料比较困难,塑件上有明显痕迹。
●浇口附近熔料冷却慢,延长注射周期,影响成型效率。
● 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塑件变形,或产生气泡、开裂、缩孔等缺陷。
● 只适用于单腔模具。
❼ 三板模浇口一般采用什么形式,尺寸多大,尺寸过大过小有何影响
摘要 (1) 直浇口
❽ 什么是侧浇口,其特点和应用如何
(1)
侧浇口的优点
1)
截面形状简单,加工方便,能对浇口尺寸进行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小。
2)
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和充模需要,灵活地选择浇口位置,如框形或环形塑件,其浇口可设在外侧,也可设在内侧。
3)
由于截面尺寸小,因此去除浇口容易,痕迹小,制品无熔合线,质量好。
4)
对于非平衡式浇注系统,合理地变化浇口尺寸,可以改变充模条件和充模状态。
5)
侧浇口一般适用于多型腔模具,因此生产率很高,有时也用于单型腔模具中。
(2)
侧浇口的缺点
1)
对于壳形塑件,采用这种浇口不易排气,还容易产生熔接痕、缩孔等缺陷。
2)
在塑件的分型面上允许有进料痕迹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侧浇口,否则,只有另选浇口。
3)
注射时压力损失较大,保压补缩作用比直浇口要小。
(3)
侧浇口的应用
侧浇口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适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多用于中小型塑件的浇注成型。
❾ 注射模浇口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各自用在哪些场合
一.成形零件 成形凌建安包括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型芯等零件。在注塑时,这类零件直接接触塑料,以成形制品,其精度要求较高,是注射模的核心零件。 1.定模型腔定模型腔又称凹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外部形状。 2.动模型腔动模型腔又称凸模,主要成形塑件的内部形状。 3.型芯型芯一般固定在动模上,主要成形型孔及特殊形状的凹、凸;类塑件。 二.浇注系统零件 浇注系统零件主要包括定位圈、浇口套等零件。主要作用是将注射机料桶内的熔融塑料填充到模具型腔内,并起传递注射压力作用。 1.浇口套浇口套为组成塑料注入模具时需通过的主要通道零件,一般嵌镶在定模上。 2.定位圈是模具安装在注射定模板上时,决定注射机喷嘴口与浇口套相互位置的定位装置。 三.脱模系统零件 注射模的脱模机构,是由推出塑件所需的全部结构零件组成,如顶杆、顶杆垫板、顶杆固定板等零件。这类零件,使用时应便于脱出塑件,不允许有任何使塑件变形、破裂和刮伤等现象。其机构要求灵活、可靠,并要更换、维修方便。 浇口的作用:熔料经狭小的浇口增速、增温,利于填充型腔。注射保压补缩后浇口处首先凝固封闭型腔,减小塑件的变形和破裂,狭小浇口便于浇道凝料下塑件分离,修整方便。 浇口类型: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广泛应用于单型腔模具 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适合于一模多腔,浇口去除方便,但压力损失大、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生熔接痕。 圆盘浇口此类型浇口适用同心。且尺寸的要求严格。及不容许有熔接痕生成的塑料制品。 轮辐式浇口轮辐浇口双称为四点浇口或是十字浇口。此种浇口适用于管状塑料制品,且浇口容易去除和节省材料。 薄膜浇口薄膜浇口适用于既平坦又大面积、且翘曲要保持最小的设计。 护耳浇口通常应用于平板状且薄的成型品,以降低型腔内的剪应力 点浇口适合于多型腔模。塑件外观要求较高时采用 环形浇口用于型芯装在两侧的管状塑件 扇形浇口应用于多型腔模,进料边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塑件针点浇口应用于成型中小型塑件的一模多腔模具中,也可用于单型腔模
❿ 请教各位,模具常用的浇口有多少种,主要区别及应用有哪些谢谢!
浇口有很多种,以下我简单的介绍几种类型: 直接浇口 1.适宜于成型体积较大的深壳体塑件,不适宜于小件. 2.单腔可用两板模,多腔时应采用三板模. 3.浇口处冷却缓慢,易生缩孔, 且易产生应力集中. 侧浇口 1.形状简单,便于加工,而且尺寸精度容易保证. 2. 试模时,如发现不适当,容易及时修改. 3.能相对独立地控制填充速度与封闭时间. 4.可用于各种塑料. 5.对于壳体类塑件,流动填充效果更佳. 6.必须进行去浇口处理,增加成本. 点浇口 1.浇口位置能比较自由地选定,不受限制. 2.剪切速率高,能使流程比增大,但剪切速率过高时,浇口附近易引起熔体破裂,白化. 3.多点进料或多腔时,容易进行平衡. 4.浇口必须用三板模切断. 5.可用于热浇道. 6.浇口附近变形小. 7.加工比较难. 潜伏浇口 1.与点浇口基本相同,但能在脱模时自动切断. 2.可隐藏在外表不露出的部位,使浇口痕迹不外露. 3.加工比较困难. 4.浇口处易磨损. 薄膜浇口 1.浇口宽度大,使型腔充填均匀,避免过多的融合处. 2.适用于某些不宜用其它形式浇口的塑件. 3.依形式不同,可分为环形浇口、盘形浇口、扇形浇口等. 爪式浇口 1.适用于筒形件的进料,可避免偏芯. 2.去浇口较麻烦. 侧隙浇口 1.适用于瓣合分型的筒管形塑件. 2.可作为多层型腔的进料. 3.要去浇口. 阻尼浇口 1.仅用于硬质聚氯乙烯塑料. 2.阻尼作用使熔体因摩擦而升温,增加其流动性. 3.需要较大的注射压力,过大时留有残余应力. 护耳式浇口 1.适用于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透明材料要求透明效果好,无流动痕迹. 2.注射压力大.
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