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模具行业还赚钱吗
模具行业发展多年 ,现在已经是产能过剩了 ,并且由于模具也不是高科技产业 ,众多的小老板加入不仅让行业鱼龙混杂, 更带来了恶性竞争 .
现在做模具接单难单价低收款难
,如果以后淘汰一部分类似加工店的小模房情况会好很多 。做模具主要分四块:nc ,钳工, 设计 ,专业加工。先说专业加工
,就是专业做磨床或者铣床之类 ,工作较忙 ,后期发展狭窄不建议。nc nc操机要比做专业加工轻松 ,如果能转编程会轻松一些
,但模具nc的加工量很大
,工作压力和加班较多,在整个行业里编程收入比较高,切方便创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可以自己买机台创业。钳工现在有两类 一类是参与模具的加工
,对模具加工配合结构都很了解, 因为接触面较广 后期发展可以转工程或者设计 。但转岗位很困难,要有心理准备。 另一类是几乎不加工,
基本上只配模,因为零件加工精度高,配模大多是直接组装。 这类主要是大公司 ,这样的钳工跳巢较难 发展潜力也不如上一类钳工 。设计是模具最初的工位
,设计的水平对加工和钳工配模的影响较大 。
好的设计都需要五年以上的积累。好的设计需要对加工和配模十分了解,并且对塑胶成型也很了解,模具结构的掌握只是基本功。
目前,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因为模具行业在各国机械工业中所占比例较高,更在于模具工业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加工工具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及机械行业等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从2009年的980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8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58%。预计,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将超2000亿元。
目前我国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仍依靠进口。2009年至今,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多为高档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
Ⅱ 机械本科从事模具行业前景如何能不能通过学好技术去创业想自己开个小模具厂。。。
模具行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不过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你如果能有吧比别人强的技术,当然是可以在这一行业里站住脚的。不过想要自己创业,需要投资。模具制做需要的设备是要不少钱的。像CNC、线切割、铣床、磨床(平磨、内外园)、冲床、车床、油压机、摇臂钻床、电火花等。还需要自己的人脉关系,否则是很难拉到业务的。
Ⅲ 模具专业前景怎么样
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前途一片光明。
据智通人才市场统计,招聘企业对机械、电子类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模具类职位更是名列前茅。很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懂绘图软件、会看图纸、会使用AUTOCAD、PRO/E等绘制模具图纸及加工图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人才和懂加工工艺、会使用MASTERCAM或UG编写刀路、有一定经验的CNC数控加工人才,是社会最急需的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先进的模具CAD/CAM 软件应用、模具生产企业生产流程与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技能和管理等能力,从事产品成型工艺制定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现代模具制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模具装配与调试、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模具专业
Ⅳ 模具专业有前途麻工作环境怎样
模具行业作为制造业虽然其投资起点比较高,技术含量比较深厚,但是2000~2005年期间飞速发展也加剧了竞争。
模具车间里的环境是很差的,噪音加油腻加铁屑。
前途是有的,但非常耗时。因为模具设计的知识非常广博:机械,几何,塑料工程,热和力学等等。也就是说,深入钻研就有前途。大多数人是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是大浪淘沙后的黄金。
模具是工业之母,只要有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就离不开模具。特别适合学理科或者对数理化感兴趣的同志们去深究。
文科生不太容易学好模具里面的工程知识。即使下苦功,也难有大的收获,除非是懂技术并有管理才能。
Ⅳ 模具行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我是学模具的在校生
模具专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与IT业相比,模具专业的从业人员的价值会随着从业年限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提升,是一个真正的“永不衰退的行业”。
由于模具制造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故而模具工业被称之为“帝王工业”。在设计、制造模具的过程中,对模具钳工人员的要求是手脑并用——根据产品(零件)的使用要求,把模具结构设计出来,绘出图纸,再由技术工人按图纸要求通过各种机械的加工(如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电火花、线切割)做好模具上的每个零部件,然后组装调试,直到能生产出合格的的产品。所以模具工人需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模具做的好,产品质量好,模具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工作性质相对轻松、灵活,因此而成为“蓝领”中的佼佼者。
世界制造业中心在中国,制造业的核心是模具,模具是"工业产品之母"。 听说模具行业实践操作很重要 希望你能把这点做好 至于行业以后怎么样 这是任何人不能预测的 但是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重要的是需要 付出很多的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时刻为自己充电。只有这样, 才有机会在模具行业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希望你能成功 "花花" 采纳我为答案吧~~
Ⅵ 精密磨床工主要是干什么的它的就业前景如何
3年塑料连接器研磨机工作经验;熟悉各种加工图纸;能够主动完成自己的工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吃苦耐劳,服从公司管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熟练操作机器,按图纸要求加工。工作要求,20-35岁,高中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五金、塑料模板零件的加工操作。
研磨机也会在长时间后患尘肺。这主要是因为磨床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在生产线中接触到矿物粉尘,因为磨床可以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它还可以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岩等。即使是砂轮在磨削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含二氧化硅的粉尘。磨床工人应戴防尘口罩。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CT检查,了解双肺情况,及时发现早期病变,以便尽快治疗。
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前景如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前景:
我国模具人才仍然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和高水平技术人员缺乏等方面。据有关资料,全国模具从业人员约缺口30—5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约占20%,尤其紧缺的是优秀的调试工人和模具开发人员。
据悉,目前中国各地模具企业普遍遇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模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模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几乎不为找工作发愁。
从事行业:
该专业毕业生一般都是在制造业内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或生产第一线从事先进数控机床操作,毕业生的主要走向是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内地的经济特区,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养掌握机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机绘图、模具设计、数控加工、机械设计的专业技能,能够在机械制造、模具制造行业(领域)从事模具设计、机械产品开发、数控编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Ⅷ 模具以后的发展前景会如何
模具行业,个人觉得还算不错把!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物件的成型都需要模子,而这个模子就得靠模具的每个工种一步一步的成型:设计、编程、CNC、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电火花、线切割、放电、抛光、钳工等!没有他们,哪有现在那么多品种的外形啊!
只是说实在话,模具行业虽然好,但是不仅你一个人去学,竞争也是有的,只要你有技术,能很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相信你的模具行业还是蛮不错的!
Ⅸ 模具行业怎么样
模具行业发展多年 ,现在已经是产能过剩了 ,并且由于模具也不是高科技产业 ,众多的小老板加入不仅让行业鱼龙混杂, 更带来了恶性竞争 .
现在做模具接单难单价低收款难
,如果以后淘汰一部分类似加工店的小模房情况会好很多 。做模具主要分四块:nc ,钳工, 设计 ,专业加工。先说专业加工
,就是专业做磨床或者铣床之类 ,工作较忙 ,后期发展狭窄不建议。nc nc操机要比做专业加工轻松 ,如果能转编程会轻松一些
,但模具nc的加工量很大
,工作压力和加班较多,在整个行业里编程收入比较高,切方便创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可以自己买机台创业。钳工现在有两类 一类是参与模具的加工
,对模具加工配合结构都很了解, 因为接触面较广 后期发展可以转工程或者设计 。但转岗位很困难,要有心理准备。 另一类是几乎不加工,
基本上只配模,因为零件加工精度高,配模大多是直接组装。 这类主要是大公司 ,这样的钳工跳巢较难 发展潜力也不如上一类钳工 。设计是模具最初的工位
,设计的水平对加工和钳工配模的影响较大 。
好的设计都需要五年以上的积累。好的设计需要对加工和配模十分了解,并且对塑胶成型也很了解,模具结构的掌握只是基本功。
目前,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因为模具行业在各国机械工业中所占比例较高,更在于模具工业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加工工具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及机械行业等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从2009年的980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8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58%。预计,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总额将超2000亿元。
目前我国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仍依靠进口。2009年至今,我国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多为高档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