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动液压弯管机使用说明
电动液压弯管机使用说明:
1、使用电动液压弯管机时首要的工作是检验机器各方面的情况,确认弯管机的情况正常,包括金属外应、漏电保护装置、受力夹板、密封垫等。
2、开始操作时要严格根据电动液压弯管机的使用说明来进行。将电动液压弯管机的油缸旋转使其进入方档块中的内螺纹,使得支架上的车轮即油缸的后端支撑向下。
3、下一步是进行加工。这一点必须根据所要加工的管道外径大小挑选合适的模具,将其套在弯管排中,将夹板的指向槽对应模具。然后将其置入相应的板孔之中,并将管道植入弯管槽内,加紧。继而开始启动电动油泵进行弯管工作。
㈡ 冲压模具设计技巧
冲压模具设计技巧
模具企业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下面是我整理的冲压模具设计技巧介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从废料情况看出的信息
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
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二、模具间隙的选择
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
(1)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
三、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下:
1、材料的类型及厚度;
2、是否选择合理的下模间隙;
3、模具的结构形式;
4、材料冲压时是否有良好的润滑;
5、模具是否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
6、如镀钛、碳素氮化钛;
7、上下转塔的对中性;
8、调整垫片的合理使用;
9、是否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
10、机床模座是否已经磨损;
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应注意的问题
(1)最小孔径冲φ0.8——φ1.6范围的冲孔请用特殊冲头。
(2)厚板冲孔时,相对于加工孔径,请使用大一号的模具。注意:此时,若使用通常大小的模具,会造成冲头螺纹的破损。
(3)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一般不应小于1:10。
(4)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与板厚的关系。建议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取板厚的2倍。
五、模具的刃磨
1、模具刃磨的重要性
定期刃磨模具是冲孔质量一致性的保证。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掌握正确的刃磨时机。
2、模具需要刃磨的具体特征
对于模具的刃磨,没有一个严格的打击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刃磨。主要取决于刃口的锋利程度。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
(1)检查刃口的圆角,如果圆角半径达到R0.1毫米(最大R值不得超过0.25毫米)就需要刃磨。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
(3)通过机器冲压的噪声来判断是否需要刃磨。如果同一副模具冲压时噪声异常,说明冲头已经钝了,需要刃磨。
注:刃口边缘部变圆或刃口后部粗糙,也要考虑刃磨。
3、刃磨的方法
模具的刃磨有多种方法,可采用专用刃磨机也可在平面磨床上实现。冲头、下模刃磨的频度一般为4:1,刃磨后请调整好模具高度。
(1)不正确刃磨方法的危害:不正确的刃磨会加剧模具刃口的迅速破坏,致使每次刃磨的打击次数大大缩小。
(2)正确的刃磨方法的益处:定期刃磨模具,冲孔的质量和精度可以保持稳定。模具的刃口就损坏较慢,寿命更长
4、刃磨规则
模具刃磨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
(1)刃口圆角在R0.1-0.25毫米大小情况下要看刃口的锋利程度。
(2)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
(3)建议采用一种疏松、粗粒、软砂轮。如WA46KV
(4)每次的磨削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模具的寿命。
(5)刃磨时必须加足够的冷却液。
(6)磨削时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采用专用的工装夹具。
(7)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8)刃磨完后,边缘部要用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
(9)刃磨完后,要清理干净、退磁、上油。
注:模具刃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冲压的板材的厚度。
六、冲头使用前应注意
1、存放
(1)用干净抹布把上模套里外擦干净。
(2)存放时小心表面不要出现刮痕或凹痕。
(3)上油防锈。
2、使用前准备
(1)使用前彻底清洁上模套。
(2)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如有,用油石去除。
(3)里外上油。
3、安装冲头于上模套时应注意事项
(1)清洁冲头,并给其长柄上油。
(2)在大工位模具上把冲头插入上模套底部,不能用力。不能用尼龙锤。安装时,不能通过旋紧上模套上的螺栓来固定冲头,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4、安装上模组合入转塔
如果想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上模套外直径和转塔孔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地小。所以请小心执行下列程序。
(1)清洁转塔孔的键槽和内直径并上油。
(2)调整上模导套的键槽,使之与转塔孔的键吻合。
(3)把上模套导直直地插入塔孔,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上模导套应该靠自身重量滑入转塔孔。
(4)如果上模套向一边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重复敲击直至上模导套依靠自身重量滑入正确位置。
注意:不能用力于上模导套外直径,只能在冲头顶上用力。不能敲击上模套顶部,以免损坏转塔孔,缩短个别工位使用寿命。
七、模具的检修
如果冲头被材料咬住,取不出来,请按如下所记项目检查。
1、冲头、下模的再刃磨。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2、模具的间隙。模具的间隙如果相对板厚选得不合适,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如果是这个原因冲头被材料咬住,请更换合理间隙的下模。正全科技微信内容真不错,值得关注!!
3、加工材料的状态。材料弄脏了、或者有污垢时,脏东西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
4、有变形的材料。翘曲的材料在冲完孔后,会夹紧冲头,使得冲头被咬住。有翘曲的材料,请弄平整后再加工。
5、弹簧的过度使用。会使得弹簧疲劳。请时常注意检查弹簧的性能。
;㈢ 压力机的选择
1、把各种工艺力加起来~~~~这样就排除了过小吨位的机床。然后就是考虑:
2、模具闭合和机床闭合高度是否合适。(可以加垫) 机床最大闭合高度》模具闭合高度》机床最小闭合高度。
3、模具前后尺寸《机床工作台面尺寸。
4、压力机行程至少为2倍的零件高度以上。
5、对做功进行校核。
㈣ 管道压槽模具怎么区分
他有他气氛的方法,他都带着气氛方法了,你肯定要多去查阅资料。
㈤ 冷冲压模具模架怎么选择
根据设计的模具的闭合高度,对应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数据选择,还有凸,凹模板的周界(也就是长宽)选择。
冷冲压模具多为安装在压力机上在室温下施加变形力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特殊专用工具。
20年代开始,金属制品、玩具和小五金等行业就使用冲床、压机等简易机械设备及相应的模具加工产品的毛坯或某些零部件,其中有用于落料、冲孔的“刀口模子”,用于金属拉伸的“坞工模子”。当时各厂使用的冲压设备功率不大,大多还是手扳脚踏。模具加工除使用少量简陋的通用设备外,以手工为主,故而模具的精度不高,损坏率大。直到40年代初,才出现水压机冷冲模具。50年代公私合营后,由于增添了磨床、铣床和锯床等设备,又配上硬度计、外径内径测定器和块规等,使冷冲模具的精度得以提高。随着产品生产大量使用冲压机床,1960~1970年,冷冲模具已从原来单冲落料、单冲孔模具发展为落料、冲孔复合模。又由于冷冲模架标准件的出现,使模具设计结构形式多种,精度也由此提高。同时,随着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检测手段的完善,冷冲模具使用寿命提高5~7倍。这一时期,还由于成型磨削、电脉冲和线切割机等机床相继使用,又采用硬质合金为模具材料,冷冲模具的制作工艺有了新的发展。硬质合金冷冲模具的使用寿命从原来3.5万次跃增到150万次以上。由于设计人员改进制模工艺,具有自动送料、自动理片和接料装置的复合模具大量问世。靠模铣床引进后,用石膏、木模或实物即可翻制出相同形状的模芯,给制作复合拉深模具提供了方便,确保了精度。70年代以后,使用斜度线切割机加工冷冲模具,其凸模(冲头)和凹模可先淬火处理再切割装配,取代了原来冷冲模具制作:热处理-装配-变形修正的繁琐工艺。模具的光洁度也相应提高一个等级,精度可达到0.01毫米。后来各专业模具厂、模具车间小组已广泛使用线切割机加工制作冷冲模具。
㈥ 冲压模具材料怎么选择合适的
冲压模具材料的选用原则。在冲压模具中,使用了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碳钢、合金钢、铸铁、铸钢、硬质合金、低熔点合金、锌基合金、铝青铜、合成树脂、聚氨脂橡胶、塑料、层压桦木板等。制造模具的材料,要求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适当的韧性、高淬透性和热处理不变形(或少变形)及淬火时不易开裂等性能。
合理选取模具材料及实施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是保证模具寿命的关键。对用途不同的模具,根据其工作状态、受力条件及被加工材料的性能、生产批量及生产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对上述要求的各项性能有所侧重,然后作出对钢种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1、生产批量,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很大时,模具的工作零件凸模和凹模的材料选取质量高、耐磨性好的模具钢。对于模具的其它工艺结构部分和辅助结构部分的零件材料,也要提高。在批量不大时,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以降低成本。
2、被冲压材料的,性能、模具零件的使用条件,当被冲压加工的材料较硬或变形抗力较大时,冲模的凸、凹模选取耐磨性好、强度高的材料。拉深不锈钢时,可采用铝青铜凹模,因为它具有较好的抗粘着性。而导柱导套则要求耐磨和较好的韧性,故多采用低碳钢表面渗碳淬火。又如,碳素工具钢的主要不足是淬透性差,在冲模零件断面尺寸较大时,淬火后其中心硬度仍然较低,但是,在行程次数很大的压床上工作时,由于它的耐冲击性好反而成为优点。对于固定板、卸料板类零件,不但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变形小。另外,还可以采用冷处理和深冷处理、真空处理和表面强化的方法提高模具零件的性能。对于凸、凹模工作条件较差的冷挤压模,选取有足够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等综合机械性能较好的模具钢,同时具有一定的红硬性和热疲劳强度等。
3、冲压材料性能,考虑材料的冷热加工性能和工厂现有条件。
4、降低生产成本,注意采用微变形模具钢,以减少机加工费用。
5、开发专用模具钢,对特殊要求的模具,开发用具有专门性能的模具钢。
6、考虑我国模具的生产和使用情况,选择模具材料要根据模具零件的使用条件来决定,做到在满足主要条件的前提下,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降低成本。
㈦ 如何挑选合适的液压机
这个要看你做什么产品,普通冲压件还是拉伸件?主要还是根据模具来选择,看好自己要做什么产品,然后做模具。模具厂会告诉你需要什么样的液压机的。基本就是吨位,台面,行程,开口等。
㈧ 如何选择折弯机模具材质
折弯机模具是根据工件来选择的,简单介绍下折弯机模具:
从外形来选择上模分为:常规刀、大弯刀;下模最常使用的是四方模,其应用范围最广。四方模下方可以增加模具托(简称:模托),并且可以制作成分段模具(分段式模具),便于加工制作小型金属工件。双V槽 V4-V7 V5-V9 V6-V10 V7-V11 V8-V12 V15-V18等。单V槽 V4 V5 V6 V7 V8 V10 V12 等。
横座部分:单槽模座和双槽模座(低工位、中工位、高工位)。
上下模材质一般用70、T7、T8的,再好一些的42CrMo材质的,它要求的主要是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选用冷作模具钢,淬火硬度达到上模48°—45°,下模42°—45°,上模要比下模硬。上模要求,首先表面硬度高,其次要耐磨,最后不容易断裂抗拉强度。
根据材料厚度不一样,V槽的选择也不一样。S≤4mm时,V槽=T*(6-8倍);S≥4mm时,V槽=T*(8-10倍),用长度最少不低于300MM上下模取出机床中心,注意压力要适当,避免压坏模具。
不同工件材料因为本身结构不同,所使用的刀具也不相同,所产生的耐磨强度,抗拉强度,材料硬度,拉伸系数,可塑性等都不相同。选择模具时可根据机床的压力,结构,材质,工件展开尺寸,工艺要求,表面处理等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铁板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宽度是材料厚度的7-9倍,不小于7倍。不锈钢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6倍。铝,铜类可选择下模的槽口是材料厚度的6-8倍,不小于6倍(应避免折弯时表面产生裂纹)。
㈨ 冲压模具模柄的选择 求大神指导一下
这个必须根据模具吨位。然后查看对应吨位冲床模柄孔的尺寸。一般25T左右的是直径40. 45T~80T直径是50 。110T以上一般是不允许用模柄的。因为承受不料模具的重量!
㈩ 液压折弯机的使用方法
1、首先是接通电源,在控制面板上打开钥匙开关,再按油泵启动,这样你就听到油泵的转动声音了。(此时机器不动作)
2、行程调节,折弯机使用必须要注意调节行程,在折弯前一定要试车。折弯机上模下行至最底部时必须保证有一个板厚的间隙。否则会对模具和机器造成损坏。行程的调节也是有电动快速调整和手动胃调。
3、折弯槽口选择,一般要选择板厚的8倍宽度的槽口。如折弯4mm的板料,需选择32左右的槽口。
4、后挡料调整一般都有电动快速调整和手动微调,方法同剪板机。
5、踩下脚踏开关开始折弯,折弯机与剪板机不同,可以随时松开,松开脚折弯机便停下,在踩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