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水路怎么排
3mm以上(很小的小模),有空间最少5mm的宽度,你可以网上买光盘,初,高级都有讲解,主要是强度,还有不能破,分布均匀散热
㈡ 模具水路怎么接
模具水路接法要根据你产品的冷却要求,一般来说水路为进水口、出水口,模具前模(母模侧)一般接模温,利于产品成型及外观要求,后模(公模侧)接机水或冷却水,利于模具的顶出系统不会因高温产生卡死现像;水路连接可以根据产品外观要求接单组串并联或是接多组直通水路(冷却效果好)。
㈢ 模具水道设计有什么规律
冷却水道设计规律:
①在允许的条件下,冷却水道距型腔壁不宜太远,也不宜太近,以免影响冷却效果和注塑模具的强度,通常在12-20mm范围内。
②注意平衡注塑模具中塑料注塑加工件不同部位的冷却。同一塑料注塑加工件的不同部位的冷却应与塑料注塑加工件的厚度相匹配,当制件壁厚均匀时,尽可能使所有的冷却水道到各处型腔表面的距离相等。当制件壁厚不均匀时,在壁厚处开设距离较小的冷却水道。
③冷却水道不应穿过设有镶块或其接缝部位,以防漏水。
④冷却水道内不应有存水或产生回流的部位。冷却孔道直径一般不小于8mm,进水管直径的选择,应使进水流速不超过冷却孔道中的水流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压降。
⑤型腔、型芯或成形芯应分别冷却,并应保证其冷却平衡.
⑥浇口部位是注塑模具上最热的部位,应加强冷却,一般将冷却水的人口设在浇口处,使冷却水先通过浇口处.
⑦避免将冷却水道开在注塑加工制品的熔合纹处,以免降低注塑加工制品此处的强度。
⑧进、出水的水管接头应设在不影响操作的方向,尽可能设在注塑模具的同一侧,通常朝向注塑加工机的背面。
⑨水管连接处必须密封,保证不漏水。
⑩当注塑模具仅设一个人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时,冷却管道应进行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因各回路的流动阻力不同,很难形成相同的冷却条件。
㈣ 模具在设计水路时怎么计算水流量
你计算流量做什么?流量是成型控制就可以了,像自来水开关一样,可以控制大小。你做设计的仅需要了解孔的直径大小,在不影响模具强度及其他结构前提下,水路尽量大,如果有水塘等结构,计算时用横切面积计算水塘面积=2水孔面积就行了(不是直径)
㈤ 内螺纹注塑模具螺纹镶件里面的水路是怎样接出来的
这个不能放密封圈,下面得放油封才行,芯子里面放铜管,
㈥ 模具水路设计每条水管的距离多少合适,是不是看模具大小然后再决定距离
是按产品和模具的大小来决定距离。
1,通常冷却水道为直径8毫米,直径10毫米,直径12毫米,直径15毫米,直径20毫米,直径25毫米,直径30毫米。
2,冷却水道的中心距为(3~5)D。
3,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离不可太近,也不宜太远,一般在12~15mm或者(1.5~2.5)d,应尽量相等。
4,冷却水道外壁距型腔壁最小距离根据模具情况而定,小模具最小为6.5mm,中型模具以上至少为8~12mm,大模为15~20mm。
5,塑件的壁厚不同与冷却水道之间的距离也不同。
㈦ 注塑模具的水道设计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1)保证强度情况下,水路尽量要密,尽量靠近产品,分布均匀,
2)模仁水路和模板水路都需独立,互不影响
3)滑动,斜顶和镶件能加水道都加水道
4)流道板,浇口套等注射系统也需加水道,加速冷却,以减少生产周期时间,
㈧ 模具上的运水怎么接二十多个孔
一般运水孔在模具的侧面,一个入水和一个出水为一组。先找到一个孔用气枪向里面吹气,看看哪一个孔有气出来,就两个就是一组,一个接入水,一个接出水。同样把其他的接上。
还有运水不要串联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三组串联,这样第一个进水与最后一个出水的温度相差太大,引起产品冷却不平行而产生变形。
做得好的模具一般在水孔的边上打有“IN”和“OUT”,并且有数字标记,看着这些标记连接就方便多了。
㈨ 内螺纹模具,里面的芯子需要旋转,如何接水路。 请高手回答,来蹭分的一概无视。
水路接在芯子底面
㈩ 螺纹模具心子怎么通水
可以从螺纹型芯底板的垫板侧面钻孔,通到型芯底部,与型芯的冷却水孔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