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模具断茬怎么防止

模具断茬怎么防止

发布时间:2022-08-01 00:05:47

❶ HDI板怎么怎么解决披风

披锋又称飞边、溢边、溢料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模具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缝隙、顶杆的孔隙等处。溢料不及时解决将会进一步扩大化,从而压印模具形成局部陷塌,造成永久性损害。镶件缝隙和顶杆孔隙的披锋还会使制品卡在模上,影响脱模。 

   披锋实质上是塑胶料进入模具配合部位的间隙经冷却后遗留在产品上的多余物。要解决披锋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要控制不要让熔体进入到模具配合间隙中去。塑胶熔体进入到模具配合间隙中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模具配合间隙本来就大,胶体很容易进入其中;另一种情况是模具配合间隙本来是不大的,但因熔融的胶体受压强行突入进去的。表面上看来,披锋似乎只要加强模具的制造精度及强度就可以完全解决。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减小模具的配合间隙,防止熔融胶体进入,完全必要。但模具的强度,在很多的情况下,并不能无限地加强,加强到任何压力下,胶体都不能突入其中。 
   披锋的产生既有模具方面的原因,也有工艺方面的原因。检查工艺方面的原因,首要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只有确保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披锋仍然产生时,才检查模具方面的原因。  
   检查锁模力是否足够的方法: 
   1)逐步增加注塑压力,随着注塑压力的增加,披锋也相应增大,并且披锋主要是在模具的分型面上产生的,说明锁模力不够。 
   2)逐渐增加注塑机的锁模力,当锁模力达到某一值后,分型面上的披锋消失,或再增加注塑压力时,分型面上的披锋也不再增加。则认为这一锁模力值是足够的。
  
   检查是否为模具制造精度造成披锋的方法: 
   以较低的料温、较低的充胶速度,以较低的注塑压力,将产品刚好充满(产品有轻微缩水)。此时,可以认为熔体突入模具配合间隙的能力很弱,此时若披锋产生,则可以判断是模具制造精度的问题,需要修模解决。可以考虑放弃用工艺方法来解决披锋的产生。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三低”条件不可少,高的料温,较快的充胶速度,较高的注塑压力,会导致模腔局部压力增大,增强熔体突入模具配合间隙的能力,胀开模具而产生披锋,虽然此时产品并不满胶。    
   分析披锋产生的原因,是建立在锁模力足够的前提下,当锁模力不足时,是难以分析出披锋产生的原因的。下面的分析,都是建立在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根据披锋出现的几种情况,披锋产生的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种情况:如上所述,在低温、低速、低压的情况下,产品不满胶时,披锋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模具制造精度不够,配合间隙过大; 

   第二种情况:产品刚好满胶时,局部有缩水现象,无披锋产生;当加大注塑压力,改善产品局部缩水时,披锋产生。可能的原因有: 
   1)料温过高。料温过高,熔体的粘度低,流动性好,熔体突入模具配合间隙的能力愈强,就会导致披锋的产生。

   2)注塑速度过快,注塑压力过大(导致填充过饱和)。过快的速度,过大的注塑压力,特别是过大的注塑压力,会增强熔体突入模具配合间隙的能力,导致披锋产生。 
   3)塑料的流动性太高。塑料的流动性越好,熔体的粘度越低,熔体钻入模具配合间隙的能力越强,就容易产生披锋。当模具制作已经完成,模具的排气槽的深度,模具的配合间隙已经定型后,换另外一种流动性好的塑料来生产,就会产生披锋。 
   4)模具的强度不足。当模具的设计强度不足时,当模腔承受塑料熔体的压力后,就会变形胀开,胶体就会突入到模具的间隙中去,产生披锋。 
   5)产品设计不合理。产品局部胶位过厚,注塑时收缩过多,就会导致局部缩水。为了调节产品局部缩水的问题,常常要用较高的注塑压力、较长的注塑时间来充填与保压,结果又导致模具强度不足变形,产生披锋。 
   6)模具温度过高。高的模具温度,不仅能使塑料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压力损失小,也降低了模具的强度,同样会导致披锋的产生。 
   第二种情况,是注塑生产中最常遇到的问题,通常采用所有的工艺手段都无法解决,对注塑技术人员的困扰最大。对于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修模解决。解决方法有: 
   1)产品局部减胶。对产品缩水的局部进行减胶,胶位减薄后,产品缩水问题能得到改善,注塑压力就会降低,模具变形就小,披锋就能得到抑制。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办法。 
   2)增加进胶点。增加进浇点,可以降低注塑流程,降低注塑压力,模具型腔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小,就能有效地解决披锋的产生。增加进浇点,特别是在产品缩水位置增加进浇点,对降低模腔注塑压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 
   3)对模具局部进行加强。有时模板的变形,可以在动模板与顶针板间增加撑头的办法来加强。

❷ 模具水嘴断裂 如何取出

可以用一个报废的M8丝锥,把前端刃磨成带锥度的三棱或者四棱形。用榔头轻轻敲进断在模板的水嘴孔里,用攻丝绞手板动丝锥,往回退,即可把断茬退出来。

❸ 模具中镶针断裂怎么防止,有知道的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镶针断裂的原因是模具的型腔或者型芯的脱模斜度太小,或者模具型腔、型芯的光洁度不好,造成模具在脱模时,镶针受力太大。想要避免镶针断裂,就要提高模具的光洁度,加大模具的脱模斜度。

❹ 石器标本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前言

石器标本是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石器文化的物质基础。野外采集的标本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室内整理程序,就不能做到标本标记清晰、来源明确、资料齐备。没有标记、档案的标本最终会成为“死”标本,造成标本资源和野外工作的极大浪费。本规程的制定,将有利于规范石器标本的整理工作,为进一步的室内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本规程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娄玉山,刘丽萍,裴树文。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石器标本整理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石器标本及其模型的整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稿(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自然科技资源(石制品标本资源)分级归类与编码.2006

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裴文中.周口店洞穴采掘记.地质专报,乙种,1934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标本整理的具体内容

对获得的石制品标本进行整理的工作包括标本的清洗、修复、编号、登记、建档以及与本标本有关的图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4 标本来源

石器标本主要来源于研究人员通过采集、发掘、征集、交换、赠送和转让得到的石器标本或模型,任何来源的标本均应具有详细的产地(遗址名称)基本信息、时代、采集日期、采集(送交)人等基本信息,野外采集和发掘的标本还应有相应的遗址信息、野外编号、野外记录,以及相应的田野绘图、照相、摄像和工作日志等。

5 石器标本的整理

5.1 整理前的准备

5.1.1 整理工具

a)小刀、剔针;

b)记录本;

c)记录笔;

d)编目卡片;

e)黏结剂;

f)用于标本信息记录的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光盘。

5.1.2 标本编号工具

不同颜色防水记号笔。

5.1.3 标本盛放材料

塑料盒、塑料口袋、塑料(硬纸)托盘、用于标本图像信息保存的照片册、光盘包(盒)等。

5.1.4 工作环境要求

整理标本的场地要有足够的空间、相应的工作平台、椅子(凳子),可以将标本展开摆放,同时整理室还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

5.2 开箱的工作程序

5.2.1 开箱

首先要寻找箱内的装箱登记单,并对照核对箱内外两份标本登记单,根据登记单的说明了解箱内标本的数量和叠放情况。

5.2.2 取出标本

从上往下,顺序拿出每件标本,首先应查看标本包装上的编号,并在两份登记单上做上记号。直至全部标本都拿出为止,检查登记单是否还有没有标记的标本,如有上述情况,须仔细检查包装箱,确定箱内所有的标本已检查清楚。

5.2.3 包装材料处理

全部标本都找到后,才能将包装材料和包装箱放置一边,以备后用。

5.2.4 编号核实

每件标本打开包装时要注意标本的标签及包装上的野外编号,并检查标本上是否已经写上编号,编号是否与标签编号相符,标本的描述是否与登记单一致,如有不一致的,需要仔细核对,查清问题所在;直到最后一件标本编号与描述和登记单一致为止。

5.2.5 标本检查

标本在运输途中如出现破裂和断茬的情况,应将所有碎片和碎屑尽可能全部收集到一起,根据茬口仔细拼对,并用胶固定,暂时不能拼对起来的碎片或碎屑则用小塑料袋装起来,注明属xx编号标本的碎屑,与原标本放置在一起。

5.3 标本整理

5.3.1 标本清洗

这项工作应该在研究人员对标本做初步观察后进行。用细软的刷子沾清水将标本洗净、晾干,如标本上粘连有结核或其他碎屑,可用剔针将结核或碎屑剔除;如黏结过于牢固,则可不剔除,以免损伤或破坏标本。清洗时应注意保护标本野外编号,如果编号变浅,要经核对后用防水记号笔把标本编号写清楚。

5.3.2 标本放置

将同一层位同一探方的标本归类在一起,然后与同一层位但不同探方的标本分开放置。

5.3.3 标本归类

同一层位的石器标本根据石料的不同进行归类,最后看同一石料的标本是否有拼合的可能,如果两件或几件标本可以拼合在一起,则将这些标本统一放置,并在标签上注明,这项工作是田野采集标本工作的继续和检验,尽可能将能够拼合的标本放在一个大的标本袋内,以便日后进行拼合研究。

5.3.4 标本归并

将同一自然层(文化层)的标本和同一地点不同自然层(文化层)的标本分别归并在一起以便进行室内编号和整理。

5.4 室内编号及标签

5.4.1 标本室内编号

为便于石器标本的研究和管藏,对室外采集或收藏的标本都要进行统一的室内编号,即馆藏号。根据各保存单位的具体规定,本所石器标本需要按统一规格编写馆藏号(用黑色漆笔在标本上写上室内编号),以便发表论文和查阅标本。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石制品分为五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编号(见表1),号码是IVPP+类型编号+流水号,其中IVPP与类型编号间有一个空格,类型编号与流水号间没有空格。

表1 石器标本类型及编号

其中,模具不再建立单独的编号系统,模具号采用标本号。标本号发生重复时,保留优先发表标本的标本号,后发表的标本,在原标本号后加后缀“(R)”,以区别于优先发表的标本号。

5.4.2 标本鉴定和填写标签

根据“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资源分类与编码石制品类分类细则”(见附件A),对每件标本进行分类,并填写标签(见表2)。标签需一式两份,一份随标本入库,另一份建立资料账目,做到账目清楚、编目详明、查用方便、保管妥善。

表2 石器标本分类标签

5.4.3 标本分级

按标本的客观价值、稀有珍贵程度可将石器标本分为三级:①一级标本,指特别重要的或典型的石器,在标本上以两个红色圆点表示;②二级标本,器型较好,或用于图版、插图的标本,在标本上用一个红点表示;③三级标本,一般标本,在标本上不需特别标注。

5.4.4 制作编目卡片,录入计算机

按表3编制卡片,尽可能多地包括各种信息。

表3 石器标本目录信息数据构成表

表3(续)

5.5 标本照相

尽可能对每件标本进行照相,典型标本要从多角度或细部进行拍照,并附比例尺,以了解标本的实际尺寸。背景一般选一块与标本颜色反差较大的平绒布较好,必要时辅助一些垫物,以使标本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每张照片需按标本编号进行编号,以做到照片和事物的一致,方便查阅。

5.6 野外资料的清绘、整理

野外发掘日志、布方平面图、地层剖面图、发掘探方图等用铅笔绘制的图件,室内都需要进一步清绘,并复制备份。田野照相和摄像信息要逐一整理,并刻录成光盘和VCD或DVD,以永久保存。田野发掘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要在计算机中重新排列并进行简单的统计核实,看是否有错误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刻录成光盘。

5.7 包装、入盒放置

整理好的石器标本一般应换一个新的标本袋和标签一同进行包装,并分开盛放,以免标本相互碰撞、摩擦而影响打击痕迹的观测和研究。根据标本大小不同,可采用塑料盒、塑料口袋、塑料(硬纸)托盘等作为盛放容器,容器内可用软纸、棉花等座衬料,保证标本在盒内相对稳定。盒内需附一份标本标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石制品类分类细则

石制品类分类细则

大类:岩矿化石标本

小类:化石

一级:古人类及其遗迹和遗物

二级:石制品

三级:

石锤:锤击石锤、砸击石锤

石砧:砸击石砧、碰击石砧

石核:锤击石核,包括单台面石核、双台面石核、多台面石核、勒瓦娄洼石核;砸击石核,包括一端石核、两端石核;细石核,包括柱状石核、楔形石核、铅笔头状石核

石片:一般石片,包括自然台面石片、素台面石片、有脊台面石片、有疤台面石片、修理台面石片、零台面石片

石叶:包括石叶、细石叶

砸击石片:包括一端石片、两端石片

其他:包括暂无法归类的石片

石器:砍砸器,包括单刃砍砸器、双刃砍砸器、多刃砍砸器

刮削器,包括单刃刮削器、双刃刮削器、多刃刮削器、拇指盖形刮削器

尖状器,包括单尖尖状器、双尖尖状器、多尖尖状器

凹缺器,包括单刃凹缺器、双刃凹缺器、多刃凹缺器

雕刻器,包括平面雕刻器、角雕刻器、屋脊形雕刻器、船底形雕刻器

石锥:包括短尖石锥、长尖石锥

手斧:包括心形手斧、椭圆形手斧、三角形手斧

手镐

薄刃斧

石镞

石球

其他,包括暂无法归类的石器

断块

残片:左裂片、右裂片、近端断片、中间断片、远端断片

碎屑

二级:骨(角)制品

三级:骨锥、骨铲、骨针、骨刀、尖骨器、骨棒、角铲、鱼叉

二级:装饰品与艺术品

三级:有孔类、有刻痕类

二级:其他不属于上述类型的古人类遗迹和遗物

❺ 热封冷切机封袋子时总是一边封的很好一边有断茬,以为是封刀的两边压力不均匀,可是调整了以后还是那样

热绒线与底板不平,观察切不断的位置,在绝热胶布下面垫纸,雕虫小技 解决麻烦

❻ 怎么从外表能看出石棉瓦的质量

一、外观
外观规整,边条平直,不扭不翘,正反面没有缺损裂纹,瓦爪完好齐棱齐角(保证挂得牢)。大型瓦厂制造彩瓦时,所用模具由高强铝合金制成,平整规矩,所产之瓦自然平整且尺寸精确;小厂用铁皮做模具,本身即翘曲,下来的瓦无法平整规范。这直接影响铺装效果,铺出的屋面缝隙大不整齐,防雨防风隔热效果明显差。测定方法:把瓦放在平面之上,按一下便知其是否翘曲平整;用眼瞄一下两边侧棱,更知是否平直。

二、着色层
1)材质。先判断着色层是水泥还是油漆。混凝土彩瓦着色方法有二;其一:彩瓦着色层是水泥与无机颜料、树脂及氧化硅骨料所构成,厚度在0.5mm左右。它附着力强(与瓦同时制作)耐候性一般,经过一定时期的日晒雨淋容易褪色。老式制瓦和小型瓦厂大部分用这种方法着色,原因是成本低;其二:采用油漆喷涂,喷涂着色鲜艳,一般喷涂干膜厚度约在35um以上,历经十数年的使用,久不变色不剥落。辨别时先观察:前者从侧面及端头看着色层有一定厚度,后者很薄,并能看到漆的喷雾点。
2)颜色的一致性。好瓦整个瓦面着色层均匀一致为麻面,没有任何流痕及色差。次瓦则不然。将多片瓦摆在一起,好瓦相互颜色不能有差异。

三、密实度。它决定着瓦的强度,抗渗水性,抗冻性,以及使用寿命。
实度是由制瓦设备是否先进及生产工艺水平决定。高密度瓦必须由半干水泥料经高压(1250牛顿力左右)冲压成型。水泥的水灰比在0.4~0.5之间(一公斤水泥加水0.4~0.5公斤)用美国专利搅拌设备自动配好(其它简单方式搅拌不成),生产时在轧制仓内犹如轧钢一样,把水泥挤轧在高强铝合金模具上,经自动切断,这样就形成高密度瓦坯。由于内部空隙小,水很不容易渗透。小厂一般使用平行挤压设备制造,人工拌料或用一般简易搅拌机,水灰比只有加到0.6~0.7时才能把水泥浆拌成,再加上用的是铁皮模具,无法承受大的压力,只是一抹而蹴,因而密实度大大降低,内部空隙既大又多,所以抗渗性很差。在连阴天,雨水就会渗到瓦背面下滴,进而渗入屋面。(据资料介绍,当水泥的水灰比由0.4加到0.7时,抗渗性下降100倍!!)密实度底,不但抗渗性差而且强度也随之下降,好瓦抗折力可达300公斤以上,差瓦还不到100公斤。抗渗性差,冬季就不耐冻。尤其在北方,白天雪水渗入瓦中,夜间结冰膨胀,将瓦胀裂而逐渐剥落破坏,瓦的使用寿命也就不会长。

鉴别方法:听声音:一手将瓦提起,一手用硬物敲击瓦片。如果声音清脆,说明密实度较好;如果声音发闷,说明密实度差。看断茬:将瓦打碎,如断面密实细腻,密实度好;如果断面粗糙酥松,则密实度差。

四、抗渗性。
灌水法:将瓦反放,在凹槽内加水观察。水线如平直整齐,说明密实度好,材料均匀一致;如果水线呈锯齿状,参差不齐,说明材质不均,抗渗差。再看水线上升高低和速度。好瓦一般上升至5mm左右即停止,几个小时不再上升。差瓦在几十分钟内即可上升至最高点,更甚者整个瓦都会湿。看水渗得快慢:好瓦三天后只是蒸发掉相当部分,水还在;差瓦几小时后水即不复存在,全渗入瓦内。所以渗水的快慢即可看出瓦的密实度,也可看出瓦的抗渗水能力。最后看瓦的背面:如经24小时,瓦背面有水珠出现,瓦的抗渗漏能力差,连阴天屋面会渗漏;好瓦背面或不湿,或湿而无水珠出现。抗渗差的瓦强度、防雨性、耐久性均差。

五、瓦的搭接。
石棉瓦设备装后搭接好坏决定着瓦的防护能力及美观程度。好瓦铺
装后,严似合缝整齐划一,横竖斜全成行如印刷一般,非常漂亮。搭接好坏是由瓦的尺寸精度、平整度和结构所决定。

阅读全文

与模具断茬怎么防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断铝合金门窗胶条指哪个地方 浏览:742
钢管3dmax怎么做 浏览:303
钢板台面用什么薄板材替代 浏览:8
汽车模具毛刺如何预防 浏览:707
火车皮一节能装多少吨钢材 浏览:117
铝材料方管批发 浏览:66
不锈钢阀门保护盒套什么定额 浏览:536
湛江多少家钢铁企业招聘 浏览:40
钢材的抗剪强度屈服点是抗拉强度的多少倍 浏览:152
我的钢铁网备注里的价格是什么 浏览:107
无缝钢管偏差等级怎么划分 浏览:939
压铸怎么装模具 浏览:342
路基钢板重量怎么计算 浏览:943
柱钢筋图纸中中部筋是什么意思 浏览:477
铝合金半玻门多少钱一平 浏览:430
什么时候钢筋用单排或双排 浏览:80
钢铁雄心4民国怎么发展 浏览:229
3种钢管的布衣柜怎么安装 浏览:574
顶楼边上一圈钢铁是什么作用 浏览:749
屋檐排水沟pvc和铝合金哪个好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