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冲床拉伸模具是怎么计算它的公差的
深件的公差大小与毛坯厚度、拉深模的结构和拉深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其值按
/T13914--1922选用,对于拉深件的尺寸精度较高的,可在拉深后增加整形工序!
你那产品材料厚及拉深高是多少?材料的厚和拉深件高与拉深模的设计有重大关系拉伸是精密冲床冲压加工常用工序之一,实际拉伸加工时,为避免加工成品出现折皱,还需特别对材料施加一定的压边力。在使用单轴小吨位精密冲床进行拉伸加工生产时,通常是在模具中增设弹簧或橡胶板作为压料装置;而在双轴大吨位精密冲床上进行拉伸时,拉伸材料通常大且拉伸深度也比较深,这时则需配备专门的拉伸垫来进行。拉伸垫是晋志德双轴精密冲床的选配装置,其作用除了在精密冲床进行拉伸加工时起到压料作用外,还可用于顶料或作冲压成品底部的局部成形之功用,能提升双轴精密冲床加工使用范围。
精密冲床使用的拉伸垫有两种,一种为气垫式,一种为油压式,这两种拉伸垫都是安装在晋志德双轴精密冲床底座里来使用的。
1、精密冲床气垫式拉伸垫
精密冲床气垫式拉伸垫的气缸固定在冲床工作台的底部。当拉伸垫气缸内进入压缩空气时,其活塞和托板向上移动到最下端位置,此时拉伸垫处于工作状态。当精密冲床滑块向下运动,使冲床上模压到材料时,拉伸垫的托板与活塞由于滑块和顶杆的作用同步向下运动,给予材料边缘适当的压紧力,直到冲床滑块继续运动,完成冲压工作为止。同时当冲床滑块回程时,压缩空气又推动拉伸垫的活塞随滑块上升到最上端位置,完成顶料工作。
2、精密冲床油压拉伸垫
气垫式拉伸垫因受压缩气源压力之影响,压边力有限,在一些大吨位双轴冲床使用中,气垫式拉伸力垫的压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此时则需使用油压拉伸垫。
精密冲床油压拉伸垫工作缸通过止回阀与溢流阀及管路与油气缸连通。油气缸内除含有液压油外还充有压缩空气,可通过调压阀来调节压力,缸内的油液在其上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通过管道顶开止回阀压入工作缸,并将工作缸和托板顶起,一直达到极限位置为止。实际配和双轴精密冲床使用时,主马达带动冲床滑块下压直至上模接触材料架为止,油压拉伸垫工作缸内的油压开始随上模下压而升高。当此压力上升达到额定压力后,油压拉伸垫工作缸中的油液将顶开溢流阀,此时油液会经管道回流至拉伸垫的油气缸内,从而使拉伸垫之托板一直保持着额定的加压力,并跟随滑块继续下行至下死点,完成拉伸作业。
❷ 五金拉伸模具怎么做
拉伸(又称拉延,拉深)因为适用于各行各业,实用性广泛,所以是冲压工艺里比较常见的一道工序。从毛坯到拉伸成型,需要多步骤完成,初次拉伸→二次拉伸→……→成型。
一、拉伸概念:
1.拉伸:将板料压制成空心件(壁厚基本不变)。
2.拉伸过程:是由平面(凸缘)上的材料转移到筒形(盒形)侧壁上,因此平面的外形尺寸发生较大的变化。
3.拉伸系数:拉伸直径与毛胚直径之比值“m”(毛胚到工件的变形程度)。
为体现“凸缘不变”原则,让第一次拉伸形成的凸缘不参与以后各次的拉伸变形,宽凸缘拉伸减首次入凹模的材料(即形成壁与底的材料)应比最后拉伸完成实际所需的材料多3~10%。
注:按面积计算拉伸次数多时取上限,反之取下限。这些多余的材料将在以后各次拉伸琢步返回到凸缘上,引起凸缘变厚但能避免头部拉裂,局部变薄的区域可通过整形来修正。因此拉伸时严格控制各次的拉伸高度是相当重要的。
模具设计流程:
客户提供图纸样品之后,
图纸评估
1。确认加工工艺
2。报价
3。绘制模具图(AUTO CAD/UG/SOLIDWORKS 等绘图软件)
4。出图
5。采购模具材料,模具配件
6。模具加工备料
7。热处理
8。磨床研磨,线切割加工
9。组装
10.试模
11.交板
❸ 五金拉伸模具R角怎么修好
在级进模的冲压生产中,针对冲压不良现象必须做到具体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对策,从根本上解决所发生之问题,如此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生产顺畅。以下就生产中常见的冲压不良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分析如下,供模具维修人员参考。
1.冲件毛边.
(1)原因:
a、刀口磨损; b、间隙过大研修刀口后效果不明显;c、刀口崩角; d、间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动; e、模具上下错位。
(2)对策:
a、研修刀口;b、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c、研修刀口;d、调整冲裁间隙确认模板穴孔磨损或成型件加工精度等问题;e、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模。
2.跳屑压伤
(1)原因:
a、间隙偏大; b、送料不当;c、冲压油滴太快,油粘;d、模具未退磁;e、凸模磨损,屑料压附于凸模上;f、凸模太短,插入凹模长度不足;g、材质较硬,冲切形状简单;h、应急措施。
(2)对策:
a、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b、送至适当位置时修剪料带并及时清理模具;c、控制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降低粘度;d、研修后必须退磁(冲铁料更须注意);e、研修凸模刀口; f、调整凸模刃入凹模长度;g、更换材料,修改设计。凸模刃入端面装顶出或修出斜面或弧性(注意方向)。减少凸模刃部端面与屑料之贴合面积;h、减小凹模刃口的锋利度,减小凹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凹模直刃部表面的粗糙度(被覆),采用吸尘器吸废料。降低冲速,减缓跳屑。
3.屑料阻塞
(1)原因:
a、漏料孔偏小;b、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滚;c、刀口磨损,毛边较大;d、冲压油滴太快,油粘;e、凹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烧结附着于刃部;f、材质较软;g、应急措施.
(2)对策:
a、修改漏料孔;b、修改漏料孔;c、刃修刀口;d、控制滴油量,更换油种;e、表面处理,抛光,加工时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更改材料,f、修改冲裁间隙;g、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使用吸尘器,在垫板落料孔处加吹气。
4.下料偏位尺寸变异
(1)原因:
a、.凸凹模刀口磨损,产生毛边(外形偏大,内孔偏小);b、设计尺寸及间隙不当,加工精度差;c、下料位凸模及凹模镶块等偏位,间隙不均;d、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e、导向件磨损;f、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g、模具闭模高度调整不当;h、卸料镶块压料位磨损,无压料(强压)功能(材料牵引翻料引发冲孔小);i、卸料镶块强压太深,冲孔偏大;j、冲压材料机械性能变异(强度延伸率不稳定);k、冲切时,冲切力对材料牵引,引发尺寸变异。
(2)对策:
a、研修刀口; b、修改设计,控制加工精度;c、调整其位置精度,冲裁间隙;d、更换导正销;e、更换导柱、导套;f、重新调整送料机;g、重新调整闭模高度;h、研磨或更换卸料镶块,增加强压功能,调整压料;i、减小强压深度;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k、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注意方向),以改善冲切时受力状况。许可时下料部位于卸料镶块上加设导位功能。
5.卡料
(1)原因:
a、送料机送距、压料、放松调整不当;b、生产中送距产生变异;c、送料机故障;d、材料弧形,宽度超差,毛边较大;e、模具冲压异常,镰刀弯引发;f、导料孔径不足,上模拉料;g、折弯或撕切位上下脱料不顺;h、导料板之脱料功能设置不当,料带上带;i、材料薄,送进中翘曲;j、模具架设不当,与送料机垂直度偏差较大。
(2)对策:
a、重新调整;b、重新调整;c、调整及维修;d、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e、消除料带镰刀弯;f、研修冲导正孔凸、凹模;g、调整脱料弹簧力量等;h、修改导料板,防料带上带;i、送料机与模具间加设上下压料,加设上下挤料安全开关;j、重新架设模具。
6.料带镰刀弯
(1)原因:
a、冲压毛边(特别是载体上);b、材料毛边,模具无切边;c、冲床深度不当(太深或太浅);d、冲件压伤,模内有屑料;e、局部压料太深或压到部局部损伤;f、模具设计。
(2)对策:
a、研修下料刀口; b、更换材料,模具加设切边装置;c、重调冲床深度;d、清理模具,解决跳屑和压伤问题;e、检查并调整各位卸料及凹模镶块高度尺寸正确,损伤位研修;f、采用整弯机构调整。
7.凸模断裂崩刃
(1)原因:
a、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导致;b、送料不当,切半料;c、凸模强度不足;d、大小凸模相距太近,冲切时材料牵引,引发小凸模断;e、凸模及凹模局部过于尖角;f、冲裁间隙偏小;g、无冲压油或使用的冲压油挥发性较强;h、冲裁间隙不均、偏移,凸、凹模发生干涉;i、卸料镶块精度差或磨损,失去精密导向功能;j、模具导向不准、磨损;k、凸、凹模材质选用不当,硬度不当;i、导料件(销)磨损; m、垫片加设不当。
(2)对策:
a、.解决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问题; b、注意送料,及时修剪料带,及时清理模具;c、修改设计,增加凸模整体强度,减短凹模直刃部尺寸,注意凸模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细小部后切;d、小凸模长度磨短相对大凸模一个料厚以上;e、修改设计;f、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设计间隙,细小部冲切间隙适当加大;g、调整冲压油滴油量或更换油种;h、检查各成形件精度,并施以调整或更换,控制加工精度;i、研修或更换;j、更换导柱、导套,注意日常保养;k、更换使用材质,使用合适硬度;i、更换导料件; m、修正,垫片数尽可少,且使用钢垫,凹模下垫片需垫在垫块下面。
8.折弯变形尺寸变异
(1)原因:
a、导正销磨损,销径不足;b、折弯导位部分精度差、磨损;c、折弯凸、凹模磨损(压损);d、模具让位不足;e、材料滑移,折弯凸、凹模无导位功能,折弯时未施以预压;f、模具结构及设计尺寸不良;g、冲件毛边,引发折弯不良;h、折弯部位凸模、凹模加设垫片较多,造成尺寸不稳定;i、材料厚度尺寸变异;j、材料机械形能变异。
(2)对策:
a、更换导正销;b、重新研磨或更换;c、重新研磨或更换;d、检查,修正;e、修改设计,增设导位及预压功能;f、修改设计尺寸,分解折弯,增加折弯整形等;g、研修下料位刀口; h、调整,采用整体钢垫;i、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j、更换材料,控制进料质量。
9.冲件高低(一模多件时)
(1)原因:
a、冲件毛边;b、冲件有压伤,模内有屑料;c、凸、凹模(折弯位)压损或损伤;d、冲剪时翻料;e、相关压料部位磨损、压损;f、相关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损; g、相关易断位预切深度不一致,凸凹模有磨损或崩刃; h、相关打凸部位凸凹模有崩刃或磨损较为严重; i、模具设计缺陷。
(2)对策:
a、研修下料位刀口; b、清理模具,解决屑料上浮问题;c、重新研修或更换新件;d、研修冲切刀口,调整或增设强压功能;e、检查,实施维护或更换;f、维修或更换,保证撕切状况一致; g、检查预切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h、检查凸、凹模状况,实施维护或更换;i、修改设计,加设高低调整或增设整形工位。
10.维护不当
(1)原因:
a、模具无防呆功能,组模时疏忽导致装反方向、错位(指不同工位)等;b、已经偏移过间隙之镶件未按原状复原。
(2)对策:
a、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b、采模具上做记号等方式,并在组模后对照料带做必要的检查、确认,并做出书面记录,以便查询。
在冲压生产中,模具的日常维护作业至关重要,即日常注意检查冲压机及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冲压油的供给导向部的加油。模具上机前的检查,刃部的检查,各部位锁紧的确认等,如此可避免许多突发性事故的产生。修模时一定要先想而后行,并认真做好记录积累经验。
❹ 液压冲压机的模具里为什么要垫塑料薄膜
一般在拉伸模具拉伸产品时,为了保护产品的表面不被拉伤而采用给模具里垫塑料薄膜的方法来保护产品的表面。
❺ 拉伸模具无翻边怎么办
如果是这样
需要重新加工
不然就不能使用
❻ 冲压模的模架、凸凹模都是标准件吗都可以买回来直接用以以理解
模架一般自己做的多,看客户的要求了。其实购买标准模架很省事的。
常说的冲头是指凸模。凹凸模一般倒、都要标准化,即模具厂内部标准化,即多件复制,一个坏了,再用一个按上就能用。孔大小是由产品决定的,其实产品的孔也需要标准化。但安装固定部分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统一。
凸模也可以像销钉那样买回来直接用的。这样的厂很多,日系的,什么尺寸都有。
❼ 拉伸模具凸模用的什么材料
您可以用CrWMn、Cr12!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并不足以作为您研判事物之标准!
❽ 拉伸模具什么情况加垫压圈
一般的拉伸模具都需要加弹性压料板,这样可以控制拉伸料流入凹模的速度,防止拉伸料起褶皱。
❾ 石棉垫和橡胶垫冲压模具哪里有
你把带钢边缘做个斜面刀口,然后根据尺寸大小要求将带钢镶嵌在木模之上,带钢突出木模的高度应该和石棉垫厚度一样,不过这种木模使用寿命不长。
呵呵
这个是土办法估计没有卖的
少量做问题不大
如果你大批量生产的话就有点够呛了
自己在家做做就可以了
麻烦点而已
用锉打好刀口
然后用小刀在木板上开槽将带钢嵌进去
❿ 五金冲压模具拉伸模怎么调试~
我之前学过这一行。说了你自己看下是不是对的。新做好的模具好的很,但没有经过安装好,容易出现好多“次品” 这就需要好好把模具之间的间距调好。我所看到的通用办法是先上好上模,再安装下模,下模先不用固定,试着做两个产品出现,如果没问题就好了直接紧固起来,反之有问题,找两片薄铁片,铝片垫在下模具的左右两边使之平衡。一块不行漯两块,调好了就直接紧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