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锈钢拉伸模具什么材料最好用,用起来不起拉丝
⑵ 请问拉伸模具与冲压模具有什么分别它们的成型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来说,拉伸模具是属于五金冲压模具范畴,冲压模具包括“落料模”(含冲裁模),“折弯模”,“成型模”(包括“冷挤压”和“热挤压”)和“拉伸模”(包括“深拉伸”)。 拉伸模与折弯模最大不同是材料的变形不同,一般折弯模是弯曲作用的单应力引起的变形。而拉伸模可能是三向应力作用。 浅拉伸可能一两次拉伸即可成形,因此,可以与落料模设计成“落料——拉伸——成形”的复合模具。 一般拉伸比较大,形状复杂的,不适合设计成复合模。
⑶ 拉伸模具的应用及特点是什么
模具铝板与模具钢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1.重量轻。由于其密度只有一般模具钢的36%,故运动惯性比较低,在生产过程中加,减速度均比较容易,能减低机器及模具的损耗。
2.机械加工容易及尺寸稳定性高。其切削速度比一般模具钢快6倍以上,故大量减低模具加工时间,令模具可更快进行生产。
3.卓越的热传导率。其热传导率比一般模具钢高,故可节省模具在生产时的冷切时间50%,从而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所以Alumold在注塑模、吹塑模、低压模、橡胶模等不同模具行业80%的产品中有广泛应用。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在欧美市场超硬铝已替代钢做模
特点:1.高强度可热处理合金。2.良好机械性能。3.可使用性好。4.易于加工,耐磨性好。5.抗腐蚀性能、抗氧化性好。7075铝板主要用途:航空固定装置,卡车,塔式建筑,船,管道及其他需要有强度、可焊性和抗腐蚀性能的建筑上的应用的领域。如:飞机零部件、齿轮和轴、熔丝零件、仪表轴和齿轮、导弹零件跳进阀零件、涡轮、钥匙、飞机、航空及国防应用
超硬铝合金硬度,密度及机械性能
用铝合金制造的模具具有一下特点:
1、材质均匀性好:热处理技术卓越,产品在300℃厚度(直径)以下,强度、硬度基本保持一致;
2、表面精度高,减少材料的浪费
3、加工性能好:将化学成分、强度及硬度的偏差降至最小,加工中杜绝‘粘刀’、‘崩刀’现象;
4、高速机加工,几乎不变形:完美的预拉伸(T651)工艺处理,彻底消除内应力,在加工和受力时不易翘曲、开裂及变形;
5、材质致密性好:独有的晶粒细化工艺保证,绝无沙孔、横纹、气泡及杂质;
⑷ 拉伸模具有什么具体的分类
单一的拉伸模具、落料拉伸模具、变薄拉伸模具、拉伸整形模具、无凸缘拉伸模具、带凸缘拉伸模具、拉伸翻边模具等。
⑸ 五金连续模、工程模、拉伸和连续拉伸模具
你所提到的这几种模具都是属于冷冲模具,五金连续模与连续拉伸模都是属于级进跳步模具,都是在一套模具上可以同时进行多道冲压工序的模具。不过,五金连续模可以是冲孔、落料、拉伸等多道工序在一起,而连续拉伸模则只是在一套模具上进行多次单纯拉伸的模具;而工程模则是一次只进行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⑹ 拉伸模具的制作工序
易拉罐是由三种不同成分的铝合金组成,罐体、罐盖、拉环。铝质是制罐的关键,罐体不成形、罐盖口拉不开都是铝质的问题。在国内开模具没有问题。下面是制造工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罐体制造工艺和技术 : 罐体制造工艺流程 CCB-1A型罐罐体的主要制造工艺流程如下:卷料输送→卷料润滑→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清洗/烘干→堆垛/卸→涂底色→烘干→彩印→底涂→烘干→内喷涂→内烘干→罐口润滑→缩颈→旋压缩颈。 在工艺流程中,落料、拉伸、罐体成形、修边、缩径、旋压缩径/翻边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体成形工序与模具最为关键,其工艺水平及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易拉罐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罐体制造工艺分析 (1)落料一拉伸复合工序。拉伸时,坯料边缘的材料沿着径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动区域的单元体为双向受压,单向受拉的三向应力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受凸模圆弧和拉伸凹模圆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约减薄10%,而杯口增厚约25%。杯转角处的圆弧大小对后续工序(罐体成形)有较大的影响,若控制不好,易产生断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杯的直径和拉伸比、凸模圆弧、拉伸凹模圆弧、凸、凹模间隙、铝材的机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润滑、拉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产生主要由2个因素确定:一是金属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设计。突耳出现在杯的最高点同时也是最薄点,将会对罐体成形带来影响,造成修边不全,废品率增高。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拉伸工序选择的拉伸比m=36.55%,坯料直径Dp=140.20±0.0lmm,杯直径Dc=88.95mm。 (2)罐体成形工序。 变薄拉伸工艺分析。典型的铝罐拉伸、变薄拉伸过程如图2所示,变薄拉伸过程中受力状况如图3所示。 在拉伸过程中,集中在凹模口内锥形部分的金属是变形区,而传力区则为通过凹模后的筒壁及壳体底部。在变形区,材料处于轴向受拉、切向受压、径向受压的三向应力状态,金属在三向应力的作用下,晶粒细化,强度增加,伴有加工硬化的产生。在传力区,各部分材料受力状况是不相同的,其中位于凸模圆角区域的金属受力情况最为恶劣,其在轴向、切向两向受拉,径向受压,因而材料的减薄趋势严重,金属易从此处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拉伸失败。比较变形区和传力区金属的应力状态可知:变薄拉伸工艺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拉伸凸模圆角部位的金属所受拉应力的大小,当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时就会引起断裂,否则拉伸工艺可以顺利进行。因此,减小拉伸过程中的拉应力成为保证拉伸顺利进行的关键。变薄拉伸拉伸比的选择为:再拉伸:25.7%,第1次变薄拉伸:20%~25%,第2次变薄拉伸:23%~28%,第3次变薄拉伸:35%~40%。 在成形过程中,影响金属内部所受拉应力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凹模锥角。的取值直接关系到变形区金属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拉伸所需成形力的大小,所以,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工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当α较小时,变形区的范围比较大,金属易于流动,网格的畸变小。随着α的增大,变形区的范围减小,金属的变形集中,流动阻力增大,网格歧变严重。而且,随着凹模锥角的增大,变形区材料的应变相应增加,这说明凹模锥角较大时,不仅金属的变形范围集中,而且变形量迅速上升,因而使得变形区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加剧,导致金属内部的应力上升,从而对拉伸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α过于大或过小时都会引起拉伸力的增加,其原因在于:当α过大时,金属流动急剧,材料的加工硬化效应显著,并且随着锥角的增大,凹模锥面部分产生的阻碍金属流动的分力加大,因而所需拉伸力增加;当。过小时,虽然金属流动的转折小,但由于变形区金属与凹面的接触锥面长,锥面上总摩擦阻力大,因此网格畸变虽小,总拉伸力却增大。 由此可见,凹模锥角的合理确定应同时考虑变形区材料的变形特点以及模具与工件间的摩擦状况,凹模锥角合理范围的确定对拉伸工艺有着直接的影响。工艺试验表明,对于CCB-1A型罐用铝材3104H19,其凹模锥角合理取值在α=5°-8°为宜。 底部成形工艺分析。罐底部成形发生在凸模行程的终点,采用的是反向再拉伸工艺。图4为罐底成形受力状况示意图,底部成形力主要取决于摩擦力的性质以及压边力的大小。通常,材料的厚度和强度是一对矛盾,材料愈薄,强度愈低,因此轻量化技术要求减少罐底直径及设计特殊的罐底形状。工艺试验
www.1wenok.com
⑺ 注塑模具学习开一套瓶盖模具需要多少钱
模具的制作价格与模具的复杂程度、精度的高低、使用钢材的好坏、制作周期的长短、模具的大小等有关。一般来说,模具价格=(6~10)*材料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