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控制气缸和小冲床的配合,需要什么原件,如何接线
一般冲床冲压后卸料、进料等动作可以利用冲床本身完成,即模具可以设计为冲头上行时将工件带出,甚至冲压开始时带动进料,然后完成冲压,冲头滑块上行时再将冲压件以及废料推出,这样配合较容易。动作时间顺序,需要根据工件及模具动作设计才能考虑,若确实需要气动动力,需要行程开关,继电器,电磁阀是起码的要求。
一个小铁圈压成椭圆形,成型后冲头上升时使用一根打料棒或者就可以解决,每次冲头上升就自动向预定方向拨动一次,这种模具机械结构是很常用的,至于另外使用继电器控制,动作顺序要求是什么?例如冲头下压时气缸位置如何?何时气缸动作?动作时间多少?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
需要知道完成一个怎么样的动作,才可以考虑使用什么元件,如何连接实现;并非知道有哪些元件,去随便搭一个控制电路啊。
2. 冲压模具试模方法
一般有上模、下模。先把下模放到冲床工作台面上,稍加固定而能平推动。再把上模放在下模上面,大概对好。然后用手搬动飞轮,让滑块慢慢地接近模具,看滑块与上模是否对得合适,用锤头敲击下模带动上模移动使之与滑块对准。固定上模于滑块。接着手搬飞轮,让滑块带着上模升起。在下模上放一张报纸之类,又用手搬飞轮让上模下降,将纸冲成产品样,检查纸的情况,看上下模对的偏不偏,用锤击移动下模调整对准。最后将下模固定于工作台上。
3. 冲压模具有哪些检修方法
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够,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够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冲模干涉:冲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一,架模不正。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够,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模具的维护要领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脱料板。连续模的维护,须做到细心、耐心、按部就班,切忌盲目从事。因故障修模时需附有料带,以便问题的查询。打开模具,对照料带,检查模具状况,确认故障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再进行模具清理,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受力要均匀,针对脱料弹簧在固定板与卸料板之间和卸料弹簧直接顶在内导柱上的模具结构,其脱料板的拆卸要保证脱平衡弹出,脱料板的倾斜有可能导致模具内凸模的断裂。
4. 调试冲压压力机
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冲压企业应为每条大型冲压自动线配置调试压力机,以缩短金属成形模具的试模时间,提高大型冲压线的开动率。
调试压力机主要选择液压高速试验压力机和拉伸机械压力机,特别是在生产型机械压力机上的模具试验时间可减少80%,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试模机械压力机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配备了数控液压拉伸垫、具有参数设置和状态记忆功能的多连杆拉伸压力机。
机械化系统
自动冲压生产线的研发、冲压生产线的机械化改造、用于汽车侧围板生产的大型真空上料冲压机床的制造促进了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对于国内汽车冲压件生产企业来说,最有价值的技术提升集中表现在冲压件的自动化运输、自动化传递装置上以及在冲压设备上料自动化和以产品为导向的冲压生产过程中。
由于在变形加工过程中液压技术的极限不易突破,因此只能向机械自动化要效益,而且不能仅仅在冲压工艺过程中向机械自动化要效益,应当也向冲压工艺技术以外的领域要效益、向新的冲压件传送方式、向冲压件下线方式要效益,向所有能获得经济效益的领域索取效益。
新型的集成式快速传送系统(见图4)可为压力机与压力机之间直接传送,生产节拍可达12~15次/min。机械手臂末端可自动编程进行角度调整,以适应模具的型槽位置。在大型及特大型冲压件的生产过程中,坚固有力的冲压件传送机构不仅可在大型工件冲压和双件冲压(一次冲压两个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可以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摆臂式冲压件传送系统将会给冲压设备在快速更换模具方面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它实现了冲压模具和工件的同时输出,从而为实现多功能的冲压生产线奠定了基础。
5. 五金冲压模具拉伸模怎么调试~
我之前学过这一行。说了你自己看下是不是对的。新做好的模具好的很,但没有经过安装好,容易出现好多“次品” 这就需要好好把模具之间的间距调好。我所看到的通用办法是先上好上模,再安装下模,下模先不用固定,试着做两个产品出现,如果没问题就好了直接紧固起来,反之有问题,找两片薄铁片,铝片垫在下模具的左右两边使之平衡。一块不行漯两块,调好了就直接紧固就好了。
6. 如何控制气缸动作,用电磁阀控制懂的人进,谢绝粘贴
我建议用:触动开关,二三十块钱一个
楼上说的都是一些磁性感应开关的,100多的。用在你上面大材小用了。
你在买电气工具的地方,找他们要触点(动)开关,然后在你冲床的曲轴位置装一个,气缸回程的位置再装一个,再把电路接到plc电路里就可以了
不复杂,简单来用又便宜
另外你所说的继电器也不需要的。节拍器就可以了
东西只要能达到你使用目的,越简单越好了
7. 旋转气缸旋转不到位怎么调试
把气缸有活塞杆的一头作为上面,无活塞杆一头作为下面。那么,要气缸上升的速度放慢,就把上面排出气的调速阀调小(不要调动下面)。
要下降的速度慢,就把下面排出气的调速阀调小(不要调动上面);反之,要上升快或下降快就调大。尽量不要上下一起调。调一些试动一下,再调一些,马上就会调到理想的位置和速度。
主要优势:
根据工作所需力的大小来确定活塞杆上的推力和拉力。由此来选择气缸时应使气缸的输出力稍有余量。若缸径选小了,输出力不够,气缸不能正常工作;但缸径过大,不仅使设备笨重、成本高,同时耗气量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在夹具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增力机构,以减少气缸的尺寸。
8. 在冲床上的模具怎么使用小型气缸推料
气缸不用与冲床连接,只需使用一个微动开关与冲床的滑块接触,每冲压一次,滑块触动微动开关,气缸推料装置就动作一次。
9. 冲压模具如何调放松
五金冲压模具可以通过调节凹凸模之间的间隙来调整冲压的精度,还有冲床的冲头长度要合适,才不会使冲压件产生凸米。值得注意的是,五金废料有时会跳到模具上来,使产品划伤,这时就应拆模重组,适当放松模具。
10. 冲压模具的检修方法
(1)模具松动:冲或模的移动量超过单边间隙。调整组合间隙。
(2)冲模倾斜:冲或模的直度不正,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重新组立或研磨矫正。
(3)模板变形:模板硬度或厚度不够,或受外力撞击变形。更换新模板或是更正拆组工作法。
(4)模座变形:模座厚度不够或受力不平均,导柱、导套直度变异。研磨矫正或重灌塑胶钢或更换模座或使受力平均。
(5)冲模干涉:冲模尺寸,位置是否正确,上下模定位有无偏差,组立後是否会松动,冲床精度不ì,架模不正。
(6)冲剪偏斜:冲头强度不够,大小冲头太近,侧向力未平衡,冲半斜。加强剥斜板引导保护作用或冲头加大、小冲头磨短lt增加踵跟长提早支撑引导,注意送料长度。
模具损坏
(1)热处埋:淬火温度过高或不够,回火次数温度时间不适当,淬火方式时间没把握住;在使用一段时间後问题才出现。
(2)冲压叠料:料片重叠仍继续冲压,通常为剥料板破裂。
(3)废料阻塞:落料孔未钻或尺寸不符或落在床台未及时清理,以冲头和下模板损坏较多。
(4)冲头掉落:末充份固定或悬吊,或螺丝太细强度不ì,或冲头折断。
(5)逃孔不ì:冲头压板逃孔尺寸或深度不够,冲头和剥料板逃部不ì通常为剥料板损坏。
(6)异物进入:制品吹出弹回,模零件崩损掉落,螺丝突出模面或其他物品进入模内,都可能损坏下模、剥料板或冲头,导柱。
(7)组立错误:错装零件位置、方向而损坏。
(8)弹簧因素:弹簧力不够或断裂或等高套不等高使剥料板倾斜,或弹簧配制不常,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
(9)冲压不当: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失油,料条误送或冲半料,周边设备如送、放、收料机损坏,空气管未装或未开,冲床异常等,所造成的损坏。
(10)维修不当:该换而未换或螺丝未锁紧或未按原状复原而造成上述各点发生。
尺寸变异
(1)刀口磨耗:毛头太大或尺寸变大(切外形);变小(冲孔);平面度不好。重新研磨或更换冲模。
(2)没有引导:引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或引导销径不ì,无法矫正引导。定位块磨损,送距过长。
(3)冲模太短:弯度变大,倒角不够,成形不完全。
(4)逃孔不够:受挤压或括伤或变形。清理逃孔或加大逃孔和深度。
(5)顶出不够:送料不顺、料条弯曲、脱料不佳、上模拉料、加长顶出。
(6)顶出不当: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销磨短配合。
(7)导料不佳:导料板长度不ì或导料间隙太大,或模和放料机偏斜或模与送料机距太长。
(8)下料变形: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或碟形应变可用压力垫或剪斜à克服。
(9)弯曲变形:上弯弯处挤料;近接孔受拉力变形,受力不均弯à倾斜冲头不够长。
(10)冲剪变形: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偏心不对称。
(11)撞击变形:制品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变形。
(12)浮屑挤压: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或异物等挤压变异。
(13)材料不当:料宽或板厚,材质或材料硬度不适当,也会产生不良。
(14)设计不佳:工程安排不好,间隙设定不良,除非变更设计,否则难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