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五金模具的产品的回弹怎么解决
1.放回弹。比如产品要折80度的角,模具实际做85度。
2.加整形。拉包,折弯,成型等工艺采用多工程,多步成型的方式加工。
3.放应力。如将材料加热(很少用),加工艺缺口,加压茎等等方式。
❷ 冷冲压模具回弹现象该如何解决
解决方案
(1)、从弯曲材料上克服弯曲件回弹
弯曲冲压所用的材料主要有合金钢、铸铁、碳钢、硬质合金等,在进行弯曲冲压时,如果板料的弹性变形较大,那么在弯曲后极易产生回弹现象,可以在冲压前对板料进行热处理,改变板料内部的应力组织,适当的解决在弯曲过程中的回弹。
(2)、从模具结构上克服弯曲件回弹
①对于回弹较大的材料,如中碳钢、锰钢、硬黄铜等,当弯曲半径较大时,可在凸、凹模上做出补偿回弹角或将凹模的顶出件做成弧形,以补偿圆角部分的回弹。 ②对于一般性的材料其回弹角〈5°时,且工件厚度偏差较小时,可将凸模或凹模做成负角,其弯曲间隙做成最小材料厚度,以克服弯曲后的回弹。
③校正法,当材料厚度〉0.8mm。塑性较好而且弯曲半径不大时,可以采用摆块结构,使校正力集中在弯曲变形区,减小回弹。
④纵向加压法,在弯曲过程完成后,用模具的突肩在弯曲件的端部纵向加压,使弯曲变形区横断面上都受到压应力,卸载时工件内外侧的回弹趋势相反,从而大大减小了回弹,常见的有W形折弯和反向整形的V形折、U形折。
(3)、对于较薄的弯曲件可以采用聚氨酯橡胶弯曲模。聚氨酯橡胶模的冲压深度由贴模深度与校形深度两部分组成。其贴模深度是指板料与凸模贴合时凸模进入橡胶垫的深度。
改变材料性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工序和成本的增加,建议采用对模具进行处理,减少回弹,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相信随着生产实践的深入,对冲压回弹认识的深入,人们将会想出更好的控制回弹方法,使冲压生产质量更上一层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文化方面的需求。
❸ 五金模具设计里面,求算不锈钢的反弹计算公式。。。。 谢谢!
1.5mm厚度的不锈钢的双边冲裁间隙值为料厚的12%左右,应为0.18mm左右。
❹ 316不锈钢压扁回弹问题怎么解决
预留余量
测试一下你的不锈钢的含C量吧。。回弹一般是含C量比较高
然后是做热处理(退火处理一般1000-2000一吨)如果这样还不行那么就重新定含Cu的316材料再退火
按照本人的经验 退火好了之后基本上没有回弹的问题了
❺ 五金模具在折弯过程中会回弹多少
压弯模一般在制作时,为了减小压弯的回弹量,凹模一般都设计成90°,凸模设计成88°。折弯时,折弯料没有向外回弹,而是向里收缩,其原因可能是凸模的R太小造成的。你可以把凸模的R修大一些再试压弯,看看是否能够改变向里收缩的现象。凸模的R越大,压弯的回弹也就越大。一般在压弯时,要减小回弹量,就要减小压弯凸模的R。但凸模的R过小了,就会造成压弯材料不但没有回弹,反而造成了收缩。另外,减小压弯时的压力,也可以减小压弯件的收缩量。
❻ 数控折弯不锈钢回弹几度怎样一下就能折到差不多90度啊有什么高招啊谢了
由于金属材料的来差异性自,金属折弯的回弹量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数据,一般都要经过试压才能得出一个具体数据。而且折弯的方向与金属材料的轧制纹路方向的不同,折弯的回弹量也是不同的;如折弯的方向与金属材料的轧制纹路呈平行状态时、折弯的方向与金属材料的轧制纹路呈垂直方向时、折弯的方向与金属材料的轧制纹路呈45°时,它们的回弹量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平行方向的折弯的回弹量是比较小的,而垂直方向的回弹量是比较大的,而45°方向的回弹量介于前两者之间。一般来说,折弯时,把折弯的角度折弯到88°左右,然后再根据材料的回弹量在对折弯的角度做一个调整。
❼ 不锈钢回弹
最后1~3道精加工前,不锈钢零件进行300~400℃热处理。
❽ 3Cr13 不锈钢 冲压回弹
3Cr13 不锈钢是马氏体不锈钢,强度硬度较高,因此,弹性极限也高,塑性较差,你可以对3Cr13 不锈钢进行球化退火处理后,然后再进行冲压生产。
❾ 冲压模具翻边起皱、开裂、回弹怎么解决最简单
凸凹模间隙调整,压料圈也要调整压力
❿ 冲压成型模具圆弧回弹怎么算
角度回弹:黄铜2~3度,磷铜5-7度,不锈钢7-10度,镀锌板无须做回弹,R角回弹,一般取R角的90%,如R1.0的,实际上做R0.9。经验公式不可能做到100%准,折弯后再做一些微调调整。
回弹不仅仅和圆角有关,和材料力学性能,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厚度等都有关系的。一般来讲和材料的屈服强度,弯曲角度,弯曲变形系数r/t成正比,弯曲的回弹角度和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和冲压速度,零件形状,工艺等都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公式定量比较困难,经验和模具修配很重要。
(10)五金模具不锈钢成型回弹怎么办扩展阅读:
高强钢、超高强钢很好的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提高了车辆的碰撞强度和安全性能,因此成为车用钢材的重要发展方向。但随着板料强度的提高,传统的冷冲压工艺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破裂现象,无法满足高强度钢板的加工工艺要求。
在无法满足成型条件的情况下,国际上逐渐研究超高强度钢板的热冲压成形技术。该技术是综合了成形、传热以及组织相变的一种新工艺,主要是利用高温奥氏体状态下,板料的塑性增加,屈服强度降低的特点,通过模具进行成形的工艺。
但是热成型需要对工艺条件、金属相变、CAE分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该技术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发展缓慢。
过去在生产深冲或者重冲工件,大家都认为耐压型(EP)润滑油是保护模具的最好选择。硫和氯EP添加剂被混合到纯油中来提高模具寿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随着新金属--高强度钢的出现,环保要求的严格,EP油基润滑油的价值已经减少,甚至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