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模具拖表如何拖得准和快
那看你是在什么机床上面了 在铣床上面,你可以把模板放上去后,拿一个垫块靠着铣床X方向边缘,把模板放着与垫块平齐,这样一般可以控制在0.2-0.5mm之间.然后用校表。
在磨床上面 我建议在吸盘后面上一块铁片,(一般买机床都有)然后上砂轮把那铁片沿着收摇方向切下去,这样以后就直接把工件靠着铁块就可以了,不用脱表,很准0.01内。
其实这些都是些小技巧 ,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机床,但是只要你用心想想做个简单的治具或者平行块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希望采纳
B. 模具怎么使用
模具种类较多,但你现在的工作应该主要用冲模,上在冲床上。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
冲模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模即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冷冲压加工在批量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防工业及民用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1.冲压生产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
2.生产的制件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
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约占产品成本的10%~30%)的特点。所以,只有在冲压零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冲模-形式
冲模1.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1)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著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2.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1)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 根据材料的变形特点分类
C. 求模具用校表分中的方法
模具是在哪里加工?铣床上,还是加工中心上。你可以把百分表加在机床的主轴上,用百分表打工件的对边,使对边的测量数据一致了,模具的分中就完成了。
D. 请问大家 Adobe Illustrator 印刷里面 制作好表格 怎么移动尺寸 水平 垂直 距离 角度都是怎么算的
我一直都做这个的 也弄直接印刷的 貌似没有什么公示什么的吧!
那个是变换:X Y是表格的位置 W H 是表格的大小 就是尺寸 210*297就是 W 210 H 297
变换在窗口栏里 一下就能找到!
E. 模具怎么打表快而准,比如开始是40,往左拉变成50.变大了,我往里面敲到40.然后全部拉一遍敲到40.在往回拉
打表时,表针来回跳的原因是在敲击工件时,百分表也同样受到了振动。所以,你可以在敲击工件时,要把表针提起来,敲完后再把表针打在工件的表面上重新对零再打表就没问题了。另外,你可以检查一下百分表固定的是否稳定,否则也会影响打表的精度。
F. 求教模具师傅这个校表怎么用,摆弄了半天愣是没掌握诀窍,怎么快速把上的物品搞水平啊,每次给我校表我都
百分表嘛',很简单的。顺时针的话,往外敲',逆时针向内敲,。
G. 求一份模具移模流程,
1. 目的 明确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方法;对客户提供的模具,规范相应的验收、异常反馈、试模确 认、日常保养、标识、保管等作业流程,以保证客户提供模具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提供试模和生产的模具. 3. 权责 3.1 业务部:针对移模事项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及时将移模的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移模 协议的签订,模具及其相关的信息、产品前期的品质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收集, 协助移模的签收,并对模具修改、模具确认事项进行反馈及跟进处理; 3.2 工模课:负责对移模生产的模具验收、标识、初次保养/简单维修及异常反馈,试模确认; 3.3 生产部:试模确认,移模生产的模具使用,日常保养,保管; 3.2 品保部:试模样品的检查确认。 4. 定义 移模——客户将其已开发完成或已在生产中的模具移交到本公司试模或生产作业的过程。 5. 作业内容 5.1 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 5.1.1 当业务部收到客户的移模需求后,应及时鉴别其需求,包括移模试模和移模生产 两种; 5.1.2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试模时,业务部提出相应的试模费用报价; 5.1.3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生产时,业务部应了解客户的订单预期状况,并根据预 期的订单状况进行报价(包括试模费用,规定生产多少订单数量时可返还)。如 客户确认同意报价且有下订单时,则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模具及其相关 的信息(包括移模日期、模具图纸、模具寿命,开发时间、模具履历等资料)以 及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其它要求等,并与客户签订《移模协议》。 5.1 移模信息的通知 5.1.1 当收到客户确认移模试模的信息时,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试模及产品的成 型及外观要求等,以《内部行文》或邮件的方式通知生产和工模课; 5.1.2 当签订完成《移模协议》后,业务部将收集的信息以《新产品要求输入及评审单》 的方式通知到工程、生产、品保等相关部门; 5.2 模具验收 5.2.1 发出的客户移模信息给相关部门后,业务部安排时间与工模课去客户处对模具进行 初步验收,确认OK 则业务部安排进行移模; 5.2.2 针对移模生产的模具还需进行以下处理: 5.2.2.1 客户模具送到工厂后,由工模课依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进行模具的验收, 并将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存档;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宾客满堂红 修订日期: 移模作业指导书 页序:2/3 5.2.2.2 模具验收合格后,工模课对模具进行初次保养,有需要时进行简单的维修, 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业务部,业务部依据《客户财产管理程序》建立 《客户财产清单》; 5.2.2.3 模具验收不合格时,工模课及时将信息反馈到业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 5.3 试模确认 5.3.1 移模试模的模具: 5.3.1.1 由业务部和生产部协商试模的时间; 5.3.1.2 试模时,生产部记录相应的技术参数。业务部和生产部依据取得的客户要 求对产品的成型状况、外观进行判定; 5.3.1.3 判定合格时,将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备案,并将样品提供给客户进行确认; 5.3.1.4 判定不合格时,生产部和工模课需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检讨,属于模具原 因造成的不合格则将检讨结果和解决方法(修模等)反馈给业务部,由业 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 5.3.2 移模生产的模具: 5.3.2.1 模具验收完成判定合格后,工模课开出《试模通知及记录表》给生产部生 管人员,由生管人员确定试模时间后(尽可能安排在白天),通知生产、 品保和工程部门,具体参照《开模、试模、试产作业指导书》。同时工模 课修改模具,在产品上增加打点或CZ(超卓)字样的标识,以示与之前产 品的区别; 5.3.2.2 试模的相应信息(包括技术参数、判定结果等)由结构工程师填写《试模 通知及记录表》内。品保部对试模的样品进行全尺寸检查,填写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测); 5.3.2.3 FAI 及样品由业务部提供给客户进行确认; 5.3.2.4 同时,工程部和品保部制作生产工艺所需的资料,具体视客户的要求而定,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图、SIP、SOP、CPK 数据分析、PFMEA、材质证 明、包装样式、质量控制计划、RoHS 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5.3.2.5 客户确认样品及相关资料后需书面回复至业务部,由业务部转发至相关部 门,工程部依据回复结果签定《样板承认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工模课 对模具进行标识,登录在《模具清单》后将模具交给生产部进行签收; 5.3.2.6 生产部签收模具后,建立模具档案,包括《模具履历表》、《模具保养表》 等,具体参照《模具管制作业指导书》; 5.3.2.7 若客户确认样品及相关资料不合格时,处理方法如下: a)当模具有比较轻微的品质问题时,维修前业务部必须电话通知客户,取得 客户同意后由公司工模课进行维修;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宾客满堂红 修订日期: 移模作业指导书 页序:3/3 b)当模具有比较严重的品质问题时,业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对于未量产 的新模,要求客户进行维修;对于已量产的旧模,提出模具维修的报价反 馈给客户,取得客户同意后由工模课进行维修; c)模具维修后,由结构工程师和品保部QE 对模具进行确认后再进行试模; d)当判定为试模的技术参数不合格时,业务部要求客户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 按客户提供的技术参数重新试模确认; e)当判定为双方的测量结果有差异时,品保部应会同工程部及时与客户针对 检测方法进行沟通,经双方检讨统一测试方法后,及时通知检测中心重新 检测验证; f)重新试模的样品及相关资料需再次提交给客户确认,直至客户确认合格为 止。 5.4 模具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5.4.1 本公司对于模具保养周期规定依据《模具操作保养标准》; 5.4.2 批量生产作业时,生产部将每次的连续生产的数量记录于《模具履历表》中,以做 为模具定期保养的依据; 5.4.3 生产部依据据《模具操作保养标准》规定的周期填写申请,提交到工模课进行定期 维护和保养,生产部将维护结果记录于《模具履历表》中,保养的内容及结果登录 于《模具保养表》中; 5.4.3 根据客户提供的模具寿命数,成形生产数量将要达到之前,生产部提出更新模具的 申请,由业务联络客户处理。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6.1 《客户财产管理程序》 6.2 《模具管制作业指导书》 6.3 《客户财产清单》 6.4 《模具操作保养标准》 6.5 <移模协议> 6.6 <新产品要求输入及评审单> 6.7 <内部行文> 6.8 <试模通知及记录表> 6.9 <FAI> 6.10 <样板承认通知单> 6.11 <模具清单> 6.12 <模具履历表> 6.13 <模具保养表>
H. 模具的校表怎么调才能把物品放平
一般是用虎钳、磁台等工具装夹工件;
虎钳装夹与工作台时,通常已经校正过,虎口侧面平行于x轴,虎口底面平行于xy平面;磁台表面平行于xy面;
装夹工件之前,虎钳、磁台要清洁,工件要去毛刺、清洁;
这样工件置于虎口或磁台,规则零件的基准表面(顶面)基本与xy面平行,轻锁工件;用校表校正,用铜棒敲击工件,稍作调整,到允许误差;锁紧工件,再用校表确认一次;
I. 如何提高模具方面的水平
详解压铸模具表面处理新技术
时
精密塑料件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
对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各种压铸模具表面处理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大类:(1)传统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技术;(2)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热扩渗处理、表面相变强化、电火花强化技术等;(3)涂镀技术,包括化学镀等。
1、传统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技术
传统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回火,以后又发展了表面处理技术。由于可作为压铸模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同样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在不同的材料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史可夫最近提出针对模具基材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材预处理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模具材料提出适合的加工工艺,从而改善模具性能,提高模具寿命。热处理技术改进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与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如将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碳氮共渗,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结合的NQN(即碳氮共渗-淬火-碳氮共渗)复合强化,不但得到较高的表面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回火稳定性和耐蚀性提高,从而使得压铸模具在获得良好心部性能的同时,表面质量和性能大幅提高。
2、表面改性技术
21、表面热扩渗技术
这一类型中包括有渗碳、渗氮、渗硼以及碳氮共渗、硫碳氮共渗等。
211、渗碳和碳氮共渗
渗碳工艺应用于冷、热作和塑料模具表面强化中,都能提高模具寿命。如3Cr2W8V钢制的压铸模具,先渗碳、再经1140~1150℃淬火,550℃回火两次,表面硬度可达HRC56~61,使压铸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模具寿命提高1。8~3.0倍。进行渗碳处理时,主要的工艺方法有固体粉末渗碳、气体渗碳、以及真空渗碳、离子渗碳和在渗碳气氛中加入氮元素形成的碳氮共渗等。其中,真空渗碳和离子渗碳则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渗速快、渗层均匀、碳浓度梯度平缓以及工件变形小等特点,将会在模具表面尤其是精密模具表面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2、渗氮及有关的低温热扩渗技术
这一类型中包括渗氮、离子渗氮、碳氮共渗、氧氮共渗、硫氮共渗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渗等方法。这些方法处理工艺简便、适应性强、扩渗温度较低(一般为480~600℃)、工件变形小,尤其适应精密模具的表面强化,而且氮化层硬度高、耐磨性好,有较好的抗粘模性能。3Cr2W8V钢压铸模具,经调质、520~540℃氮化后,使用寿命较不氮化的模具提高2~3倍。
美国用H13钢制作的压铸模具,不少都要进行氮化处理,且以渗氮代替一次回火,表面硬度高达HRC65~70,而模具心部硬度较低、韧性好,从而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氮化工艺是压铸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工艺,但当氮化层出现薄而脆的白亮层时,无法抵抗交变热应力的作用,极易产生微裂纹,降低热疲劳抗力。因此,在氮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避免脆性层的产生。最近,国外提出采用二次和多次渗氮工艺。采用反复渗氮的办法可以分解容易在服役过程中产生微裂纹的氮化物白亮层,增加渗氮层厚度,并同时使模具表面存在很厚的残余应力层,使模具的寿命得以明显提高。此外还有采用盐浴碳氮共渗和盐浴硫氮碳共渗等方法。这些工艺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在国内较
少见。如TFI+ABI工艺,是在盐浴氮碳共渗后再于碱性氧化性盐浴中浸渍。工件表面发生氧化,呈黑色,其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均得到了改善。经此方法处理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提高数百小时。再如法国开发的硫氮碳共渗后进行氮化处理的oxynit工艺,应用于有色金属压铸模具则更具特点。
213、渗硼
由于渗硼层的高硬度(FeB:HV1800~2300、Fe2B:HV1300~1500)、耐磨性和红硬性,以及一定的耐蚀性和抗粘着性,渗硼技术在模具工业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因压铸模具工作条件十分苛刻,故渗硼工艺较少应用于压铸模具表面处理中,但近年来,出现了改进的渗硼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而得以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如多元、涂剂粉末渗等。涂剂粉末渗硼的方法是将硼化合物和其他渗剂混合后涂覆在压铸模具表面,待液体挥发后,再按照一般粉末渗硼的方法装箱密封,920℃加热并保温8h,随之空冷。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致密、均匀的渗层,模具表面渗层硬度、耐磨性和弯曲强度都得到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平均提高2倍以上。
214、稀土表面强化
近年来,在模具表面强化中采用加入稀土元素的方法得到广泛推崇。这是因为稀土元素具有提高渗速、强化表面及净化表面等多种功能〔13〕,它对改善模具表面组织结构,表面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均有极大地影响,可提高渗速、强化表面、生成稀土化合物。同时可消除分布在晶界上微量杂质的有害作用,起着强化和稳定模具型腔表面晶界的作用。另外,稀土元素与钢中的有害元素发生作用,生成高熔点化合物,又可抑制这些有害元素在晶界上偏聚,从而降低深层的脆性等。在压铸模具表面强化处理工艺中加入稀土元素成分,能够明显提高各种渗入法的渗层厚度、提高表面硬度,同时使得渗层组织细小弥散、硬度梯度下降,从而使得模具的耐磨性、抗冷、热疲劳性能等显著提高,从而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目前应用于压铸模具型腔表面的处理方法有:稀土碳共渗、稀土碳氮共渗、稀土硼共渗、稀土硼铝共渗、稀土软氮化、稀土硫氮碳共渗等。
22、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是使用激光束进行加热,使工件表面迅速熔化一定深度的薄层,同时采用真空蒸镀、电镀、离子注入等方法把合金元素涂覆于工件表面,在激光照射下使其与基体金属充分融合,冷凝后在模具表面获得厚度为10~1000μm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层,冷却速度相当于激冷淬火。如在H13钢表面采用激光快速熔融工艺进行处理,熔区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抗塑性变形能力高,对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萨哈和达霍特若采用在H13基材上进行激光熔覆VC层的方法,研究表明,获得的模具表面实质是连续、致密无孔的VC钢复合覆层,它不仅有很强的在600℃下的氧化抗力,而且有很强的抗熔融金属还原的能力〔19〕。23电火花沉积金属陶瓷工艺在表面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电火花沉积工艺。该工艺在电场作用下,在母材表面产生瞬间高温、高压区,同时渗入离子态的金属陶瓷材料,形成表面的冶金结合,而母材表面也同时发生瞬间相变,形成马氏体和微细奥氏体组织〔20〕。这种工艺不同于焊接,也不同于喷镀或者元素渗入,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工艺。它很好地利用了金属陶瓷材料的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而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廉。是压铸模具表面处理的一条新路。
3、涂镀技术
涂镀技术作为模具强化技术的一种,主要应用在塑料模、玻璃模、橡胶模、冲压模等工作环境相对简单的模具表面处理。压铸模具需要承受冷热应力交替的苛刻环境,所以一般不使用涂镀技术来强化压铸模具表面。但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强化压铸模具表面,以提高模具表面抗粘着性、脱模性。该方法在铝基压铸模具上将聚四氟乙烯微粒浸润后进行(NiP)-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实验证明,此方法在工
4、艺上和性能上均为可行,大大降低了模具表面的摩擦系数。
结语
模具压力加工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模具的水平、质量和寿命则与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休戚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各种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出现较大的进展。表现在:①传统的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及其与其他新工艺的结合;②表面改性技术,包括渗碳、低温热扩渗(各种渗氮、碳氮共渗、离子氮化、三元共渗等)、盐浴热扩渗、渗硼、稀土表面强化、激光表面处理和电火花沉积金属陶瓷等;③涂镀技术等方面。但对于工作条件极为苛刻的压铸模具而言,现有新的表面处理工艺还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要求,可以预计更为先进的技术,也有望应用于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鉴于表面处理是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提高我国压铸模具生产整体水平,表面处理技术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http://www.hnmojuw.cn/show_hdr.php?xname=HKQHR41&dname=91QT051&xpo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