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摇摆

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摇摆

发布时间:2022-05-19 14:33:51

⑴ 注塑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注塑生产时,会遇到浮纤问题,露纤就是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外观上比较难以接受,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在添加这类填充物的时候,一般是采用物理混合方法, 所以只是玻纤均匀分散在塑料中间,但在塑料融化后,这个混合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视添加的比例和玻纤的长短而定,还有原料的温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那玻纤为什么会外露呢?
在射胶的时候,料的流动虽不同于液体的流动方式(液体是牛顿流动,塑胶是非牛顿流动),但有一种说法比较有意思也比较通俗易懂。大家应该看过河流里面,在 河流里有一些树枝等杂物,经常会在沿岸边有一些这类依附河岸而停留。因为在河岸边水的流速因为阻力而变慢,这个就和充填时的表皮层有类似了。所以这些树枝在注塑中,就是玻纤外露,也就是浮纤了。
这是因为玻纤相对于塑料的流动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是喷泉式流动(喷泉效应),从中间往两边翻动的方式流动,所以流动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流动性不好的就会停留在模具表面(做PP等原料时结合线和最后部位颜色不同也同此理,只是在最前端一般是蜡质,和色粉分离了特别是加色母最明显,因为 色母一般是用PE做载体),还有做防火料模具表面吸附防火剂也是这个原因。
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可以降低浮纤的比例:
1.增加充填速度
在增加速度之后,玻纤和塑料虽然存在流速不同,但相对于高速射胶而言,这个相对速度差的比例就小了,就像河流在激流地段永远不会有树枝留下一样的道理。
2.升高模具温度
这个作用是最大的,增高模具温度,就是为了减少玻纤和模具接触阻力,让玻纤和塑料的速度差尽量变小。并且让塑料流动时的中间熔融层尽量厚,让两边的表皮层尽量薄,这样就好像光滑的河岸无法留住树枝一样的道理。RHCM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做到外观无浮纤的。
3.降低螺杆计量段的温度,减少溶胶量
这是让塑料盒玻纤分离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一般来讲对于浮纤影响最小,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大。但是,这个可以很好的解决烧焦。这是因为增加玻纤后,玻纤的体积相对于塑料要大很多,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气通道,所以在最后很难排气,并且玻纤在高压高氧气体环境中是很容易燃烧的!

⑵ 注塑模具变形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哪些

1、对于对称型的注塑模具,可根据型腔尺寸、外形尺寸、高度来考虑其变形倾向。当模具的壁薄、高度小时,则较易于淬透,也有可能是组织应力起主要作用,因此,型腔常趋向胀大。反之,壁厚、高度大,则不易淬透,此时可能是热应力起的主要作用,因此,型腔常趋向缩小。
2、对于不对称的注塑模具的变形,同样也是热应力、组织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对薄壁薄边的模具,由于模壁薄,淬火时内外温差小,因而热应力小;但容易淬透,组织应力较大,所以变形趋向于型腔胀大。
3、为了减小注塑模具的变形,热处理部门应与模具设计部门共同研究,改善模具设计,如尽可能避免截面大小相差悬殊的模具结构、模具形状力求对称、复杂模具用拼合结构等。
4、当不能改变西诺注塑模具形状时,为了减小变形,还可以采取一些其它的措施。这些措施总的考虑是改善冷却条件,使各部分得以均匀冷却;此外,也可以辅助以各种强制措施,以限制零件的淬火变形。

⑶ 注塑时,如何控制塑料件不变形,缩水

塑料件的缩水问题(表面缩凹和内部缩孔),都是因为体积较厚的部位冷却时熔胶补充不足而造成的缺陷。我们常常会遇到无论如何加大压力,加大入水口,延长注射时间,缩水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的情况。在常用的原料当中,由于冷却速度快,PC改性塑料的缩孔问题可谓最难解决,PP改性塑料的缩凹和缩孔问题也是比较难处理的。


因此,当遇上厚大件比较严重的缩水问题时,就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注塑技巧,不然就很难解决问题。在实践生产中,我们摸索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技巧去应付这个注塑的疑难问题。

首先,在保证注塑件出模不变形的前提下,采取尽量缩短冷却时间的方法,让注塑件在高温下提早出模。此时注塑件外层的温度仍然很高,表皮没有过于硬化,因此内外的温差相对已不是很大,这样就有利于整体收缩,从而减少了注塑件内部的集中收缩。由于注塑件总体的收缩量是不变的,所以整体收缩得越多,集中收缩量就越小,内部缩孔和表面缩凹程度因此得以减小。

缩凹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模具表面升温,冷却能力下降,刚刚凝固的注塑件表面仍然较软,未被完全消除的内部缩孔由于形成了真空,致使注塑件表面在大气压力的压迫下向内压缩,同时加上收缩力的作用,缩凹问题就这样产生了。而且表面硬化速度越慢越易产生缩凹,比如PP改性塑料,反之越易产生缩孔。

因此在将注塑件提早出模后,要对其作适当的冷却,使注塑件表面保持一定的硬度,令其不易产生缩凹。但若缩凹问题较为严重,适度冷却将无法消除,就要采取冻水激冷的方法,使注塑件表面迅速硬化才可能防止缩凹,但内部缩孔还会存在。象PP这样表层较软的材料,由於真空和收缩力的作用,注塑件还会有缩凹的可能,但缩凹的程度已大为减轻。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若再采用延长射胶时间来代替冷却时间的方法,表面缩凹甚至内部缩孔的改善将会更好。

在解决缩孔问题时,因模温过低会加重缩孔程度,因此模具最好用机水冷却,不要使用冻水,必要时还将模温再升高一些,例如注塑PC料时将模温升到100度,缩孔的改善效果才会更好。但若是为了解决缩凹问题,模温就不能升高了,反而需要降低一些。

最后,有时以上方法未必能彻底将问题解决,但已经有了效大的改善,如果一定要将表面缩凹的问题彻底解决,适量加入防缩剂也是一个不得已的有较办法。

⑷ 注塑模具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注塑成型产品上出现凹痕和气孔等缺陷,该如何解决呢?

注塑成型产品出现凹痕通常是因为注塑产品在成型时受力不足、材料填充不足以及塑胶产品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且凹痕常出现在厚壁部分。造成注塑成型产品出现气孔的原因是由于模腔内塑料不足,外圈塑料冷却固化,内部塑料产生收缩形成的真空。那么在注塑成型时,该如何解决凹痕和气孔等缺陷问题呢?


精密模具


原材料问题:

烘干原材料,保障塑胶材料的干燥。

注塑问题:

提高注射压力;增加注射时间;增加保压时间;提高注射速度;增加注射周期;

注塑温度问题:

注意塑胶材料及塑胶模具温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注塑产品的缺陷。

塑胶模具问题:

①增大浇口;②增大分流道;③增大主流道;④增大喷嘴孔;⑤改进模子排气;⑥平衡充模速率;⑦避免充模料流中断;⑧浇口尽量安排在制品厚壁处;⑨如果有可能,减少制品壁厚差异;


注塑设备问题:

①增大注压机的塑化容量;②使注射周期正常;

⑸ 注塑工厂模具摆放混乱怎么改善为好,模具应该怎么办怎么管理好。几十个模具。急哈。谢谢啦。感激不尽

购买些库房专用架子啊,无螺丝的那种,很方便啊,按照机种,型号,类别,日期,在编排模号去分类摆放就行啊,做上标示,固定摆放位置就好了!

⑹ 注塑机锁模时(有模具)会微微顶起,后模板有点微微抬高,有时轻微摆动,怎么回事,求解释和办法!!急~

模板不平衡,用百分表校正模板平行度,调整前面拉杆四个螺母,使模板四个角偏差为20丝以内,再者检查曲肘连杆是否缺油磨损,重点检查上部锁轴、钢套

⑺ 如何预防模具加工产品变形的情况

①运水的布局,一些转角的地方进行均布运水。

②胶位尽量的均匀。

③流道浇口大小的调节,保证保压的一个传递顺畅。

④产品设计时,能尽量避免平面时就避免平面了,可以做一点弧形,进行一个预变形,如同桥梁一样。产品变形怎么整?有的时候很麻烦!这个不像披锋重新配配模也许能得到改善,但改善变形可能需要增加加强筋等措施,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增加运水提高冷却效果等等,有经验的产品结构工程师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预变形或者说是反变形来改善产品变形,因为有的时候产品的变形可以提前预测。

⑻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设计的关

1.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 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导销(GUIDE PIN),衬套(BUSHING)必须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 所有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 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 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侧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须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 打印,编号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面分开。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 度足够负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 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 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 在特殊情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时,应选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成 品之外观及留下痕迹。
23. 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确实控制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 使用电热器之模具,均需附电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26. 模具需咬花处理时,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则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为0.003”时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纸打光。
27. 确认模穴,模座强度足够。
28. 模具设计应符合成品图面附注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属于标准规格零件详细图面。
30. 模仁表面经电镀处理后,应加热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热1小时计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电镀件之厚度及附着强度均需特别注意,不得在使用后有剥落的现象。
32. 美式塑胶机顶出杆位置图,主料头末端倒钩设计,及三片模或使用剥料板模具其拉 杆设计须设计倒钩请。 B.模具组立图制作要点

⑼ 注塑机合模时尾板摆动得历害,如何调整

注塑机合模时尾板摆动得历害是因为四根哥林柱的距离不一致。处理方法为:在机台上有工模的时候手动锁模,观察模板的四个角,看哪个角受力大(那需要经验),就把哪个角的哥林柱螺母松一点。在把模锁紧以后用尺子量动模板和定模板四个角的距离,然后调整哥林柱螺母(距离窄的一角螺母松,宽的一角螺母紧)使其四个角的距离一致,精确到毫米。
合模机构是注塑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实现启闭运动,使模具闭合产生系统弹性变形达到锁模力,将模具锁紧。合模机构本身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
对于一个比较好的合模装置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性:
(1)足够的锁模力和系统刚性,保证模具在熔料压力作用下,不会产生开缝溢料现象;
(2)模板要有足够的模具安装空间及模具开启行程;
(3)快速的移模速度及较慢的合紧模具速度,移模时要具备慢-快-慢的运动特性。

⑽ 如何预防双色注塑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

1)动定模模板要足够厚和大
2)动模支撑柱要足够多,必要时加异形支撑柱
3)多增加定位块和定位柱的

阅读全文

与注塑如何避免模具摇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螺旋焊管直线度 浏览:269
模具钢对比参数是什么 浏览:658
饼皮粘模具怎么办 浏览:672
小腿骨折的钢板为什么会断 浏览:761
拆钢板手术多久会消肿 浏览:85
100钢管外径多少 浏览:920
哪里有卖202不锈钢管 浏览:792
搭棚用钢材做什么科目 浏览:984
不锈钢门的缝隙如何处理 浏览:59
钢铁怎么融化的 浏览:16
腰伤下钢板多久能起来 浏览:643
快速加荷载对钢材的力学性能有什么 浏览:617
江西公园铝合金葡萄架多少钱 浏览:751
十二的螺纹钢一吨有多少根 浏览:344
钢筋混凝土墙是怎么算的 浏览:131
外墙脚手架钢管多少瓦 浏览:144
dnf大转移深渊怎么打钢管男 浏览:252
45钢焊接后淬火用什么焊条 浏览:969
台州道路护栏多少钱 浏览:815
彩钢板单板怎么对接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