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开一间冲压模具加工坊~不知道需要些什么设备!
必须有的设备如下:普通车床、铣床、磨床、坐标镗床(或数控镗床)、摇臂钻、数控铣床(台面大小取决于你要加工多大的模具,要有立轴和侧轴,最好能摆角加工),线切割机床,压力机(压床),双钩天车(模具要翻个),气焊设备,电焊设备,淬火炉。基本就是这些了。要有几台好电脑,编程和看3D图都要用配置高的电脑。
㈡ 我是新手,现在自己跑内贸,刚接到一批模具加工订单,自己没有设备,没能力做这批订单,接下来该怎么做呀
有单我们可以合作我加工,钱你可以公司收先啊
㈢ 模具制作的流程
生产流程
1)ESI(Earlier Supplier Involvement 供应商早期参与):
此阶段主要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进行的关于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探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供应商清楚地领会到产品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精度要求,同时也让产品设计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产的能力,产品的工艺性能,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2)报价(Quotation):包括模具的价格、模具的寿命、周转流程、机器要求吨数以及模具的交货期。(更详细的报价应该包括产品尺寸重量、模具尺寸重量等信息。)
3)订单(Purchase Order):客户订单、订金的发出以及供应商订单的接受。
4)模具生产计划及排工安排(Proction Planning and Schele Arrangement):此阶段需要针对模具的交货的具体日期向客户作出回复。
5)模具设计(Design):可能使用的设计软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CATIA等
6)采购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车、锣(铣)、热处理、磨、电脑锣(CNC)、电火花(EDM)、线切割(WEDM)、坐标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抛光等。
8)模具装配(Assembly)
9)模具试模(Trial Run)
10)样板评估报告(SER)
11)样板评估报告批核(SER Approval)
(3)没有设备如何做模具扩展阅读:
损耗原因
1)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问题,选材不当。材料性能不良,不耐磨;模具钢未经精炼,具有大量的冶炼缺陷;凸凹模,锻坯改锻工艺不完善,遗存有热处理隐患。
2)模具结构设计问题,冲模结构不合理。细长凸模没有设计加固装置,出料口不畅出现堆集,卸料力过大使凸模承受交变载荷加剧等。
3)制模工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凸、凹模锻坯内在质量差,热处理技术及工艺有问题,造成凸、凹模淬不透,有软点及硬度不均。有时产生微裂纹、甚至开裂,研磨抛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过大。
4)无润滑或有润滑但效果不佳、
㈣ 做注塑模具需要哪些机器还有哪些工具
最基本的需要,注塑机,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火花机。要齐全的话还要,电脑锣,快走丝,慢走丝,打孔机,3D测数仪,氩弧焊。
工具的话就多了,卡尺,高度尺,深度尺,工作台等。
1、在注塑机加热启动生产前要先打开冷却水阀,观察水道是否通畅。
2、合上控制箱边上电源开关,接通机内电源,按面板上的电机起动按钮启动油泵电机。
3、初次使用和较长时间未用的注塑机,油泵启动之后,要先进行几分钟的空车运转后,方可开始进行操作。
4、打开注塑机料筒加热开关,接通电热电源,调节箱门上恒温嘴和温度控制仪,进行温度设定,观察电流表电流的大小,以判定电热圈的好坏。
5、注塑机试车应从手动→半自动→全自动依次进行,同时应检查重要紧固螺栓是否松动,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当确认正常或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试车。
6、加工停止或换料时要进行料筒清洗,清洗工作应在料筒加热的状况下进行,清洗结束,立即关闭加热开关,清洗工作对加工易分解的塑料尤为重要。
注意:① 清洗时注座要退回
② 两种原料交替时温度的设定要根据高熔物料的要求调节
③ 用聚苯乙烯清洗分解的物料
7、加工停止时,先把动作操作开关转到手动位置上,其它动作开关放在断开OO位置上,料筒加热开关拨向OFF,按电机停止按钮关闭油泵电机,最后关闭电源开关,结束工作。
㈤ 怎样自己做模具
一、常用塑料选用指南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电脑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亚克力)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工业(信号灯设备、仪表盘等),医疗仪器(储血容器等),工业应用(影碟、灯光散射器),日用消费品(饮料杯、文具等)
PP 聚丙烯 (百折胶 具优异的耐弯折性)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
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PS 聚苯乙烯
典型应用范围:
产品包装,家庭用品(餐具、托盘等),电气(透明容器、光源散射器、绝缘薄膜等)
PVC (聚氯乙烯)
典型应用范围:
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等
S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
电气(插座、壳体等),日用商品(厨房器械,冰箱装置,电视机底座,卡带盒等),汽车工业(车头灯盒、反光境、仪表盘等),家庭用品(餐具、食品刀具等),化装品包装等
PC 聚碳酸酯
典型应用范围:
电气和商业设备(计算机元件、连接器等),器具(食品加工机、电冰箱抽屉等),交通运输行业
(车辆的前后灯、仪表板等)
二、确认塑胶产品需开模具数量和模具材料选用
1、产品需开模具数选用原则:
a、透明产品与非透明产品分开开模具 b、有特殊要求如注塑色种的模具需单独开模具 c、模具排位时尽量选择尺寸相近排列在一起,如产品过大或行位过多需单独开模具,排位时模穴尽量不宜过多,除非产品尺寸较小
2、模具钢材选用(塑料模具钢)
a、国产:B30 B20 45 50 B610SM1 40Cr
b、美国:1050 1045
c、日本:S50C S48C S45C
d、德国:2738 C45 C50
用途:用于制造生产批量小,模具截面积不大,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塑料成形模具或模架
3、高级镜面模具钢(透明镜片)
a、中国:3-4Cr13 3Cr2Mo P4410
b、美国:420 P20 P20tNi
c、日本:PDS5S NAK80
d、瑞典:s136 718
e、德国:40CrMo74 2083 2738
用途:用于制造PVC等腐蚀性较强的塑料模具,透明塑胶及抛光性要求较高的塑料膜
模具钢特性:钢的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制成工模具精度高,永不变形。较高的强韧性,适合做大型复杂模具。
三、确认模具设计与模具要求
明确所要使用的模具材料和产品材料后,要确认模具设计中的精度和公差,模具表面处理工艺;模具材料是不是需要特殊处理如加硬、淬火等;其次是根据塑料产品的要求程度和严格程序决定是否开大水口模具或细水口模具
四、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与模具加工 塑料特性与注塑成型
1、手机外壳模具知识
2、手板模型(快速成型技术)
3、模具表面工艺
4、带螺纹塑料产品模具制造技术
5、电铸件知识
6、电镀知识
㈥ 模具是怎么样做的
参考资料:【南通科讯教育】
模具其实很简单,第一你要理解结构,其次你要理解制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后你必须会相关的应用软件。
步骤如下:
1:产品图(3D档,来源可能是客户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条件好公司会给你配绘图员,帮你出平面图。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辅助元件等)在制作的同时要考虑产品制件的外观大小能,还要考虑是否能顺利脱模等,现在又一批年轻的工程师设计的产品都是没有斜度的。没准你的模具设计出来以后打不出理想的制品。呵呵问题可能就是这里了。当然还有就是缩水,型腔尺寸是比制品尺寸要大的这个你需要明白。
3:3d档的模具图直接数据传输用于加工制作。电极(火花),镶件(线割)型腔(数控设备制作)等等
4:模具装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要求及相关位置尺寸图)
5:调试
中间有很多步骤省略了,你能提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义就不多说了。
模具设计要做好自己的3d图并且要做好模具制程的相关支持信文件。
参考资料:【南通科讯教育】
㈦ 制作模具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有那些步骤
1 .搜集必要的资料设计冷冲模时,需搜集的资料包括产品图、样品、设计任务书和参考图等,并相应了解如下问题: l )了解提供的产品视图是否完备,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制件的生产性质是试制还是批量或大量生产,以确定模具的结构性质。 3 )了解制件的材料性质(软、硬还是半硬)、尺寸和供应方式(如条料、卷料还是废料利用等),以便确定冲裁的合理间隙及冲压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适用的压力机情况和有关技术规格,根据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模具及有关参数,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机构等。 5 )了解模具制造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加工技巧,为确定模具结构提供依据。 6 )了解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的可能性,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 .冲压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性是指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3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方法如下: l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即落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图样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例如,是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连续冲压工序等。 5 ) 最后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适合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包括工序名称、工序数目、工序草图(半成品形状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选设备、工序检验要求、板料规格和性能、毛坯形状和尺寸等): ; 4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确定工序的性质、顺序及工序的组合后,即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也就决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冲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和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其选原则如下: l )根据制件的生产批量确定采用简易模还是复合模结构。一般来说简易模寿命低,成本低;而复合模寿命长,成本高。 2 )根据制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冲模类型。若制件的尺寸精度及断面质量要求较高,应采用精密冲模结构;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制件,可采用普通冲模。复合模冲出的制件精度高于级进模,而级进模又高于单工序模。 3 )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冲模结构。拉深加工时有双动压力机的情况下,选用双动冲模结构比选用单动冲模结构好很多 4 )根据制件的形状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冲模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大型制件,为便于制造模具并简化模具结构,采用单工序模;小型制件,而且形状复杂时,为便于生产,常用复合模或级进模。像半导体晶体管外壳这类产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应采用连续拉深的级进模。 5 )根据模具制造力量和经济性选择模具类型。在没有能力制造高水平模具时,应尽量设计切实可行的比较简单的模具结构;而在有相当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则应选择较为复杂的精密冲模结构。总之,在选择冲模结构类型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经过全面分析和比较,尽可能使所选择的模具结构合理。有关各类模具的特点比较见表1-3。 5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主要工艺计算包括以下几方面: l )坯料展开计算:主要是对弯曲件和拉深件确定其坯料的形状和展开尺寸,以便在最经济的原则下进行排样,合理确定适用材料。 2 )冲压力计算及冲压设备的初选:计算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及有关的辅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压边力等,必要时还需计算冲压功和功率,以便选用压力机。根据排样图和所选模具的结构形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总冲压力,根据计算出的总冲压力,初选冲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待模具总图设计好后,校核设备的装模尺寸(如闭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确定压力机型号和规格 3 )压力中心计算:计算压力中心,并在设计模具时保证模具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负荷作用而影响模具质量。 4 )进行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以便为材料消耗定额提供依据。排样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一般是先从排样的角度考虑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对于复杂的零件通常用厚纸剪成3 一5 个样件.排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现在常用计算机排样后再综台考虑模具尺寸的大小、结构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材料利用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选择一个合理的排样方案。确定出搭边,计算步距和料宽.根据标准板(带)料的规格确定料宽及料宽公差。再将选定的排样画成排样图,按模具类型和冲裁顺序打上适当的剖面线,并标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间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6 )对于拉深工序,确定拉深模是否采用压边圈,并进行拉深次数、各中间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计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计算。 6 .模具总体设计在上述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模具结构的总体设计,并勾画草图,初步算出模具闭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时考虑如下内容: 1 )凸、凹模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 2 )制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装置。 4 )模具的导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辅助装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确定及冲模的安装。 7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 8 )冲压设备的选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㈧ 制造模具需要什么基本的机械
这个具体是要看你做的塑料制品属于哪一类的?一般日用的多用注塑机,水管,型材、片材需要挤出机,薄膜类的需要吹膜机,瓶子需要吹瓶机,不管哪种,都需要模具。
㈨ 做个模具要多少设备
制作模具所需要的设备是很多的,正像你所说的那样,加工中心、磨床、铣床、钻床、车床、电火花、线切割,包括热处理的设备也需要。但是,光是有设备还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丰富模具加工制作经验的师傅,还要有长期工作经验的默契配合,而人才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只是为了少数几套模具而购买如此多的设备,从成本上来看是划不来的。
㈩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么的
一、模具制作流程 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 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 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 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 (一)确定模具类型 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 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16-32个和6-10个。当再继续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时,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7-9级精度的塑料制件,最多型腔数较之指出的4-5级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确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塑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 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 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 决定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