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模具设计 > 如何减小模具收缩率

如何减小模具收缩率

发布时间:2022-05-08 12:44:59

① 锡在固化时,收缩率如何减小

加环氧树脂应该可以减小固化收缩率,
固化收缩率:环氧树脂 1-2%;不饱和聚酯树脂 
4-6%;酚醛树脂  8-10%
这方面也想了解,不是太懂,查了一点资料
体积收缩率的测定方法,可以按照国际标准ISO3521中有关规定进行。一种方法是测定树脂固化前后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计算收缩率。收缩率=(ρ后-ρ前)/ρ后×100%,其中ρ后和ρ前分别是固化后和固化前的密度。固化前后的密度测定可以采用比重瓶法,以水为参比测定。也有人用比重计测定固化前的液体,浮力法测定固化后固体的密度。另一种方法是,测定模具模腔和固化后试样体积计算体积收缩率。

② 如何降低PP材料的注塑缩水率

塑料件的缩水问题(表面缩凹和内部缩孔),都是因为体积较厚的部位冷却时熔胶补充不足而造成的缺陷。我们常常会遇到无论如何加大压力,加大入水口,延长注射时间,缩水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的情况。
在常用的原料当中,由于冷却速度快,PC料的缩孔问题可谓最难解决,PP料的缩凹和缩孔问题也是比较难处理的。
因此,当遇上厚大件比较严重的缩水问题时,就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注塑技巧,不然就很难解决问题。
注塑件
首先,在保证注塑件出模不变形的前提下,采取尽量缩短冷却时间的方法,让注塑件在高温下提早出模。此时注塑件外层的温度仍然很高,表皮没有过于硬化,因此内外的温差相对已不是很大,这样就有利于整体收缩,从而减少了注塑件内部的集中收缩。
由于注塑件总体的收缩量是不变的,所以整体收缩得越多,集中收缩量就越小,内部缩孔和表面缩凹程度因此得以减小。
缩凹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模具表面升温,冷却能力下降,刚刚凝固的注塑件表面仍然较软,未被完全消除的内部缩孔由于形成了真空,致使注塑件表面在大气压力的压迫下向内压缩,同时加上收缩力的作用,缩凹问题就这样产生了。而且表面硬化速度越慢越易产生缩凹,比如PP料,反之越易产生缩孔。
因此在将注塑件提早出模后,要对其作适当的冷却,使注塑件表面保持一定的硬度,令其不易产生缩凹。但若缩凹问题较为严重,适度冷却将无法消除,就要采取冻水激冷的方法,使注塑件表面迅速硬化才可能防止缩凹,但内部缩孔还会存在。象PP这样表层较软的材料,由于真空和收缩力的作用,注塑件还会有缩凹的可能,但缩凹的程度已大为减轻。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若再采用延长射胶时间来代替冷却时间的方法,表面缩凹甚至内部缩孔的改善将会更好。
在解决缩孔问题时,因模温过低会加重缩孔程度,因此模具最好用机水冷却,不要使用冻水,必要时还将模温再升高一些,例如注塑PC料时将模温升到100度,缩孔的改善效果才会更好。但若是为了解决缩凹问题,模温就不能升高了,反而需要降低一些。
最后,有时以上方法未必能彻底将问题解决,但已经有了效大的改善,如果一定要将表面缩凹的问题彻底解决,适量加入防缩剂也是一个不得已的有较办法。当然,透明件就不能这样做了。
如果厚壁件表面还是存在缩痕,或者遇到偏壁等塑料件,那么引进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将得到解决。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通过把高压气体引入到制件的厚壁部位,在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完全充填过程、实现气体保压、消除制品缩痕的一项新颖的塑料成型技术。传统注塑工艺不能将厚壁和薄壁结合在一起成型,而且制件残余应力大,易翘曲变形,表面时有缩痕。
新发展的气辅技术通过把厚壁的内部掏空,成功地生产出厚壁、偏壁制品,而且制品外观表面性质优异,内应力低。轻质高强。
电视机、家电、汽车、家具、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玩具等为塑料成型开辟了全新的应用领域,气辅注塑技术特别适用于管道状制品、厚壁、偏壁(不同厚度截面组成的制件)和大型扁平结构零件。
气体辅助装置:包括氮气发生和增压系统,压力控制单元和进气元件。气辅工艺能完全与传统注塑工艺(注塑成型机)衔接。
减轻制品重量(省料)可高 40%,缩短成型周期(省时达30%,消除缩痕,提高成品率;降低注塑压力达60%,可用小吨位注塑机生产大制件,降低操作成本;模具寿命延长、制造成本降低,还可采用如粗根、厚筋、连接板等更稳固的结构,增加了模具设计自由度。

③ 玻璃钢模具怎么做能够尽量不收缩

要做到尽量不收缩首先从树脂选材,选择低收缩的模具树脂,收缩率最好低于1.5%,
生产的时候配尽量减少,可以的话分三到四次成形,一次成形的话树脂积聚过多更加容易变形和收缩大.
有疑问可Q:1143777890

④ 怎样减小不增强PBT的收缩率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树脂和聚碳酸酯(PC)/PBT混配物。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树脂和聚碳酸酯(PC)/PBT混配物。这类树脂的应用目标是汽车工业,其产量的85%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废弃瓶生产。传统的PBT生产工艺是将石油转化为精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然后将它们与丁二醇反应制取PBT。典型应用范围:齿轮箱、汽车保险杠以及要求具有抗化学反应和耐腐蚀性、热稳定性、抗冲击性以及几何稳定性的产品。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建议110~135℃,约4小时的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35~300℃。
模具温度:37~93℃。
化学和物理特性:PC/PBT具有PC和PBT二者的综合特性,例如PC的高韧性和几何稳定性以及PBT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润滑特性等。PBT是最坚韧的工程热塑材料之一,它是半结晶材料,有非常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电绝缘特性和热稳定性。这些材料在很广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很好的稳定性。 PBT吸湿特性很弱。非增强型PBT的张力强度为50MPa,玻璃添加剂型的PBT张力强度为170MPa。玻璃添加剂过多将导致材料变脆。PBT的;结晶很迅速,这将导致因冷却不均匀而造成弯曲变形。对于有玻璃添加剂类型的材料,流程方向的收缩率可以减小,但与流程垂直方向的收缩率基本上和普通材料没有区别。一般材料收缩率在1.5%~2.8%之间。含30%玻璃添加剂的材料收缩0.3%~1.6%之间。熔点(225℃)和高温变形温度都比PET材料要低。维卡软化温度大约为170℃。玻璃化转换温度(glass trasitio temperature)在22℃到43℃之间。由于PBT的结晶速度很高,因此它的粘性很低,塑件加工的周期时间一般也较低。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合成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产物,取它们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它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用途广泛,常用作工程塑料。工业上多以聚丁二烯胶乳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橡胶为主链,与丙烯腈、苯乙烯两种单体的混合物接枝共聚合制得。实际上它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聚合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或称 AS)的混合物。近年来也有先用苯乙烯、丙烯腈两种单体共聚,然后再与接枝共聚的ABS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以制得适应不同用途的各种 ABS树脂。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开始在美国工业化生产。
工业生产方法 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将聚丁二烯或丁苯橡胶与SAN树脂在辊筒上进行机械共混,或将两种胶乳共混,再共聚;另一类是在聚丁二烯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胶乳中加入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进行乳液接枝共聚,或再与SAN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
结构、性质和应用 在ABS树脂中,橡胶颗粒呈分散相,分散于SAN树脂连续相中。当受冲击时,交联的橡胶颗粒承受并吸收这种能量,使应力分散,从而阻止裂口发展,以此提高抗撕性能。
接枝共聚合的目的在于改进橡胶粒表面与树脂相的兼容性和粘合力。这与游离 SAN树脂的多少和接枝在橡胶主链上的 SAN树脂组成有关。这两种树脂中丙烯腈含量之差不宜太大,否则兼容性不好,会导致橡胶与树脂界面的龟裂。
ABS树脂可用注塑、挤出、真空、吹塑及辊压等成型法加工为塑料,还可用机械、粘合、涂层、真空蒸着等法进行二次加工。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良,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工程材料,也可用于家庭生活用具。由于其耐油和耐酸、碱、盐及化学试剂等性能良好,并具有可电镀性,镀上金属层后有光泽好、比重轻、价格低等优点,可用来代替某些金属。还可合成自熄型和耐热型等许多品种,以适应各种用途。

PP:聚丙烯
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常用来制做反复弯曲的产品,电源线的插头连接端。如:反复需要开合的盒子等等。

⑤ 控制模具收缩率的方法有哪些

按照所使用塑料的收缩率给模具放大尺寸,注塑出来的产品的尺寸经过收缩就刚好符合尺寸要求。

⑥ 怎样控制橡胶制品的收缩率呢

胶料收缩率:胶料在压制、加热硫化过程中,胶料内部发生变形和交联,由
此产生热膨胀力,硫化胶料在冷却过程中,应力趋于消除。胶料的线性尺寸成比例缩小。因此,在模具设计中,成型部分的尺寸需相应地加大。收缩率比例一般采用百分比表示。

胶料收缩率的一般规律
① 影响胶料收缩率的因素:硫化温度越高(超过正硫化温度),收缩率越大。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C,其收缩率就增加0.1%~0.2%。 ② 胶料压延方向和在模具中流动方向的收缩率大于垂直方向的收缩率;流动距离越长,收缩率越大。
③ 半成品胶料量越多,制成品致密度越高,其收缩率越小。
④ 胶料的可塑性越大,收缩率越小;胶料的硬度越高,收缩率越小。(高硬度例外,据实验测定,胶料硬度超过邵氏90度以上,其收缩率有上升的趋势) ⑤ 填充剂用量越多,收缩率越小;含胶量越高,收缩率越大。 ⑥ 多型腔模具中,中间模腔压出制品的收缩率比边沿模腔制品的收缩率略小。
⑦ 注射法制品比模压法制品的收缩率小。 ⑧ 薄形制品(断面厚度小于3mm)比厚制品(10mm以上)的收缩率大0.2%~0.6%. ⑨ 一般制品的收缩率随制品内外径和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类型橡胶的收缩率大小依次为氟橡胶、硅橡胶、三元乙丙胶、天然胶、丁晴胶、氯丁胶 。(以上橡胶类型按胶种而言,不是按胶种配方牌号)。 ⑩ 常用的橡胶制品的收缩率 ⑪ 棉布经涂胶后与橡胶分层贴合的夹布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0.4%; ⑫ 夹涤纶线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4~1.5%; ⑬ 夹锦纶丝、尼龙布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8~1.8%;
⑭ 夹层织物越多,收缩率越小。 ⑮ 衬有金属嵌件的橡胶制品收缩率小,且朝金属方向收缩,其收缩率一般在0~0.4%; ⑯ 单向粘合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0.4~1.0%;(如骨架油封结构中嵌件粘合部分其收缩率一般在0~0.4%;唇口部分(纯胶部分)收缩率为阶梯形式,离嵌件一端越近,其收缩率越小,反之越大。) ⑰ 硬质橡胶(邵氏硬度大于90度),含胶量约在20%时,制品其收缩率一般在1.5%; ⑱ 橡胶与塑料拼用像塑制品的收缩率一般在1.1%~1.6%;约比同类橡胶制品小0.1%~0.3%; ⑲ 带槽方形制品,由于橡胶压制时挤压方向关系,B向比A向收缩率大0.2%~0.4%,技术来自橡胶技术李秀权!

⑦ 如何降低PP在moldflow中的收缩率

产品的收缩率跟塑料分子在型腔内的密度直接相关,密度跟你的保压时间与保压压力直接相关。

你可以通过加大保压压力与保压时间来调整,不过我提醒你,保压设置选项里,你如果选择的是注射最大压力与时间的话,你可以将保压压力调整到100%以上。

我个人意见,延长注射时间对产品的收缩并无大的改善,在实际调机的时候,我倒是用过降低塑料熔体温度来改善产品缩水。我倒是觉得缩短注射时间对于保压来说更有好处。

⑧ 简述模压成型工艺中可以减少成品收缩率的措施

一种可以减少同情收缩率,在制作的时候要按严格按照工艺的流程来操作,避免出现回修品。

⑨ 注塑模具的收缩率怎么计算的

收缩率计算公式是(R前-R后)/ R前 *100%。收缩百分比。

收缩率S由下式表示: S={(D-M)/D}×100%(1)

其中:S-收缩率; D-模具尺寸; M-塑件尺寸。

以下是塑料的收缩率,单位(%)

PP(1.0-2.5);

PMMA(0.1-0.4);

PC(0.5-0.7);

PA6(0.5-1.5);

PA6-GF(0.4-0.6);

PA66(0.8-1.5);

PA66-GF(0.5);

PS(0.4-0.7);

ABS(0.4-0.9);

ABS-GF(0.1-0.2);

POM(2-2.5);

PBT(1.5-2.0);

PET(2-2.5)。

以上就是常用塑料的收缩比,是有范围的,一般厂家没有指定,就取中间值!

(9)如何减小模具收缩率扩展阅读:

1、 模具结构对塑料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浇口尺寸大,收缩率减小;

(2) 垂直的浇口方向收缩率减小,平行的浇口方向收缩率增大;

(3) 远离浇口比近浇口的收缩率小;

(4) 有模具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缩率小,无限制的塑件部分的收缩率大。

2、 塑料性质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结晶型塑料收缩率大于无定形塑料;

(2) 流动性好的塑料,成型收缩率小;

(3) 塑料中加入填充料,成型收缩率明显下降;

(4) 不同批量的相同塑料,成型收缩率也不相同。

3、塑料结构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

(1) 厚壁塑件比薄壁塑件收缩率大(但大多数塑料1mm薄壁制件反而比2mm收缩率大,这是由于熔体在模腔内阻力增大的缘故);

(2) 塑件上带嵌件比不带嵌件的收缩率小;

(3) 塑件形状复杂的比形状简单的收缩率要小;

(4) 塑件高度方向一般比水平方向的收缩率小;

(5) 细长塑件在长度方向上的收缩率小;

(6) 塑件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厚度方向尺寸的收缩率小;

(7) 内孔收缩率大,外形收缩率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塑料收缩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收缩率

阅读全文

与如何减小模具收缩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铬钒钢与铬镍合金钢哪个好 浏览:924
铆钉为什么用低碳钢 浏览:988
隔热断桥铝合金多少钱一平 浏览:744
装饰用的彩钢板怎么安装 浏览:369
不锈钢锅黑印怎么去掉 浏览:399
14mm螺纹钢一吨有多少根 浏览:982
dnf钢铁之臂宝珠叫什么 浏览:706
国内钢筋的直径最大是多少 浏览:38
窗边线条模具怎么用 浏览:122
焊接应力应用是什么 浏览:468
专业电器模具大概多少钱 浏览:117
外架钢管与扣件的比例是多少钱 浏览:977
钢材运输费每公里每吨什么价格 浏览:837
钢板桩机械设备采用什么是 浏览:58
25不锈钢阀门多少钱 浏览:317
彩成不锈钢锅是什么材质 浏览:631
不锈钢盆上面的不干胶怎么弄才弄得下来 浏览:737
工地上用方管 浏览:923
XF318VAR是什么材质的钢材 浏览:49
螺纹钢每吨负差有多少 浏览: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