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冲压模具怎样安装
冲床模具的安装
1)确认模具落料孔和垫块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组装后,将其放在下台面上,冲床的基准面和模具的基准面要确保平行。
3)下模要彻底固定,上模也要预先轻轻地固定。
4)冲床上的滑块试冲20-30 回,确认上下模为完全吻合状态后,将上模拧紧。
5)冲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与模具的下模止动块相结合,来调节冲床上滑块的高度。
6)利用合口纸的试冲来确认其切割状况。 如果不均一的时候,再确认一回模具的安装状态。 如还是不能达到一致时,有必要确认冲床滑块和冲床下台面的平行度。
7)调整材料进给长度和进给时间。 (如果附设有废料切刀,用切断废料的长度可以对材料的进给的长度进行确认)
8)综合运转3-5 分钟,此时段内导柱和衬套之间要注满油,并确认热量是否有异常发生。
9)用选定的被加工材试穿,确认插入有无障碍。
10)以上的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侧面设置的第一个材料定位杆,送材料触到定位杆为止。插入后,首先用手进给式进行试冲直到最后工序结束。
11)确认用手进给式无异常后,将冲床送料装置开关闭合。 这时,进给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进行。
12)冲床模具利用单冲运动,确认进给量的是否适当。
⑵ 冲床安装模具的步骤
1、安装前首先应确认模具刃口锋利,凹模刃口上没有崩口,凸模没有缺角。如果有崩口或缺角,请首先刃磨刀口。
2、合模前应在上、下模之间垫入一张硅钢片,防止由于搬运过程碰伤刀口。
3、在模具装上冲床前,要用油石把底面和上面的毛刺磨掉,用布条将垃圾清理干净。如果模具上下平面上有毛刺或垃圾,将引起冲片毛刺超差。
4、调整滑块行程至合适位置压紧上模,必须保证模柄或模架上平面于滑块的底面紧密贴合,下模压板螺钉轻轻压紧。然后,向上调整滑块,取出中间的硅钢片。松开下模压板螺钉,向下调整滑块,直至凸模进入凹模3~4mm,压紧下模压板螺钉。新模具冲片时凸模必须进入凹模3~4mm,否则,要出现凸模崩口或凹模涨裂。
5、升起滑块至上死点位置,调整冲床打杆止退螺钉,至松紧适宜,然后空转几次,观察模具及冲床各机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⑶ 我想问下1.5吨的模具怎么抬起来在装上去机床上的,叉车不行,有没起重的机器可以用来装
(1)举升机是吊模具必备的工具,但它的承吊能力有限,适合吊小型模具。
(2)龙门架是小型加工厂最实用的吊装设备。
跨越机床制作钢管结构龙门架。龙门架的过梁抗弯能力要能承受住该机床上最大模具的重量。
过梁的下缘要焊接“工”字钢,“工”字钢的下缘上安装滑车吊钩。承吊时,将导链一头挂在滑车上;另一头挂在模具上,拉动导链,模具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推动模具到机床上方,反向慢慢拉动导链安装模具。
滑车轴承越大,模具推起来就越轻松。
如果场地允许,这种龙门架可做成整体移动的,一机多用。
⑷ 机器在安装设备模具时应该选择什么操作方式
肯定是手动操作呀,模具(mú jù),工业生产上用以 注塑、 吹塑、 挤出、 压铸或 锻压成型、 冶炼、 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 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①加工金属的模具。②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如 双色模具、压塑模和挤塑模等) 、橡胶模和粉末冶金模等。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 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模具一般为单件,小批生产。模具除其本身外,还需要 模座、 模架、模芯导致制件顶出装置等,这些部件一般都制成通用型。 模具企业需要做大做精,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这些做法尤其值得小型模具企业学习和借鉴,集中力量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所以,我国模具企业必须积极努力借鉴国外这些先进企业的经验,以便其未来更好的发展。
⑸ 数控机床旋转工位怎样安装模具,模具怎样对准,高度限制多少
你说的是数控冲床吧?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转塔式数控冲床塔的旋转工位不同,有的旋转B工位,有的旋转C工位或者D工位,装模后,要养成用手摸和肉眼观察上下转塔间上下模角度是否一致,防止装错模,造成损坏。定期用对中工具校正上下转塔同芯度。至于你说的高度我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如果是模具的高度,下模研磨低于25mm就必须淘汰。上模冲芯研磨3到6mm就必须淘汰,上模高度不能高于215mm,否则会有撞模危险!
⑹ 线切割机床工件夹具都有哪些安装方式
线切割机床工件夹具的安装:
线切割机床在装夹工件时,一定要保证工件的切割部位位于机床工作台X轴、Y轴进给的切割范围之内,同时应考虑切割时电极丝运动空间。夹具应尽可能选择通用(或标准)件,所选夹具应便于装夹,便于协调工件和机床的尺寸关系。在加工大型模具时,要特别注意工件的定位方式,尤其在加工快结束时,工件的变形、重力的作用会使电极丝被夹紧,影响加工。
1、悬臂式装夹
采用悬臂方式装夹工件,装夹方便、通用性强。但由于工件一端悬伸,易出现切割表面与工件上、下平面间的垂直度误差。仅用于加工要求不高或悬臂较短的情况。
2、两端支撑方式装夹
采用两端支撑方式装夹工件,装夹方便、稳定,定位精度高,但不适于装夹较大的零件。
3、桥式支撑方式装夹
这种方式是在通用夹具上放置垫铁后再装夹工件,装夹方便,对大、中、小型工件都能采用。
4、板式支撑方式装夹
根据常用的工件形状和尺寸,采用有通孔的支撑板装夹工件。这种方式装夹精度高,但通用性差。
线切割机床工件的调整:
采用以上方式装夹工件,还必须配合找正法进行调整,方能使工件的定位基准面分别与机床的工作台面和工作台的进给方向x、y保持平行,以保证所切割的表面与基准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常用的找正方法有:
1、用百分表找正
用磁力表架将百分表固定在丝架或其它位置上,百分表的测量头与工件基面接触,往复移动工作台,按百分表指示值调整工件的位置,直至百分表指针的偏摆范围达到所要求的数值。找正应在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上进行。
2、划线法找正
工件的切割图形与定位基准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划线法找正。利用固定在丝架上的划针对准工件上划出的基准线,往复移动工作台,目测划针、基准间的偏离情况,将工件调整到正确位置。
⑺ 如何正确操作压铸机
(1)合拢模具;
(2)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将金属液浇入压室;
(3)上冲头以较低的压射速度下移,进入压室内及至刚接触金属液液面;
(4)上冲头转为较高的压射速度压下,而下冲头则与上冲头保持着中间一段存有金属液的相对距离同步地快速下移;
(5)当下冲头下移至让出喷嘴孔口时,正好下到最底部而被撑住;于是,上、下冲头一同挤压金属液高速向喷嘴孔(直浇道6的一部分)喷射;
(6)金属液通过由喷嘴、浇口套4、定模的锥孔和分流器2组成的直浇道6,从内浇口3填充进入模具型腔;
(7)填充完毕,但上冲头仍保持一定的压力,直至型腔内的金属液完全凝固成压铸件1为止;浇道和压室内的金属液分别凝固为直浇口和余料饼9;
(8)上冲头提升复位;同时,下冲头向上动作,将尚与直浇口相连的余料饼切离;
(9)下冲头继续上升,把余料饼举出压室顶面,再以人工或其他方式取走;
(10)下冲头下移复位至堵住喷嘴孔口;
(11)打开模具,压铸件和直浇口一同留在动模上,随即顶出并取出压铸件;一旦切离余料饼之后,开模动作可以立即执行,也可以稍缓至适当的时候执行,与下冲头完成上举和复位的动作无关;
至此,完成一次压铸循环。
(7)大型机床如何安装模具扩展阅读
使用注意事项
(1)了解压铸机的类型及其特点;
(2)考虑压铸件的合金种类以及相关的要求;
(3)选择的压铸机应满足压铸件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
(4)选定的压铸机在性能、参数、效率和安全等方面都应有一定的裕度,以确保满意的成品率、生产率和安全性;
(5)在保证第4点的前提下,还应考虑机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据此来选择性价比合理的压铸机;
(6)对于压铸件品种多而生产量小的生产规模,在保证第4点的前提下,应科学地选择能够兼容的规格,使既能含盖应有的品种,又能减少压铸机的数量;
(7)在压铸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中,首要应注意的是压射性能,在同样规格或相近规格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压射性能的参数范围较宽的机型;
(8)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配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的装置,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生产、企业管理以及成本核算都是有益的;
(9)评定选用的压铸机的效果,包括:成品率、生产率、故障率、维修频率及其工作量、性能的稳定性、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
⑻ 装模具的步骤有哪些
冲压模具的装备步骤:
冲压模具装配步骤
(1)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时,先要选择基准件。选择基准件的原则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时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可以作为装配基准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导向板及固定板等。
(2)组件装配。组件装配是指模具在总装前,将两个以上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一个组件的装配工作。如模架的组装,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组装,卸料与推件机构各零件的组装等。这些组件,应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组装,这将会对整副冲压模具的装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3)总体装配。总装是将零件和组件结合成一副完整的冲压模具过程,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4)调整凸、凹模间隙。在装配模具时,必须严格控制及调整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间隙调整后,才能紧固螺钉及销钉,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测量法、垫片法、涂层法、镀铜法等。
(5)检验、调试。冲压模具装配完毕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要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并按试模生产制件情况调整、修正模具,当试模合格后,模具加工、装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