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塑厂去客户那里移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和提供哪些表单
模具图档
工艺表
零件尺寸表
模具备件
尾模样品
模具履历表或保养记录
模具状态确认
B. 为保证模具和注塑机匹配,在安装前应该对哪些参数进行校核
首先模具尺寸和厚度啊!要上的到模具!再就是产品总重不能超过注塑机的注射量!还有就是注塑机的锁模力要足够!
C. 请问注塑机的移模座的行程和开模行程是不是一回事
开模行程是模具开模大小的开关距离。
移模座行程是可供调试安装模具的厚度。
D. 模具初学者
我就是模具厂的,个人认为模具这一行很有前景。你可以试着多去车间实践,那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们这里的模具设计师都是在生产车间做了五年后转行做模具设计的,你做段时间后可以尝试着向模具设计发展。
E. 塑料模具制造应达到哪些技术要求
塑料模具制造标准要求30条
为提高模具品质档次,最大限度减少模具质量问题投诉,交给客户满意的模具,对模具制造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建立标准,按要求执行。
1.小于2020的模胚,a、b板之间需要做撬模坑;大于2020的模胚所有模板包括顶针板间都要做撬模坑。
2.模胚导柱导套要加工排气槽,以防导柱导套拉伤。
3.模具上不得有尖角,需要倒角处理。特别指明的地方除外。
4.内模和模具零件未经同意不得有烧焊。
5.模具产品的外围必须要在适当的位置开排气槽,排气槽规格请参考模具设计手册。
6.尽可能避免使用打磨机在模具上打磨,如果非要用打磨机加工,必须用油石省光(特别是分型面)
7.内模胶位面的表面处理必须依照bom表,或者其它正式通知的技术要求执行。非胶位面上的加工纹路(线切割,铣床,cnc锣床,火花机)也要用油石省亮。
8.所有内模材料,模胚等级要求必须依据订单,或者设计审核过程中正式确认的技术要求进行采购。必须提供材质证明,如果是硬模,必须提供热处理报告。所有相关证明。
9.所有模具的前后内模,镶件,行位,斜顶,直顶(推块),铲鸡等需要在底面或者侧面加工一个腰圆形的坑位,把材料名和硬度刻出来。
10.行位,推块,铲鸡,唧嘴等重要易磨损零件必须进行氮化加硬处理。
11.行位必须有定位。定位方式有弹弓,波珠,hasco(dme)标准行位夹等等,具体需要按照各个项目的要求。行位需要有压条,耐磨板。压条,耐磨板必须使用耐磨硬料,需要加上油槽。
12.行位斜导柱必须压紧,不能转动和松动。斜导柱尾部必须要加工成半球形或圆锥台形,有利于保证行位正常运动。同一行位上有两支或者两支以上斜导柱的,斜导柱的长度、大小和倾斜度必须相同。
13.斜顶座位必须使用耐磨硬料。斜顶必须加工油槽,斜顶座一般用2510或cr12加硬到hrc40-45度,因为斜顶座受到的是冲击负荷,所以不能太硬否则会断裂,并在所有的直角位置倒角c角。需要有斜顶导向板(青铜)。不得烧焊。
14.流道和进胶位需要省光#400-600。
15.顶针,司筒,扃顶针,斜顶和顶针板要刻上相对应的识别码,便于安装。如果在产品上,顶针位置不是水平面,需要将顶针座做成“d”型或者采用防转销键定位。
16.顶针采用hasco或者dme标准,选用哪种决定于bom表或者其它正式通知的模具技术要求。
17.加工运水胶圈(“o”形圈)槽,需要单边预留0.25mm的间隙,一般胶圈要预压0.5~0.8mm.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胶圈很容易被压损坏掉,造成漏水。
18.唧嘴要氮化,需要做止转销。唧嘴半径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唧嘴没有氮化,走模前可能已经被撞伤。
19.常规结构模具一定要布置撑头,两端面需要磨平,小模预压0.1mm,大模预压0.1mm-0.15mm..
20.定位圈直径必须符合图纸,顶棍接头形式和位置必须符合图纸。
21.水嘴的规格请根据bom表或者确认的模图,水嘴沉头孔必须按照模图进行加工和安装。钻孔不得钻偏,锐角需倒角。
22.运水必须打上ini,outi,in2,out2………..
23.所有打在模具上的字唛必须工整,端正,不得歪扭。
24.模具需要在四边安装边锁(直身锁)。如果不能安装边锁,需要安装锥度锁,或者圆锥锁。锥度锁要横着安装。
25.所有螺丝和模具配件都需首选标准件,螺丝头不能锯掉。螺丝有效锁入长度必须足够,正常是1.5或者2。
26.热嘴线槽必须倒圆角,以免刮伤电线。
27.把热嘴id卡装在模具面板侧边。
28.模具移交验收:需要配合模具工程师按“模具检查表”验收通过才能打包装走模。
29.移模前需对运水进行测试水压(100pa以上)验收运水后,需用风枪把水吹干净。
30.模胚外表面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养,防止生锈,刮伤。走模包装前,内模需要喷上白色/或无色防锈剂,所有模具表面必须清洗干净,然后打上黄油。
F. 怎样简单有效的验模然后移模到别的厂生产
工厂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将工厂和产品之间的耦合降低,将具体产品的构造过程放在了具体工厂类里面。在以后扩展产品的时候方便很多,只需要添加一个工厂类,一个产品类,就能方便的添加产品,而不需要修改原有的代码。而在简单工厂中,如果要增加一个产品,则需要修改工厂类,增加if/else分支,或者增加一个case分支,工厂模式符合软件开发中的OCP原则(opencloseprinciple),对扩放,对修改关闭。抽象工厂模式:这个模式我总是感觉和builder模式非常相似。工厂方法模式提供的是对一个产品的等级模式,,而抽象工厂方法提供的是对多个产品的等级模式,注意,这里的多个具体产品之间是相互耦合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抽象工厂提供的产品之间是存在某种联系的。有人做如下的比较:工厂方法模式:一个抽象产品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产品类。一个抽象工厂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工厂类。每个具体工厂类只能创建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抽象工厂模式:多个抽象产品类,每个抽象产品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产品类。一个抽象工厂类,可以派生出多个具体工厂类。每个具体工厂类可以创建多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区别:工厂方法模式只有一个抽象产品类,而抽象工厂模式有多个。工厂方法模式的具体工厂类只能创建一个具体产品类的实例,而抽象工厂模式可以创建多个。下面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无论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它们本质上都是将不变的部分提取出来,将可变的部分留作接口,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复用。拿一个生产水杯(cup)的工厂举例:起初,不用工厂模式,我必须在生产水杯之前知道水杯的材料和形状等水杯的所有特征才能生产,这就是我们的newCup();这个Cup必须是具体的。厂主发现同一形状的被子,只是材料不同,如一个是玻璃(glass)的,一个是瓷(china)的,但是确要两条生产线,显然有资源浪费的嫌疑。现在厂主生产杯子时先不让生产线知道我要产的是玻璃的还是瓷的,而是让它在不知道具体材料的情况下先做它能做的,等到它把模具做好,只需要向其中填充玻璃原料或者瓷原料就可以造出同一形状的具体杯子了。但是很可惜,java并不能new一个抽象的Cup,所以就有了简单工厂模式。原来是Cupcup=newCup;现在是SimpleCupFactory.createCup(StringcupName),根据cup的名字生产Cup,而createCup返回的是一个实现了Cup接口或抽象类的具体Cup。简单抽象工厂模式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现在想生产一个同样形状的铁杯时,工厂里并没有定义相应的处理流程,只能更改createCup方法,这就不合理了。我现在只是想生产铁杯,你只要在最后的时候把玻璃原料换成铁的不就行了吗,干嘛还要更改整条生产线呢?于是就有了工厂模式。原来生产线在生产模具的时候还要考虑是为玻璃杯生产的模具还是为铁杯生产的模具,现在它不用管了。CupFactory.createCup()创建Cup.CupFactory是接口或抽象类。实现它的具体子类会创建符合Cup接口的具体Cup。那么现在厂主想要生产水壶(kettle),用工厂模式就不得不再造一条水壶生产线,能不能在水杯生产线同时生产水壶呢?这就是抽象工厂模式。
G. 最近有客户约我去谈移模的事情,请问移模是什麼意思
“移模”,就是将模具工件移入机台(安置的确定位置)进行定位的工序。
H. 求一份模具移模流程,
1. 目的 明确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方法;对客户提供的模具,规范相应的验收、异常反馈、试模确 认、日常保养、标识、保管等作业流程,以保证客户提供模具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客户提供试模和生产的模具. 3. 权责 3.1 业务部:针对移模事项与客户进行前期沟通,及时将移模的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移模 协议的签订,模具及其相关的信息、产品前期的品质要求及其它要求的收集, 协助移模的签收,并对模具修改、模具确认事项进行反馈及跟进处理; 3.2 工模课:负责对移模生产的模具验收、标识、初次保养/简单维修及异常反馈,试模确认; 3.3 生产部:试模确认,移模生产的模具使用,日常保养,保管; 3.2 品保部:试模样品的检查确认。 4. 定义 移模——客户将其已开发完成或已在生产中的模具移交到本公司试模或生产作业的过程。 5. 作业内容 5.1 移模需求的鉴别及处理 5.1.1 当业务部收到客户的移模需求后,应及时鉴别其需求,包括移模试模和移模生产 两种; 5.1.2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试模时,业务部提出相应的试模费用报价; 5.1.3 当客户的移模需求为移模生产时,业务部应了解客户的订单预期状况,并根据预 期的订单状况进行报价(包括试模费用,规定生产多少订单数量时可返还)。如 客户确认同意报价且有下订单时,则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模具及其相关 的信息(包括移模日期、模具图纸、模具寿命,开发时间、模具履历等资料)以 及产品的品质要求和其它要求等,并与客户签订《移模协议》。 5.1 移模信息的通知 5.1.1 当收到客户确认移模试模的信息时,业务部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试模及产品的成 型及外观要求等,以《内部行文》或邮件的方式通知生产和工模课; 5.1.2 当签订完成《移模协议》后,业务部将收集的信息以《新产品要求输入及评审单》 的方式通知到工程、生产、品保等相关部门; 5.2 模具验收 5.2.1 发出的客户移模信息给相关部门后,业务部安排时间与工模课去客户处对模具进行 初步验收,确认OK 则业务部安排进行移模; 5.2.2 针对移模生产的模具还需进行以下处理: 5.2.2.1 客户模具送到工厂后,由工模课依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进行模具的验收, 并将客户提供的模具图纸存档;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宾客满堂红 修订日期: 移模作业指导书 页序:2/3 5.2.2.2 模具验收合格后,工模课对模具进行初次保养,有需要时进行简单的维修, 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到业务部,业务部依据《客户财产管理程序》建立 《客户财产清单》; 5.2.2.3 模具验收不合格时,工模课及时将信息反馈到业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 5.3 试模确认 5.3.1 移模试模的模具: 5.3.1.1 由业务部和生产部协商试模的时间; 5.3.1.2 试模时,生产部记录相应的技术参数。业务部和生产部依据取得的客户要 求对产品的成型状况、外观进行判定; 5.3.1.3 判定合格时,将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备案,并将样品提供给客户进行确认; 5.3.1.4 判定不合格时,生产部和工模课需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检讨,属于模具原 因造成的不合格则将检讨结果和解决方法(修模等)反馈给业务部,由业 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 5.3.2 移模生产的模具: 5.3.2.1 模具验收完成判定合格后,工模课开出《试模通知及记录表》给生产部生 管人员,由生管人员确定试模时间后(尽可能安排在白天),通知生产、 品保和工程部门,具体参照《开模、试模、试产作业指导书》。同时工模 课修改模具,在产品上增加打点或CZ(超卓)字样的标识,以示与之前产 品的区别; 5.3.2.2 试模的相应信息(包括技术参数、判定结果等)由结构工程师填写《试模 通知及记录表》内。品保部对试模的样品进行全尺寸检查,填写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测); 5.3.2.3 FAI 及样品由业务部提供给客户进行确认; 5.3.2.4 同时,工程部和品保部制作生产工艺所需的资料,具体视客户的要求而定,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图、SIP、SOP、CPK 数据分析、PFMEA、材质证 明、包装样式、质量控制计划、RoHS 及其它特殊要求等; 5.3.2.5 客户确认样品及相关资料后需书面回复至业务部,由业务部转发至相关部 门,工程部依据回复结果签定《样板承认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工模课 对模具进行标识,登录在《模具清单》后将模具交给生产部进行签收; 5.3.2.6 生产部签收模具后,建立模具档案,包括《模具履历表》、《模具保养表》 等,具体参照《模具管制作业指导书》; 5.3.2.7 若客户确认样品及相关资料不合格时,处理方法如下: a)当模具有比较轻微的品质问题时,维修前业务部必须电话通知客户,取得 客户同意后由公司工模课进行维修;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宾客满堂红 修订日期: 移模作业指导书 页序:3/3 b)当模具有比较严重的品质问题时,业务部联络客户进行处理,对于未量产 的新模,要求客户进行维修;对于已量产的旧模,提出模具维修的报价反 馈给客户,取得客户同意后由工模课进行维修; c)模具维修后,由结构工程师和品保部QE 对模具进行确认后再进行试模; d)当判定为试模的技术参数不合格时,业务部要求客户提供合适的技术参数, 按客户提供的技术参数重新试模确认; e)当判定为双方的测量结果有差异时,品保部应会同工程部及时与客户针对 检测方法进行沟通,经双方检讨统一测试方法后,及时通知检测中心重新 检测验证; f)重新试模的样品及相关资料需再次提交给客户确认,直至客户确认合格为 止。 5.4 模具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5.4.1 本公司对于模具保养周期规定依据《模具操作保养标准》; 5.4.2 批量生产作业时,生产部将每次的连续生产的数量记录于《模具履历表》中,以做 为模具定期保养的依据; 5.4.3 生产部依据据《模具操作保养标准》规定的周期填写申请,提交到工模课进行定期 维护和保养,生产部将维护结果记录于《模具履历表》中,保养的内容及结果登录 于《模具保养表》中; 5.4.3 根据客户提供的模具寿命数,成形生产数量将要达到之前,生产部提出更新模具的 申请,由业务联络客户处理。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6.1 《客户财产管理程序》 6.2 《模具管制作业指导书》 6.3 《客户财产清单》 6.4 《模具操作保养标准》 6.5 <移模协议> 6.6 <新产品要求输入及评审单> 6.7 <内部行文> 6.8 <试模通知及记录表> 6.9 <FAI> 6.10 <样板承认通知单> 6.11 <模具清单> 6.12 <模具履历表> 6.13 <模具保养表>
I. 塑料成型模具怎么区分前模跟后模,还有什么是公模仁,母模仁之类的,有什么关系吗
制塑工业的术语,有各种不一样叫法,台湾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后模,其实公模=后模,母模=前模,国内还有叫动模和定模的。
一副模具是由上模和下模等部分组成的。公模就叫凹模还叫上模仁。公模的设计是非常的重要的,而母模本身的结构特点是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1、在产品的改变上有所不同。
公模:不随产品的变化而变化。
母模: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
(9)移模主要看模具什么扩展阅读:
塑料成型模具模跟后模的作用:
1、注塑成型模具:塑料先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中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塑机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这就是注射成型的简单过程,而注塑成型所用的模具就叫注塑成型模具。注塑模具主要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不过近年来亦越来越多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注塑成型在塑料制品的成型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而塑料成型模具的生产中约有一大半都是注塑模具。
2、挤出成型模具:又叫作机头。让处于粘流状态的塑料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具有特定截面形状的口模,然后在较低温度下冷却定型,用来生产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连续型材的成型方法叫挤出成型,而用于塑料挤出成型的模具就叫挤出成型模具。
⒊、中空制品吹塑成型模具:把挤出或注塑出来的尚处于塑化状态的管状坯料,趁热放入模具成型腔内,立即在坯料中心通入压缩空气,使管坯膨胀并紧贴在模具型腔壁上,冷却硬化后就成了中空制品。这种成型方法所用的模具就是中空制品吹塑成型模具。
J. 塑件的长宽高规格取决于注塑机哪个参数怎么看
模板行程”跟塑件的高度(产品厚度)有关系,“导柱内距”跟塑件的长宽度有关系、
严格说是跟模具的长宽有关,模具的厚度跟注塑机的装模厚度有关,模板行程跟模板垂直方向产品的厚度有关,移模行程一般大于跟模板垂直方向产品的厚度(高度)的2倍,否则产品不易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