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胶模具上只有4mm的斜顶,它的强度够了吗那6mm够吗一般最薄是多少
4MM如果模具不够位置那也没关系,用好的油钢材料,尽量做好热处理。再者长度不要做太长,一般的斜顶尺寸是5-10mm,大模的不受此限制
② 塑料模具加工一般能达到的精度是多少啊
加工精度用公差等级衡量,等级值越小,其精度越高。公差等级从IT01,IT0,IT1,IT2,IT3至IT18一共有20个,其中IT01表示的话该零件加工精度最高的,IT18表示的话该零件加工精度是最低的
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为1.6—0.8μm。半精车和精车尽量采用高速而较小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加工精度可达IT10—IT7,表面粗糙度为Rα10—0.16μm。刨削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9—IT7,表面粗糙度为Ra6.3—1.6μm。
(2)模具设计中钢料最薄多少扩展阅读:
塑料模具配件的选择是除了模具原材料之外另一个关注的重点,它对塑料模具的制作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选择更合适的塑料模具配件,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这其中包括了各个方面的要求。
塑料模具配件的互换性也是选择时的重点,主要是为了满足设计变更时零件的适用性;并且确保所选择的塑料模具配件可以在全球市场的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相同的模具配件替换。
③ 在产品模具设计时,产品厚度在多少才不会有厚薄印呢
产品厚度不一产生的问题_有道翻译翻译结果: Proct thickness different problems problems_有道词典 problems 英 ['pr?:bl?ms] 美 ['pr?:bl?ms] n. [数] 问题;难题(problem的复数)更多释义>> [网络短语] problems 问题,存在问题,面临问题 Multistep Problems 多重运算题 knotty problems 疑难问题,章句疑难
④ 模具设计怎么计算支撑板的厚度
一般都是标准模胚的,厚度大小都是固定的
⑤ 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多少微米呢
五金模具的精度将会越来越高,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为5微米,已达到2~3微米,不久1微米精度的模具将上市。这要求超精加工。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还担负叠压、攻丝、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对钢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精铸模具是指精密铸造,的专属模具 要求比 铸造模具 精密 比如钱币铸造。精密(precisioncasting),属特种铸造。用此方法获得的零件一般不需再进行机加工。如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等。精密铸造是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工艺而言的一种铸造方法。它能获得相对准确地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较普遍的做法是:首先根据产品要求 设计制作 (可留余量非常小或者不留余量)的模具,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在蜡模上重复涂料与撒砂工序,硬化型壳及干燥;再将内部的蜡模溶化掉,是为脱蜡,获得型腔;焙烧型壳以获得足够的强度;浇注所需要的金属材料;脱壳后清沙,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成品。根据产品需要或进行热处理与冷加工。
⑥ 模具设计料带 宽度 怎么确定 、
料带的宽度为制件的最大宽度与两侧搭边值之和。为保证送料顺利,不因料带过宽而发生卡死现象,料带的下料公差规定为负偏差。料带在模具上送进时,一般都有导料装置,有时还要有侧压装置。
当夈带在无侧压装置的导料板之间送料时,条料宽度为:
B=(L+2a+b0)-△
当条料在有侧压装置或要求手动保持条料紧贴单侧导料板送料时,条料宽度为:
B=(L+2a+△)-△
有侧刃装置时,条料的宽度为
B=L+1.5a+nb
式中:B——条料(料带)宽度
L——冲裁件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最大尺寸;
a——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
△——条料下料时的下偏差值,
b0——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
n——侧刃数,
b——侧刃裁切的宽度。
⑦ 模具设计标准
推荐几个给你:
1)塑胶模具设计标准 - 东莞宇球电子有限公司
http://wenku..com/view/ce3257c75fbfc77da269b1d8.html
2)美嘉集团—模具设计标准书
http://wenku..com/view/5dc8817da26925c52cc5bf72.html
3)模具设计指南
http://wenku..com/view/acd619f34693daef5ef73d79.html
4)精品模具图片展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c85830100mbak.html
关于你说的材料收缩率:
简称 缩水(%)
ABS 0.3~0.8
AS 0.2~0.7
CA 0.3~0.8
CAB 0.4~0.5
CAP 1
CMC
CN
CP 0.4~0.5
CPVC
CS
CF
EC 0.4~0.5
EPS 0.4
PEP
FRP 0.1~0.4
EVA 0.5~1.5
HIPS 0.2~1
PA 0.6~1.5
PAA
PAN
PBS
PBT
PC 0.5~0.7
PCTFE 0.2~2.5
PE 2.5
PET orPETP
PVA or PVAL 0.5~1.5
PVAC or EVA 0.5~1.5
PVB 0.5~1.5
PVC 0.1~0.5
PVCA
PVDC 0.5~2.5
PVF
PVFM 0.5~1.5
PIB
PMCA
PMMA 0.2~0.8
POM 1.5~3.5
PP 1.0~2.5
PPO
PS 0.2~1
PSF 0.7
PTFE 0.5~2.5
SAN or AS 0.2~0.6
SB 0.2~1
SRP
收缩率是在模具设计是要考虑的问题
收缩率=(模具尺寸数-产品尺寸数)/模具尺寸数,不同的塑胶材料有不同的收缩率,选定塑胶材料的收缩率后,在模具设计是就可确定模具尺寸数了
收缩率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对公差±0.2以上的产品还凑合,如对公差±0.02以下的产品,就不行了,除了查出该塑料的精确缩收率外,还得考虑产品的结构了.
⑧ 模具设计技术参数有哪些
模具从产品材质上分两大类,塑胶(含橡胶及电木)和五金。从原理上分就更多了,如注塑(含气辅成型模、多色、填料、叠层等成型模)、吸塑、吹塑、压塑、挤塑、冲压、压铸、热压、粉末压铸、浇铸(翻砂模、消失模)、等。
虽然模具类型不同模具设计技术参数各有不同,但无论哪种模具都有几个共用的参数:
1.产品投影面积;
2.产品体积(壁厚、料厚);
3.外形几何尺寸精度和数量及表面要求、后续工艺要求(如上色、喷油等);
4.产品需求数量;
5.配套成型设备(如:注塑机型号、冲压几型号等) 。
⑨ 在模具光刀,一般的钢料,精加工光多少余量才是最理想的
电脑锣,钢料粗光后直接精加工 看用多大的刀. 开粗用12MM上的一般留0.2-0.3就可以了. 12MM以下就0.15-0.25左右. 还要看光刀用多大的.光刀大
⑩ 回帖有奖讨论:各种材料下的强脱模设计尺寸一般取多少
这贴没看见~不好意思~强脱模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采用:1,不影响产品品质。2,结构性无奈之举。在可能解决的选择下,尽可能不要采用强脱模,另外强脱模是要看结构的,比如动模的拉力槽,不是太深,顶出后对产品影响不大,就可以用,像螺纹之类的,很深的,尽可能不要用强脱模。加纤后材料强度增加,就看强脱后产品是否受损变形。如果较浅的强脱模应该是可以的。详细的你可以看看塑料模具设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