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塑胶模具)转水口模具是怎么工作的
工作原理:是两腔或多腔不同形状产品,注塑时单腔注塑,浇口流道只开一边,根据需要旋转到哪个腔就注塑哪个腔,塑胶模具是一种特殊模具。
浇口一般我们准确来说就是 胶口 进胶口 就是注塑机塑料打进模具那个洞,水口就是冷却水路,进水口。
2. 塑胶模具的转换水口怎么做好一点
工作原理:是两腔或多腔不同形状产品,注塑时单腔注塑,浇口流道只开一边,根据需要旋转到哪个腔就注塑哪个腔,塑胶模具是一种特殊模具。
浇口一般我们准确来说就是
胶口
进胶口
就是注塑机塑料打进模具那个洞,水口就是冷却水路,进水口。
3. 塑胶模具的转换水口怎么做好一点
这种模具一般是两腔或多腔不同形状产品,注塑时单腔注塑,浇口流道只开一边,根据需要旋转到哪个腔就注塑哪个腔。
4. 模具移交怎么搞注塑模具完成后,转为量产件,模具需提
需经检验部门检验各个尺寸都符合图纸的要求,并经客户认可签字,就可以转为量产。
5. 塑胶模具的完整流程是什么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一讲:模具设计流程及塑模基本结构简介
一. 新模、设变、新增料及模具结构改善
1. 新模流程:
客户给产品图
制工接到案件
(下估价单,执行单) 自己设计产品,与客户同步开发(变动较大,设变多)
产品图下发开发部门 (成型、冲压、自动化)
开发部门审核图面
(产品结构的成型性:尖角,脱模角,侧抽,PIN孔部与对插,对靠:图面尺寸是否齐
全:重要尺寸,公差是否可达要求:产品自然收缩严重部分)
制工召开设计审查会,检讨图面问题(产品所用原料: PA6T,LCP之比较)
做模流分析 (MOLD, MOLDFLOW) 浇口位置,翘曲,包风
开发部门开发
1. 计算缩水率(LCP PBT PA6T PPS )
2. 画缩水图
3. 画LAYOUT
4. 拆模仁
5. BOM
6. 审图,发包
组立,试模
制工评估
结案
2. 设变.,新增料号:
制工下发 估价,执行单 开发 (同上) 无模流分析
3.模具结构改善、成型内部自行改善, 无估价、执行单、无制工费,
重大改善须评估。
二. 塑模的分类及基本组成结构
1. 按成型方式分:注塑、吹塑、压铸等
A. 注塑按模具结构分:中空成型三板模及二板模
2. 按流道方式分:普通流道及垫流道
3. 各模板的功用:
A.三板模与二板模的区别:
三板模放置浇口方式多样灵活,但费料、成本高
二板模结构简单,成本低,但不灵活、仅满足一般需要
B. 普通流道与热流道的区别:
普通流道:
优点: 成本低、,结构简单
缺点: 费料. 周期长
热流道:
优点: 生产效率高,流动性较佳,省料.
缺点: 模具结构复杂.
6. 塑胶模具怎样计算吨位
1、确定注塑量------假设零件理论重量80g。计算产品螺杆炮筒最大注塑量选型范围 80/0.75=107g 到 80/0.25=320g 之间。选择注塑机螺杆炮筒大小的范围在107~320之间。
2、确定锁模吨位-------计算锁模吨位 = (产品正投影面积(cm)*啤数+流道面积)* 材料黏度系数
材料黏度系数:一般PP 0.3~0.4 PAPCPOM 0.65~0.75。你可以在网上查询
3、根据模架大小确定锁模机构尺寸。
7. 塑胶模具怎样分正反面
主要是看浇口吧?有浇口的一半是正面也就是上面
8. 塑料模具脱模过程
模具脱模的方法如下:
一、加入添加剂;
往烧结粉末中混入油类碳氢化合物或水等添加剂,在烧结时添加剂分解,随后沿着模壁的间隙逸散出来,这对获得完整的烧结制件和提高模具寿命都有好处。
二、热脱模;
当制取环状制件时,由于冷却时的收缩而难于脱模。若如下图39所示,当烧结结束时,在烧结制件尚未冷却时趁热脱出成形用棒3,并将模冲2顶上来,则能取出烧结制件。由于此过程完全是在热态下进行,所以脱模比较方便,也便于对制件进行整形加工,其压机装置也有可能小型化。
9. 请问注塑模具设计产品外形尺寸怎样转换成模具图面,具体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一般产品外形尺寸都要放缩水,放大一定比例就是模具上的尺寸了,比例因材料而改变。
10. 模具如何从设计到成品
一.浇注系统的组成普通的流道系统(Runner System),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Nozzle)到模穴的必经通道。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Primary Runner)、分流道(Sub-Runner)以及浇口(Gate)等。 1.主流道也称作主浇道、注道(Sprue)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2.分流道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First Runner)以及第二分流道(Secondary Runner)。分流道是主流道至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3.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为短小肉薄的部分。其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塑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动性良好(由于塑料的切变致稀特性);黏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黏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回流,以及避免模穴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塑件。 4.冷料井也称作冷料穴。目的在于储存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冷料井通常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二.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模穴布置(Cavity Layout)的考虑 1)尽量采用平衡式布置(Balances Layout); 2)模穴布置与浇口开设力求对称,以防止模具受力不均产生偏载,而发生撑模溢料的问题; 3)模穴布置尽可能紧凑,以缩小模具尺寸。 2.流动导引的考虑 1)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填满模穴,不产生涡流,且能顺利排气; 2)尽量避免塑料熔胶正面冲击直径较小的型芯和金属嵌件,以防止型芯位移(Core Shift)或变形。 3.热量散失及压力降的考虑 1)热量损耗及压力降越小越好; 2)流程要短; 3)流道截面积要够大; 4)尽量避免流道弯折及突然改变流向(以圆弧角改变方向); 5)流道加工时表面粗糙度要低(也不能过于光滑); 6)多点进浇可以降低压力降及所需射压,但会有缝合线问题。 4.流动平衡的考虑 1)一模多穴(Multi-Cavity)充填时,流道要平衡,尽量使塑料同时填满每一个模穴,以保证各模穴成型品的品质一致性; 2)分流道尽量采用自然平衡式的布置方式(Naturally-Balanced Layout); 3)无法自然平衡时,采用人工平衡法平衡流道。 5.废料的考虑在可顺利充填同时不影响流动及压力损耗的前提下,减小流道体积(长度或截面积大小),以减少流道废料产生及回收费用。 6.冷料的考虑在流道系统上设计适当的冷料井(Cold Slug Well)、溢料槽,以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 7.排气的考虑应顺利导引塑料填满模穴,并使模穴内空气得以顺利逃逸,以避免包封烧焦的问题。 8.成形品品质的考虑 1)避免发生短射、毛边、包封、缝合线、流痕、喷流、残余应力、翘曲变形、模仁偏移等问题; 2)流道系统流程较长或是多点进浇(Multiple Gating)时,由于流动不平衡、保压不足或是不均匀收缩所导致的成品翘曲变形问题应加以防止; 3)产品外观性质良好,去除修整浇口方便,浇口痕(Gate Mark)无损于塑件外观以及应用。 9.生产效率的考虑尽可能减少所需的后加工,使成形周期缩短,提高生产效率。 10.顶出点的考虑需考虑适当的顶出位置,以避免成形品脱模变形。 11.使用塑料的考虑黏度较高或L/t比较短的塑料,避免使用过长或过小尺寸的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