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简介
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简介
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的钢铁企业。
该钢铁厂成立于上世纪,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壮大,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八一钢铁厂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在国内外钢铁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一、企业概述
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作为新疆地区最早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见证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该厂集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流程于一体,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多种规格的钢材产品,如板材、线材、型材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公路等领域。
二、产能与规模
八一钢铁厂经过多年建设,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厂具备较高的年生产能力,产品线丰富,质量稳定可靠。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钢铁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八一钢铁厂秉承“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企业宗旨,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注重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将继续加大技术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为实现更加辉煌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Ⅱ 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大事件
1959年7月3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批准凤凰锰铁厂和南宁八一钢铁厂合并成一个单位,定名为“凤凰八一锰矿”;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凰八一锰矿宣布正式成立。
1968年10月27日,八一锰矿101号1800kVA电炉建成投产,炼出第一炉锰铁。
1970年至1972年,冶炼厂102、103、104、105、106号1800kVA电炉相继建成投产,并于1970年开始生产锰硅合金。
1975年9月6日,冶炼厂202号1800kVA精炼炉建成,试产中碳锰铁成功。 1979年9月,八一锰矿获国务院嘉奖令,授予“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称号。
1980年5月9日,冶炼厂107号1800kVA电炉建成投产。 1984年3月,冶炼厂2×5000kVA电炉改造扩建工程动工,并于1985年5月23日竣工投产。
1985年4月,冶炼厂2×12500kVA电炉工程动工,并于1987年5月16日301号锰硅炉建成试产,302号炉也于8月16日投产。
1985年6月26—27日,八一锰矿隶属关系变更,由自治区直属企业改属柳州地区。8月,柳州地委、行署批准八一锰矿实行矿长负责制。
1988年5月,2×100立方米锰铁高炉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号和2号高炉分别于1990年1月和5月投入生产。 1988年11月10日,矿劳动服务公司 开工建设。1990年3月,凤凰糖厂第一期工程竣工,1990/1991年榨季制糖系统试产成功。
1988年12月23—24日,矿劳动服务公司水泥厂扩改年产4.4万吨的第二条水泥生产线无负荷联动试机成功。 1992年1月1日,八一锰矿增挂“八一铁合金厂”厂名。
1992年10月5日,国务院经贸委、计委、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联合组成的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划定,八一锰矿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1992年11月11日,由自治区冶建承建的利用高炉余热发电配套工程,使高炉二次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厂内重点工程2×3000千瓦发电厂点火试产,次年2月,高炉余热发电厂并网发电成功,正式投产。
1993年9月20日,经国家经贸部和自治区经贸委批准,八一铁合金厂取得进出口业务自主经营权。
1995年5月18日,厂工会“职工之家”大楼落成。
1996年元月1日,原高炉分厂与法国康密劳亚洲铁合金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广西康密劳铁合金有限公司”挂牌运营。其中八一铁合金厂占股30%。
1996年9月15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全线通车,高速公路通过八一厂区,并在厂区开通出入口。
1996年9月16日,新2×5000kVA电炉技改工程开工,并于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产。
1996年11月10日,公司下属凤凰糖厂完成日榨由1500吨扩大到2500吨技改扩建任务。
1996年3月6日,广西八一铁合金厂更名为“广西八一铁合金总厂”。
1997年8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到八一视察工作,并题名留念。
1998年元月17日,以补偿贸易形式与康密劳亚洲有限公司签订引进300万美元易地改造新建2×6300kVA电炉协议,2月16日工程开工建设,
1999年元月15日竣工投产。
1998年10月24日,在中国工会十三大闭幕式表彰会上,八一工会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998年12月31日,八一硅锰合金和锰铁等铁合金产品通过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核,获得GB/T19002—ISO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并获评为1999年度广西名牌产品。
2000年9月20日,以补偿贸易形式与香港锦华矿产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引进220万美元易地改造新建2×6300kVA电炉协议,当年11月3日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01年9月3日建成投产。
2000年10月8日,八一铁合金总厂整体改制为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下属有一个主体生产厂冶炼厂和九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2001年,八一集团公司投资450万元和200多万元建造的2座12500kVA电炉、新建2座6300kVA电炉烟气除尘系统治理系统工程通过柳州地区环保局达标排放验收。
2001年,八一集团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先后签订“铁合金纯净化、精品化工艺研究”合同和“铁合金连续铸造技术的开发”协议。
2002年3月13日,八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组合式导电铜瓦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2002年6月1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同志再次来到八一集团公司进行调研考察。
2002年9月1日,集团公司中、小学校移交柳州地区来宾县管理。
2002年9月16日,集团公司投资2802万元建设的220kV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每年可为公司降低电费800万元,实现线路节电1400万千瓦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2002年10月,集团公司铁合金产品质量体系通过换证现场审核,符合GB/T19001—ISO9001:2000标准要求。
2003年3月13日,八一集团公司与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书。
2003年3月,集团公司“换底锭模”新技术开发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厅项目成果鉴定会专家鉴定。
2003年4月7日,八一集团公司与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广西汇元锰业有限公司举行第一次股东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公司章程》并《出资协议书》。该公司于2003年月日注册挂牌成立,八一集团公司占股35%。
2003年10月1日,集团公司下属广西凤凰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被广东省东莞糖业集团公司收购,更名为广西来宾东糖凤凰糖业有限公司。
Ⅲ 新疆有哪些钢铁厂
新疆地区的钢铁产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宝钢八钢、新兴铸管以及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是这一地区的代表企业,他们各自的发展轨迹、产能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新疆钢铁产业的多彩画卷。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宝钢八钢**
- **历史沿革**: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八钢”,其前身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1年9月。八钢不仅是新疆的国有骨干企业,也曾经是自治区的利税大户,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产能规模**:目前累计粗钢产能约1895万吨,其中八钢占比47%,这表明八钢在新疆钢铁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托中国宝武集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八钢的发展聚焦于氢能、新能源等四大清洁能源产业。
- **未来发展**:作为中国宝武集团的一级子公司,八钢积极拥抱变革,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 **新兴铸管**
- **历史沿革**:新兴铸管的起源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所辖军需企事业单位整编重组而来,现今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并且位列世界500强企业。
- **产能规模**:新兴铸管在巴州和静设有分厂,通过整合旗下资源,形成了集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的经营模式。
- **未来发展**:面对全球化竞争和市场多变的需求,新兴铸管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旨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同时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和交流。
3. **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
- **历史沿革**: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革开放以来率先建成投产的全流程钢铁项目,坐落于五家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0月。
- **产能规模**: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迅速成长为区域内的重要钢铁生产企业。
- **未来发展**:昆仑钢铁致力于把握地区经济发展的脉动,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新疆本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在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新疆的钢铁产业虽然面临着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特别是建材产能占比过高,导致板材供不应求而建材销路困难的局面。针对这一挑战,新疆的钢铁企业正在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逐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综上所述,新疆的钢铁产业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已形成以宝钢八钢、新兴铸管和新疆昆仑钢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产业格局。这些企业不仅承载着新疆工业发展的厚重历史,也展示出面向未来、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的时代风貌。他们的成功,既是对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能力的有力证明。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新疆钢铁产业将继续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努力克服挑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