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钢筋位移超规范的处理方式
如果钢筋位移在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宽:高≥1:6,保证模板支设即可。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8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0mm以上,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深度约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5d,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种: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1)小钢筋变大钢筋如何施工方案扩展阅读: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钢筋通常按定尺长度交货,具体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注明;钢筋以盘卷交货时,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允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可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及盘径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
钢筋按定尺交货时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直条钢筋的弯曲变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❷ 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直径大时,如何连接
KZ纵向钢筋下柱钢筋比上柱钢筋直径大时,下柱钢筋分批伸入上柱,回可绑扎搭接,也可采用机械连答接和焊接连接。下柱钢筋分批伸入上柱具体要求,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见11G101-1第57页,图4;非抗震KZ纵向钢筋连接见11G101-1第63页,图4。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❸ 精轧螺纹钢筋张拉施工步骤
张拉工作程序:检查孔道是否通畅→→将锚固端清理干净→→旋上锚具→→用连接器连接千斤顶张拉杆与预应力钢筋→→安装工具锚→→按规范程序张拉到设计吨位→→超张拉→→持荷5分钟→→退回设计吨位→→检查各项张拉控制指标→→上紧锚具锚固→→卸载→→旋下工具锚。
预应力粗钢筋均采用单根张拉,在张拉时采用左右和上下对称原则进行,凡由永久筋和临时筋组成的预应力筋,须在张拉时将永久筋锚固后撤出临时筋,不得在所有筋张拉完成后一次撤除临时筋。
为保证张拉质量,据我的施工经验,对精轧螺纹钢筋采用复拉工艺是必要的,因为预应力粗钢筋一般设计较短,相应的伸长值也较短,在锁紧锚固螺母时会因为偏心等因素造成伸长量的微量回缩,此值与本来就比较短的理论伸长值相比的比例会很大。如不采用复拉可能会造成预应损失值过大
❹ 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有哪些
在编制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方案时,确保钢筋的品种、数量、间距、尺寸、绑扎、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详细查看图纸和查阅101图集来确认这些参数。此外,还需要关注保护层的厚度、数量以及放置方式,确保钢筋通过扎丝固定,避免钢筋表面出现严重的铁锈或被油类物质污染。
施工单位有时会在钢筋间距上做些调整,只要不超过2公分,通常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但即便如此,也要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为间距问题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还要注意钢筋的连接方式,确保搭接长度足够,接头位置合理,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控钢筋的质量和安装情况,确保所有钢筋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避免出现安装错误或遗漏。同时,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钢筋的绑扎、搭接和固定都达到规范要求,避免因施工质量不达标而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包括钢筋的进场检验、存储条件、运输方式等,确保钢筋在施工前处于良好状态。此外,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钢筋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行操作。
总之,在编制和执行钢筋施工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钢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为整个建筑结构提供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