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柱子,剪力墙钢筋移位过大,怎样处理
接绑扎,使得位移钢筋按1、位移的钢筋在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内。
剪力墙结构钢筋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平法GB 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11G101-1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要抓住钢筋工程施工的重点,加强钢筋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管理。
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剪力墙钢筋的安装,要依据墙体外皮线位置和墙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调整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按1/6坡度比要求,在校正竖向甩槎钢筋后,进行墙体竖向钢筋的连接。
(1)墙柱钢筋如何固定不移位扩展阅读:
截面相同法举个例子,原来的直径是22,需要换算的直径是12,那么就需要2根直径为12的代换。记住只能大不能小。
质量相同法同样举个例子,原来为直径22的钢筋需要2根,其重量假设为50千克,那么需要换直径为12的钢筋,其质量必须大于直径为22的钢筋质量,就是要大于50千克。
这个只是作为施工员在实际中的简单作,不作为计算工程量。图纸上真的说:“剪力墙钢筋双向”的话,设计与施工就无法沟通了(设计没有采用平法规定)手中的图纸当心了。因问反映了图纸的水平。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身,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即您所问的剪力墙钢筋双向‘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XX(X排)当墙身所。
② 如果柱子,剪力墙钢筋移位过大,怎样处理
针对柱子或剪力墙钢筋移位过大的问题,处理方法如下:
1. 钢筋仍在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内
2. 钢筋已超出柱子或剪力墙截面尺寸
在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处理后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已经出现钢筋移位的柱子或剪力墙,应加强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③ 柱钢筋移位按规范是怎样的处理方法
1、柱钢筋移位的处理,钢筋的偏位在工程施工中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通病问题。而且多发生在 墙柱钢筋。
2、柱子偏移产生的原因:
(1)是因为模板垂直度没有控制好。
(2)是砼浇筑过程对 钢筋的扰动太大。
(3)是柱子变截面时,钢筋收时,定位筋没有做好。
3、要想减少钢筋的偏移问题,主要还是要注重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首先定位要准确,很多钢筋移位是定位不准确造成的。
(2)首先在钢筋施工时,钢筋固定要牢固,一般用点焊与板钢筋基础钢筋焊 牢。保护层常采用的砂浆垫块必须按要求设置,并绑牢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 度;要求垫块要有一定的强度,最好采用塑料垫块。
(3)在支设墙柱模板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保护层垫块碰掉或碰坏,要注意保 护;墙柱模板支设完后,要检查上口的钢筋是否与模板接触,如果有,要在墙 柱上口增加垫块,确保墙柱主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4)墙体的水平钢筋应超出楼板面一到两道,并要用要用拉筋隔三拉一进行 加固,柱子钢筋的箍筋同样要超出层面2 至三个,并加固。
(5)在浇灌混凝土时,注意不要过振。
(6)注意浇筑方向和顺序,防止浇筑时混凝土挤压造成钢筋移位。
(7)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碰撞造成钢筋移位。 只要按以上要求施工,基本可以避免钢筋偏位。如果发生了偏位,要根据 偏移的大小来进行处理。 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现钢筋偏位,则要在底板混凝土上向下凿一些,尽 可能的使偏位钢筋在底板混凝土下矫正,矫正完成后还要增加附加筋,使上层 的荷载能垂直的传入基础。 针对框架柱钢筋移位,位移小的可以用1:6 的方法直接矫正,位移较大且 小直径钢筋可以用植筋的方法重新生根,但是较大直径的钢筋,应该剔 凿砼至梁主筋,把柱主筋加拐子与梁筋进行焊接,重新生根,这样才能保证钢 筋的抗拉强度和质量,而植筋针对较大直径的钢筋的抗拉能力和砼的握裹力是 不够的。
④ 墙柱模板验收规范要求
墙柱模板验收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钢筋底部要求:
钢筋捆绑要求:
对照施工图纸验收:
注意:墙柱模板验收是确保结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⑤ 5分钟学会墙、板、柱、基础等常用钢筋定位措施
钢筋定位是钢筋施工中关键的基础工作,确保墙柱钢筋位置准确无误,避免墙柱移位和板筋塌陷,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适宜。以下是结合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总结的钢筋定位措施,供参考。
基础筏板的钢筋定位措施:为确保筏板的有效厚度,于筏板钢筋绑扎时增设架立筋。架立筋沿纵向间距1500mm布置一根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间距1000mm采用一根竖向钢筋加一根斜撑钢筋焊接连接,直径与筏板钢筋相同。具体操作方式见下图。
地下室抗水板的钢筋定位措施:为保证抗水板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的有效高度,采用马凳钢筋支撑。计算马凳钢筋高度,根据底板厚度和钢筋有效保护层进行加工。纵横间距1000mm布置马凳筋,材质为HRB400Φ14钢筋,高度为抗水板高度减去上层钢筋保护层及直径。
柱筋定位筋做法:暗柱插筋采用水平定位箍筋固定,墙体插筋则采用定位梯子筋,固定在板钢筋上,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同时保障墙体保护层。框架柱钢筋定位:柱插筋与底板交接处增设定位筋,与底板筋绑扎牢固,防止根部移位;柱截面发生变化时,确保弯折点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柱主筋间距均匀正确,在绑扎柱箍筋前先在柱顶端绑扎Φ14专用定位柱箍。
剪力墙钢筋的定位:通过竖向钢梯、水平钢梯及横向限位顶棍控制钢筋间距、排距。竖向钢梯用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级的钢筋制作,代替墙体竖向钢筋。水平钢梯安装于模板上口,带钢筋头以卡住竖筋,确保竖筋位置。横向限位顶棍用于控制模板间距,与模板接触段需平滑,采用无齿锯加工。
主楼楼板钢筋定位做法:为防止楼板上层钢筋被压塌、踩塌,确保板负筋位置及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所有主楼楼板钢筋均采用成品马凳钢筋支撑。计算马凳钢筋高度,外加工。马凳钢筋材质:主筋采用Φ6.5钢筋,脚采用Φ4钢筋,高度为板厚度减去上层钢筋保护层、上层钢筋直径、下层钢筋直径,纵横间距为1000mm。成品马凳大样如图所示。
⑥ 暗柱封顶做法
暗柱封顶的做法可以简单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钢筋锚固:
墙柱钢筋收头:
整体检查与固定:
总结:暗柱封顶的做法主要包括钢筋锚固、墙柱钢筋收头以及整体检查与固定。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暗柱封顶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