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梁柱,柱的纵向钢筋与箍筋应满足哪些
在设计框架梁柱结构时,对于柱中的纵向钢筋配置,需严格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超过5%。其次,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应至少为50mm,通常不宜超过300mm。在偏心受压柱的侧面上,当截面高度达到600mm时,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此外,圆柱中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至少6根,且应沿周边均匀布置。
针对偏心受压柱,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300mm。对于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应依据梁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在柱中的箍筋配置方面,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钢筋最大直径的四分之一,且不应低于6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或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倍的纵向钢筋最小直径。柱及其他受压构件的周边箍筋应封闭式布置。对于圆柱中的箍筋,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特定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形成135度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的箍筋直径。
当柱截面短边尺寸超过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数量超过3根时,或截面短边尺寸不超过400mm但纵向钢筋数量超过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若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箍筋直径应不少于8mm,间距不应超过10倍的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同时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形成135度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少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箍筋的柱中,如果在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的作用,箍筋间距不应超过80mm及dcor/5,同时不宜低于40mm。dcor为按照箍筋内表面确定的核心截面直径。
具体梁柱节点的要求,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第124页至129页。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2. 框架结构构造柱箍筋为什么不是用直径6间距200的
因为构造柱复最小截面为制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可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宜适当加密,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框架结构构造柱钢筋的做法:
(1)上下两层构造柱很难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钢筋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3)凿出梁主筋,影响结构受力。
(2)框架柱配筋最小放什么钢筋扩展阅读
框架结构里构造柱说是抗震,实际上就是起一个对墙体约束的作用,用圆6@200的箍筋完全没问题。圆8@100可能是在砌体结构中考虑了构造柱的箍筋加密问题。
框架结构填充墙构造柱是非承重结构,它们对于填充墙是其稳定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地区非常重要),多数都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有断面详图或说明采用什么图集上的做法。通常是:纵向钢筋为4根直径12的,加箍筋6的,间距100/200。
3. 框架柱纵筋可以用8根14mm的钢筋吗
20 六层楼房,底框结构。总共8根承重柱,请问,这些柱子的纵用8根14mm的螺纹钢,这样配筋可以吗? 补充:柱子为400*400补充:烈度这个我倒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广西大石山区,不是在地震带。满意答案SS12级2009-08-02我刚查过抗震规范,对底框柱的纵筋直径,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应该说选用14的钢筋,在规范上没有问题。但个人认为偏小了,因为过渡层构造柱的钢筋最小要用16的,另外还和当地的设防烈度有关。 补充: 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多少? 补充: 如果是6度的话问题不大,7度就不太好,当然,实际计算没问题也是可以的。 追问: 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不是不考虑地震烈度,还是旧规范呢?听说执行新规范了?明天要下料了,我看见有一个搞建筑设计的人,他家的柱子都是12的筋,五层楼。听他说帮人家设计的时候,是按工程造价收钱,所以设计的时候用筋都加大,提高照价。 回答: 正规的建筑设计地震烈度是必须考虑的,且规范是有明确规定的。个人认为,14的钢筋直径已经偏小了,不要信道听途说的东西,几根钢筋才值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