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框架节点构造中梁柱纵筋在节点区的锚固方式和要求有哪些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1.6.7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框内架节点区的容锚固和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处,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贯穿中柱的每根梁纵向钢筋直径,对于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5,当柱为圆形截面时,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5;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柱截面,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2
对于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间节点以及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图11.6.7的相关构造规定。图中llE按本规范第11.1.7条规定取用,labE按下式取用:labE=ζaElab (11.6.7)
式中:ζaE——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按第11.1.7条规定取用。
⑵ 上下框架柱变筋和变径时钢筋怎么锚固,锚固长度是多少
按一定的方向用钻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体内,插入预应力锚索内(钢筋),然后用水泥将容孔固结起来即可。
锚固长度是200mm及以上,因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3.1条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且不应小于200mm。
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应根据钢筋的受力情况、保护层厚度、钢筋形式等具体锚固条件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2)框架柱梁同宽钢筋怎么锚固扩展阅读: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⑶ 梁钢筋在柱里面如何锚固
梁钢筋在柱里面的锚固方式主要取决于柱的宽度以及锚固长度。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锚固方法:
首先,如果梁上下铁均能伸入柱内达到基本抗震锚固长度的0.4倍后弯折15d,且下铁弯钩段放在上铁弯钩段内侧,这是一种有效的锚固方式。这种方式能够确保钢筋在受到拉力时不会轻易脱出,从而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梁钢筋还可以采用直锚的方式进行锚固。具体来说,就是梁上下铁直接伸入柱内,且伸入长度必须大于等于抗震锚固长度lae,并且大于等于0.5倍的柱宽加上5倍的钢筋直径。这种方式适用于柱宽足够,能够满足直锚长度要求的情况。
另外,当柱宽较窄,无法满足直锚要求时,可以采用加锚板的方式进行锚固。即梁上下铁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且伸入长度大于等于基本抗震锚固长度的0.4倍,然后通过锚板进行固定。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因柱宽不足而导致的锚固难题。
总的来说,梁钢筋在柱内的锚固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既要考虑柱的宽度,也要考虑锚固长度等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锚固的有效性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方式等都需要满足相关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例如,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咨询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结构工程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建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