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何谓钢材的强屈比其大小对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版件的可靠性越大,一般权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机器零件的屈强比高,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屈强比是指钢材的屈服点应力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小,结构安全性能高,屈强比太大,钢材不能有效利用。
(1)钢筋为什么不能太大扩展阅读:
按塑性设计时,钢材的力学性能应满足强屈比fu/fy≥1.25。对于有延性要求的结构构件,钢筋强屈比也不应过大,否则会造成预期屈服构件出现承载力超强而不能实现预期的延性屈服机制。主要是为了保证纵向钢筋具有一定的延性,当构件某个部位出现塑性铰后,塑性铰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一般用来检测螺纹钢筋,一般圆钢不需要检验强屈比。
⑵ 请问梁在配筋时,为什么不选用大规格的钢筋,譬如说有32和28的,为什么不选32的选28的
当配筋面积是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根数多的小直径钢筋有理论依据的:
(1)就钢筋与混泥土的附着力上来讲,根数多,表面积大能增加钢筋与混泥土的附着力(两种不同物质接触部分的相互吸引力。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只有当两种物质的分子十分接近时才显现出来。两种固体的一般不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不能发生作用;液体与固体能密切接触,它们之间的附着力能发生作用),能起到提高整体粘结的作用。
(2)就规范中经常提到的握裹力(混凝土抵抗钢筋滑移能力的物理量,以它的滑移力除以握裹面积来表示(Mpa),一般情况下,握裹强度是指沿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剪应力,亦即是粘结应力)来讲,在满足钢筋360°被混泥土包裹的情况下,多一根钢筋就能增加钢筋与混泥土之间的作用。用握裹强度R=P/3.14dL确定。P,为拔出力,d,钢筋直径,L,钢筋埋入长度。所以正如公式中表明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d越小握裹力远大。
(3)就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多一根钢筋早保证梁有效高度的情况下,能起到减少施工误差的作用,比如某根钢筋在绑扎的过程当中下陷了位置,但是就整体而言他只是正确位置排钢筋中的一根,所以对结构构件抵抗受力没多大影响。
PS:第三点是个人观点,可以保留。
⑶ 为什么箍筋间距不能过大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具体的数值规定,间距过大则箍筋对纵向受力钢筋的约束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