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框架结构填充墙上的拉接筋的植筋要求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拨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测值应为6.0KN。抽检钢筋在检测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宏观裂损现象;持荷2mim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Ⅱ 锰钢价差指的什么东西94土建定额的钢筋怎么套的
锰钢价差,指在套定额时,实际价格与定额单价的差。
专若按定额计算
1、人工费的属调整费率一般依据当地造价站出具的文件进行调整。
2、材料价格则依据当地造价站出具的地方信息价进行调整。对于造价高或非一般大众化材料,则采取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价格。
3、机械费也按文件调整。若无文件,则不调整。
Ⅲ 关于柱子里圈梁钢筋和墙体拉结钢筋,后植钢筋和预埋方式优缺点的问题
这个是个简单的工艺,你说的直接在混凝土柱子里面预留,那个工艺早就不用了,这个工艺被淘汰的原因,你说了些,我把漏的给你补上:造价高(材料损耗大) 施工期长 不好控制,所以现在都用后植法,我把这个工艺说下,好处是施工简便 准确 速度快
1、在混凝土上钻孔,孔深不小于所植钢筋直径的10倍,就是10D
2、吹洗孔内粉尘(所谓洗就是用干布檫)
3、向孔内关注结构胶,把制作好的钢筋插入控内
你后接,那个位置你还弄错的话,那就不用干了,呵呵,你明白了吗?这个工艺也是国家推广使用的1个工艺,所以,你说出后植法,就可以,没人在会追究你什么的
Ⅳ 板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
板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计算公式:钢筋长度=板净跨Ln+伸入左右支座内长度+弯钩增加长度。根数=(板净跨Ln+2*保护层厚度C-板筋间距)/板间距+1X,Y向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做。
板的钢筋工程量怎么计算需要详细步骤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la:非抗震;lae:抗震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根数=(净长-2*50)/间距+1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根数=洞口宽/间距+1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6.25d(一级钢筋)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板筋怎么计算
板筋计算公式:不规则板面积为S 正方形边长为b,b=根号S 钢筋间距为a,钢筋单向布筋根数为n=b/a 钢筋直径为d,钢筋总长度L=b(2n+1)+lm 当钢筋直径为ф6-ф10时,板两端头钢筋的增加长度lm按下式计算,简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板筋优化有效的板筋优化不仅可以合理地组织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挖掘材料潜能,而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单机容量增大引发的负面效应。
此外,对比相同容量、同期开发的国内外水电机组可以发现,国内独立设计的机组较厚重,国外设计的机组(如日立/马卡古瓦,CE/清江)相对较轻薄。
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国外对机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4)砌墙拉结钢筋损耗率是多少扩展阅读钢筋的类型:1、分布筋:一般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钢筋垂直。2、构造钢筋:因构件在构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钢筋。3、弯起钢筋:主要在构件端部起着抗剪的作用。
4、拉结钢筋:是构造上为了满足连接构件间稳定性需要而增设的钢筋。
板筋计算公式
板筋计算公式:不规则板面积为S 正方形边长为b,b=根号S 钢筋间距为a,钢筋单向布筋根数为n=b/a 钢筋直径为d,钢筋总长度L=b(2n+1)+lm 当钢筋直径为ф6-ф10时,板两端头钢筋的增加长度lm按下式计算,简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4)砌墙拉结钢筋损耗率是多少扩展阅读板筋结构具有重量轻、承载力高、抗弯能力强、占用空间小的特点,经合理设计可以起到支撑、防护、构架联接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怎么计算板内钢筋工程量设支座中对中跨距为L,支座宽为hc,支座内主筋直径为D,保护层厚度为bhc,锚固长度为LaE,d为所在钢筋直径.(1)上部贯通筋2Ф18单支长=L hc-2*bhc-2*D-0.06 2*15*d总长=单支长*2(2)下部受力纵筋2Ф16单支长=L hc-2*bhc-2*D-0.06 2*15*LaE总长=单支长*2(3)抗扭筋N2Ф12 单支长=L-hc 2*15*d 12.5*d总长=单支长*2(4)左部角筋(只有1根,其余2根为贯通筋)总长=(L-hc)/3 hc-bhc-D-0.03 15*d(5)右部角筋(第一排只有1根,其余2根为贯通筋,第二排有2根)第一排长=(L-hc)/3 hc-bhc-D-0.03 15*d第二排长=(L-hc)/4 hc-bhc-D-0.03 15*d总长=第一排长 第二排长*2(6)箍筋Ф8@100/200单支长=(0.4 0.5)*2-8*bhc 8*0.008 2*11.9*0.008支数=(L-hc-2*1)/0.2 (1-0.05)/0.1*2 1箍筋总长=单支长*支数钢筋汇总:Ф10以下钢筋总重 M(单位为千克) =所有钢筋总长(单位为M)*0.395最后将千克转化为吨,保留3位小数.
Ⅳ 板的钢筋有哪几种
板主要有受力筋、分布筋、支座负筋。
受力筋一般分布在板的受力方向下部(悬挑板相反)。
分布筋布置在不受力方向下部,和受力筋组成钢筋网(双向板没有分布筋,都是受力筋)。
支座筋布置在板的支座处,伸出支座1/3跨截断,对于防水要求高的,就通长布置了。
(5)砌墙拉结钢筋损耗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一、梁与板
①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②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二、长度的确定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45°、6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