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起步筋的距离是什么
一般为5cm。起步筋距离是某构件开始布筋的地方距离构件的边的距离,一般为5cm。剪力的水平分布筋一般从混凝土顶面50mm,开始计算,竖向筋从暗柱或框架柱的钢筋计算,一般按1/2的竖向筋间距计算。
起步筋距离是某构件开始布筋的地方距离构件的边的距离,一般为5cm。
剪力的水平分布筋一般从混凝土顶面50mm,开始计算,竖向筋从暗柱或框架柱的钢筋计算,一般按1/2的竖向筋间距计算。
起步筋位置:第一道箍筋及墙体第一道竖筋、水平筋距支座的距离控制在5cm或5cm以内;过梁两端箍筋必须有一根进支座5cm;在绑扎时先定出起步筋的位置,然后进行分档。
强调起步筋的位置主要是防止支座上下口的45度裂缝。
Ⅱ 板支座负筋的起步距离为
板支座负筋的起步距离为s/2。
板支座负筋的起步距离为(C)答案:C。
A、50mm;B、s;C、s/2;D、100mm
板负筋起步距离梁边是1/2间距,构造钢筋的起步距没有小于等于75mm的规定,如果是200的间距的话,那起步距不是按75计算;按100mm计算。
板支座负筋
板支座负筋,也称为受拉筋或底筋,是一种在混凝土梁板结构中用于加固受拉区域的钢筋。它的作用是增加梁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性能,以抵抗受拉应力。
在梁板结构中,下表面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和破坏,而负筋的作用是将这部分受拉应力转移到钢筋上,并通过钢筋的抗拉能力来抵抗开裂和破坏。负筋一般布置于梁板底面,并平行于梁板的主筋(顶筋)。
负筋的布置和设计应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设计规范来确定。一般来说,负筋的布置要满足以下原则:
1、负筋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受拉钢筋面积布置,并与梁板的主筋相垂直。
2、负筋的直径和间距应根据结构设计规范和受力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负筋的直径比主筋小一些,间距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负筋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在具体的工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进行设计和验证,以确保负筋的安全和有效性。
Ⅲ 板的支座是梁 剪力墙时板顶钢筋起步距离为多少
钢筋板筋起步筋距离50mm。
板筋的使用在建筑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同时也提出一些新问题。以水电机组为例,发电机上、下机架、转子支架等许多部件属于板筋结构。
为提高电站综合效益,当前动力设备的发展趋向于大容量、高负载机组。单机最大容量达到70 万kW,下机架负载5500t。容量的增大带来刚度、强度、稳定性、绝缘等方面一系列问题。
简介:
有效的板筋优化不仅可以合理地组织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挖掘材料潜能,而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单机容量增大引发的负面效应。此外,对比相同容量、同期开发的国内外水电机组可以发现,国内独立设计的机组较厚重,国外设计的机组(如日立/马卡古瓦,CE/清江)相对较轻薄。
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国外对机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继桁架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之后,国内一些单位陆续开展了板、实体优化方面的研究。程耿东对薄板结构进行了分析,易泽明、李彩云等应用规划法分别对离心机、悬臂结构进行了实体优化,方刚、康达昌对薄壁箱形体进行了准则优化。
Ⅳ 独立基础底板钢筋起步筋距离基础边尺寸是什么
上面那个回答50mm的是保护层的距离,起步筋的话应该75mm和钢筋间距的一半取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