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筋混凝土后浇带工程量如何计算
钢筋混凝土后抄浇带
钢筋袭混凝土主体与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梁板钢筋连为一体,并同时施工。但在混凝土浇筑时按照图纸设计规定,主体与裙房连接的梁、板混凝土留置一定宽度不浇筑,待主体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后再浇筑。这部分最后浇筑的混凝土,由于是带状的,所以称为后浇带。设计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比原混凝土提高一级。
后浇带,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原混凝土相同时,则只需另列项目计算后浇带增加费,混凝土并入相应有梁板项目。若不同时,后浇带混凝土应单列项目执行有梁板基价,并同时列项计算后浇带增加费。
B.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是怎么计算的
按新规范不可能有具体数值,治学要严谨,不可仅凭经验,要找到经验的出处专
做一个总结性的说属明吧:
说明一下,用ll来表示一个搭接长度(含抗震lle),ll及抗震lle计算参见图集(即附图)
下面以新版G101图集从不常用部位向常用部位说明
1、后浇带,如果采用搭接构造,必须是搭接区段100%,也就是后浇带宽度且不小于800mm
2、板搭接,取一个ll,抗裂板筋取150mm,
3、剪力墙水平筋通常不搭接,竖向钢筋错位搭接一个ll,同部位搭接1.2ll
4、条基底板钢筋网搭接取150mm
5、主梁一般不采用绑扎搭接链接,主梁通长钢筋不可避免采用绑扎接头时,按ll搭接,且注意钢筋错开(错开两个目的,1按混凝土规范省钢筋,或者钢筋整根排放容易满足规范,2浇筑振捣混凝土方便),架立筋按150mm搭接
(注:新规范8米净跨,主梁采用绑扎搭接时,9米计算后通长整根不满足规范搭接锚固要求,还请注意)
6、混凝土规范8.4章,纵向受拉钢筋不小于300,纵向受压钢筋不小于200
C. 广联达钢筋算量里面,后浇带的钢筋怎么设置
中下部双层钢筋,目前软件可以设置但还无法完成计算,那也只能是用自内定义范围的布置。容
纵筋也只能是用自定义范围的布置。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
D. 后浇带钢筋网片如何计算
那个网片需要看打算怎么样做,如果仅仅是做一层,那你就采用整个后浇带的长度算出,乘以4(4是由于后浇带有两侧,每一侧有上下两层,一共为4.)再乘以宽度就可以了。
有些地方是采用每米多少钱算的,。
E. 后浇带周围的钢筋是不是要增加怎么增加怎么算
后浇带周围的钢筋照原设计不变,砼应支模筑成整齐的面。有防水要求的墙、板应按图作止水带。
F. 后浇带钢筋伸长怎么计算是不是后浇带宽X1.5倍
梁尺寸200(宽)*600(高),后浇带宽800mm宽,如图。后浇带体积为:0.2*0.6*0.8*6=0.576m3
G. 后浇带留筋,是什么意思啊,到底怎么留的啊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的处理:
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专墙、专梁相应位置属留设的临属时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后浇带处的钢筋预留:
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7)后浇带钢筋如何计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与抗并重,以预防为主”的设计原则。由于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采用膨胀混凝土来消除残余应力。
2.在结构设计中,因沉降原因设计的后浇带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因施工原因需要后浇带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预留带位置需经设计单位批准。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结构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
参考资料:网络——后浇带
H. 后浇带的钢筋怎么处理
后浇带的钢筋是和浇筑前钢筋同时绑扎,预留的钢筋在两月后浇筑后浇带,清除原有混凝土浮动面石子和钢筋上的铁锈、混凝土浆,并清洗干净后浇筑。
I. 广联达中如何设置后浇带的钢筋
理论上后浇带上无法布置钢筋,我一般用现浇板布置,原理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