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1、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当承重墙的间距不大时,如住宅的厨房间、厕所间,钢筋混凝土楼板可直接搁置在墙上,不设梁和柱,板的跨度一般为2—3米,板厚度约为70—80mm。
2、钢筋混凝土肋型楼板:
也称梁板式楼板,是现浇式楼板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主板、次梁和主梁组成。主梁可以由柱和墙来支撑。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后,整体现浇而成。其一般跨度为1.7—2.5m,厚度为60—80 mm。
3、无梁楼板:
其为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撑在带有柱帽的柱上,不设主梁和次梁。的构造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便于安装管道和布置电线,在同样的净空条件下,可减小建筑物的高度。其缺点是刚度小,不利于承受大的集中荷载。
4、板式楼板:
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不设置梁),并直接支承在墙上的楼板。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房间(如混合结构住宅中的厨房和卫生间)以及公共建筑的走廊。板式楼板按周边支承情况及板平面长短边边长的比值,分为单向板、双向板、悬挑板等。
5、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采用此类楼板是将楼板分为梁、板若干构件,在预制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然后进行安装。优点是可以节省模板,改善制作时的劳动条件,加快施工进度;但整体性较差,并需要一定的起重安装设备。随着建筑工业化提高,特别是大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贰』 现浇楼板的钢筋分布图,现浇板怎样布筋!
现浇楼板的钢筋分布图,现浇板怎样布筋!
现浇板下层钢筋先放短的,然后放长的,上层主筋在上,分布筋在下(如果是双层双向 上面跟下面那层反个劲用,就是如果下面那层先放长的,上面的那层就先放短的 ) 施工多101图集。按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的板平面配筋图上只画出板的负筋(即通俗说的扁担筋),板底的钢筋只注明x方向、y方向的直径、间距,所截图片中没有截到这个注明。
(2)现浇隔板钢筋需入墙多少扩展阅读:分布钢筋,是单向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板中,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钢筋。
用以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抵抗混凝土收缩或温度作用所引起的应力。分布钢筋还可与受力钢筋绑扎成钢筋网,以使作用在板上的集中荷载在较大范围内传布。分布钢筋的用量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用量的15%,每米也不宜少于4根,直径不宜小于6 mm。对四边支撑的单向板,可承担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承受并分散板上部荷载产生的内力;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叠合板楼板穿孔钢筋是如何施工的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
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
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层支撑模板。薄板底面光滑平整,板缝经处理后,顶棚可以不再抹灰。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应用范围及分类 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薄板按叠合面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小,叠合面不设抗剪钢筋,但要求混凝土上表面粗糙、划毛或留一些结合洞。②叠合面承受的剪应力较大,薄板表面除要求粗糙划毛外,还要增设抗剪钢筋,钢筋直径和间距经计算确定。
钢筋的形状有波形、螺旋形及点焊网片弯折成三角形断面的。③预制薄板上表面设有钢桁架 ,用以加强薄板施工时的刚度,减少薄板下面架设的支撑。设计叠合楼板要适应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和叠合成为整体而作为建筑物楼板部件的两种不同受力条件,与全现浇楼板、全预制楼板都不相同。
预制预应力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通常采用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灌筑时间一先一后,龄期显然不一;硬化过程中由于收缩产生附加的翘挠,设计时对此应有所考虑。叠合面的抗剪能力是保证预制薄板与现浇混凝土层共同工作的关键,必须进行验算,有时还要根据计算结果,增加叠合面的抗剪钢筋。对于施工阶段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各种受力状态要进行验算。
预应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满足防火的要求。
现浇板钢筋布置有什么要求
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装配式叠合板上的混凝土板布置钢筋吗
猜想是问的设计而不是安装哈。1.预制板宜纵向安放,使结构为横向承重体系或横、纵向承重体系,不宜纵向承重体系;2.砌体结构中,各块调整完的总宽,板边不得压在墙或梁上;3.板间的间距,板底最窄缝不得小于25mm,用不同宽的板调整;实在有宽缝应按规定加钢筋吊模现浇。
框架结构有柱子靠不拢的大缝,应在图上画出现浇带,加钢筋与梁一同现浇;4.板头与另跨板头的顺板缝里加锚拉钢筋;砌体结构中板长大于3900的沿墙加锚拉筋于板面(90°弯折挂进板缝);5.板的支承长度不得小于100mm。
现浇板上的分布筋怎么布
问题不明确,未说明是什么类型的现浇板。先给你回答个比较通用的现浇板,就是普通住宅楼的。
单层双向板配筋,而后是板的负弯矩筋(负筋、拔据子筋),分布筋是对负弯矩筋说的,一般是Φ6.5的圆钢间距250mm,从支座边3-5cm开始布置到负弯矩筋的端部。
现浇楼板钢筋布置
用直径8mm和直径10mm的钢筋交替布置,钢筋间距100mm。通俗些说,就是第一根Φ8、第二根Φ10、第三根再Φ8、第四根再Φ10,就这样两种直径的钢筋交替布置,每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都是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