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的附加钢筋 是什么
附加钢筋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内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钢筋其实就是容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就是在结构受力方面有没有都行的钢筋,与结构受力无关,分布钢筋就是附加钢筋的一种。
(1)板底附加钢筋如何布置扩展阅读: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过一定高度后,防止梁侧向扭曲的构造配筋,这就是上面说的构造配筋,是按国家规范强制要求而布设的。
2、预埋锚固筋
就是插筋,是为了新旧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满足受力要求而预先插设的。
3、抗扭筋
属于腰筋的一种,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钢筋,需要有“箍筋”和“纵筋”构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内次梁钢筋下部布设的吊筋,解决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内部混凝土剪应力过大的问题。
⑵ 板底的附加钢筋 在实际施工之中是怎么布置的
阴角板附加钢筋应该施工图说明或
般两向构造负筋按间距布满形网格
⑶ 筏板局部有板底附加钢筋怎样布置正确
筏板基础都至少有两层钢筋,结施图上都会标注明白。
怎么布置,只能按图施工,细部构造,依照11G101-3第79页(梁板式筏板)或83页(平板式筏板)大样布置。不能听网友说或自己做主布置。
⑷ 板底附加是否是放在底筋的下面
板底附加筋也不能1概而论;平行于主筋的放在同主筋的1层;垂直于主筋的大部份放在主筋的上面;
⑸ 请教一下,下图中的“底板钢筋附加钢筋”和“附加钢筋”是怎样的排列方式
根据图来可以看出,标注是对源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均有标注。说明是双层双向布置。上面写的是底板钢筋附加钢筋,这应该是板的面筋,主筋按直径为14的三级钢,每200间距布置一根,附加钢筋按直径为12的三级钢,每200间距布置一根.
下面写的是附加钢筋(这个地方,个人认为是图纸标注错误),这应该是板的底筋,主筋按直径为22的三级钢,每150间距布置一根,附加钢筋按直径为14的三级钢,每150间距布置一根.
⑹ 板底附加筋如何布置
地下室底来板15000多平方米,几百条梁每条自都有附加筋,用单构件输入实在是太难得算根数,能不能设置一种可自义长度的板底受力筋如同板面负筋一样,不要说采用板面负筋代替。负筋则有这两种钢筋,如果在计算设置中修改负筋弯折与分布筋等公共属性则其它楼层的板也修改了
⑺ 筏板底部附加钢筋图解
筏板基础的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专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属面和底面。
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⑻ 广联达中,单根板底附加钢筋怎么样布置
在单构件里直接定义,在其他中的修改名称为板底附加钢筋,选择钢筋号什么的
⑼ 板底的附加钢筋怎么识别
所谓“附加钢筋”,大多是设计人感觉需要而局部增加的,“附加钢筋”没有固定的回定义。答
在现浇板或筏板基础中,布置双层双向钢筋,一层在底部的受力筋称为底筋,在图中表示时一般两端为半圆弯勾,或135度弯折,一层是在板或基础顶部的钢筋,称为面筋,它在图纸中一般是两端有90度的垂直弯折。
布置在板底的为底筋(有保护层),布置在底筋之上的为面筋,而板筋图上一般都不会直接布置出来,而是用文字来说明,双层双向的布置就是底筋和面筋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要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