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箍筋,构造筋
捆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版单肢箍筋、开口权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构造筋:
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内考虑各种难以计量的因素而设置的钢筋。就是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
拓展资料:
梁内的钢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钢筋:
1、纵向的受力钢筋:当是简支梁时,纵向的受力钢筋在梁的下部,作用是承受因梁的正弯矩而引起的梁下部受拉。悬挑梁则该钢筋应配置在梁的上部。
2、纵向架立钢筋:梁的形体一般为矩形,当然其他异形梁也很多。但无论哪种截面几何图形,总需要用钢筋骨架来控制住截面形状,因此架立钢筋的作用就是:起形成梁截面几何形状的作用。
3、纵向弯起钢筋:在纵向钢筋中往往还有弯起钢筋,但不是所有的梁都有,只有在梁内剪力较大时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梁内的弯起钢筋也称为腹筋,其作用是承受和抵抗梁内剪应力。
捆筋——网络
构造筋——网络
B. 这个钢筋图纸箍筋表示的是什么啊
梁的钢筋平法标注,没有啥难点,如果看不懂建议还是去看16g101看看平法制图规范
C. 建筑图中,钢筋4Φ18,箍筋2Φ8@200代表什么意思
4Φ源18表示柱子或者梁的4根主筋是18mm,一级钢。
箍筋2Φ8@200表示箍筋是mm的一级钢,箍筋间距200mm。
箍筋2Φ8@200这个表示有错误,应该是Φ8@200。
(3)钢筋图纸中哪些是箍筋扩展阅读
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2、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3、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4、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1、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2、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3、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4、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D. 建筑 图纸里 的 钢筋 怎么 区分 ,比如箍筋,架力筋,通常筋=== 该怎么样 区分
结构中常见钢筋名词的解释:
构造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想对于受力钢筋而言,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是一类钢筋的统称。
构造钢筋包括:分布筋、箍筋、构造腰筋、拉筋、架立筋等。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楼板上,而且是上部筋中,与受力筋垂直,起固定受力筋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筋的方向产生裂缝。在剪力墙上,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亦称作分布筋。
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由于楼板受力影响,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座处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就要这支座处放置负筋,我们俗称“扁担筋”。
负筋位置:对于现浇肋形楼盖,主梁的负筋在下,次梁的负筋在中,板的负筋在上。
腰筋:分两种,一种是抗扭筋,在图纸上以N开头;一种是构造筋,在图纸上以G开头。当梁腹板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就要配置构造筋,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均为15d;而梁腰筋是抗扭钢筋的时候,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锚固长度同梁下部钢筋。
拉筋:是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比如同时拉住主筋和箍筋,它与单肢箍的区别是,单肢箍只拉住主筋。
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 大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中部只有附加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箍筋没法绑了,多以出现了架立筋。
架立筋设置在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的钢筋骨架。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的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筋而是构件内各种钢筋形成骨架的钢筋。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构件中,对受弯、压、拉作用的构件而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荷载带来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
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同,可以采用搭接的方式,并保证发挥其抗拉作用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起弯也不中断,钢筋过长时当然可以按规范连接,但不改变直径。
E. 箍筋和钢筋在图纸上怎么表示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专
φ10@100/200(4) 表示属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5)钢筋图纸中哪些是箍筋扩展阅读:
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
F. 钢筋图纸中怎么知道加密箍筋多少个无加密箍筋多少个
钢筋有没有加密在图纸上可以看出来,加密的地方钢筋间距会很小,然后就可以数出有几根钢筋是加密的,几根是不加密的,加密区间是多少
加密范围是按照规范规定来的,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
柱箍筋加密范围是: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梁箍筋加密范围:
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还可以通过读标注了解,例如:没有加密的符号表示。
比如@150/200 则表示加密区为150 非加密区为200 。
如果只标注@150 则表示全部的间距都是150 。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
Ф8 @ 200: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同时可以阅读建筑识图、建筑制图的书籍
G. 钢筋图中箍筋,横线上下各表示什么
钢筋图中箍筋,横线上下各表示不同的箍筋直径和间距,是用于不同部位的构件在同一个大样图上表示方法。
H. 这上面的各种钢筋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钢筋,哪些是角筋 ,箍筋
这个是11G101图集的柱平法标注---截面注写方式
框架柱截面尺寸650宽版*600长
角筋4根22直径权的2级钢
箍筋直径10加密区100为柱上下两端加密 非加密区200
B1 325+B2 325=B 650 H1 150+H2 450=H 600
那个————--————---——K是轴线
I. 请教老师:钢筋图纸中,箍筋类型(m*n),其中m*n该作何理解
在钢筋来图纸中,柱箍自筋m×n代表着箍筋肢数,若2×2则表示长和宽均两肢箍,配筋时为一个箍筋;5×4长方向五肢箍,宽方向四支箍,两一个大箍筋加两个小箍筋,同时在配一个等于柱宽长度的拉钩,拉钩的钢筋型号等同箍筋。
J. 钢筋图纸中的四肢箍、两肢箍是什么意思
1、四肢箍形式是大箍套小箍;尽管两个双肢箍交错布置(等箍互套)曾经有过使用,但是大箍套小箍能够更好地保证梁的整体性。简单说就是从左至右数单根钢筋的根数,如四肢箍从左至右就有四肢。
2、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一般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10)钢筋图纸中哪些是箍筋扩展阅读
箍筋肢数
箍筋的肢数是看梁同一截面内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数
小截面梁因宽度较小,相应产生的梁内剪力较小,采用单肢箍即可,类似于一个S钩。
像一般的单个封闭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两根钢筋,属于双肢箍。
再如,截面宽较大的同一截面采用两个封闭箍并相互错开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钢筋,属于四肢箍。
以此类推
制作要求
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对一般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圆形箍筋的接头必须釆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矩形箍筋端部应有135°弯钩,弯钩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