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是属于 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指的就是构件长度方向受压或者受拉(大多数情况下),也包括拉压弯剪扭其他专几种属形式。
对于梁、柱、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钢筋是指沿着构件的长度方向的钢筋。
对于板就没有纵向钢筋的说法,平法标的是沿x或y方向的受力钢筋。
对于剪力墙身也没有纵向钢筋的说法,只有竖向和水平向的分布筋.而剪力墙的暗柱、端柱、翼柱、扶壁柱等,其竖向钢筋就是纵向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简称受力钢筋,是指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计算在受力部位设置满足承载力的钢筋,来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常见的受弯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钢筋,柱子中的受压钢筋等就是属于纵向受力钢筋。
㈡ 梁里有什么钢筋 比如说有分布筋、受力筋 又是怎么连接的
梁里面钢筋有:主来筋,箍筋源,腰筋(分为构造筋,抗扭钢筋)。没有分布筋,分布筋是板筋里面的。
主筋也就是纵筋。受力筋是相对于非受力的钢筋而言。比如,一般梁纵筋多是受力钢筋,而构造筋是非受力钢筋。
至于钢筋的连接,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搭接。具体的连接要求你可以查询03G101-1图集,里面说明的很清楚。
㈢ 简要介绍梁中受力钢筋有哪些如何确定其数量
建筑中350×750和400×700的梁钢筋一样跨度一样,它受的力一样。但承载力不同,350×750抗弯能力比400×700的大;350×750抗剪能力比400×700的小。
㈣ 梁中一般配有什么钢筋各有什么作用
在钢筋砼梁中,一般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
【1】纵向受专力钢筋作用:属用来随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箍筋作用:用来随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
【3】弯起钢筋作用:除了在跨中随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
【4】架立钢筋任用:为了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要布置架立钢筋,此外,架立筋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发生裂缝。
㈤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梁来说,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有哪些牌号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梁来说,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有上部主筋和下部主筋。
㈥ 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各种梁的哪些部位
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主要是承受拉力,钢筋接头是钢筋承受拉力时的薄弱环节,回钢筋的接头应设置答在构件受力较小处。
(1)单跨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不宜设在跨中1/2范围内;
(2)连续梁板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上部负弯矩筋应设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应设在支座处。但对满堂基础底板,因其弯矩图和楼板方向相反,钢筋的接头位置也应相反,即上筋应在支座处,下筋则在跨中。
(3)钢筋接头还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4)钢筋接头就不应该集中,要尽量错开位置,让薄弱环节分散开来。
对重要构件,施工单位应根据所供应钢筋的实际长度,在施工前先进行翻样出钢筋的接头布置图,才能确保接头位置符合上述要求。
㈦ 梁里有什么钢筋 比如说有分布筋、受力筋 又是怎么连接的
梁里面钢筋有:主筋,箍筋,腰筋(分为构造筋,抗扭钢筋)。没有分布筋版,分布筋是板筋里面的。
主筋权也就是纵筋。受力筋是相对于非受力的钢筋而言。比如,一般梁纵筋多是受力钢筋,而构造筋是非受力钢筋。
至于钢筋的连接,可以采用机械连接,焊接,搭接。具体的连接要求你可以查询03G101-1图集,里面说明的很清楚。
㈧ 简要介绍梁中受力钢筋有哪些如何确定其数量
梁中受力钢筋有1.纵向受力钢筋:支座上部的负筋、跨中下部的纵向筋;腰部两侧内的抗扭钢筋容;
2.横向受力钢筋:箍筋、附加箍筋、吊筋等。
梁中钢筋配置的数量、位置及间距,首先根据受力分析计算得出,然后对照规范的构造规定是否满足,框架梁的钢筋还必须要满足抗震规范的基本抗震构造要求。
总的说,必须同时满足规范计算和规范构造。
㈨ 梁中受力钢筋常用的等级是
HRB335(二级钢)和HRB400(三级钢)
㈩ 梁、板中如何区分受力钢筋
钢筋的区分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
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负筋:就是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层钢筋在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就是负筋) 拉结筋: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就是拉结筋。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连结的受力钢筋,提高了填充墙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圆8。 图中悬臂梁,在其上部的钢筋为受力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