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焊怎麼在鋼板上焊出又寬又直有均勻。
首先要蹲穩,持焊把的手要保持一個最自然、最舒服的姿勢,在打火之前要看清自己要焊接的方向,焊條角度要保持與焊縫兩側垂直,沿著焊縫的方向要根據電流大小調整角度,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沒有要求你焊縫的寬度,最好採用走直線,壓住電弧,讓電弧總保持一定的高度,勻速自左向右運動,焊條角度保持不變,純粹是肩關節的平移和慢慢向下動作,多焊幾次就能焊的很好了。
⑵ 之前沒焊過東西,剛買了元件,要焊到PCB上,應該怎麼焊使用電烙鐵焊元件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基本條件:焊盤、元件、電烙鐵頭沒氧化,用質量合格帶松香的細焊錫絲,電烙鐵溫度適合。
基本技巧:先插滿最貼近印刷版(最低)的元件,元件面的墊子要固定住元件,連續焊接,一氣呵成,再焊接次低的元件。。。直至最高的元件。焊接時間、溫度合適,焊點就會光亮、飽滿。
全套的工具:30瓦電烙鐵、帶松香的細焊錫絲、松香、鑷子、剪刀、毛刷、無水乙醇(或95%以上的酒精)、脫脂棉花,選購件:刮刀、斜口鉗、剝線鉗、扁鉗子(或尖嘴鉗)、吸錫器、萬用表。
焊接集成電路要先焊接4個端點的管腳,這樣晶元就固定住了,而後跳躍地焊接,避免一個小區域溫度過高。
元件依據焊盤距離成型時,引線長度要合適,使元件有伸縮的餘地,不能緊緊地挨著元件彎曲引線焊接,這樣元件緊綳著,印刷板變形或溫差會使元件因張力而拉斷,也不利於散熱。微型插頭、插座、開關等帶塑料的元件,散熱很差,塑料耐熱更差,機械強度也差,焊接速度要快,過熱變形或者萬一焊錯了,拆下來後就報廢處理,切記!焊接完畢用脫脂棉花沾乙醇擦洗干凈,很臟時就用毛刷沾乙醇刷洗。
大概就是這些,工科是實踐的學科,動手吧。
早上又想起一點:有些大的元器件有固定裝置,如穩壓器的散熱器、電解電容的支架,要先安裝好元器件再焊接,道理是一樣的,元器件不能受力。
⑶ 新手學習電焊初期有什麼焊接技巧呢
新手焊接技巧如下:
1、焊接時手需要保持平穩燒焊,雙臂一定要夾緊,已免抖動,這樣焊才能均勻漂亮。
2、焊接時一般是採取之字型和圓點型來燒焊,使焊出來的焊縫紋路更清淅。
3、燒焊時,焊條與鐵板保持45度夾角,有利於鐵水的均勻分布,燒出來的焊才光滑。進行仰焊操作時由於鐵水容易掉落,故需採取點焊形式,這樣燒接會更加牢固。
4、劃圈收尾時,焊條移到焊縫終點時,在弧坑處作圓圈運動,直到填滿弧坑再拉斷電弧。
5、更換焊條或臨時停弧收尾時,焊條移到焊縫終點時,在弧坑處稍作停留,將電弧慢慢抬高,再引到焊縫邊緣的母材坡口內。這時熔池會逐漸縮小,凝固後一般不出現缺陷。
(3)第一次沒焊接好再焊怎麼放擴展閱讀:
焊接運條操作禁忌:
1、運條時採用敲擊法對初學者較難掌握,一般容易發生電弧熄滅或造成短路現象,這是沒有掌握好離開焊件時速度和保持一定距離的原因。
2、採用劃擦法運條比較容易掌握,如果操作時焊條上拉太快或提得太高,都不能引燃電弧或電弧只燃燒一瞬間就熄滅。相反,動作太快則可能使得焊條與焊件粘在一起,造成焊接迴路短路。
3、引弧時如果焊條粘住焊件,應立即將焊鉗放鬆。若短路時間過長,短路電流過大會使電焊機燒壞。焊條的移動速度對焊縫質量、焊接生產率有很大的影響。
4、如果焊條移動速度太快,則電弧來不及熔化掉足夠的焊條與母材金屬,易產生未焊透或焊縫較窄;若焊條移動速度太慢,則會使熔池溫度過高,從而燒穿焊件,還引起焊瘤、焊道太寬、金屬堆積、焊縫過高、外形不整齊等現象。在焊接較薄焊件時容易焊穿。故要求焊條的移動速度必須適當才能使焊縫均勻。
5、焊縫收弧時要保證熔池內部的氣體充分排出,並防止因收弧太快,熔池暴露造成空氣侵入,從而產生冷縮孔、內部氣孔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