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焊接缺陷有哪些
焊接會導致的缺陷有:焊接有氣孔、焊接有夾渣、未焊透、焊接未熔合、焊接裂紋、焊接凹坑、焊接咬邊等。這些缺陷會減少焊縫截面積,降低焊件的承載能力,產生應力集中引起焊件裂紋,降低焊件疲勞強度,易引起焊件破裂脆斷等影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焊接裂紋和氣孔。
其中這些缺陷中,體積型缺陷有:氣孔、夾渣(點狀)。線性缺陷,也可稱為面型缺陷的有:條渣、未焊透、未熔合與裂紋;特別是是裂紋與未熔合更是面型缺陷。表面缺陷的有:凹坑、咬邊、焊瘤及表面裂紋。其他缺陷(包括內部埋藏裂紋)均屬埋藏缺陷。
焊接缺陷指的是焊接接頭部位在焊接過程中形成的缺陷。
焊前准備工作有:1、構件邊緣必須按規定進行准備,干凈、無毛刺、無氣割熔渣、無油脂或油漆,除了車間保護底漆。2、接頭必須乾燥。點焊不能太深,點焊位置應使其在施焊時能夠重新溶合。3、在焊之前,檢驗員必須確保所有焊點處於良好狀態,焊前必須清除壞點焊和炸裂的點焊。
② 【電廠焊接缺陷產生的原因機理與處理措施分析】 免疫缺陷病有哪些類型
【摘 要】電廠出現金屬的問題,45%是由於電廠焊接缺血導致的。由於安裝技術較差、時間較緊以及監督不到位等原因,電廠焊接質量問題非常提出。在電廠檢驗過程中,必須及時檢驗焊縫,控制焊接缺陷在一定范圍,以保證機組穩定、安全、經濟的運行。本文對電廠焊接缺陷產生的原因機理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關鍵詞】電廠;焊接缺陷;原因機理;處理措施
電廠焊接缺陷常見的缺陷主要有夾渣、氣孔、未溶合、未焊透、焊接裂紋、焊接形狀和尺寸不符、焊瘤、咬邊、孤坑等。筆者根據自身從業的經驗,對本文對電廠焊接缺陷產生的原因機理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現總結如下:
一、氣孔
電廠焊接中,最常見的就是氫氣孔,主要非為表面氣孔、內部氣孔和接頭氣孔三類。
首先,氣孔產生的原因機理。坡口邊緣不夠清潔,存在油污、銹跡和水分,未按規定進行焊劑、焊條焙烘,葯皮剝落、變質及焊芯銹蝕等。另外,在焊接低氫型焊條時,速度過快及電弧過長,自動焊埋弧的電壓過高等,導致焊接時容易產生氣孔。電廠中多以氬弧焊接4小管,它要求很高的焊接條件,因此,氣孔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產生氣孔之後,減小了焊接有效的面積。如氣孔過大,則會使焊接的強度降低,使金屬緻密性遭到破壞。
其次,處理氣孔的措施。合理的選擇焊接的速度、電流,仔細清理好坡口邊緣的油污、水分及銹跡。按照規定對焊接材料進行清理、保管和焙烘。嚴禁使用變質焊條,若發現葯皮焊條出現剝落、變質及焊芯銹蝕,對使用范圍進行嚴格控制。焊絲需除銹,以保持其表面光亮。在埋弧時,合理選用焊接參數,尤其是薄板焊,焊接線能量和速度盡量小;而對於低氫焊條,在接頭焊接時,在焊縫前進方向與弧坑一定距離處開始引弧,大約在9.5mm左右。燃燒電弧後,向弧坑位置進行反向運棒,待充分熔化後方可前進,也可在焊縫處進行引弧,以防止內部氣孔的產生。
二、夾渣
夾渣即焊縫中殘留的熔渣,夾渣的產生會降低焊縫的緻密性和強度。
首先,夾渣產生的原因機理。其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其一,焊縫邊緣殘留有碳弧氣刨、氧割的熔渣;其二,焊接電流、坡口角度過小及焊接速度較快;其三,在酸性焊條使用時,由於運條不當、電流過小,而形成糊渣;其四,鹼性焊條的使用時,由於電弧極性不正確或過長,導致夾渣產生;其五,焊條偏芯,產生夾渣。
其次,處理夾渣的措施。合理選取坡口的尺寸,對坡口邊緣進行認真清理,合理選用焊接速度、電流,適當擺動運條。在進行多層焊接時,仔細觀察坡口兩側的溶化情況,認真清理每一焊層的焊渣,徹底清除封底焊渣。防止焊偏埋弧焊,嚴格把關焊條質量,防止偏芯現象。
三、咬邊
咬邊,即焊縫邊緣殘留的凹陷。
首先,咬邊產生的原因機理。由於焊接電流較大、電弧過長、運條速度過快、焊絲角度不合理等。焊接埋弧焊時,由於焊接速度較快、焊機軌道不穩等,都會使熔化焊件造成一定深度。而在金屬填充時,未能填滿及時,從而導致咬邊。咬邊使母材接頭工作的截面減小,從而咬邊外的應力較為集中。因此,在受動載荷結構及重要結構中,不允許存在咬邊,或限制咬邊的深度。
其次,處理咬邊的措施。合理選擇運條手法和焊接電流,對於電弧長度和焊條角度,應隨時注意空子。合理選用氬弧焊的參數,尤其避免焊接速度不宜過快,手法應平穩。
四、未溶合、未焊透
未焊透,即在焊接時,若接頭根部出現未完全溶透。未溶合,即焊件與焊縫層、焊縫金屬之間,出現局部未溶透。這兩種現象是電廠中較為嚴重的缺陷,由於未溶合、未焊透,導致焊縫突變或間斷,大大降低了焊縫強度,嚴重時會引起裂紋。因此,在4大管道中的重要結構部位,不允許未熔合、未焊透的情況存在。
首先,未熔合、未焊透產生的原因。焊件坡口角度過小、裝配間隙過小、焊條直徑過長、鈍邊太厚、電流太小、電弧太長及速度過快等。沒有清除干凈焊件坡口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在焊接時,有溶渣流入該處,使金屬之間熔合產生阻礙。也由於不合理的運條手法,電弧偏坡口等原因,也會導致邊緣沒有熔合。
其次,處理未熔合、未焊透的措施。合理選取坡口的尺寸,正確選用焊接速度和電流,清除干凈坡口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徹底清除封底焊,適當擺動運條,仔細觀察坡口兩側的溶化情況。
五、焊接裂紋
焊接裂紋主要分為熱裂紋和冷裂紋兩種。
首先,產生熱裂紋的原因機理及處理措施。原因:焊接熔池存在低熔點雜質,而由於雜質的熔點過低,結晶凝固時間最長,凝固後的廣度和塑性非常低。因此,在足夠大的外界拘束應力和焊縫金屬收縮凝固的作用下,在凝固過程中,這些低熔點雜質被拉開,導致晶間開裂,產生熱裂紋;處理措施:嚴格控制焊接參數,使冷卻速度減慢,合理增加焊縫形狀的系數,多道多層焊盡量採用小電流,防止焊縫中心出現裂紋。嚴格按照工藝規程執行,合理選取焊接程序,以保證焊接應力減小。
其次,產生冷裂紋的原因機理及處理措施。原因:在熱循環焊接作用下,熱影響區產生淬硬組織。擴散氫過量存在於焊縫中,具有濃集,接頭承受過大的拘束應力等,都會導致冷裂紋的產生;處理措施:焊條選用低氫型,使擴散氫在焊縫中的含量減少。嚴格按照規程,保管、焙烘焊接材料,合理使用材料,防止受潮。認真清理坡口邊緣水分、銹跡和油污。根據碳當量、材料等級、施焊環境、構件厚度等,合理選擇焊接的線能量和參數。合理採用施焊程序,選擇分段退焊法,以使焊接應力減小。
六、焊瘤
首先,產生焊瘤的原因機理。運條不均導致溶池溶度過高,液態金屬由於緩慢凝固下墜,導致焊縫表面形成焊瘤。在仰、立焊時,焊接電流、電弧過長,也可產生焊瘤。
其次,處理焊瘤的措施。對溶池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在在仰、立焊時,控制很焊接電流比平焊小11%~16%。在鹼性焊條使用時,選用短弧焊接,運條均勻。
七、結語
在電廠焊接中,主要的缺陷有夾渣、氣孔、未溶合、未焊透、焊接裂紋和焊瘤等,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缺陷。筆者對電廠焊接缺陷的原因機理進行分析,提出控制缺陷的措施主要是控制電流、電弧、焊接材料、焊縫等,以確保以保證機組穩定、安全、經濟的運行。
參考文獻
[1]楊成宇,高忠義.電廠金屬焊接中常見缺陷的成因及其防止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7):133-134.
[2]孔慧霞,李立新.神頭—電廠8號機高壓缸噴嘴損壞原因分析[C].全國第四屆電站金屬構件失效分析與壽命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1994:644~649.
[3]徐繼輝.Super304H鋼的主要焊接缺陷及原因分析[C].第十一屆電站焊接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10:4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