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焊焊接時應該從上往下焊還是從下往上焊
電焊焊接時,可以從上往下焊也可以從下往上焊。
電焊焊接並沒有強制要求焊接的方向,只有特定的焊接工藝才會做出規定,所以,上往下焊也可以從下往上焊的焊接都可以,而且經常出現在立焊的焊接方式中,焊接過程中,熔池金屬和熔滴因受重力作用具有下墜趨勢,和焊件分開,所以容易產生焊瘤。
(1)立焊為什麼不能從上往下焊接擴展閱讀:
立焊姿勢與握法:
立對接焊是指對接接頭焊件處於立焊位置時的操作,立對接焊的特點是鐵水和熔渣很容易分離,但是熔池的溫度過高時鐵水下淌嚴重,容易形成焊瘤、咬邊等缺陷。
1、焊接姿勢。立對接焊的基本操作姿勢有蹲式、坐式和站式三種。
2、焊鉗握法。立焊焊鉗的握法有正握法和反握法兩種,焊接時一般常用正握法。
厚度大於了6mm的V形坡口立對焊,為了達到焊件厚度方向上的全部焊透,所以一般情況下,要對焊件採取開V形坡口的方法進行施焊。
⑵ 燒立焊是從下往上還是從上往下
立焊就是在立焊位置施焊,立焊位置是焊縫軸線垂直於或近似垂直於水平面,坡口平分面垂直於或近似垂直於水平面。立焊位置的特點是:液體金屬和熔渣因重力作用下墜,因此容易分離,但是當熔池溫度過高時,容易形成焊瘤;能容易掌握焊透情況,但容易咬邊,焊縫表面不平整不光滑;對於T形接頭的立焊,焊縫根部容易焊不透。
普通焊條焊絲
通常來說,普通焊條、焊絲都是從下往上焊接,焊接時要注意熔池溫度不能太高,焊接電流應比平焊時小10~15%,盡量釆用較小的焊條直經、較細的焊絲;盡量採用短弧焊接,有時要用挑弧焊接來控制熔池溫度,即挑弧時只將電弧拉長而不滅弧,使熔池表面始終得到電弧的保護;立焊時,一般使焊條角度向下傾斜60~80o,電弧指向熔池中心,對於不開坡口的對接立焊,由下往上焊,可採用直線形、鋸齒形、月牙形及挑弧法,開坡口的對接立焊,常採用多層或多層多道焊,第一層常採用挑弧法或擺幅較小的三角形、月牙形運條,其餘各層可選用鋸齒形或月牙形運條,為了防止焊逢兩側產生咬邊,根部未焊透,電弧在焊逢兩側及坡口頂角處要適當的停留。
下向焊焊條焊絲
對於下向焊的焊條、焊絲(自保護葯芯下向焊焊絲)適於從上向下施焊。採用下向焊的焊條有纖維型下向焊條和低氫型下向焊焊條,施焊時可以從上直拖而下,不擺動,焊接速度快,成形美觀,可用較大的焊接電流,因而比通用焊條從下往上立焊可提高生產率達30%以上,並能節約材料和電能。而且在工藝上下向焊的電弧吹力強、挺度大,根焊(打底焊)時容易達到較理想的單面焊雙面成形,焊條焊化速度快等優點。常用的焊條(焊絲)有:J506X、J507X、J507GX、E6010、E7010、E8018、E71T8等。
⑶ 我是一名電焊初學者,立焊時各種手法試過,鐵水還是往
1、立焊兩種方法分別是:一種是鋸齒形焊接方法,一種就是月牙形運條方法。
2、立焊是指沿接頭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縫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稱為立焊位置。在立焊位置進行的焊接,稱為立焊。
3、立焊時,由於焊條的熔滴和熔池內鐵水容易下淌,操作困難。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採用較細直徑的焊條和較小的焊接電流。
(2)採用短弧焊接,縮短熔滴過渡距離。
(3)正確選用焊條傾斜角度。如對接立焊時,焊條角度左右方向各為90°,與垂直平面下方成60°~80°夾角。
(4)根據接頭形式和熔池溫度,靈活選用運條方法。
4、立焊操作要點有:
(1)立焊宜採用比平焊較細直徑的焊條和較小的焊接電流或火焰,減小熔池的體積和使熔池溫度不會過高,從而減少熔池內金屬的下淌。
(2)採用短弧焊接,縮短熔滴向熔池過渡的距離。
(3)焊接時盡量縮短電弧或火焰對工件加熱的時問,不要過長地停留在某點上。可採用挑弧運條法,當電弧或火焰在焊件上形成熔池後,把焊條向上或向兩側移開,使電弧或火焰暫時移開熔池(不滅弧),有利於熔敷金屬的冷卻凝固,然後再把焊條移回來。
(4)正確選擇焊條角度(左右方向為90°,與下方垂直平面成60°-80°,利用電弧或火焰的吹力對熔池有向上推的作用,有利於熔滴過渡和托住熔他金屬。
(5)一般是採用由下向上焊,焊薄件時(小於3mm)也可由上向下焊。氣悍一般由下向上焊,但水下電焊時,則應從上向下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