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監聽音箱線如何焊接

監聽音箱線如何焊接

發布時間:2025-08-05 01:35:21

⑴ 簡單專業音響系統連接

導語:音響系統的連接有很多種,不同的系統和設備有不同的連接方法。但大體上原理都一樣,主要還是有:音源+功放+喇叭組成的。

1、 現在的音源包括各種樂器,各種音源播放器及一些特殊的聲音發生器。

2、 功放是有各種放大電路組成的,可以對前級的信號進行放大,來推動後級的喇叭。

3、 現在一般把多個喇叭組合在一起,形成音箱,也組成了很多種類的音箱。

以上就是最簡單的一套音響系統。當然現在的系統中又加入了很多輔助設備,我們叫做:周邊設備。我現在一般是按照使用特點和客戶的要求來靈活搭配音響系統,但同樣的設備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求技術人員要多掌握這方面的知識。

音響系統中常用的連接線和接插件

音響系統中設備與設備之間要達成聯絡傳輸、溝通等,都必須仰賴其連接的工具,這就是線材與接頭。它在整個音響系統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現在專業音響系統中使用的連接線和接插件種類較多,下面我們把常見的線材與接插件種類作一下簡單介紹:

一、 各種線材

1、 專業音頻線

現在音頻線有兩芯、三芯、四芯、五芯等,這種線由於屏蔽效果好,可以用來傳輸高質量的音頻信號;現在較專業的話筒一般使用三芯以上的線材,這種線材抗干擾能力強,可以做遠距離傳送。當然這種線材也可以傳送其它信號,如傳送電腦燈的DMX512控制信號。

2、 同軸電纜線

一般用在視頻方面,也有一些音頻線,由於這種線材抗干擾能力較差,再加上設計時就不是主要用來傳輸音頻信號的,因此不適合做長距離的音頻信號傳輸。

3、 集中式電纜線

就是多條訊號線包裹在同一個保護管內,一般是連接系統內部使用,以減少獨立線材的數量。現在也用在諸如電視轉播車、地下預埋和其它特殊方面。這種線一般是有專業廠家加工好的,質量上較有保障。

4、 光纖

許多 CD 或 MD 等錄放音器材上常使用的傳輸線材,它傳送的是數碼信號。隨著數字化的普及,今後光纖在音響系統里的運用會越來越多.

5、 MIDI 線

通常為五芯線,傳送有關 MIDI 的信息,現在大多數使用在鍵盤、效果器等設備上。

6、 還有一些特殊的線材

比如電腦點歌系統里原來用來連接網路的多芯網線現在也可以用來傳送音視頻,實現電腦自動點播功能。

二、 各種接插件

1、 XLR

俗稱卡儂接頭(Cannon),此種接頭是由三個接點所組成,分別為1-- Ground接地;2--熱端(+級);3--冷端(-級),當然也有的設備里規定3是熱端(+級);2是冷端(-級),這點要看清楚設備的說明書。

卡儂連接插件是專業音響系統中使用最廣泛的一類接插件,可用於傳輸音響系統中的各類音頻信號,一般平衡式輸入、輸出端子都是使用卡儂接插件來連接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使用卡儂接插件也是專業音響系統有別於民用音響的特徵之一,其好處是:

a、 採用平衡傳輸方式的,抗外界干擾能力較強,利於遠距離傳輸。

b、 具有彈簧鎖定裝置,連接可靠,不易拉脫。

c、 接插件規定了信號流向,便於防止連接上的差錯。

卡儂插頭有公插與母插之分,插座也同樣有公插座與母插座之分。公插的接點是插針,而母插的接點是插孔。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慣例,以公插頭或插座作信號的輸入端;以母插頭、插座作為信號的輸出端。

2、 RCA

在中國一般俗稱蓮花頭(因某些型式的 RCA 接頭外觀看似蓮花瓣),此種接頭是由兩個接點所組成,分別為 熱端(+級);冷端接地(-級),其使用同軸電纜連接,當然也可以使用多芯音頻線,常使用在一般家用音響器材上。因其長度在3.5厘米左右,所以通常我又叫它:3.5cm插頭。

3、 TRS

一般叫立體聲接頭,它是由三個接點所組成,分別為:頭端(+級);環端(-級);接地(Ground),使用在小型耳機上的長度在3.5厘米左右,但最多還是使用在專業音響當中,其長度為:6.35厘米,目前專業調音台的高阻輸入和插入插出插口大都使用這種插頭,其它音響設備也大都採用了此埠。

4、 TS

俗稱單音(聲)接頭,此種接頭是由兩個接點所組成,分別為頭端(+級);接地端(Ground)。以上兩種接頭,用在專業音響里的其長度在6.35厘米左右,所以通常我又叫它:6.35cm插頭。雖然TS接頭和TRS接頭二者長度一樣,外表也很相似,但具體功能可不同,TRS立體聲接頭可以用三芯線做平衡方式傳送信號;但TS單聲道接頭只能採用非平衡的信號傳送方式。

5、 MIDI接頭

使用在MIDI應用上的接頭,有五個針腳,傳送有關MIDI上的信息。

6、 音箱接頭

現在一般使用四芯專業接頭,還有的採用TS單聲道接頭或者其它方法。

7、 各式轉換接頭

可以方便的運用這種接頭在各種不同接頭之間轉換。

8、還有其它一些特殊接頭在這里就不做過多介紹了。

三、 音響系統中連接線的製作

目前專業音響設備的輸入、輸出信號方式基本上分為:Balance 平衡方式與Unbalance非平衡方式。平衡與平衡、非平衡與非平衡埠之間當然是可以直接饋送信號的;在要求較高的場合,平衡與非平衡埠之間,則須經過專門的轉換器才能相互連接。但在實際工程當中,只要信號線不要太長、干擾不要太大,平衡埠和非平衡埠是可以直接相連正常傳輸信號的。在一套音響系統中,除了功放與音箱間的功率傳輸線以外,其它設備之間的信號連接線要應盡可能多採用平衡方式進行傳輸,這樣可以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增加信號的有效傳輸距離:

A、 平衡與平衡之間的信號線:

1、XLR卡儂公接頭→XLR卡儂母接頭

這種線在專業音響系統中使用的最多,製作方面把卡儂公和母之間1、2、3三個接點分別連接起來,接點1接屏蔽層,接點2接信號熱端(+極),接點3接信號冷端(-極)。

2、TRS立體聲接頭→TRS立體聲接頭

製作方面分別把兩個TRS立體聲接頭之間的頭端(+級)、環端(-級)、接地(Ground)三個接點分別連接起來。這種線實際上在音響系統中也應該大量使用,但是好多音響師由於圖省事,經常用TS單音(聲)接頭來代替了,這個尤其要注意,這樣一代替信號傳輸方式就從平衡傳輸變成非平衡傳輸了。

3、XLR卡儂公或母接頭→TRS立體聲接頭

製作方面卡XLR儂接頭的接點1(屏蔽接地)對接TRS立體聲的接地(Ground);XLR接點2熱端(+極)對接TRS的頭端(+極);XLR接點3冷端(-極)對接TRS的環端(-極)。這樣也是一種平衡傳輸方式,在專業音響系統中也是經常使用。

4、XLR卡儂公→ XLR卡儂公 或 XLR卡儂母→ XLR卡儂母

這種線有點特殊,最多使用在功放與功放之間或功放與其它周邊設備之間的.信號連接,製作方面也是把兩個接頭之間的1、2、3三個接點分別連接起來,接點1接屏蔽層,接點2接信號熱端(+極),接點3接信號冷端(-極)。

還有一點,為了防止“環路干擾”,我們可以把一條信號線中的一個XLR卡儂接頭的接點1(屏蔽接地)或一個TRS立體聲接頭的接地(Ground)在特殊情況下空出一個來不接,例如:一條XLR卡儂公對XLR卡儂母的平衡線,我們可以空出XLR卡儂母接頭裡面接點1(屏蔽接地)來不接,這樣可以避免設備之間的某些干擾;TRS接頭原理一樣,任意空出一個接地(Ground)接點就好了。這樣一條平衡線我們原來在製作時一共要焊接6個焊點,現在空出一個來就是焊接5個焊點了,但非平衡線不能採用此方法。

B、 非平衡與非平衡之間的信號線

一般是指TS單音(聲)接頭→TS單音(聲)接頭之間的信號線,這是一種非平衡傳輸方式,製作方面分別把兩個TS單音(聲)接頭之間的頭端(+級)、接地(Ground)二個接點分別連接起來。

C、 平衡與非平衡之間的信號線

XLR卡儂公或XLR卡儂母接頭→ TS單音(聲)接頭,這種連接方式實際上信號也變成了非平衡傳輸方式了,製作方面XLR卡儂接頭的接點1和3合並接屏蔽線然後對接TS單音(聲)接頭的接地(Ground);XLR接點2熱端(+極)對接TS單音(聲)接頭的頭端(+極)。在專業音響系統中這種線經常使用在包廂卡拉OK系統中做話筒線用。

D、 音箱線

在專業音響系統的功放與音箱連接中,音箱線的電阻應該盡量低,選用粗、短一些的線材及合理的布線。現在的音箱一般使用四芯專業接頭,功放也一般採用了四芯專業接頭或接線柱,在製作方面,把音箱四芯專業接的1(+極)和1(-極)與功放輸出的(+極)和(-極)正確連接好就行了。還有一些採用TS單聲道接頭及接線柱的音箱或功放,其連接的原理一樣。都是正極對正極,負極對負極,要是接反了音箱會反相,這樣會影響音箱的音質及穩定性,同時在連接時避免短路,否則會損害功放設備。

總體來說以上就是我們經常在系統中使用的連接線種類了,也許以前大家沒有非常注重信號線及音箱線的連接,以信號線為例:其實它就像人體內的血管一樣的重要!而且從穩定性和長遠性考慮,我們一定要使用優質的線材和優質的接插頭,並保證優質、無故障的把它們焊接好。現在我做工程時不管多麼忙多麼累,系統中所有的信號連接線我都習慣自己親手焊接,如果採用了別人焊接的信號線連接了系統,心裡就一點底都沒有,就好像你不知道前進的路上哪裡會有一顆地雷一樣,你也不知道哪條信號線會在何時出現故障,所以相對而言,再爛的設備我也可以相信它的穩定性,但我不會隨便相信質量得不到保障的信號連接線及音箱線!

四、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

製作好了各種信號連接線後,就要准備進行設備連接了,現在音響系統中周邊設備比較多,連接時候總要有個先後,在我去年一系列文章中其實已經有過介紹,這里再歸納幾個簡單的連接順序:

1、低音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1-2編組)→均衡器→分頻器→壓限器→低音功放→低音音箱。

2、輔助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3-4編組)→均衡器→延時器(可選)→壓限器→輔助音箱功放→輔助音箱。

3、主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L-R主通道)→均衡器→激勵器(可選)→反饋抑制器(可選)→壓限器→主音箱功放→主音箱。

4、監聽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AUX輸出)→均衡器→壓限器→監聽音箱功放→監聽音箱。

以上第1種連接方式可以單獨控制低音的音量,這樣我們在慢搖或迪高時調音台1-2編組的音量就可以開大些,在歌手演唱時就可以開小些,這樣很靈活;第2種連接方法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輔助音箱的聲音;第3種主音箱我們當然習慣從調音台的L-R總輸出來輸出音量;第4種監聽系統,標准來說要從AUX來輸出音量,這樣可以按照歌手或樂隊的要求,靈活調整調音台各聲道的音量,但在較小的音響系統中,監聽信號可以直接從主通道信號取。以上第1和第2種連接法還要注意:既然1-2、3-4編組我們已經從後面相對應的輸出口獨立輸出信號了給低音系統和輔助系統了,那1-2、3-4編組就不要再通過調音台的總音量輸出了,也就是1-2、3-4編組到調音台總音量的切換開關就不要再開了。

當然我們還是要根據需要和設備的數量來靈活安排設備連接時的順序,以上順序只供參考。

五、 設備連接時的要點

以上簡單介紹了各種連接線的種類、製作以及設備連接順序,在設備的具體連接中,面對各種各樣、數目繁多的設備插口,好多音響師就不知道怎麼下手了,其實很簡單,大家只要記住以下幾點就好了:

1、 Balance 平衡方式

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我們只不過是選擇是用XLR卡儂接頭的平衡線路來連接設備還是用TRS 6.35cm立體聲接頭的平衡線路來連接設備而已。

2、 Unbalance非平衡方

雖然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但有一些設備還是有非平衡埠的,比如有些電子分頻器的輸出插口有的就標有:Balance OUT(平衡輸出)和 Unbalance OUT(非平衡)輸出,所以我們也可以採用TS 6.35cm單聲道接頭的非平衡線來連接設備,只要線路不要太長,干擾不要太大,這樣連接還是可以的。

3、 IN輸入和OUT輸出

有的初學者一看設備後面有那麼多插口就暈了,其實有個訣竅:不管什麼音響設備,基本上都可以分為“IN輸入”和“OUT輸出”兩大部分的,因此我們只要認准“IN和OUT”就好了,其它不熟悉的插口不要隨便連接,總之連接設備像流水一樣:上游的水流過來就要流進“IN輸入”;而流向下游的水就要通過“OUT輸出”再流出去,這樣一級一級的不是很簡單明了了嗎?

⑵ 機頂盒可以接音響嗎

可以,機頂盒是用來接收有線電視信號的,輸出的是視頻和音頻,也就是輸出視頻信號和左右聲道信號。但是你的音響得是2.0或者2.1的有源音箱,把機頂盒的音頻輸出直接接到有源音響的音頻輸入,機頂盒視頻還是連接電視。

(2)監聽音箱線如何焊接擴展閱讀:

有源音箱(Active Speaker)又稱為「主動式音箱」。通常是指帶有功率放大器的音箱,如監聽音箱、多媒體音箱、有源超低音箱,以及一些新型的家庭影院有源音箱等。有源音箱由於內置了功放電路,使用者不必考慮與放大器匹配的問題,同時也便於用較低電平的音頻信號直接驅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有源音箱

⑶ 製作二分頻器需要什麼元器件

發燒友在製作音箱時,分頻器大多選用市售成品,但市場上出售的分頻器良莠不齊,質量上乘者多在百元以上,非初級燒友所能接受。價格在幾十元以下的分頻器質 量難以保證,實際使用表現平庸。自製分頻器可以較少的投入換取較大的收獲。筆者經實踐,摸索出業余製作分頻器的方法,將自製的分頻器用在音響系統中表現不 俗。
一、備料
根據設計的分頻器原理圖,備齊以下材料:
1. 電感骨架依據電感線圈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非金屬骨架,如焊錫絲、密封用生料帶的塑料骨架以及其它木質、膠質骨架等。
2. 漆包線選用粗細合適、質量上乘的漆包線若干(筆者選用的是從汽車啟動機開關中拆下的漆包線)。
3. 阻容件根據電路要求選擇容量、阻值和功率合適的電容、電阻,分頻電容最好選用進口或國產優質CBB電容,電阻以大功率水泥電阻為首選。
4. 粘合劑此劑可選用市售「立得牢」等強粘度膠。
5. 硬幣、螺栓螺栓選擇直徑4mm左右的銅質品,其長度則根據電感骨架的高度而定。
6. 敷銅板根據分頻元器件的多少,選擇大小合適的優質敷銅板,線路走向則根據設計要求用美工刀刻制。
7. 透明膠帶一盤。
二、製作
1. 繞電感將粘合劑瓶頂、底中間各鑽一直徑略大於漆包線的小孔(因液體粘稠,故不會從孔中流出),在兩孔各穿一段塑料膠管之後,把漆包線從兩膠管中穿過,以 保漆包線通過兩孔時不被刮傷,然後一人將漆包線一端拉緊,另一人就可拿漆包線的另一端在骨架上繞線,繞時雙手不可接觸漆包線,因漆包線在通過粘合劑時已均 勻地敷上了一層粘合劑,可用手捏住骨架兩端使之旋轉,待電感圈數繞足之後,將多餘的漆包線剪掉,固定好外引出線,待線上的粘合劑凝固以後,用透明膠帶在線 圈上緊繞幾層。
2. 元器件安裝根據電感線圈及阻容件在板上的位置,用小鑽在板上打好孔,在硬幣中間鑽一比銅螺栓直徑略大的孔,將銅螺栓依次穿過硬幣、線圈和電路板,然後再 墊上彈簧墊片,用螺母緊固,將線圈、電容和電阻的引線刮凈上錫後焊在相應的位置上,最後在板上焊接好進出線。
經過以上操作,一隻質優價廉的分頻器便製作完工,剩下的就是你體驗成功的喜悅了。
分頻器電感接線有講究
音箱分頻器中電感線圈的接法對音質音色影響極大。使用的一對倒相式音箱,電感線圈接法是外圈入里圈出(如圖),音色均衡圓潤。曾使用里圈入外圈出接法,結果低音全無。

質量分頻器的業余製作方法
高保真的音箱多數都是由兩只或兩只以上的揚聲器單元構成,要高質量的還原20Hz~20kHz全頻段的音頻信號,必須藉助優質分頻器的協助。由於各自音箱 的揚聲器單元不同,分頻器也就不能簡單的代用,必須按照具體揚聲器單元的特性進行製作。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設計、製作、調試方法,只要求製作者備有一張 內含20Hz~20kHz純音頻測試信號的《雨果金碟》、一個話筒信號放大電路、一隻話筒和一塊數字萬用表,而不需要專門的測試儀器。
業余製作音箱,建議選擇兩分頻的方式。
一、分頻點頻率f的選擇
兩分頻音箱的分頻點,可以在2~5kHz之間進行優化選擇。一般把分頻點頻率f選在低音單元自上限起一個倍頻程以下,高音單元自下限起一個倍頻程以上的范圍內。
二、分頻器與功率的分配
構成音箱的高、低音單元,各自的標稱功率是不一樣的,而在實際節目信號的功率譜中,高頻、低頻信號的比例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將各種信號統計平均後,就 得到了圖1所示的模擬信號功率譜。將圖1的功率譜進行計算,就得到了圖2所示的功率分配曲線。在選擇分頻點時,一定要考慮功率的分配問題,使高音單元留有 一定的餘量。圖2表示20Hz~20kHz的總功率規一化為100%,把20Hz至某頻率f所佔功率為總功率的百分數,應用舉例如下。
如分頻點為2 5kHz的二分頻系統,由圖2的橫座標2 5kHz到曲線相交,從縱座標讀出百分數,則20Hz~2.5kHz的功率比例為 87%,2 5kHz~20kHz的功率比例為13%。當總功率為100W時,則低音功率W低=100×87%=87W,高音功率W 高=100×13%=13W。
使用上面的功率分配關系時,還請注意揚聲器單元的功率標准。一般產品標注是額定最大正弦功率(RMS),而有的製造廠為了商業目的,標注峰值功率或稱為音樂功率,但數值一般卻是RMS功率的2~4倍。
三、分頻方式的選擇
分頻方式雖然有6dB/oct型、18dB/oct型、3dB降落點交叉型及12dB/oct型、6dB降落點交叉型等數種,但綜合考慮它們的優缺點,建議使用12dB/oct型。
四、分頻網路
設計分頻網路時,如把負載單元加入RC阻抗補償電路,作為恆阻抗進行設計,這樣當然是最好。但筆者查閱大量書刊資料後,發現RC阻抗補償電路的計算方法有多種,而得出的RC值也不相同,讓人不易選擇,只好按頻點電阻法來進行設計。
首先,用圖3所示電路連接,測出高、低音單元在分頻點處的阻值(注意不要用單元標稱阻抗代替,否則誤差會很大,然後進行右上表中的計算和按圖將LC元 件連接,即告初步製作完成。高、低音單元的靈敏度不平衡,可用電阻衰減調節(1997年《電子報》第15期有專門文章介紹),製作時建議使用優質聚丙烯電 容,優化設計空芯電感,將元件用熱熔膠固定在印製板上,電感可用棉線或塑料扎扣帶加強固定,用搭棚焊的方法連接,做成高、低音通道各自獨立的分線分音方 式。
五、調試方法
根據聲壓級平方反比定律,點聲源在自由空間中,距離增加一倍,聲壓級衰減6dB。利用這一定律,就可以進行下面的實際操作。
把音箱體和揚聲器單元裝好,不接分頻器,用《雨果金碟》測試信號,按正常的放音方式,用固定音量2~3W,重復播放分頻點處頻率f,用圖4自製的簡易 聲壓測試儀,在2m處測試聲壓,調節話筒音量電位器使數字萬用表讀數,為一容易記憶的整數,記下備用。然後,接入分頻器低通網路,將聲壓計放在1m處,測 試讀數與上次應相同,否則,按讀數大(小)增大(減小)電容量,直到讀數相同(這時分頻點頻率f衰減6dB)。然後,將信號重新直接輸入低音單元,將測試 信號調節成高於分頻點頻率f的倍頻程信號,用聲壓計在4m處測試聲壓,記下讀數備用。最後,接入分頻器低通網路,將聲壓計放在1m處,讀數與上次相同,否 則,稍加微調(這時倍頻程頻率f衰減12dB),這樣,低音網路就調試完畢。高音網路重復以上操作步驟,調節電感,注意第二步輸入低於分頻點頻率f的倍頻 程信號。這樣,一套高質量的分頻器就製作和調試完成。

自製分頻器的調校方法[轉帖]
經過實驗,根據分頻器設計時都是按恆阻抗法計算的原理,採用了先用標准電阻代替揚聲器對分頻網路進行調試,使之符合其標准衰減斜率,然後去掉電阻,接上揚聲器並加上阻抗校正網路再重新進行調試的方法獲得成功,實際試聽感覺不錯。
例如,我們要自製一個如圖1所示的分頻器,先用圖表法繞好線圈L1和L2,可多繞幾圈以便調節。按圖2連接,從AB端輸入分頻點頻率的功放信號電壓, 調節L1、C1及L2、C2,用萬用表 測量C、D端和E、F端電壓使之符合分頻點的衰減特性。然後按圖3所示加入阻抗校正網路和接入揚聲器進行調試,調節R1、C3及R2、C4使之符合分頻點 的衰減特性即可。對三分頻而言也採用此方法調試,只是高頻段可不加校正網路。

電阻、電容和電感簡易測量方法[轉帖]
提要:本設計是把電子元件的集中參數R.C.L轉換成頻率信號f,然後用單片機計數後再運算求出R.C.L的值,並送顯示,即是把模擬量近似轉換為數字量 (頻率f是單片機很容易處理的數字量)。這種數字化處理,一方面便於使儀表實現智能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由於指針讀數引起的誤差。
一、系統原理與結構
系統框圖結構如圖1所示。由單片機選擇通道,向模擬開關送兩位地址信號,取得振盪頻率,然後根據所測頻率判斷是否轉換量程,或是把數據進行處理後,送數碼管顯示相應的參數值。
二、測量Rx的RC振盪電路
如圖2所示,它是一個由555電路構成的多諧振盪器電路。其振盪周期為:
T=T1+T2=(ln2)(R4+2Rx)C8,故此:Rx=l/[(2ln2)C8f]-R4/2為使振盪頻率保持在10Hz~100kHz頻段(單 片機計數的高精度范圍),需選擇合適的C8和R4值,同時要求電阻功耗不能太大。在第一個量程選擇:R4=200Ω,C8=0.22μF;第二個量程選 擇:R4=20kΩ,C8=1000pF。這樣在第一量程中,Rx=100Ω時(下限)f=16.4kHz;在第二量程中,Rx=1MΩ時(上 限)f=714kHz。因為RC振盪的穩定度可達10(的-3次方),而單片機頻率最多誤差一個脈沖,所以由單片機測量頻率值引起的誤差在1%以下。量程 轉換原理為:單片機在第一個頻率的記錄中發現頻率過小,即通過繼電器轉換量程。再測頻率,計算出Rx值。在電路中採用了穩定性良好的獨石電容,所以被測電 阻的精度可達1%。
三、測量Cx的RC振盪電路
測量Cx的RC振盪電路與測量Rx的振盪電路完全一樣,若將圖2中的R4和Rx換成R1、R2。C8換成Cx,且R1=R2,則 f=1/[3(ln2)R1Cx]。兩量程中的取值分別為:第一量程R1=R2=510Ω;第二量程:R1=R2=10kΩ。這樣取值使電容擋的測量范圍 很寬。在電路中採用精密的金屬膜電阻,其值的變化能夠滿足1%左右的精度,使得電容的精度也可以做得較高。
四、測量Lx的電容三點式振盪電路
如圖3所示,在電容三點式振盪器中,C1、C2分別採用1000pF和2000pF的獨石電容,其電容值遠遠大於晶體管極間電容,所以極間電容可以忽略。 根據振盪頻率公式,對於10μH的電感其頻率約等於1.92MHz。由於單片機採用6MHz晶振,最快只能計幾百kHz的頻率,因為在測電感這一擋時,只 能用分頻器分頻後送單片機計數。電路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電容,在此電路中採用性能較好的獨石電容,這樣使得電路的誤差精度可以保持在5%以內。
五、單片機對R.C.L振盪頻率的處理
由電路原理可知,儀表的精度只與校準用的電阻、電容、電感和精度成比例,而與所用的電阻、電容的標稱值精度無關。因為L=K/f2,只需用標准電感L測出 頻率f,就可以求得常數K,而無需知道C原來的精度值。單片機每次計算出頻率值後先判斷量程是否正確,然後通過浮點計算求出相應的參數。浮點運算採用二十 四位,三個位元組的長度,第一位元組最高位為數符,低七位為階碼,第二位元組和第三位元組為尾數。因此採用這種計算方法後計數誤差降低到最低限度。

淺談音箱分頻[轉帖]
一談到音箱,不少人會認為喇叭越多越好,分頻越多越高級。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分頻只是在單個喇叭重放頻率范圍滿足不了要求的不得已情況下採取的一種方法。
實用的音箱分頻器是一種組合式濾波器。如二分頻器就是由一個高通濾波器和一個低通濾波器組成。三分頻則又增加了一個帶通濾波器。濾波器在分頻點附近呈 現一種有一定斜率的衰減特性。通常把相鄰曲線降衰相交叉處叫做分頻點。在分頻點附近有一段重疊的頻帶,在這一段頻帶內,兩只喇叭都有輸出。理論上要求濾波 器的衰減率越大越好。但是衰減率越大,元件越多,結構復雜,調整困難,且插入損耗亦越大。一般常用-6dB和-12dB的分頻器。常用的-12dB/倍頻 程的分頻器在分頻點外的1倍頻程內,喇叭仍然有相當的能量;而在1.5倍頻程內,喇叭的聲音仍然可聞。這樣,在分頻點附近相當寬的一段頻帶內,將由兩只喇 叭共同發聲。如果喇叭的響應是平滑的,分頻器的衰減性特也是理想的,那麼這一過渡過程也將是平滑的;但如果喇叭響應出現峰谷,或者分頻器的互補性特不理 想,則這一過渡過程會出現振盪,嚴重者使音像大亂。同樣道理,三分頻音箱將出現兩個過渡過程。尤其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讓兩個過渡過程重疊,否則後果不堪 設想。盡管提琴的分頻趨於理想,一位高手在拉琴時仍會設法避開僅存的同音諧振,以求得更加純真的音效。所以在兩分頻能滿足重放頻率覆蓋的情況下,就不要用 三分頻。一般來說,如果低音單元的重放頻率上限達到6kHz,就不必再使用中音單元。例如:一隻上品10英寸低音單元的重放頻率范圍是 30Hz~60kHz,一隻上品高音單元的重放頻率范圍是1.5kHz~20kHz,這時用二分頻組合就很好,分頻點可選在3kHz。如果再插入一隻重放 頻率上限為8kHz的中音單元就無必要了,多一個分頻點就多了一份失真,成本又增加不少,分頻越多,選擇喇叭的難度也越大。其中得失是顯而易見的。

也談音箱分頻[轉帖]
1.低頻揚聲器不適合重放中高頻
低頻揚聲器進入中頻段,音盆發生分割振動(像好多碎塊同時發聲互相影響),瞬態特性變壞,造成音質劣化,另外由於折環共振(頻響出現峰谷)、多普勒失真 (低頻調制中高頻出現顫音)、指向性劣化(偏離中心軸聲壓迅速變化且不平坦)、諧波失真(產生新的頻率成分)等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提高低頻揚聲器的高頻 響應范圍是非常困難的,即使是最好的揚聲器也只能作出有限的改進。
對於8英寸以上的揚聲器其分頻點取在1000Hz以下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見下表。無論如何,10英寸以上揚聲器取高達3kHz的分頻點是不適合的。
對於6.5英寸以下的揚聲器,一般宜盡量取高分頻點,設計成二分頻模式。先進的音盆設計也確實可以改善中高頻特性,其中很有效的一個措施就是採用大音 圈和大防塵帽。前幾年「美之聲」二分頻監聽音箱很受歡迎,惠威的「杜希」系列二分頻書架箱也有很好的口碑,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低音單元都採用了大音 圈和大防塵帽技術,而且防塵帽與音盆是一體的,強度很高。這時又可以對上述公式的f作向上的修正,這樣在6.5英寸揚聲器上應用4~5kHz的分頻點也可 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6.5英寸揚聲器的低頻響應不太理想。
2.中高音揚聲器的特點
高保真的中高音揚聲器大多是球頂振膜的,球頂振膜可以獲得寬的重放頻帶、良好的指向特性和瞬態特性,從而獲得好的音質,但效率低,容易因過載而燒毀。常見的振膜直徑2厘米左右的高音揚聲器,最好取4kHz以上的分頻點。
3.分頻點的選擇
選擇分頻點時應該盡量避開人耳最敏感的頻段,這個頻段就是1~4kHz,特別是2~3kHz。
一個典型的優良的三分頻系統,推薦8英寸低音取1kHz、10英寸低音取800Hz~1kHz、12英寸低音取700~800Hz的分頻點。中高音間取4~8kHz的分頻點比較合適,中高音各承擔2~3個倍頻程的重放頻段。
4.分頻器的設計與調試
分頻器的設計不僅要根據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實際調試。最好有一套信號發生、記錄系統,可以直觀地看到頻率響應曲線,調試時做到心中有數。條件不足時 可以用「雨果發燒碟(一)」或「MyDisc」中的測試信號播放,根據試聽感受作相應的調整,不過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技巧。另外需要指出,理論上的分頻衰減 速率應用在具體的揚聲器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選點好,元件取值調整適當,一階、二階分頻都可能獲得數十分貝/倍頻程的衰減率,而且有用頻段的響應很優 異,這正是分頻設計的精髓所在。
感可變電阻很難找到,可以用什麼代替嗎?

閱讀全文

與監聽音箱線如何焊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哪裡批發不銹鋼盆 瀏覽:913
a34焊絲焊接什麼材質 瀏覽:591
38無縫鋼管多少錢一噸 瀏覽:415
鋼鐵雄心4怎麼投降 瀏覽:390
福建焊接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230
我是不是屬於鋼鐵直女類型怎麼回復 瀏覽:709
自己在家做蛋糕用什麼模具 瀏覽:205
輸水管道防腐鋼管怎麼 瀏覽:670
陶瓷卷棒與合金卷棒有什麼區別 瀏覽:849
如何檢測冷鐓模具 瀏覽:841
不銹鋼四方盆哪裡有定做 瀏覽:321
鋼板pl5表示什麼 瀏覽:461
女朋友是鋼鐵直女有什麼辦法 瀏覽:291
鋼管拔脫螺絲怎麼辦 瀏覽:309
犀牛沿著直線套方管 瀏覽:683
監聽音箱線如何焊接 瀏覽:206
鋼筋圖紙中g是什麼意思 瀏覽:558
注塑模具下模合不上怎麼回事 瀏覽:15
數字管怎麼焊 瀏覽:240
什麼是碳鋼鑄鐵奧氏體不銹鋼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