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質量檢驗方法
一、焊接檢驗的科學分類
焊接質量的保障涉及多種嚴謹的檢驗方法,我們將其劃分為兩大類:破壞性檢驗和非破壞性試驗。
二、焊接過程中的質量把控
焊接過程中,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以下是關鍵節點的質量控制措施:
精湛的焊接技藝背後,是嚴格的檢驗體系支撐。每一道焊縫,都是質量的見證,每一步檢驗,都是對安全的承諾。讓我們共同探索焊接世界,以專業態度確保每一個細節的完美。
❷ 焊縫檢驗尺錯邊讀數方法
就按照量咬邊或余高的方法量啊,以其中一面為基準,另一邊用滑動尺靠好後,稍微擰緊螺栓就可以拿起來讀數了。
在焊接過程中,由於焊接接頭的變形、坡口對邊程度、焊接偏差等等因素造成的錯位,這個錯位的尺寸幅度即為錯邊量。在對焊接質量質量進行檢驗時,往往需要對焊接的錯邊進行限制,以確保焊接質量。
焊縫檢驗尺
主要由主尺、滑尺、斜形尺三個零件組成,是焊工用來測量焊接件坡口角度和焊縫寬度、高度,焊接間隙的一種專用量具。適用於焊接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和部件,如鍋爐、壓力容器等。本產品採用不銹鋼材料製造,結構合理、外型美觀、使用便利、適用性廣,是焊工必備的測量工具。
❸ 焊接坡口的質量檢驗
檢查坡口是否與作業指導書相符,坡口角度,坡口形式,表面氧化物清理是否徹底有無裂紋等
❹ 如何檢查焊接坡口,具體指標
檢查坡口是來否與作業指導自書相符,坡口角度,坡口形式,表面氧化物清理是否徹底有無裂紋等。
坡口是主要為了焊接工件,保證焊接度,普通情況下用機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型面,要求不高時也可以氣割(如果是一類焊縫,需超聲波探傷的,則只能用機加工方法),但需清除氧化渣,根據需要,有K型坡口,V型坡口,U型坡口等,但大多要求保留一定的鈍邊.
坡口焊施工前在焊接鋼筋端部切口形成坡口。坡口面應平順,切口邊緣不得有裂紋、鈍邊和缺棱。坡口平焊時,坡口角度宜為55°~65°;坡口立焊時,坡口角度宜為40°~55°,其中,下鋼筋宜為0°~10°,上鋼筋宜為35°~45°。鋼筋根部間隙,坡口平焊時宜為4~6mm:立焊時,宜為3~5mm。其最大間隙均不宜超過10mm。鋼墊板厚度宜為4~6mm,長度宜為40~60mm。坡口平焊時,墊板寬度應為鋼筋直徑加10mm,立焊時,墊板寬度宜等於鋼筋直徑。
❺ 焊接工藝評定是如何進行的
在設計或選擇坡口焊縫角度時,必須注意施焊可達性,其中主要考慮根部間隙、鈍邊和根部半徑等參數。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才能選擇出最合適的焊接坡口角度。以下是所慮因素:
(1)焊條電弧焊時,為了保證焊條能夠接近接頭根部,並能在多層焊時側邊熔合良好,當減小坡口角時,根部間隙必須增大。
注意,前者減小,可用較少的填充金屬量。而後者增大,卻增加填充金屬量。研究發現,板厚δ<20mm時,用大坡口角度而用小根部間隙,δ>20mm時用小坡口角度大根部間隙的坡口形式才算經濟的。
(2)根部間隙過小,根部難以熔透,並須採用較小規定的焊條,從而減慢焊接過程;若根部間隙過大,雖然應用襯墊可保證焊接質量,但需較多的填充金屬,從而提高焊接成本,並增加焊接變形。
(3)熔化氣體保護焊由於焊絲細,且使用特殊導電嘴,可以實現厚板(>200mm)L 形坡口的窄間隙(<10mm)的對接焊。
(4)開坡口的接頭,不留鈍邊的坡口稱銳坡口,背面無襯墊情況下焊接第一層焊道時極易燒穿,而且需用較多的填充金屬,故一般都留鈍邊。鈍邊的高度以既保證熔透又不至燒穿為度。
焊條電弧焊V或U形坡口的鈍邊一般取0~3mm,雙面V或U形坡口取0~2mm。埋弧焊的熔深比焊條電弧焊大,故鈍邊可適當加大以減小填充金屬。
留鈍邊的接頭,根部間隙的大小主要決定於焊接工藝與焊接位置。在保證焊透的前提下,間隙盡可能小。平焊時,可允許用較大焊接電流,根部間隙可為零;立焊時根部間隙宜大些,焊厚板時可在3mm以上。
(5)J形或U形坡口上常做出根部半徑,主要是為了在深坡口內焊條或焊絲能接近焊縫根部,並降低第一層焊道的冷卻速度,以保證根部良好的熔合和成型。
焊條電弧焊時,根部半徑一般取R=6~8mm,隨板厚增加和坡口角減小而適當增大。
(6)若條件允許,板厚結構宜設計或選用雙面開坡口的焊縫,雙面V形焊縫不僅比單面V形焊縫少用一半的填充材料,而且可作兩面交替焊接,把焊接角度控制到最小。
(7)背面無襯墊的對接接頭,在鈍邊部位常有未焊透或夾雜等缺陷,一般都要求從背面進行清根。現廣泛採用碳弧氣刨方法清根。清根深度應確保露出無缺陷的焊縫金屬,而且清根後的溝槽輪廓形狀也應便於運條施焊。
(5)焊接坡口如何檢查擴展閱讀:
在電流、電壓相同的情況下,坡口角度越大,熔深越深;坡口角度越小,熔深越小。
焊絲只要接觸到被焊工件產生短路就會形成電弧開始溶化。但是,開有坡口焊縫的焊接,關鍵是焊絲在坡口的什麼位置地方接觸產生短路。用4.8mm直徑焊絲做試驗,在坡口夾角大小不同的焊縫里焊絲端部所伸到坡口內的位置是不同的。
夾角大,焊絲端部接近坡口根部近;相反,夾角小,焊絲端部離坡口根部距離就大。也就是說開有V形或Y形坡口的焊縫焊絲是在坡口斜坡面隨著坡口夾角大小的變化所接觸到不同的點產生短路。
而沒有坡口的拼板對接縫焊絲端部是在鋼板平面接觸產生電弧開始融化。
1、電弧形狀
當電流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弧的形狀是不變的,而會隨著坡口夾角的大小上下移動,不會發生左右的變化。很明顯,在電弧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電弧熔化點到母材的距離相同。
坡口角度越小,電弧為保持原來形狀,電弧上移,電弧下坡口根部的距離就越大;反之,坡口角度越大,電弧為保持原來形狀,電弧下移,這個距離就越小。
由於電弧是由電壓控制,電弧長度與電壓成正比,隨著電壓的變化而變化。改變坡口角度,電弧所能到達坡口根部的距離明顯不同。
2、穿深厚度
在12個不同角度坡口的試驗中,穿透深度也是隨著坡口角度大小的變化而變化的,30°~45°坡口形成了負數,50°正好為零,隨著坡口角度的加大穿透深度也隨著加大直至焊穿。
同時可以看出隨著坡口角度由小到大,電弧至根部距離是由大變小,未融合深度也是由大變小,而穿透深度是由小變大。不難分析,角度越小,鈍邊需要隨著減小甚至不留鈍邊,角度加大,鈍邊也要適當地加大。
所以角度大小與鈍邊成正比。根據以上分析,45°以下角度坡口留8mm鈍邊不能滿足焊縫要求,需減小鈍邊厚度來保證焊縫質量,但是角變形較難控制。
70°以上角度坡口雖然能充分焊透,但是有些浪費材料。恰到好處的坡口角度與達到理想焊縫質量要求的坡口角度為50°~60°。
3、節能分析
以直徑4.8mm焊絲,焊劑SJ101為例。
以每1m焊縫計算,板厚25mm,開V形坡口不留根。坡口角度分別為50°、60°、70°。試驗結果顯示:50°坡口需用焊絲1900g,焊劑1580g;60°坡口需用焊絲2294g,焊劑2276g;70°坡口需用焊絲2648g,焊劑2644g。
以40萬t船為例。
對接焊縫約86600m,埋弧焊焊縫就以50km計算。50°坡口消耗焊絲95000kg,焊劑79000 kg;60°坡口消耗焊絲114700kg,焊劑113800kg;
70°坡口消耗焊絲132400kg,焊劑132200kg。另外在氣能、電能、工時方面也有一定的節減,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場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