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角焊縫的探傷標准,如下圖,需要用那種標准來探傷,請幫忙,謝謝!
UT探傷常用的標準是JB/T 4730.3,這種焊縫應該屬於對接焊縫,只不過左邊斜坡不好探,右邊探起來還馬馬虎虎,板子厚度也薄,UT探比較有難度,如果是7mm深度有缺陷就要判斷是否是底部波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㈡ 焊接管道焊縫的探傷
探傷分幾種的,是採用射線檢測嗎(RT)?
㈢ 焊縫探傷返修現場怎麼標記
檢測探傷焊縫有這樣好辦法做標記射線是檢測焊縫內部質量的一種方法,可以像拍照一樣形成底片,直觀地觀察焊縫內部是否有缺陷!(1)量工件的規格、尺寸,主要是焊縫長度及工件厚度,選擇透照方法和檢測等級。(2)根據工件的規格選擇探傷機及曝光量管電壓、管電流、焦距等參數,選擇防護方法(背防護)、射線底片,准備搭接標記「↑」、定位標記「↑→」、識別標記字型大小如數字,英文字母等,根據板厚選擇合適的像質計。(3)連接射線機電源、電纜等,將機頭按規定的焦距擺好,機頭窗口正對工件檢測部位。(4)將規定的焦距處曝光場的中心部位劃十字,將背防護鉛板沿十字的一條線放置,背防護鉛板的中心應和十字相重合。然後將底片暗袋放置在防護鉛板上,工件的焊縫部位置於底片的中心線上。(5)規定有效透照長度為300mm,在工件焊縫中心兩端各150mm的部位做標記,中心部位做標記,並將搭接標記「↑」貼在有效透照長度的兩端部位,定位標記「↑」貼在焊縫中心部位,注意:所有標記均要求離焊縫邊緣至少5mm以上。(6)將像質計置於焊縫上,應放置在工件源側表面焊接接頭的一端(在被檢區長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屬絲應橫跨焊縫,細絲置於外側,暗袋上按上工程名稱,板厚,日期等鉛字。(7)根據記錄的工件的厚度、焦距等選擇管電壓及曝光量,調節儀器,然後開機,當高壓開關綠燈亮時,按下高壓開關,進行曝光。(8)曝光完畢,機器自動關閉高壓,此時可以將射線底片取回,放在固定處,並和未曝光的底片區分開。(9)暗袋取回暗室進行洗片,評片。焊縫有特殊要求的做標記,用記號筆白色寫在焊縫處要求,或在焊縫工藝設計圖紙標出要求,把焊接工藝圖發到操作者手中。
㈣ 焊接圖紙怎麼看
1、焊縫的引出線是由箭頭和兩條基準線組成。其中一條為實線,另一條為虛專線,線屬型均為細線。
2、基準線的虛線可以畫在基準線實線的上側,也可畫在下側,基準線一般應與圖樣的標題欄平行,僅在特殊條件下才與標題欄垂直。
3、若焊縫處在接頭的箭頭側,則基本符號標注在基準線的實線側;若焊縫處在接頭的非箭頭側,則基本符號標注在基準線的虛線側。
4、當為雙面對稱焊縫時。基準線可不加虛線。
5、箭頭線相對焊縫的位置一般無特殊要求,但在標注單邊形焊縫時箭頭線要指向帶有坡口一側的工件。
6、基本符號、補充符號與基準線相交或相切,與基準線重合的線段,用粗實線表示。
7、焊縫的基本符號、輔助符號和補充符號(尾部符號除外)一律為粗實線,尺寸數字原則上亦為粗實線,尾部符號為細實線,尾部符號主要是標注焊接工藝、方法等內容。
8、在同一圖形上,當焊縫形式、斷面尺寸和輔助要求均相同時,可只選擇一處標注焊縫的符號和尺寸。並加註「相同焊縫的符號」,相同焊縫符號為3/4圓弧,畫在引出線的轉折處。
在同一圖形上,有數種相同焊縫時,可將焊縫分類編號,標注在尾部符號內,分類編號採用A,B,C......在同一類焊縫中可選擇一處標注代號。
㈤ 如何焊接探傷
焊接探傷方法:1.用卷揚機拉直鋼筋時,應注意控製冷拉率:Ⅰ級鋼筋不宜大於4%;Ⅱ~Ⅲ級鋼筋及不準採用冷拉鋼筋的結構不宜大於1%。用調直機調直鋼筋和用錘擊法平直粗鋼筋時,表面傷痕不應使截面面積減少5%以上。調直後的鋼筋應平直、無局部曲折,冷拔低碳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應當注意:冷拔低碳鋼絲經調直機調直後,其抗拉強度一般要降低10~15%,使用前要加強檢查,按調直後的抗拉強度選用。
2.應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短搭配、統籌排料;一般先斷長料,後斷短料,以減少短頭和損耗。避免用短尺量長料,防止產生累計誤差,應在工作台上標出尺寸、刻度,並設置控制斷料尺寸用的擋板。切斷過程中如發現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等,必須切除。切斷後鋼筋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鋼筋長度偏差不應小於±10mm。
3.鋼筋彎曲時應將各彎曲點位置劃出,劃線尺寸應根據不同彎曲角度和鋼筋直徑扣除鋼筋彎曲調整值。劃線應在工作台上進行,如無劃線台而直接以尺度量劃線時,應使用長度適當的木尺,不宜用短尺(木摺尺)接量,以防發生差錯。第一根鋼筋彎曲成型後,應與配料表進行復核,符合要求後再成批加工。成型後的鋼筋要求形狀正確,平面上無凹曲,彎點處無裂縫。其尺寸允許偏差為:全長±10mm,彎起鋼筋起彎點位移20mm,彎起鋼筋的起彎高度±5mm,箍筋邊長±5mm。
4.(1) 焊接前須清除焊件表面鐵銹、熔渣、毛刺殘渣及其他雜質。(2) 幫條焊應採用四條焊縫的雙面焊,有困難時採用單面焊。幫條總截面面各不應小於被焊鋼筋截面積的1.2倍(Ⅰ級鋼筋)和1.5倍(Ⅱ、Ⅲ級鋼筋)。幫條宜採用與被焊鋼筋同鋼種直徑的鋼筋,並使兩幫條的軸線與被焊鋼筋的中心處於同一平面內,如和被焊鋼筋級別不同時,應按鋼筋設計強度進行換算。(3) 搭接焊亦應採用雙面焊,操作困難時才採用單面焊。(4) 鋼筋坡口加工宜採用氧乙炔焰切割或鋸割,不得採用電弧切割。(5) 鋼筋坡口焊應採取對稱、等速施焊和分層輪流施焊等措施,以減少變形。(6) 焊條應保持乾燥,如受潮,應先在100~350℃下烘0.5~1h。(7) 負溫條件下進行Ⅱ、Ⅲ級鋼筋焊接時,應加大焊接電流(較夏季增大10~15%),減緩焊接速度,使焊件減小溫度梯度並延緩冷卻。同時從焊件中部起弧,逐步向端部運弧,或在中間先焊一段短縫,以使焊件預熱,減少溫度梯度。(8) 冬期電弧焊時,應有防雪、防風及保溫措施,並應選用韌性較好的焊條。焊接後的接頭嚴禁立即接觸冰雪。
㈥ 焊縫探傷時,斜探頭的基本掃查方式有哪些各有什麼主要作用
鋸齒形檢查,是前後、左右、轉角掃查同時並用,探頭作鋸齒形移動的掃查方法,可內檢查焊縫中有無缺陷。容
左右掃查:探頭沿焊縫方向平行移動的掃查方法。可推斷焊縫縱向缺陷長度。
前後掃查:推斷缺陷深度和自身高度。
轉角掃查:判定缺陷的方向性。
前後、左右、轉角掃查同時進行,可找到缺陷最大回波,進而判定缺陷位置
環繞掃查:推斷缺陷形狀。
平行、斜平行檢查及交叉掃查:探測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橫向缺陷。
串列式掃查:探測垂直於探傷面的平面狀缺陷。
㈦ 焊縫超聲波探傷記錄中X,D,Z代表什麼意思,最好圖解
是記錄缺陷位置用的,分別代表缺陷在焊縫長度、寬度和深度方向上的尺寸。
㈧ 鋼結構中的焊縫如何看才知道是否合格
焊縫的質量合格與否,有兩個參數:
1、有無焊接缺陷。
2、焊縫的厚度達到設計要求專沒。
合格的標准要求:屬
1、 焊接缺陷主要包括夾渣、咬邊、氣孔、結瘤等,沒有這些情況就合格。
2、焊縫的厚度,這個用焊縫塞尺來量,看是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如果這兩個都要達到,這個焊縫就合格。特殊的工程,有探傷要求,比如壓力容器,這個以探傷結果為准。
不合格的焊縫類型:
1、焊縫形狀與尺寸缺陷(寬度不均、尺寸突變、余高不勻)。
2、咬邊(沿焊趾或焊根產生溝槽--連續咬邊、間斷咬邊)。
3、未焊透(焊接根部沒有完全熔透)、未熔合(焊縫金屬與母材之間或焊道金屬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
4、弧坑(焊縫尾部或接頭處形成凹陷)。
5、燒穿。
6、焊瘤(熔化金屬流淌到焊縫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之上)。
7、夾渣與夾雜物(焊後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或非金屬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