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柱子核心區的鋼筋接頭採用電渣壓力焊不符合規范要求,應該怎麼處理
1.在鋼筋接頭處採用幫條焊,焊縫應該滿足規范要求;2、在該部位增設抗裂網。以上2種措施主要是增強地震時水平推力的抗剪切作用。
『貳』 急求幫助:剪力牆暗柱鋼筋焊接錯誤大筋焊成小筋,混凝土已澆築怎麼辦
如果個別柱子,沒人知道就矇混過關吧,如果當做事情處理的話,建議和設計溝通一下,個別小局部出現問題應該問題不大。如果結構層大面積出現了這類問題,確實要請設計出處理方案了。
『叄』 柱子鋼筋焊接錯位
接頭小於50% 錯位一個錨固長度
『肆』 在樓層低的情況下,柱子鋼筋搭接按規范錯不開時怎麼辦
您好
一般的抄柱子鋼筋的搭接長度:
1、綁扎搭接,在樓板上下各樓層高度的1/6處,柱寬度和500mm取大值,如果是底層大於等於1/3層高,在這個區段內不能把鋼筋斷開,剛筋的接頭率不能大於50%,在那個區段外,剛筋的搭接長度為Lae,接頭和接頭的距離最好大於0.3Lae。
2、機械連接;非連接區段同上,接頭和接頭的距離大於等於35d;
3、焊接連接;非連接區段同上,接頭和接頭的距離大於等於35d和500取大值。
『伍』 柱鋼筋大變小焊接規定
法律分析:兩根同牌號、不同直徑的鋼筋可進行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或氣壓焊。閃光對焊時鋼筋徑差不得超過4mm,電渣壓力焊或氣壓焊時,鋼筋徑差不得超過7mm。焊接工藝參數可在大小直徑鋼筋焊接工藝參數之銷運間偏大選用,兩根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直線上,軸線偏移的允許值按較小直徑計算;對接頭強度的要求,應按較小直徑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七十四條 建築施工企業(包括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築工虧啟梁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並賠旁神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陸』 柱子豎向鋼筋變截面採用焊法偏位了怎麼辦
柱子來豎向鋼筋的現場焊接續長自,只好採用電渣壓力焊,電渣壓力焊對接,鋼筋軸線錯位偏差不得大於1mm。(JGJ18-2012),不合格的應返工。
鋼筋變截面手工搭接電弧焊之前應折彎,焊縫長度折彎偏角距為1d.
『柒』 框架柱鋼筋預埋鋼筋規格錯了,該如何處理。
框架柱鋼筋預埋鋼筋規格錯了,正常情況下是需要植筋的 可以進行等面積代內換 增加一定比例的18的鋼筋容(在不清除原有18預埋好的鋼筋的前提下);也可以清除掉埋錯的18鋼筋再進行22的鋼筋植筋;相比而言前者更經濟。
但是可以由施工單位提出力學計算,既然是構造柱的話,應該對主體的影響不大。可以經過設計院結構工程師的計算看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滿足要求出具相關證明給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就不用進行處理了,只是在與建設單位結算的時候此部分費用重新計量。
『捌』 柱筋焊接點位置不滿足怎麼處理
鋼筋搭接位置出錯沒關系,臘轎可以糾正。
例如握鏈框架柱,段局孫在搭接接頭位置不滿足101圖集時,在相同部位用同型號鋼筋重新預埋,下次柱搭接接頭就會錯開。
『玖』 柱子鋼筋下面小上面大怎樣處理
1、一般會用直徑同上層柱的插筋處理,也就是插筋。
2、插筋是指在澆築基礎前,根據內柱子縱向鋼筋的尺寸、數量容將一段鋼筋事先埋入基礎內,插筋的根數、尺寸應與柱子縱向鋼筋保持一致,其長度應=基礎內彎折長度(一般為max{10D,200mm})+(基礎板厚-保護層厚度)+伸出基礎長度。由於插筋需要臨時成形與固定,一般還需要布置箍筋。箍筋布置一般在基礎上表面以下50mm處設置一道,再向上按設計要求設1~2道(如插筋長度太長,可根據需要設置多道)。除基礎上柱需要設置插筋外,樑上柱也需要設置插筋,擋土牆有時也要用到插筋,原理同上。插筋與植筋的區別:插筋是在砼澆築之前將柱的縱筋綁扎在基礎內,植筋是砼已澆築,而鋼筋遺漏,然後鑽孔用結構膠將鋼筋植於孔內。
『拾』 柱截面尺寸變小鋼筋怎麼處理
1、假如600變500是一側縮小100,梁高大於600,那麼把多餘的4跟22鋼筋直錨,高度為伸過梁底1.2倍錨固長度,其餘鋼筋與上部連通,鋼筋在梁內調整為上部位置。
2、假如600變500是兩側各縮小50,梁高大於300,處理方法同第一條。
3、如果不能滿足前兩個條件,則需要把變截面處鋼筋在梁麵筋下部彎鉤,上部鋼筋重新預埋,下部鋼筋彎鉤長度為柱縮小長度加200,上部鋼筋錨固為1.5倍錨固。
由於柱筋每側減少數量為1根在提前一層考慮上層鋼筋錯開的問題,應在壓力焊時注意焊接鋼筋長度,保留的4根22鋼筋全部保留較高的鋼筋,原角筋較矮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的鋼筋,原角筋較高的鋼筋接的等於層高減去焊接錯開長度的鋼筋。
(10)柱子鋼筋大小焊接錯誤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上部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2、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
3、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