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結構中預埋件怎麼設計,例如埋板的規格,植筋的規格,這些又是怎麼計算得來的
預埋件設計
C.0.1 由錨板和對稱配置的直錨筋所組成的受力預埋件(圖C),其錨筋的總截面面積As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彎矩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按公式(C.O.1-1)和(C.O.1-2)計算,並取二者的較大值:
2 當有剪力、法向壓力和彎矩共同作用時,應分別按公式(C.O. 1—3)和(C.0. 1-4)計算,並取二者的較大值:
C.O.2 預埋件的錨板宜採用Q235級鋼。錨筋應採用HPB235、HRB335或HRB400級熱軋鋼筋,嚴禁採用冷加工鋼筋。
C.0.3 預埋件的受力直錨筋不宜少於4根,且不宜多於4層;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不宜大於25mm。受剪預埋件的直錨筋可採用2根。預埋件的錨筋應放置在構件的外排主筋的內側。
C.0.4 直錨筋與錨板應採用T型焊。當錨筋直徑不大於20mm時,宜採用壓力埋弧焊;當錨筋直徑大於20mm時,宜採用穿孔塞焊。當採用手工焊時,焊縫高度不宜小於6mm及0.5d(HPB235級鋼筋)或O.6d(HRB335或HRB400級鋼筋).d為錨筋直徑。
C.0.5 受拉直錨筋和彎折錨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錨筋的抗拉強度時,其錨固長度應按下式計算:
2 抗震設計的幕牆,鋼筋錨固長度應按本規范公式(C.O.5)計算值的1.1倍採用;
3 當錨筋的拉應力設計值小於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fy時,其錨固長度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於15倍錨固鋼筋直徑。
C.0. 6 受剪和受壓直錨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15倍錨固鋼筋直徑。除受壓直錨筋外,當採用HPB235級鋼筋時,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彎鉤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倍的錨筋直徑。
C.0.7 錨扳厚度應根據其受力情況按計算確定,且宜大於錨筋直徑的0.6倍。錨筋中心至錨板邊緣的距離c不應小於錨筋直徑的2倍和20mm的較大值(圖C)。對受拉和受彎預埋件,其鋼筋的間距b、b1和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c、c1均不應小於錨筋直徑的3倍和45mm的較大值(圖C)。
對受剪預埋件,其錨筋的間距b、b1均不應大於300mm,且b1不應小於錨筋直徑的6倍及70mm的較大值;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c1不應小於錨筋直徑的6倍及70mm的較大值,錨筋的間距b、錨筋至構件邊緣的距離c均不應小於錨筋直徑的3倍和45mm的較大值(圖C)。
B. 預埋件是什麼材質的
Q235B,材質。中翔鋼板
C. 預埋件T形焊接,埋弧焊和穿孔塞焊選擇依據錨筋直徑20mm怎麼來的+發布於:2018-0
預埋件t型焊接焊弧焊和穿孔仿局塞焊選擇依據秒進直徑20mm怎麼來發布的2018,那就是發布,他們根據他們的這這種性質以備猛讓後,可以進行他們的宣傳,這樣他們就知罩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
D. 建築幕牆預埋件處理
建築幕牆依據不同的面板材料分為玻璃幕牆、金屬幕牆和石材幕牆三大類,無論哪類幕牆,其承載結構體系與建築主體結構的連接,通常都是通過預埋件或後加錨固件來實現的。幕牆除了承受自重荷載外,還要承受風力、地震等荷載的影響,因此預埋消衫脊件與建築主體結構的連接是否可靠耐久,直接關繫到幕牆的結構安全與使用壽命。
一、埋設件的分類及構成
埋設件按其形成時序分為預埋件和後置埋件,其中預埋件分為爪式埋件和槽型埋件。
1.1預埋件
預埋件是預先安置(埋藏)在結構內的構件.即在結構澆注時留設在結構中的由鋼板和錨固筋的構件。
1.1.1 普通爪式埋件
錨筋,錨板通過焊接而成錨筋可製成直形,彎形,彎鉤型。
1.1.2 埋板帶預留槽式埋件
此種埋件在普通爪式預埋件基礎上增加了預留槽,連接起來非常方便,及時在埋件位置誤差較大的情況下,也可像普通埋件一樣焊接處理,靈活性較大。
1.1.3 爪形埋件 (A~F為幾種常見類型,如圖所示)。
1.1.4 槽型埋件
金屬槽可由鋼板折彎,鑄件,鍛件製成。錨筋與金屬槽可製成一體,或焊接而成。這種形式的預埋件具有體積小施工方便的優點,目前已經國產化,且已形成系列。施工中常用到槽型埋件長度為300mm,拿滲錨筋長度為100mm或60mm。
槽型埋件與平板預埋件的優缺點對比
槽型埋件為幕牆施工中常用的一種形式,由於其與平板式預埋件相比有較多的優點,因此槽型預埋件在幕牆工程中的應用逐漸增多。
(一)槽型預埋件與平板預埋件比較的優點
1、從生產加工角度比較
槽型預埋件加工工藝簡單,質量檢驗方便,一般加工一個槽型預埋件的功效是加工一個平板預埋件功效的3倍。
2、從經濟性角度比較
槽型預埋件價格便宜,節省工程造價。一個槽式埋件的重量約為2公斤左右,外加兩個T型螺栓,一套槽型埋件的價格大概為25元左右。而一個平板埋件的重量大約為6公斤左右,價格約為60元左右,槽型埋件的價格約為平板埋件的一半以上。
3.從施工的難易角度比較
槽型埋件體積小,施工非常方便。槽型預埋件的錨筋只有一排,而且槽型預埋件的槽鋼體積較小,不容易與主體結構的鋼筋發生干涉,施工周期短,大大提高施工進度。而平板預埋件所佔的體積大,錨筋一般為兩排兩列布置,非常容易與主體結構的主筋發生干涉,由於施工工人不是非常清楚主筋的重要性,偶爾為了埋設平板預埋件而把主體結構的主筋鋸斷,這樣就會對建築埋下安全隱患。另外,由於槽型預埋件的體積小,當主體結構塌毀為一較薄的板式結構時,只能採用槽型預埋件而不能採用平板式預埋件。
4.從是否方便幕牆龍骨的安裝角度比較
槽型預埋件與幕牆龍骨的轉接件採用T型螺栓連接,現場不需要焊接,安裝非常方便。槽型預埋件是通過在其槽口內能夠自由水平滑動的T型螺栓與幕牆龍骨轉接件相連接,轉接件與T型螺栓連接處在豎直方向上開長型孔,轉接件與幕牆龍骨連接處在垂直於幕牆面方向上開長型孔,這樣就實現了幕牆龍骨安裝的三維調整,安裝十分方便。如圖所示。平板預埋件也能實現三維調整,但是調整完之後需要焊接來固定,一方面給現場施工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發生火災的可能性。
(二)槽型預埋件與平板預埋件相比的缺點
槽型預埋件與平板預埋件相比,最為明顯的缺點就是槽型預埋件的承載能力要比平板預埋件小很多,槽型預埋件的抗拉承載力設計值為32KN,抗剪承載力設計值為23KN,而平板預埋件的抗拉承載力設計值為140KN,抗剪承載力設計值為55KN左右,因此,當幕牆的跨度較大時,或者幕牆面離結構面較遠時,槽式預埋件就不合適了,只能選擇平板預埋件。
1.2 後補埋件
後補埋件即平板埋件,通過普通膨脹螺栓、化學錨栓或穿透螺栓(雙頭螺柱)以及焊接封閉鋼板等方式實現埋件的固定。
1.2.1 後補埋件的幾種施工方法
①普通膨脹螺栓固定
②化學錨栓固定
③穿透螺栓(雙頭螺柱)固定
④包箍鋼板焊接(通常用於柱或梁)
⑤後補做土建結構同時埋設預埋式埋件。
⑥以上幾種形式的復合形式。
1.3 埋件的埋設方式
埋件按其在主體結構上的位置劃分,可分為上埋式、側埋式和下埋式,其中下埋式受力較為不利,應謹慎使用。
後補式埋件只能通過膨脹螺栓和化學錨栓和主體結構進行連接。由於後補式埋件的安裝質量受現場施工的條件和人員的影響非常大,不容易控制,經常達不到設計指標,尤其是國家已明文規定受拉部位不允許使用膨脹螺栓,所以盡量不採用後補式埋件。1/5 12345下一頁尾頁
二、埋件設計
1.埋件與主體的連接強度直接決定了整個幕牆的安全,必須嚴格控制。在埋件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預埋式埋件錨筋與埋板的尺寸和位置在設
計時應嚴格依據《玻璃幕牆工程規范》
(JGJ102-2003)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進行設計。
(2).注意錨筋的長度不要超過結構尺寸(如梁厚度),避免錨筋露出結構外。
(3). 爪形埋件中A、B兩型錨筋宜採用螺紋鋼。C、D型的錨筋在設計時應考慮錨筋間的干涉及錨筋在安裝時與結構配筋之間的干涉問題。E、F型埋件適合於需要進行防雷的部位。
(4).埋板的大小在設計時應考慮幕牆的結構形式的需要。
2.重視埋件的技術要求
(1)預埋件技術要求是建設方必須重視的幕牆專項設計內容,根據其受力情況(拉、剪、彎)計算確定錨板規格、錨筋直徑、長度以及焊縫厚度等,其中錨板的最小厚度和錨筋的間距,錨筋到錨板邊緣距離,預埋件其承載力以及連接件與主體結構的錨固承載力必須通過計算或實物試驗予以確認,符合規范要求,但是建設方常常對埋件專項設計不夠重視,甚至忽略規范要求,草草的安排土建施工預埋,這種缺乏科學的設計以及盲目預埋,既造成大量預埋件報費,又增加了幕牆安全隱患。
(2)後置埋件技術要求除考慮各類螺栓本身性能差異外,還要考慮基材性狀、錨固連接的受力性質、被連接 結構的類型、胡無抗震設防要求等因素。膨脹型螺栓、擴孔型螺栓不得用於受拉和邊緣受剪(邊距C<10hcf錨件有效錨固深度),拉剪復合受力的結構構件及生命線工程的非結構構件的後錨連接。化學植筋及螺桿,在滿足錨固深度的化學植筋和螺桿可應用於抗震設防烈度不大於8級的受拉、邊緣受剪、拉剪復合受力之的結構構件和非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等待。
3.埋設件的構造規定
舊規范JGJ102-96《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原樣照搬GBJ10-89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新規范JGJ102-2003關於預埋件設計較舊規范在適應幕牆行業荷載較小等特點方面有一定改進,如取消了錨板厚度與錨筋中心距之比≥1/8的規定;以及受拉錨筋長度降低到≥15d等。這些還是不能滿足在較小截面混凝土構件上設置埋設件的需要,工程上經常要面對監理按規范檢查錨筋長度不符合規范規定的尷尬。據了解,幕牆行業至今還沒有發生過因埋設件抗力不夠而導致幕牆損壞事故,這說明現行埋設件是安全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埋設件是保守的,尚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4-1錨筋截面積
新規范對錨筋最小截面積進行了規定,提供了錨筋最小截面積計算公式。根據本人經驗,由於作用於一般幕牆埋設件上的荷載較小,按構造確定的錨筋截面積均能滿足規范要求,故在一般情況下,無須進行錨筋截面積驗算。
4-2埋設件的材質
規范規定預埋件的錨板宜採用Q235級鋼。錨筋應採用HPB235,HRB335或HRB400級熱軋鋼筋,嚴禁採用冷加工鋼筋。 根據幕牆設計情況,作如下說明:
(1)規范對錨板材質只要求採用Q235級鋼,並未明確規定A,B,C類中的哪一類。幕牆行業中流行一種就高不就底的傾向很不可取,只要能滿足使用要求,越經濟,越具有競爭力。
(2)錨筋可以採用常用的建築鋼筋之中的任意一種。採用HRB335級鋼筋作錨筋最合適。HPB235鋼筋為光面,端部必須做彎鉤,製作和安裝較變形鋼筋難。而HRB400鋼筋價格較貴,加工較難。
(3)鋼筋按製作方式可分為熱軋鋼筋,熱處理鋼筋和冷拉鋼筋。建築工程大量使用的HPB235鋼筋和HRB335鋼筋都是熱軋鋼筋。冷拉鋼筋亦稱冷加工鋼筋,通過冷拉工序,提高了材料的屈服極限,增加了強度,缺點是降低了塑性,材質變脆,冷彎性能差,不適宜作冷彎材料,所以,規范規定錨筋嚴禁採用冷加工鋼筋是正確的。熱軋鋼筋的冷加工,如冷彎,是允許的,並在施工中被大量應用。認為熱軋鋼筋不能進行冷加工,熱軋鋼筋錨筋不能彎折,是把冷加工鋼筋與鋼筋冷加工兩種不同概念混淆了。
4-3錨筋的錨固長度規范所說的錨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充分利用錨筋的抗拉強度時允許採用的最小構造長度。
(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錨筋的抗拉強度時,其錨固長度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 光圓鋼筋(如HPB235鋼筋):α=0.16;帶肋鋼筋(如HRB335鋼筋):α=0.14。
鋼筋設計強度:HPB235鋼筋 =210N/mm ;HRB335鋼筋 =300N/mm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 C25 C30 C35 C40 對應的混凝土抗拉強度 ( N/mm ): 1.10 1.27 1.43 1.57 1.71
d為鋼筋直徑
4.4錨板厚度錨板厚度應根據其受力情況通過計算確定。
計算簡圖為點支平面板,錨筋支點之間的距離是確定板厚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錨板厚度與錨筋中心距之比≥1/8的原因就在於此。根據幕牆特點,新規范沒有採用這款規定,對錨板厚度限制較寬。當前設計錨板厚度較隨意,有的錨板面積較大厚度較小,有的錨板面積較小厚度卻較大。我認為,一般情況下幕牆4錨筋埋設件,錨板邊長<250mm時,板厚8mm;250mm≤邊長<350mm時,板厚10mm;邊長≥350mm時,板厚12mm為宜。
4.5錨筋錨板連接錨筋與錨板一般採用T型焊連接,當錨筋直徑大於20mm時,宜採用穿孔塞焊,焊縫等級為三級。不同強度鋼材連接時,採用強度較低鋼材所適應的焊條。工程上,採用E43X(0~5)型焊條,焊縫高度 mm,可以滿足一般幕牆埋件焊接要求。
4.6埋件的質量標准
(1)預埋件的品種、類型、規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壁厚、表面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有出廠合格證。
(2)預埋件的焊接處理,必須檢查鋼筋鋼板的品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強制性標准規定,
(3)預埋件(平板、槽型)錨板採用Q235B級鋼,錨筋採用HRB335或HRB400級(帶肋)熱軋鋼筋。
(4)直錨筋與錨板採用T形焊,當錨筋直徑小於20mm,採用壓力弧焊;當錨筋直徑大於20mm,採用穿孔塞焊;不允許把錨筋彎成L形與錨板焊接。
(5)當預埋件表面採用熱浸鍍鋅防腐處理時,鋅膜厚度應大於45微米。
(6)預埋件製作時,錨板、錨筋及錨筋與錨板面垂直度等允許偏差應按規范控制,其中錨筋長度不允許負偏差。2/5 首頁上一頁12345下一頁尾頁
三、建築幕牆預埋件施工要求
(一)標准JGJ102—2003第5.5條款相關規定要求:
1.主體結構或結構構件,應能夠承受幕牆傳遞的荷載和作用。連接件與主體結構的錨固承載力設計值應大於連接件本身的承載力設計值;
2.玻璃幕牆立柱與主體混凝土結構應通過預埋件連接,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時埋入,預埋件位置准確;當沒有條件採用預埋件連接件時,應採用可靠的措施,並通過試驗確定其承載力。
3.由錨板和對稱配置的錨固鋼筋所組成的受力預埋件,可按照本規范附錄C的規定進行設計。
4.槽式預埋件的預埋鋼板及其它連接措施,應按照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並通過試驗確定其承載力。
5.玻璃幕牆構架與主體結構採用後加錨栓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產品應有合格證;(有鋼材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試驗報告,有設計方法資料和出廠合格證)。
(2)碳素鋼錨栓需進行防腐處理;
(3)後加螺栓必須在現場進行單體拉拔試驗和節點(群體)拉拔試驗,試驗所加荷載應達荷載設計值的1.5倍而無明顯滑移,必要時應在檢測單位進行極限拉拔試驗。
(4)每個連接點後加螺栓不得少於2個,螺栓間距和螺栓到構件邊緣的距離不應小於70mm,宜設計成螺栓受剪的節點;
(5)螺栓直徑應通過承載力計算確定,並不得小於l0mm;
(6)不宜在與化學錨栓接觸的連接件上進行焊接操作;
(7)錨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大於其極限承載力的50%。
6.幕牆與砌體結構連接時,宜在連接部位的主體結構上增設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梁、柱。相連接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幕牆不應連接在磚石砌體上,更不得與輕質牆連接。
(二)後錨固件的施工要求後錨固件在建築幕牆施工中廣泛使用,特別在舊樓改建、擴建的幕牆工程大量,甚至全部使用後錨固件。幕牆工程中大量、甚至全部採用後錨固件,加上施工質量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會給幕牆使用帶來安全隱患。
對於後錨固件的施工要求在規范《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JGJ 145—2004,有明確的規定。
1. 後錨固件有膨脹型螺栓、擴孔型螺栓、化學植筋及其它類型螺栓。
後錨固件使用時,除考慮各類螺栓本身性能差異外,尚要考慮基材性狀、錨固連接的受力性質、被連接 結構的類型、胡無抗震設防要求等因素。
膨脹型螺栓、擴孔型螺栓不得用於受拉和邊緣受剪(邊距C<10hcf錨件有效錨固深度),拉剪復合受力的結構構件及生命線工程的非結構構件的後錨連接。(建築非結構構件包括:圍護外牆、隔牆、幕牆、吊頂、廣告牌等)
化學植筋及螺桿,在滿足錨固深度的化學植筋和螺桿可應用於抗震設防烈度不大於8級的受拉、邊緣受剪、拉剪復合受力之的結構構件和非結構構件的後錨固連接。
2. 注意錨固栓的施工質量。對於錨固栓的施工,在標准《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JGJ 145—2004中規定:
(1) 錨固栓鑽孔要求: 見下表
孔徑直徑允許偏差
孔深允許偏差
垂直度允許偏差
位置允許偏差
≤0.5mm
膨脹、擴孔型螺栓 0 10 mm
化學植筋:0 20 mm
≤50
5mm
四、預埋件的施工的質量問題
(一).設計計算問題
部分幕牆工程,特別是中小幕牆項目,對幕牆專業設計重視不夠,有的設計只有簡單的幾張設計圖紙,沒有預埋件的埋設位置圖,沒有結構力學計算書,有的雖有計算書,但沒有預埋件的計算,也未進行復核。
(二).平板預埋件的焊接質量
1. 預埋件常見形式是由錨板上焊接錨筋所組成。(錨筋不得採用冷軋鋼筋,當錨筋直徑≥10mm時採用Ⅱ級變形鋼筋,包括月牙紋及螺紋鋼筋,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埋件》JSJT-203)早期的做法是把鋼筋彎折後直接焊到錨板上,現在基本採用錨板上鑽孔後塞焊的方式,後者比較可靠。錨板與錨筋的焊接質量是預埋件的質量關鍵。要保證焊接質量,電焊操作工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預埋件的驗收也是關鍵,不僅檢查外觀質量,防止出現虛焊、脫焊,還要按規定進行錨板與鋼筋的焊縫強度檢查。
2. 預埋件埋設多數偏離設計位置,造成不能使用。
造成原因有:
(1)預埋件在土建施工時已埋設,後因幕牆設計分格的改變或變更造成不能使用。
(2)預埋件捆紮不牢,施工時混凝土澆灌、搗固時使預埋件位移、偏斜。
《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 第10.2.3條款:玻璃幕牆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埋設,預埋件的位置偏差不應大於20mm。
3.後置錨固件施工質量問題
(1)輕質牆體上安裝後錨固件
有的工程樓層跨度較大,立柱的撓度計算或強度計算未能通過,因此有的設計人員則在上下層梁之間增加一個支點,如果這一支點是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構造梁(柱)上是有效的。有的框架結構建築物其砌體通常都選用輕質填充牆,若把增加的支點放在輕質填充牆上,即使是採用鋼板加穿牆螺栓,也則無法起到有效的支承作用。所以規范規定:幕牆不應連接在磚石砌體上,更不得與輕質牆連接。
(2)錨固基體不實不可靠,如砼體基材強度不夠,邊距不夠,都會導致砼基材崩裂造成錨固失效。
(3)後置錨固件偏位。鑽孔經常遇到鋼筋時產生偏位和偏斜,還有孔洞粉屑碎渣清除不凈,造成錨固件使用時松動。
規范規定:後加螺栓必須在現場進行單體拉拔試驗和節點(群體)拉拔試驗,試驗所加荷載應達荷載設計值的1.5倍而無明顯滑移,必要時應在檢測單位進行極限拉拔試驗。試驗的結果應與設計計算進行校核,要求錨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大於其極限承載力的50%。
4. 化學錨栓質量不高
幕牆行業後置埋件普遍使用化學螺栓。九十年代化學螺栓產品從國外引進應用於建築工程上,近年來,國內眾多廠家紛紛跟進,大量生產,市場價格從十幾元到二三元都有,可謂是品牌雜多、魚目混珠、質量不一。化學螺栓的錨固膠起著粘結砼基材與錨筋的作用。目前市場上出現多種化學成份的化學錨固劑,比較常用的是改性環氧樹脂、乙烯丙烯酸樹脂和不飽和樹脂三類。錨固膠的物理化學性能直接影響錨固效果,除幾家進口知名品牌宣傳資料有錨固膠的耐久、耐溫、凍融性等測試指標,大部分廠家產品介紹只有抗酸鹼、抗熱防火、溫度敏感度低等模糊宣示。
盡管現場拉撥力測試滿足設計要求,但由於由於錨固膠的耐久性目前只有通過實驗室預測,而且電焊高溫對錨固劑的影響,無人說得清楚,難怪業內人士對錨固膠的耐久性提出質疑,對某些低廉的產品大量使用表示擔憂。
後置埋件不銹鋼螺栓應提供合格證、材質力學性能報告並進行力學性能復驗。
在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建築幕牆類)復查中,發現受檢的部分工程後置錨固件的施工和現場抗拉拔力測試還存在問題。
(1) 有的工程沒有預埋件,採用多種規格的化學螺栓作為處理後置預理。在可觀察到的部位,螺栓的外露長度不一,有的明顯感到螺栓與砼基體的有效接觸長度不夠。
在舊樓改造時,牆面存在粉刷層(正常情況下為20mm)螺栓埋設有效深度還應考慮粉刷層厚度。如有一舊樓改造工程,原牆面是貼面磚,為補償結構構造的不垂直,採用增加牆麵粉刷層厚度方法,使其厚度最大可到7—10mm,如果此工程採用化學螺栓作為後置埋件應非常謹慎,應採用穿牆螺桿加錨板或採用其它可靠的連接方法。
(2) 有的工程僅在試驗室用試塊上進行拉撥力檢測,沒有進行現場拉撥力檢測,或僅進行其中1-2種螺栓檢測,如某一工程使用4 種不同規格化學螺栓,而只有2種規格的螺栓進行檢測。
(3) 螺栓現場拉撥力檢測數量不夠,有的工程僅進行一組(3件)象徵性的檢測。
按規定螺栓現場拉撥力檢測應在同型號、同規格、基本相同的部位組成一個檢驗批,抽批數量按每批螺栓總數的1‰,且每批不少於3個。
(4) 對檢測結果沒有與設計計算進行校核。確保錨栓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大於其極限承載力的50%。
5. 槽形預埋件問題
槽型預埋件具有調節性好、連接靈活、無須焊接和易於埋優點,已廣泛的建築幕牆工程上使用,但槽型預埋件與其它預埋件一樣,埋設時也容易偏移、傾斜和進入結構牆體內等故障。 4/5 首頁上一頁2345下一頁尾頁
五、出現偏離的預埋件的處理意見
1.平板預埋件位置偏離設計位置
出現預埋件偏離時,可以加大(或加長)預埋錨板方法補救。加長錨板後使用化螺栓固定 。
2.預埋件出現偏斜
出現偏斜時,可以變動轉接件角度,以適應轉接件埋設產生的偏斜,也可根據用新的錨板代替。
3.預埋錨板下面出現空洞
預埋件下面出現空洞時應該充填水泥沙漿填實。
埋件雖然占幕牆投資的比例不大,但作用至關重要,它是幕牆構件存在的根基,是與主體結構連接的橋梁,是工程安全的關鍵,它在整個幕牆工程環節中節點性很強,由於'缺少經驗'、'設計滯後'、'審核不力'等各種原因,常常會出現幕牆招標滯後於主體施工招標的現象,以致於土建已經開工,幕牆設計還不明確,錯過了預埋件與主體結構同步施工的關鍵節點,倉促委託土建按建築設計的粗略幕牆分格預埋,又出現了埋件位置偏差過大,浪費嚴重的現象。有的主體已經封頂,幕牆施工才剛開始,不得不全部採用後置埋件,既成倍的增加工程造價,又出現了結構破壞、質量不穩等系列問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E. 建築工程預埋件錨固錨筋能不能用三級鋼
應該可以用三級鋼,
受力預埋件的錨筋應採用HRB400或HPB300鋼筋,不應採用冷加工鋼筋。
參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2015年版)
9.7.1
受力預埋件的錨板宜採用Q235、Q345級鋼,錨板厚度應根據受力情況計算確定,且不宜小於錨筋直徑的60%;受拉和受彎預埋件的錨板厚度尚宜大於b/8,b為錨筋的間距。
受力預埋件的錨筋應採用HRB400或HPB300鋼筋,不應採用冷加工鋼筋。
直錨筋與錨板應採用T形焊接。當錨筋直徑不大於20mm時宜採用壓力埋弧焊;當錨筋直徑大於20mm時宜採用穿孔塞焊。當採用手工焊時,焊縫高度不宜小於6mm,且對300MPa級鋼筋不宜小於0.5d,對其他鋼筋不宜小於0.6d,d為錨筋的直徑。
F. 鋼板錨固這種情況怎麼理解
一、這是預埋件製作。
二、這類預埋件製作的一般要求:
1、預埋件的受力錨筋與錨板的呈T型垂直焊接時,不得將錨筋彎成U型或L型後用角焊縫與
錨板焊接,錨筋端部應採用埋弧壓力焊或周邊電弧焊與錨板焊牢。
當錨筋直徑:
D≤20MM時,宜優先採用壓力埋弧焊;
D>20MM時,應採用穿孔塞焊;
手工焊接時,焊腳尺寸H不宜小於6mm及
(HPB235)H≥ 0.5d;
(HRB335)H≥0.6d。
2、當採用彎折錨筋與錨板搭接焊時,彎折錨筋的彎折角α採用15°~45°,彎折點避開焊縫不
小於2d或30MM,採用雙面角焊縫:
焊縫長度(HPB235)L≥ 4d,(HRB335)L≥5d或20mm ;
焊腳尺寸H≥0.35d且不小於6mm。
G. 埋件錨筋為何不能為L型或U型與錨板焊接
這個和受力的要求有關系,及連接的長度和抗拉拔力要求。你應該懂得的。
H. 預埋件有什麼作用
預埋件的作用就是預先安裝(埋藏)在隱蔽工程內的構件.就是在結構澆築時安置的構配件,用於砌築上部結構時的搭接。以利於外部工程設備基礎的安裝固定。預埋件大多由金屬製造,例如:鋼筋或者鑄鐵,也可用木頭,塑料等非金屬剛性材料。
其用途比如:做後工序固定(如門、窗、幕牆、水管、煤氣管等)用的連接件。 這個在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連接的部位很多。
(8)預埋錨筋為什麼一定為T型焊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預埋螺栓及預埋件安裝前由技術人員對施工班組進行詳細的交底,並核對螺栓和預埋件的規格、數量、直徑。
2、澆灌砼時,振動棒不得碰撞固定架,不允許對著螺栓和預埋件澆注砼。
3、砼澆灌完畢後,及時復測螺栓的實際值及偏差,並做好記錄,對超出允許偏差的採取措施進行調整,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
4、為防止污染或銹蝕,在砼澆灌前後,用油麵或其他材料包好地腳螺栓的螺母。
5、螺栓和預埋件在砼澆灌前要經過監理及質量人員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簽字後方可澆灌砼。
保存好測量任務單及測量成果記錄。
I. 幕牆知識點匯總大全,監理總會用到的
幕牆知識點匯總
1、明框幕牆的玻璃墊塊數量應為2個,厚度不應小於5mm,每塊長度不應小於100mm。
2、中空玻璃的氣體厚度不應小於9mm。
3、幕牆開啟扇角度不宜大於30度,開啟距離不宜大於300mm。
4、幕牆玻璃之間的拼接膠縫寬度應滿足玻璃和膠的變形,不小於10mm。
5、幕牆玻璃表面周邊與建築內,外裝飾之間的縫隙不宜小於5mm。
6、玻璃幕牆與各層樓板、隔牆外沿間的間隙,應採用岩棉或礦棉封堵時,其厚度不應小於100mm,並應填充密實,樓層間水平防煙帶的岩棉或礦棉宜採用厚度不小於1.5mm的鍍鋅板承托。
7、隱框或橫向半隱框玻璃幕牆,每塊玻璃的下端宜設置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托條應能承受該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載作用,且其長度不應小於100mm,厚度不應小於2mm、高度不應超出玻璃表面。
8、橫梁鋼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2.5mm。
9、鋁型材截面開口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3.0mm,閉口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2.5mm。
10、立柱鋼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3mm。
11、橫梁可通過角碼、螺釘或螺栓與立柱連接,角碼應能承受橫梁的剪力,其厚度不應小於3mm。
12、立柱與主體結構之間每個受力連接部位的連接的連接螺栓不應少於2個,且連接螺栓直徑不應小於10mm。
13、全玻璃幕牆的版面不得與其他剛性材料直接連接,板面與裝修面或結構之間的空隙不應小於8mm,且應採用密封膠密封。旦或
14、框支撐玻璃幕牆單片玻璃的厚度不應小於6mm後,夾層玻璃的單棚拿片厚度不宜小於5mm,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單片玻璃厚度相差不宜大於3mm。
15、全玻璃幕牆的面玻璃為單片玻璃時,其厚度不宜小於10mm,為夾層玻璃時,其單片玻璃不宜小於8mm。
16、全玻璃幕牆採用下端支承時,根據玻璃的厚度,其最大限值為:10mm、12mm厚玻璃的最大高度為4m,15mm厚玻璃的最大高度為5m,19mm厚玻璃的最大高度為6m超過高度限值的全玻璃幕牆應懸掛在主體結構上。
17、硅酮結構密封膠使用前,應經國家檢測機構進行與其接觸材料的相容性、剝離粘結性試驗。
18、全玻璃幕牆玻璃肋的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00mm.
19、明框和半隱框玻璃幕牆外片玻璃應採用夾層玻璃、均質鋼化玻璃、超白玻璃。
20、幕牆平面內變形性能的檢測是針對建築物受地震力、水平力、風力引起的建築物各層間發生相對位移時,平面內變形對幕牆所產生的影響程度。
21、玻璃幕牆四性試驗一般是指測試其風壓變形、雨水滲漏、空氣滲透、平面內變形性能。
22、門窗三性試驗包括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能。
23、玻璃幕牆用不銹鋼宜採用奧氏體不銹鋼,且鎳的含量不應小於8%。
24、支撐結構用碳素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用氟碳漆噴聚氨酯噴漆時,塗膜厚度不宜小於35um,在空氣污染嚴重及海濱區,塗膜厚度不宜小於40um。
25、玻璃幕牆鋁合金型材表面進行陽極氧化時,膜厚級別不低於AA15級,進行氟碳噴塗時,其平均厚度不應小於40um。
26、幕牆中空玻璃厚的厚度氣體厚度不應小於9mm,門窗中空玻璃的氣體厚度不應小於6mm。
27、檔型材孔壁與螺釘之間直接採用螺絲連接時,其局部截面厚度不應小於螺釘的公稱直徑。
28、在多層或高層建築的玻璃幕牆中,檔每層設兩個支撐點時,上支撐點宜採用圓孔,下支撐點宜採用長圓孔。
29、夾層玻璃的膠片材料宜採用PVB(聚乙烯醇縮丁醛)。
30、中空玻璃宜採用二道密封,一道密封應採用丁基熱熔密封膠,隱框、半隱框及點支撐玻璃幕牆用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應採用硅酮結構密封,明框玻璃幕牆中空玻璃的二道密封宜採用聚硫類中空密封膠,也可以用硅酮密封膠。
31、玻璃幕牆的橡膠製品宜採用三元乙丙橡膠,氯丁橡膠及硅橡膠,密封膠條應為擠壓成型,橡膠塊應為壓膜成型
32、隱框和半隱框玻璃幕牆,其玻璃與鋁型材的粘接必須採用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
33、全玻璃幕牆和點支撐幕牆採用鍍膜玻璃時,不應採用酸性硅酮結構密封膠粘接。
34、玻璃幕牆的耐候膠應採用硅酮建築密封膠,點支承幕鏈遲搭牆和全球玻璃幕牆使用非鍍膜玻璃時,其耐膠用採用酸性硅酮密封膠,夾層玻璃板縫宜採用中性硅酮建築密封膠。
35、玻璃幕牆的隔熱保溫材料宜採用岩棉、礦棉、玻璃棉、防火板等不燃或難燃材料。
36、玻璃幕牆硅酮結構密封膠應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進行承載力極限狀態試驗驗算,但其粘接寬度不應小於7mm,粘接厚度不應小於6mm,粘接寬度不應小於粘接厚度,但不宜大於厚度的2倍,隱框玻璃幕牆的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接厚度不應大於12mm。
37、當玻璃幕牆橫梁跨度不應大於1.2m時,其橫梁鋁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小於2.0mm,當橫梁跨度大於1.2m時,其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2.5mm。
38、玻璃幕牆立柱鋼型材截面主要受部位厚度不應小於3.0mm。橫梁鋼型材截面的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應小於2.5mm。
39、玻璃幕牆在樓層內單獨布置時,其上、下端採用與主體結構鉸接的形式固定,並且宜採用上端懸掛方式固定。
40、硅酮建築密封膠在接縫內應有兩對粘接,不應有三面粘接。
41、點支承玻璃幕牆玻璃之間的空隙寬度不應小於10mm,且應採用硅酮建築密封膠嵌縫。
42、點支承玻璃幕牆採用浮頭式連接件的幕牆玻璃厚度不應小於6mm,採用沉頭式連接件的幕牆厚度不應小於8mm,玻璃面板支承孔邊與板邊的距離不宜小於10mm;
43、全玻璃幕牆的玻璃面與槽壁、其他裝飾面、結構面之間空隙均不小於8mm,應採用硅酮建築密封膠密封。
44、點支承玻璃幕牆的支承結構宜單獨計算,玻璃面板不宜兼做支承結構的一部分。
45、點支承玻璃幕牆的連接件、受壓桿和拉桿宜採用不銹鋼鋼材料,拉桿直徑不宜小於10mm;自平衡系的受壓桿可採用碳素結構鋼,拉索宜採用不銹鋼絞線、高強鋼絞線,可採用鋁包鋼絞線,鋼絞線的鋼絲直徑不宜小於1.2mm,鋼絞線直徑不宜小於8mm,採用高強鋼絞線時,其表面應做防腐塗層。
46、除全玻璃幕牆外,不應再現場打注硅酮結構密封膠。
47、幕牆鋁合金型材孔位允許偏差為±0.5mm,孔距允許偏差為±0.5mm,累計偏差為±1.0mm。
48、單元式玻璃幕牆當採用自攻螺釘連接單元組件框時,每處螺釘不應少於3個,螺釘直徑不應小於4mm。
49、通常,玻璃幕牆的鋁合金立柱,在不大於10m的范圍內有一根採用柔性導向上下連通,銅質導線截面積不宜小於25mm²,鋁質導線截面積不宜小於30mm²。
50、在主體建築有水平均壓環的樓層,對應導電通路立柱的預埋件或固定件應採用圓鋼或扁鋼與水平均壓環焊接連通,形成防雷通路,焊接連接處應塗防銹漆,扁鋼截面積不宜小於5mmX40mm,圓鋼直徑不宜小於12mm。
51、玻璃的支承塊宜採用擠壓成形的增塑PVC或邵氏A硬度為80~90的氯丁橡膠等材料製成。
52、欄桿玻璃應符合如下規定:不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桿玻璃應使用厚度不小於5mm的鋼化玻璃或厚度不小於6.38mm的夾層玻璃,承受水平荷載的欄桿玻璃應使用厚度不小於12mm的鋼化玻璃或鋼化夾膠玻璃,當玻璃位於建築高度5m及以上時,應使用鋼化夾膠玻璃。
53、與水平夾角小於75度的屋頂玻璃,當玻璃最高點離地面大於5m時,必須使用夾層玻璃。
54、用於屋頂玻璃的半鋼化夾層玻璃和鋼化玻璃,其夾層膠片厚度不應小於0.76mm厚。
55、鋁合金門窗型材表面處理符合:陽極氧化、找色膜層厚度達到AA15級,電泳噴漆層厚度達到B級,粉末噴塗膜層厚度達到40um~120um,氟碳噴塗塗膜層厚度≥30um。
56、花崗石板材的彎曲度應經法定檢測機構檢測確定,其彎曲強度不應小於8.0Mpa。
57、鋼結構幕牆高度超過40m時,鋼構件宜採用高耐候結構鋼,並應在其表面塗刷防腐塗料。
58、鋁塑復合板的上下兩層厚度均應為0.5mm厚。
59、北京基本風壓是0.45KN/m²,深圳基本風壓是0.75KN/m²,上海基本風壓是0.055N/m²。
60、單層鋁板、蜂窩鋁板、鋁塑復合板和不銹鋼板在製作構件時,應四周折邊,金屬板面較大時應在板背面按需要設置加強肋。
61、金屬板材應沿周邊用螺栓固定於橫梁或立柱上,螺栓直徑不應小於4mm。
62、鋼銷式石材幕牆有應用時,幕牆高度不宜大於20m,石材面積不宜大於1.0m²,鋼銷和連接板應採用不銹鋼材料,連接板截面尺寸不宜小於40mmX40mm。
63、通槽支承石板的掛鉤,其設計時,鋁合金掛鉤的厚度不應小於4.0mm,不銹鋼掛鉤的厚度不應小於3.0mm。
64、橫梁應通過角碼、螺釘或螺栓與立柱連接,角碼應能承受橫梁的剪力,螺栓直徑不得小於4mm,每處連接螺釘數量不應少於3個,螺栓不應少於2個,橫梁與立柱之間應有一定的相對位移能力。
65、玻璃幕牆上下立柱之間留不小於15mm縫隙,閉口型材採用不小於250mm芯柱連接,石材、金屬幕牆上下立柱之間留不小於15mm縫隙,採用長度不小於400mm芯柱連接。
66、幕牆立柱應採用螺栓與角碼連接,再通過角碼與預埋件或鋼構件連接,螺栓直徑不應小於10mm,立柱與角碼採用不同金屬材料時,應採用絕緣墊片分格。
67、金屬與石材幕牆構件加工製作時,幕牆橫梁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立柱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0mm,孔位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累計偏差不得大於±1.0mm。
68、石材開槽後不得有損壞或崩裂現象,槽口應打磨成45度。
69、幕牆單元內石板的連接可採用鋁合金T型連接件或L型連件連接,其連接件最小厚度不應小於4.0mm。
70、石材安裝的支撐的厚度要求:不銹鋼支承板厚度不宜小於3.0mm,鋁合金支撐厚度不宜小於4.0mm。石材最小厚度不應小於25mm。
71、短槽式安裝的石板,在每塊石板上下也應各開兩個短平槽,短平槽長度不應小於100mm,在有效長度內槽深度不宜小於15mm,開槽寬為6mm或7mm。
72、短槽式安裝的石板,兩短槽邊距離石板兩端部的距離不應小於85mm,也不應大於180mm。
73、受力埋件的錨板宜採用Q235等級B的鋼材,錨筋應採用1級或2級鋼筋,預埋件的錨板宜採用Q235,錨筋應採用HPB235、HRB335或HRB400級熱軋鋼筋,嚴禁採用冷加工鋼筋。
74、預埋件受力直錨筋不宜少於4根,且不宜多於4層,直徑不宜小於8mm,且不宜大於25mm,受剪預埋件的直錨筋可用2根。
75、預埋件的直錨筋與錨板採用T型焊,手工焊縫高度不宜小於6mm及0.5d(1級鋼筋)或0.6d(2級鋼筋),當錨栓直徑大於20mm時,宜採用穿孔塞焊。
76、預埋件的錨板的厚度應大於錨筋直徑的0.6倍,受拉和受彎的錨板厚度不應小於8mm。
77、對應抗震設防地區的石材幕牆適用高度不大於100mm。
78、石材幕牆立面劃分時,單塊面積不宜大於1.5m²。
79、對於手工焊接焊條的選用:Q235鋼應採用E43型焊條進行焊接,Q345鋼應採用E50型焊條進行焊接,Q390和Q420鋼應採用E55型焊條進行焊接。
80、幕牆主要材料的重力密度標注值為:玻璃rg=25.6KN/m³,鋁合金rg=28.0KN/m³,鋼材rg=78.5KN/m³,
81、玻璃幕牆在風荷載或重力荷載標准作用下,鋁合金立柱橫梁df,lim=L/180,鋼材立柱橫梁df,lim=L/250。
82、幕牆構件的立柱與橫梁在風荷載標准作用下,當跨度不大於7.5m時,鋼型材的相對撓度不應大於L/300,絕對撓度不應大於是15mm,鋁合金型材的相對撓度不應大於L/180,絕對撓度不應大於20mm,當跨度大於7.5m時,鋼型材的相對撓度不應大於L/500。
83、構件式玻璃幕牆立柱安裝軸線偏差不應大於2mm,相鄰兩根立柱安裝標高偏差不應大於3mm,同層立柱的最大標高偏差不應大於5mm,相鄰兩面三刀根立柱固定點的距離偏差不應大於2mm。
84、構件式玻璃幕牆橫梁安裝時,同一根橫梁兩端的水平牆高偏差不應大於1mm,同層標高偏差當一幅幕牆寬度不大於35mm時,標高偏差不應大於5mm,當一幅幕牆寬度大於35mm時,標高偏差不應大於7mm。
85、水密性能計算公式:受熱帶風暴和台風襲擊的地區,水密性設計值的計算公式為:P=1000uZuSu0,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小於1000pa,其他地區的水密性取值可按公式計算值得75%進行設計,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於700Pa,可開啟部分的水密性宜與固定部分相同。
86、鋁合金型材6063-T5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fa=85.5(N/mm²),抗剪強度設計值fa=49.6(N/mm²),鋁合金型材6063-T6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fa=140(N/mm²),抗剪強度設計值fa=81.2(N/mm²)。
87、幕牆主要材料的彈性模量為:玻璃E=0.72X10³N/mm²,鋁合金E=0.70X105N/mm²,鋼E=2.06X105N/mm²。
88、花崗岩板材的彎曲應經法定檢測機構確定,其彎曲強度不應小於8.0Mpa。
89、鋼結構幕牆高度超高40m時,鋼構件宜採用高耐候結構鋼,並應在其表面塗刷防腐材料。
90、鋁塑復合板的上下兩面三刀層鋁合金折彎的厚度均為0.5mm。
91、鋁合金門窗型材最小壁厚:窗應≥1.4mm,門應≥2.0mm。
92、門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
應符合GB/T8814《門、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的規定,同時滿足下列要求:
1)氣候老化性能:暴露4000h後,其顏色變化△E≤5,△b≤3;
2)可焊接(平均值)≥35N/mm²,最小測試值≥35N/mm²;
3)彎曲彈性模量≥2200Mpa;
4)低溫落錘沖擊性能:在1.0m高度下,錘體質量1Kg,型材可視面破裂個數≤1個;
5)主要型材兩個相對最大可視面的加熱尺寸變化率為±2.0%,每個試樣兩可視面的加熱尺寸變化率之差≤0.4%,鋪型材的加熱尺寸變化率為±3.0%;
6)維卡軟化溫度按2)法要求進行,為75度;
7)主型材可視面最小壁厚:平開門窗≥2.5mm,推拉門窗2.3mm;
8)主型材斷面應具有獨立的保溫(隔聲)腔室、增強型鋼腔室及排水腔室。註:主型材是指通過焊(螺)接構成門窗框、扇的型材。
93、戶門、單元門材料薄鋼板材料應符合GB17565標準的規定:
1)門框材料厚度不應小於2mm;
2)所有金屬及木質構件表面均行防腐蝕處理,漆層應有防銹底漆,漆層表面應無氣泡和漆渣。
94、建築門窗五金件:
1)建築門窗與牆體連接件、PVC塑料窗增強型鋼、建築外門窗用副框的材質應符合GB716《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的規定,其最小實測壁厚:門≥2.0mm,窗≥1.5mm,副框≥1.5mm。
2)戶門的五金件在規定荷載條件下,反復啟閉次數應不小於10萬次,且啟閉無異常,使用無障礙,建築外門、外窗的五金件在規定荷載條件下,反復啟閉次數不少於3萬次,且啟閉無異常,使用無障礙。
95、建築門窗密封材料:
1)填充建築外門、外窗與洞口之間的伸縮縫內腔以及副框與洞口之間的伸縮縫內腔,應採用聚氨酯發泡密封膠等隔聲材料;
2)密封建築外門、外窗的室外防雨水槽必須採用中性硅酮系列密封膠,不得採用丙烯酸密封膠。
96、建築外門、外窗用紗窗的徑向25.4不低於18目。
97、建築外窗開啟部位必須設計配置紗窗,安裝方式及結構應易為拆裝、清洗等。
98、建築外門窗用玻璃必須採用中空玻璃(不包括封閉陽台的外窗),其空氣層厚度不小於9mm,嚴禁使用單層玻璃及簡易雙層玻璃。
99、建築外窗宜為內平開下懸開啟形式,中高層、高層及超高100m高度的住宅嚴禁設計、採用外平開窗,採用推拉門窗時,扇寬必須有防脫落設施。
100、建築外窗傳熱系數K值不宜大於2.8w/(m²•k),陽台門下芯板傳熱系數K值不宜大於1.7w/(m²•k)陽台玻璃同外窗。
101、建築外窗設計隔聲量Rw不小於30dB(快速路和主幹道路兩側50m范圍內臨街一側),設計隔聲量Rw不小於25dB(次幹路和支路道路兩側50m范圍內臨街一側)。
102、建築外窗玻璃鑲嵌處選用橡膠密封條材料時,在窗外的型材上應設置排水孔及等壓孔,以便將滲入窗內的雨水及時拍向窗外。
103、建築外窗平開形式的窗扇下部宜設置披水板。
104、建築外窗的窗框與窗扇配合處(減壓腔)宜等壓原理設計。
105、單元門、戶門在鎖具安裝部位宜鎖孔為中心,在半徑不小於100mm的范圍內應有加強防鑽鋼板,以阻止穿透門扇的一個孔,從而打開門扇。
106、建築外窗單塊大於1.5m²的玻璃,易遭受撞擊、沖擊而造成人體傷害的其他部位,落地窗距地面凈高900mm之內的必須全部採用安全玻璃。
107、建築門窗批量生產前,應對高度大於1800mm的外窗、單扇寬度大於1000mm的外門進行試驗驗證。
108、建築門窗的安裝宜採用帶副框安裝(干法做作業)方式,也可以採用無副框安裝(濕法做作業)方式。
109、副框固定後,洞口內外側與副框槽口用水泥砂漿抹平,當外側抹灰時應用片材將抹灰層與門窗窗框臨時隔開,其厚度為5mm,待外抹灰層硬化後,撤去片材,予留出寬度為5mm深度為6mm的防雨水槽,待門窗固定後,用中性硅酮密封膠密封門窗外框邊緣與副框間隙及防雨水槽處,密封寬度自窗框邊緣至防雨水槽處。
110、鋁合金門窗安裝採用鋼副框時,應採用絕緣措施。
111、中空玻璃的空氣層厚度的最佳值在12~18mm之間,經測試,本配置(5+9+5)中空玻璃的PVC塑料窗,其傳熱系數K值在2.6w/(m²•k)以下,配置(5+9+5)中空玻璃的斷橋鋁合金窗,大部分產品其傳熱系數K值在2.8w/(m²•k)以下。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幕牆知識點匯總大全,監理總會用到的也是有了一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J. 預埋板錨固鋼筋焊接的規范要求
新規范對於型鋼懸挑腳手架做了很細致的規定,無論是型材的選用還是版錨固件都作出了具權體的說明。
1、一次懸挑腳手架高度不宜超過20m。
2、型鋼懸挑梁宜採用雙軸對稱截面的型鋼。如工字鋼,工字鋼結構性能可靠,雙軸對稱截面,受力穩定性好,較其他型鋼選購、設計、施工方便。
3、懸挑鋼梁型號及錨固件應按設計確定,鋼梁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60mm。懸挑梁尾端應在兩處及以上固定於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上。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