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MT貼片元件手工焊接技巧
表面貼片元件的手工焊接技巧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路板採用表面貼裝元件,同傳統的封裝相比,它可以減少電路板的面積,易於大批量加工,布線密度高。貼片電阻和電容的引線電感大大減少,在高頻電路中具有很大的優越性。表面貼裝元件的不方便之處是不便於手工焊接。為此,本文以常見的PQFP封裝晶元為例,介紹表面貼裝元件的基本焊接方法。
一、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焊接工具需要有25W的銅頭小烙鐵,有條件的可使用溫度可調和帶ESD保護的焊台,注意烙鐵尖要細,頂部的寬度不能大於1mm。一把尖頭鑷子可以用來移動和固定晶元以及檢查電路。還要准備細焊絲和助焊劑、異丙基酒精等。使用助焊劑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焊錫的流動性,這樣焊錫可以用烙鐵牽引,並依靠表面張力的作用光滑地包裹在引腳和焊盤上。在焊接後用酒精清除板上的焊劑。
二、焊接方法
1.在焊接之前先在焊盤上塗上助焊劑,用烙鐵處理一遍,以免焊盤鍍錫不良或被氧化,造成不好焊,晶元則一般不需處理。
2.用鑷子小心地將PQFP晶元放到PCB板上,注意不要損壞引腳。使其與焊盤對齊,要保證晶元的放置方向正確。把烙鐵的溫度調到300多攝氏度,將烙鐵頭尖沾上少量的焊錫,用工具向下按住已對准位置的晶元,在兩個對角位置的引腳上加少量的焊劑,仍然向下按住晶元,焊接兩個對角位置上的引腳,使晶元固定而不能移動。在焊完對角後重新檢查晶元的位置是否對准。如有必要可進行調整或拆除並重新在PCB板上對准位置。
B. 用什麼好辦法手工焊接貼片集成電路(塊)時,使其各腳焊接不會連接在一起,不會產生短路現象謝謝!
貼片元件焊接注意事項:
1、准備可調恆溫電烙鐵(功率30瓦即可)、0.3m/m的焊錫絲、焊錫膏或水。
2、焊接時先用鑷子將貼片元件放正,用電烙鐵點焊一腳固定,之後再一手拿焊錫絲,一手拿電烙鐵點焊。焊接的關鍵是不要將焊錫絲長時接觸電烙鐵,而是當烙鐵尖與貼片腳接觸加熱時,迅速將焊錫絲觸在烙鐵尖使其快速熔化,一觸即離。這樣可防止焊錫過多熔化,與其它腳發生錫粘連。
3、要焊好貼片需要心細、耐心,積累實踐經驗才能掌握的恰到好處。
C. 貼片元器件是怎麼焊上去的
貼片元件的手工焊接步驟:
1、清潔和固定PCB( 印刷電路板)
在焊接前應對要焊的PCB 進行檢查,確保其干凈。對其上面的表面油性的手印以及氧化物之類的要進行清除,從而不影響上錫。手工焊接PCB 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焊台之類的固定好從而方便焊接,一般情況下用手固定就好,值得注意的是避免手指接觸PCB 上的焊盤影響上錫。
2、固定貼片元件
貼片元件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根據貼片元件的管腳多少,其固定方法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單腳固定法和多腳固定法。對於管腳數目少(一般為2-5 個)的貼片元件如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一般採用單腳固定法。即先在板上對其的一個焊盤上錫。
然後左手拿鑷子夾持元件放到安裝位置並輕抵住電路板,右手拿烙鐵靠近已鍍錫焊盤熔化焊錫將該引腳焊好。焊好一個焊盤後元件已不會移動,此時鑷子可以松開。而對於管腳多而且多面分布的貼片晶元,單腳是難以將晶元固定好的,這時就需要多腳固定,一般可以採用對腳固定的方法。即焊接固定一個管腳後又對該管腳所對面的管腳進行焊接固定,從而達到整個晶元被固定好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管腳多且密集的貼片晶元,精準的管腳對齊焊盤尤其重要,應仔細檢查核對,因為焊接的好壞都是由這個前提決定的。
值得強調說明的是,晶元的管腳一定要判斷正確。
舉例來說,有時候我們小心翼翼的把晶元固定好甚至焊接完成了,檢查的時候發現管腳對應錯誤——把不是第一腳的管腳當做第一腳來焊了!追悔莫及!因此這些細致的前期工作一定不能馬虎。
3、焊接剩下的管腳
元件固定好之後,應對剩下的管腳進行焊接。對於管腳少的元件,可左手拿焊錫,右手拿烙鐵,依次點焊即可。對於管腳多而且密集的晶元,除了點焊外,可以採取拖焊,即在一側的管腳上足錫然後利用烙鐵將焊錫熔化往該側剩餘的管腳上抹去,熔化的焊錫可以流動,因此有時也可以將板子合適的傾斜,從而將多餘的焊錫弄掉。值得注意的是,不論點焊還是拖焊,都很容易造成相鄰的管腳被錫短路。這點不用擔心,因為可以弄到,需要關心的是所有的引腳都與焊盤很好的連接在一起,沒有虛焊。
4、清除多餘焊錫
在步驟3中提到焊接時所造成的管腳短路現象,現在來說下如何處理掉這多餘的焊錫。一般而言,可以拿前文所說的吸錫帶將多餘的焊錫吸掉。吸錫帶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向吸錫帶加入適量助焊劑(如松香)然後緊貼焊盤,用干凈的烙鐵頭放在吸錫帶上,待吸錫帶被加熱到要吸附焊盤上的焊錫融化後,慢慢的從焊盤的一端向另一端輕壓拖拉,焊錫即被吸入帶中。應當注意的是吸錫結束後,應將烙鐵頭與吸上了錫的吸錫帶同時撤離焊盤,此時如果吸錫帶粘在焊盤上,千萬不要用力拉吸錫帶,而是再向吸錫帶上加助焊劑或重新用烙鐵頭加熱後再輕拉吸錫帶使其順利脫離焊盤並且要防止燙壞周圍元器件。如果沒有市場上所賣的專用吸錫帶,可以採用電線中的細銅絲來自製吸錫帶。自製的方法如下:將電線的外皮剝去之後,露出其裡面的細銅絲,此時用烙鐵熔化一些松香在銅絲上就可以了。此外,如果對焊接結果不滿意,可以重復使用吸錫帶清除焊錫,再次焊接元件。
5、清洗焊接的地方
焊接和清除多餘的焊錫之後,晶元基本上就算焊接好了。但是由於使用松香助焊和吸錫帶吸錫的緣故,板上晶元管腳的周圍殘留了一些松香,雖然並不影響晶元工作和正常使用,但不美觀。而且有可能造成檢查時不方便。因為有必要對這些殘余物進行清理。常用的清理方法可以用洗板水,在這里,採用了酒精清洗,清洗工具可以用棉簽,也可以用鑷子夾著衛生紙之類進行。清洗擦除時應該注意的是酒精要適量,其濃度最好較高,以快速溶解松香之類的殘留物。其次,擦除的力道要控制好,不能太大,以免擦傷阻焊層以及傷到晶元管腳等。此時可以用烙鐵或者熱風槍對酒精擦洗位置進行適當加熱以讓殘余酒精快速揮發。至此,晶元的焊接就算結束了。
D. SMT貼片加工焊接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一、胡亂選擇烙鐵頭,不考慮合適的尺寸。在貼片加工的過程中,烙鐵頭的尺寸選擇是很重要的,如果烙鐵頭的尺寸太小會延長烙鐵頭的滯留時間,使焊
料流動不充分而導致出現冷焊點。烙鐵頭的尺寸過大則會導致連接處加熱過快而燒傷貼片。所以在選擇合適烙鐵頭尺寸要根據正確的長度與形狀,正確的熱容量與讓
接觸面最大化但略小於焊盤這三個標准進行選擇。
二、溫度設定不正確。溫度也是焊接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溫度設定過高會導致焊盤翹起,焊料被過度加熱以及損傷電路貼片。因此設定正確的溫度對貼片加工的質量保證尤為重要。
三、助焊劑使用不當。據了解,很多工作人員在貼片加工的過程中習慣使用過多的助焊劑,其實這不但不能夠幫助你有一個好的焊點,而且還會引發下焊腳是否可靠的問題,容易產生腐蝕,電子轉移等問題。
四、焊接加熱橋的過程不恰當。smt貼片加工中的焊接熱橋是阻止焊料形成了橋接,如果這一過程操作不恰當,則會導致冷焊點或焊料流動不充分。所以正確
的焊接習慣應該是將烙鐵頭放置於焊盤與引腳之間,錫線靠近烙鐵頭,待錫熔時將錫線移至對面,或者將錫線放置於焊盤與引腳之間,烙鐵放置於錫線之上,待錫熔
時將錫線移至對面;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焊點,避免對貼片加工造成影響。
五、在smt貼片加工時,對引腳焊接用力過大。很多smt貼片加工廠的工作人員認為用力過大可以促進錫膏的熱傳導,促進焊錫效果,因此習慣在焊接時用力往下壓。其實這是一個壞習慣,容易導致貼片的焊盤出現翹起、分層、凹陷,pcb白斑等問題。所以在焊接的過程用力過大是完全沒必要的,為了保證貼片加工的質
量,只需要將烙鐵頭輕輕地接觸焊盤即可。
六、轉移焊接操作不當。轉移焊接是指將焊料先加在烙鐵頭,然後再轉移到連接處。而不恰當的轉移焊接會損傷烙鐵頭,造成潤濕不良。所以正常的轉移
焊接方式應該是烙鐵頭放置於焊盤與引腳之間,錫線靠近烙鐵頭,待錫熔時將錫線移至對面。將錫線放置於焊盤與引腳之間。烙鐵放置於錫線之上,待錫熔時將錫線
移至對面。
E. 怎樣可以快速焊好,焊下貼片元件
一 工具
1 普通溫控烙鐵(最好帶ESD保護)
2 酒精
3 脫脂棉
4 鑷子
5 防靜電腕帶
6 焊錫絲
7 松香焊錫膏
8 放大鏡
9 吸錫帶(選用)
10 注射器(選用)
11 洗板水(選用)
12 硬毛刷(選用)
13 吹氣球(選用)
14 膠水(選用)
說明:
1 電烙鐵的烙鐵頭不一定要很尖的那種,但焊接的時候一定要將烙鐵頭擦乾凈再用。溫控烙鐵的焊台上有海綿,倒點水讓海綿泡起來,供擦烙鐵頭用。
2 防靜電腕帶據挑戰者的說法可以用優質導線代替。我的做法是: 將2米左右同軸電纜的兩頭剝皮露出裡面的銅芯,銅芯長度約25厘米。剝皮的時候不要破壞同軸電纜的屏蔽銅線,將屏蔽銅線壓扁可以代替吸錫帶用!
3 買不到松香焊錫膏的話,也可以將固體松香溶解到酒精中代替。
6 焊錫絲不必很細,1.0mm的即可。以前以為焊錫絲要很細就買了0.5mm的,現在覺得用這種方法沒有必要。
7 放大鏡最小為4倍,頭戴式和台式都可以,我用的是台式放大鏡(裡面帶日光燈)。
8 吹氣球的具體名字我不太清楚,我用的是帶尖嘴的橡皮小球,用來使酒精快速蒸發。
二 操作步驟
1 將脫脂棉團成若干小團,大小比IC的體積略小。如果比晶元大了焊接的時候棉團會礙事。
2 用注射器抽取一管酒精,將脫脂棉用酒精浸泡,待用。
3 電路板不幹凈的話,先用洗板水洗凈。將電路板焊接晶元的地方塗上一點點膠水,用於粘住晶元。
4 將自製的防靜電導線戴到拿鑷子的那隻手腕上,另一端放於地上。用鑷子(最好不要用手
直接拿晶元)將晶元放到電路板上,目視將晶元的引腳和焊盤精確對准,目視難分辨時還可
以放到放大鏡下觀察有沒有對准。電烙鐵上少量焊錫並定位晶元(不用考慮引腳粘連問題),定為兩個點即可(注意:不是相鄰的兩個引腳)。
5 將適量的松香焊錫膏塗於引腳上,並將一個酒精棉球放於晶元上,使棉球與晶元的表面充分接觸以利於晶元散熱。
6 擦乾凈烙鐵頭並蘸一下松香使之容易上錫。給烙鐵上錫,焊錫絲融化並粘在烙鐵頭上,直到融化的焊錫呈球狀將要掉下來的時候停止上錫,此時,焊錫球的張力略大於自身重力。
7 將電路板傾斜放置,傾斜角度大於70度,小於90度,傾斜角度太小不利於焊錫球滾下。在晶元引腳未固定那邊,用電烙鐵拉動焊錫球沿晶元的引腳從上到下慢慢滾下,同時用鑷子輕輕按酒精棉球,讓晶元的核心保持散熱;滾到頭的時候將電烙鐵提起,不讓焊錫球粘到周圍的焊盤上。至此,晶元的一邊已經焊完,按照此方法在焊接其他的引腳。
8 用酒精棉球將電路板上有松香焊錫膏的地方擦乾凈,可以用硬毛刷蘸上酒精將晶元的引腳之間的松香刷干,可以用吹氣球加速酒精蒸發。
9 放到放大鏡下觀察有沒有虛焊和粘焊的,可以用鑷子撥動引腳看有沒有松動的(注意防靜
電,要帶上防靜電腕帶)。其實熟練此方法後,焊接效果不亞於機器!(挑戰者)
說明:
1 電路板傾斜靠在某個東西上,並不要讓電路板滑動,不要用手拿著傾斜,不然的話就沒有空手去按動酒精棉球了。
三 幾種焊接方法的比較
1 點焊: 需要用比較尖的烙鐵頭對著每個引腳焊接,對電烙鐵的要求較高,而且焊接速度慢,還有可能虛焊和粘焊。
2拖焊: 比點焊速度快,個人感覺焊接效果沒有拉焊好,有時候引腳上的焊錫不均勻,
而且可能會粘焊。
3 拉焊: 需要的工具都很一般,特別是電烙鐵,在焊接過程中烙鐵頭並沒有接觸焊盤而是焊錫球。由於焊錫球的張力,各個引腳上的焊錫很均勻且不多,很美觀!速度嘛,熟練以後相對拖焊要快一點。此方法可謂是一種簡捷可靠而又廉價的焊接方法!
四小結
根據實踐,個人認為此方法很適合超密間距貼片元件的焊接。對於像SO這類引腳間距相對大一點的晶元,似乎引腳上會有點鋸齒點,可能是我操作不熟練的緣故吧。我是先拿我的44B0開發板上MAX202-SO8做實驗的,然後用此方法焊接了PDIUSBD12, HY29LV160, HY57V641620效果都很好。44B0晶元還沒到啊。
F. 電烙鐵焊接貼片步驟
1、首先將電烙鐵通電加熱,
2、將貼片焊盤一腳圖上焊錫
3、用烙鐵將貼片先固定一腳
4、在固定另一腳
5、ok
G. 在貼片焊接流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電烙鐵焊接:電烙鐵(最高30W)尖端溫度不超過300度,焊接時間不超過3秒,焊接點應離膠體超過3mm並建議在卡點下焊接;浸焊:焊接溫度260度,浸焊時間不超過3秒,浸焊位置至少離膠體3mm,LED的預熱溫度為100-110度,最長不超過60秒;由於LED的晶片直接附著在陰極支架上,故請焊接時對LED的壓力和對晶片的熱沖擊減少到最小,以防對晶片造成傷害;在焊接過程中及焊接後不要對LED的膠體部位施加任何外力和振動,以防止金線斷開,為免受機械沖擊或振動焊接LED後應採取措施保護膠體,直到LED復原到室溫狀態;為避免高溫切腳而導致LED損壞,請在常溫下進行切腳;請勿帶電焊接LED。如果你想購買LED產品的話可以到中山格林曼看看,那滿不錯的。
H. 貼片LED焊接要注意什麼
我建議在正常情況下使用迴流焊接,僅僅在修補時進行手動焊接。手工焊接使用的電烙鐵最大功率不可超過30W,焊接溫度控制在300℃以內,焊接時間少於3秒。烙鐵焊頭不可碰及膠體。當引腳受熱至85℃或高於此溫度時不可受壓,否則金線焊會斷開。迴流峰值溫度: 260℃或低於此溫度值.(封裝表面溫度)溫升高過210℃所須時間: 30秒或少於此時間。回焊次數:最多不超過兩次。回焊後,LED需要冷卻至室溫後方可接觸膠體。烙鐵的功率不要太大,一般選20--35瓦的焊接的時間盡量短,最好先把銅絲掛上焊錫在焊接,助焊劑不要使用焊錫膏,選松香為好。
焊接溫度在260左右,時間控制在3S以內,焊接點離膠體底部在3.5MM以上,電烙鐵一定要接地。焊接時最好先焊發光管的負極,再焊發光管的正極。
請務帶電焊接led。通電的情況下,避免在80以上高溫作業,如有高溫作業一定要做好散熱。防靜電:
(1)所有與藍、綠、白、紫led相關作業人員一定要做好防靜電措施,如:帶靜電環、穿靜電衣、靜電鞋。
(2)帶有線靜電環時,靜電環一定要接地,並且地線與市地線電位差不超過5V或者阻抗不超過25歐。
(3)作業機台及作業桌面均需加裝地線。
使用LED時電流最好不要超過20MA,最好使用15-18MA的電流。安裝LED時,建議用導套定位,務必不要在引腳變形的情況下安裝。在焊接溫度回到正常以前,應避免led受到任何震動或外力。如需清潔LED,建議用超聲波清晰led,如暫時沒有超聲波清洗機可暫用酒精代替,但清潔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鍾。註:勿用有機溶劑(如丙酮、天那水)清洗或擦拭LED膠體。造成發光不正常或膠體內部破裂,導致led內部金線與晶片過接破壞。led在彎腳或折腳時請不要離膠體太近,應與膠體保持3MM以上距離,否則會使led膠體裡面支架與金線分離,管腳在同一處的折疊次數不能超過三此,彎腳彎成90,再回到原位置一次。
I. 電烙鐵焊接技巧和方法
電烙鐵焊前處理及焊接步驟(電烙鐵的焊接方法)
(1)焊前處理步驟
焊接前,應對元器件引腳或電路板的焊接部位進行處理,一般有「刮」、「鍍」、「測」三個步驟:
「刮」:就是在焊接前做好焊接部位的清潔工作。一般採用的工具是小刀和細砂紙,對集成電路的引腳、印製電路板進行清理,去除其上的污垢,清理完後一般還需要往待拆元器件上塗上助焊劑。
「鍍」:就是在刮凈的元器件部位上鍍錫。具體做法是蘸松香酒精溶液塗在刮凈的元器件焊接部位上,再將帶錫的熱烙鐵頭壓在其上,並轉動元器件,使其均勻地鍍上一層很薄的錫層。
「測」:就是利用萬用表檢測所有鍍錫的元器件是否質量可靠,若有質量不可靠或已損壞的元器件,應用同規格元器件替換。
(2)焊接步驟
做好焊前處理之後,就可進行正式焊接。
不同的焊接對象,其需要的電烙鐵工作溫度也不相同。判斷烙鐵頭的溫度時,可將電烙鐵碰觸松香,若有「吱吱」的聲音,說明溫度合適;若沒有聲音,僅能使松香勉強熔化,則說明溫度太低;若烙鐵頭一碰上松香就大量冒煙,則說明溫度太高。
一般來講,焊接的步驟主要有三步:
(1)烙鐵頭上先熔化少量的焊錫和松香,將烙鐵頭和焊錫絲同時對准焊點。
(2)在烙鐵頭上的助焊劑尚未揮發完時,將烙鐵頭和焊錫絲同時接觸焊點,開始熔化焊錫。
(3)當焊錫浸潤整個焊點後,同時移開烙鐵頭和焊錫絲。
焊接過程一般以2~3s為宜。焊接集成電路時,要嚴格控制焊料和助焊劑的用量。為了避免因電烙鐵絕緣不良或內部發熱器對外殼感應電壓而損壞集成電路,實際應用中常採用拔下電烙鐵的電源插頭趁熱焊接的方法。
電烙鐵虛焊及其防治方法
焊接時,應保證每個焊點焊接牢固、接觸良好,錫點應光亮、圓滑無毛刺,錫量適中。錫和被焊物熔合牢固,不應有虛焊。所謂虛焊,是指焊點處只有少量錫焊住,造成接觸不良,時通時斷。為避免虛焊,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金屬表面清潔
若焊件和焊點表面帶有銹漬、污垢或氧化物,應在焊接之前用刀刮或砂紙磨,直至露出光亮金屬,才能給焊件或焊點表面鍍上錫。
(2)掌握溫度
為了使溫度適當,應根據元器件大小選用功率合適的電烙鐵,並注意掌握加熱時間。若用功率小的電烙鐵去焊接大型元器件或在金屬底板上焊接地線,易形成虛焊。
烙鐵頭帶著焊錫壓在焊接處時,若移開電烙鐵後,被焊處一點焊錫不留或留下很少,則說明加熱時間太短、溫度不夠或被焊物太臟;若移開電烙鐵前,焊錫就往下流,則表明加熱時間太長,溫度過高。
(3)上錫適量
根據所需焊點的大小來決定烙鐵蘸取的錫量,使焊錫足夠包裹住被焊物,形成一個大小合適且圓滑的焊點。若一次上錫不夠,可再補上,但須待前次上的錫一同被熔化後再移開電烙鐵。
(4)選用合適的助焊劑
助焊劑的作用是提高焊料的流動性,防止焊接面氧化,起到助焊和保護作用。焊接電子元器件時,應盡量避免使用焊錫膏。比較好的助焊劑是松香酒精溶液,焊接時,在被焊處滴上一點即可。
迴流焊接工藝
迴流爐必須能夠為整個組件和所有引腳位置提供足夠的熱量(溫度)。與組件上裝配的其他SMC相比 ,許多異形/通孔器件較高並具有較大的熱容。對於THR應用,一般認為強制對流系統優於IR。分開的頂 部和底部加熱控制也有助於降低PCB組件上的ΔT。對於帶有高堆疊25腳DSUB連接器(1.5 in)的計算機 主板,組件本體溫度高得不能接受。解泱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增加底部溫度而降低頂部溫度。液相線之上 的時間應該足夠長,從而使助焊劑從PTH中揮發,可能比標准溫度曲線要長。截面切片分析可能很重要,以確認迴流焊溫度曲線的 正確性。此外,還必須仔細測量組件上的峰值溫度和熱梯度並嚴加控制。所以,設置迴流焊接溫度曲線 時必須注意:
·控制空洞/氣泡的產生;
·監控板上溫度的分布,大小元件的溫差;
·考慮元件本體熱兼容性;
·升溫速率,液相以上時間,迴流峰值溫度,冷卻速度。
要求適當的穩定的升溫速度,因為在此過程中,由於錫膏受熱黏度下降,同時助焊劑揮發使錫膏粘度 升高,適當的穩定的升溫速度使錫膏黏度維持平穩。對於裝配過程中元件引腳頂端留有錫膏的情況非常 重要。
圖1為在溫度曲線優化後,熔融的錫膏被完整地拉回通孔內,形成良好的焊點。
焊接注意事項
印製電路板的焊接,除遵循錫焊要領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烙鐵一股選用內熱式(20~35 W)或調溫式(烙鐵的溫度不超過300℃),烙鐵頭選用小圓錐形。
(2)加熱時應盡量使烙鐵頭接觸印製板上銅箔和元器件引線。對於較大的焊盤(直徑大於5 mm),焊接時刻移動烙鐵,即烙鐵繞焊盤轉動。 '
(3)對於金屬化孔的焊接,焊接時不僅要讓焊料潤濕焊盤,而且孔內也要潤濕填充。因此,金屬化孔加熱時間應比單面板長。
(4)焊接時不要用烙鐵頭摩擦焊盤,要靠表面清理和預焊來增強焊料潤濕性能。耐熱性差的元器件應使用工具輔助散熱,如鑷子。
焊接晶體管時,注意每個管子的焊接時問不要超過10秒鍾,並使用尖嘴鉗或鑷子夾持引腳散熱,防止燙壞晶體管。焊接CMOS電路時,如果事先已將各引線短路,焊接前不要拿掉短路線。對使用高壓的烙鐵,最好在焊接時拔下插頭,利用余熱焊接。焊接集成電路時,在能夠保證浸潤的前提下,盡量縮短焊接時問,一股每腳不要超過2秒鍾。
焊接方法
焊接五步法是常用的基本焊接方法,適合於焊接熱容量大的工件,如圖14所示。
(1)准備施焊
准備好焊錫絲和烙鐵,做好焊前准備。
(2)加熱焊件
將烙鐵接觸焊接點,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鐵加熱焊件各部件(如印製板上的引線和焊盤)都受熱,其次注意讓烙鐵頭的扁平部分(較大部分)接觸熱容量較大的焊件,烙鐵頭的側面或邊緣部分接觸熱容量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勻受熱。
(3)熔化焊料
在焊件加熱到能熔化焊料的溫度後,將焊絲置於焊點,焊料開始融化並潤濕焊點。
(4)移開焊錫
在熔化一定量的焊錫後,將焊錫絲移開。
(5)移開烙鐵
在焊錫完全潤濕焊點後移開烙鐵,注意移開烙鐵的方向應該大致45°的方向。
對於焊接熱容量較小的工件,可以簡化為二步法操作:准備焊接,同時放上電烙鐵和焊錫絲,同時撤走焊錫絲並移開烙鐵
焊接要求
焊接是電子產品組裝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如果沒有相應的焊接工藝質量保證,則任何一個設計精良的電子裝置都難以達到設計指標。因此,在焊接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焊接表面必須保持清潔
即使是可焊性好的焊件,由於長期存儲和污染等原因,焊件的表面可能產生有害的氧化膜、油污等。所以,在實施焊接前必須清潔表面,否則難以保證質量。
2.焊接時溫度、時間要適當,加熱均勻
焊接時,將焊料和被焊金屬加熱到焊接溫度,使熔化的焊料在被焊金屬表面浸濕擴散並形成金屬化合物。因此,要保證焊點牢固,一定要有適當的焊接溫度。
在足夠高的溫度下,焊料才能充分浸濕,並充分擴散形成合金層。過高的溫度是不利於焊接的。焊接時間對焊錫、焊接元件的浸濕性、結合層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准確掌握焊接時間是優質焊接的關鍵。
3.焊點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為了保證被焊件在受到振動或沖擊時不至於脫落、松動,因此,要求焊點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為使焊點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一般可採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線端子打彎後再焊接的方法,但不能用過多的焊料堆積,這樣容易造成虛焊和焊點與焊點之間的短路。
4.焊接必須可靠,保證導電性能
為使焊點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必須防止虛焊。虛焊是指焊料與被焊物表面沒有形成合金結構,只是簡單地依附在被焊金屬的表面。在焊接時,如果只有一部分形成合金,而其餘部分沒有形成合金,則這種焊點在短期內也能通過電流,用儀表測量也很難發現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形成合金的表面就要被氧化,此時便會出現時通時斷的現象,這勢必造成產品的質量問題。
總之,質量好的焊點應該是:焊點光亮、平滑;焊料層均勻薄潤,且與焊盤大小比例合適,結合處的輪廓隱約可見;焊料充足,成裙形散開;無裂紋、針孔、無焊劑殘留物。如圖8所示為典型焊點的外觀,其中「裙」狀的高度大約是焊盤半徑的1~I.2倍。
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概述
在電子小產品的少量生產,電器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工作和電子愛好者學習實驗時都離不開手工焊接,手工焊作為電子愛好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看起來簡單,但正確的焊接步驟卻往往被忽視,錯誤的操作方法將直接影響焊接質量,給產品留下了(虛焊)等故障的隱患。因此,電子愛好者必須在學習實踐過程中掌握好正確的焊接方法,同時注意焊接操作時的安全。
一. 焊接操作姿勢與衛生
焊劑加熱揮發出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是有害的,如果操作時鼻子距離烙鐵頭太近,則很容易將有害氣體吸入。一般烙鐵離開鼻子的距離應至少不小於30cm,通常以40cm時為宜。
電烙鐵拿法有三種,如圖一所示。反握法動作穩定,長時間操作不宜疲勞,適於大功率烙鐵的操作。正握法適於中等功率烙鐵或帶彎頭電烙鐵的操作。一般在操作台上焊印製板等焊件時多採用握筆法。
如何焊接貼片元器件的介紹
貼片元器件因其體積特別小所以很難用電烙鐵按普通元器件那樣百接焊接。而需要用特殊的焊錫膏進行焊接。業余條件下焊接貼片元件可到市場上購買貼片焊錫膏,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已調好的焊錫膏,商標為"神焊",另一種是由錫膏和調和劑調兌而成的焊錫膏,商標為"大眼牌"。
焊接的方法是:把貼片元器件放在焊盤上,然後在元件引腳和焊盤接觸處塗抹上調好的貼片焊錫膏(注意塗抹的不要太多以防短路),然後用20W內熱式電烙鐵給焊盤和貼片元件連接處加熱(溫度應在220~230℃),看到焊錫熔化後即可拿開電烙鐵,待焊錫凝固後焊接就完成。焊接完後可用鑷子夾一夾被焊貼片元件看有無松動,無松動(應該是很結實的)即表示焊接良好,如有松動應重新抹點貼片焊錫膏重新按上述方法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