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焊電流怎麼調
這個是沒有具體的數值,要按照您電焊的具體輸出功率來計算的。
給你個電流電壓的經驗公式吧,電壓=電流×0.05+14±2,舉個例子電流200A,電壓就是24±2V,焊前需要找廢板子試焊,保證電弧穩定即可。
調定的焊接電流值如果比較小,在焊接時就可能容易發生粘條了,而機器一旦檢測到你短路電壓下降了,馬上就會在你正常的電流值上面附加一個電流。
這樣電流一大了,就把焊條粘附的地方加熱給熔化了,甚至會在短路處發生金屬汽化(爆炸),但感覺上似乎是把焊條給推開的一樣,所以這個電流一般就形象的被稱為推力電流了。
推力電流:用於控制短路電流與焊接電流的比值。比值大,則引弧容易,電弧穿透力強,但飛濺會有所增加;相反,比值小,電弧較柔和,飛濺較少,但易產生粘焊條現象。
【電弧推力調節旋鈕】處於指示最大值時,短路電流與焊接電流的比值最大,一般在小電流焊接時才採用;中間位置時,比值適中,適用於大多數場合;最小值時,比值最小,一般用於大電流焊接。
(1)如何實現焊接量化擴展閱讀
判斷電流是否合適的現象
(1)
聽聲音、看飛濺:電流過大時電弧吹力大、響聲大,焊條熔滴飛
濺過多;電流過小時電弧吹力小,熔渣和鐵水不易分清,脫渣困難。
(2)
看焊縫形狀:電流過大時,焊縫熔深大、焊縫寬而低、兩側容易咬邊,電流過小時,焊縫窄而高、熔深小,焊縫兩側與木材熔合不好。電流大小合適時,焊縫成型美觀,兩側基本與金屬熔合良好。
(3)
看焊條引弧和熔化狀況:電流大,引弧容易,過大時焊條燒了大半根,葯皮就開始發紅;電流過小,焊條引弧困難,容易粘到焊件上,勉強施焊電弧也不穩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焊接電流
㈡ 怎麼實現高質量焊接
高質量焊接除了和焊工本身技術相關外,還和電焊時使用的設備有關,比如說電焊面罩對電焊好壞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電焊面罩一般採用普通黑玻璃鏡片,在起弧過程中的盲焊、裸焊不可避免。同時,這種黑玻璃鏡片只能吸收焊接發生的強光,無法過濾焊接時大量產生的紅外線,紫外線,從而形成二次輻射。現在多採用自動變光電焊面罩,類似3M防護系列等,再搭配上3M呼吸器能更好地保護作業者。
㈢ 怎麼算電焊工的工作量|
以你燒掉的焊絲來計算的
㈣ 焊工操作者每天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工作量大不大呢
一個熟練的焊工一天所能焊接的工作量
想知道一個熟練的焊工一天所能焊接的工作量是多少
手工電弧焊為60M焊縫
8mm焊縫16米
5mm焊縫30米ght55
一個熟練的焊工一天焊接的工作量是(8h)可完成10kg焊條的焊接。幾年前做過一個統計焊接需要探傷UT、 RT的焊縫一個熟練的工人8H平均工作量 當時找了十個最好的焊工都年輕力壯。手工焊 8kg焊條4mm直徑焊條
CO2氣體保護焊 16kg 1.2mm焊絲
如果不要探傷的焊縫焊工比較狡猾他知道不要探傷的話會用大規范焊接這當然不好就說不準了我所知道的有個焊工12個小時焊了2盤CO2焊絲 40KG
我們公司對焊工實行量化管理一天的工作量8小時計包括休息一般的焊縫角焊縫手工平焊64米立焊為20米。這些焊縫都不需要探傷。
確定一個焊工一天能焊多長的焊縫除要考慮焊縫的形式還要考慮焊縫的高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4毫米的腳焊縫與10毫米的腳焊縫是完全不同的。我這有整本的焊接定額可以對不同位置、不同工況、不同焊接方式、做出一個較均衡的評判讓你們能更好掌握焊工的工作量做到獎勤罰懶。
比較同意HN 301的看法 比較切合實際有人是不是在瞎猜焊工的焊接量根據材質、管徑來綜合考慮如果更切合實際一點還應結合管道的施工位置含支架安裝等來計算下面是我的經驗考慮同管工配合的正常作業及一定經驗的管工及合格的焊工
1、預制廠非自動化或半自動化 DN 40 以下對焊 CS 每天約35達因 SS 28達因 DN40 以上對焊CS
48達因 SS 40達因 DN40 以下承插焊 CS 每天約50達因 SS 45達因
2、預制部分焊口後現場安裝 DN40 以下對焊 C S 每天約18達因 SS 15達因 DN40 以上對焊CS
20達因 SS 18達因 DN40 以下承插焊 CS 每天約22達因 SS 20達因如果是塔區及高空或管廊以上完成量相應減少約30%。
我公司一般用「焊接當量」統計焊工的工作量。 1個達因=1'的管道*1個焊口,達因應該就是dia-inch(焊口當量) ,是否射線檢查對焊工每日完成DIN數量有很大的影響好的焊工100拍片預制每天完成
3845個達因現場安裝2028個。這是我們的數據不拍片碰到好的管工能燒到100
DN25的管道一道焊口是1達因
DN50的管道一道焊口是2達因個人認為勞動定額統計僅適用於實行計件工資制的製造企業焊工定額管理目前只能做參考;原因是國內項目計劃深度不夠,這里涉及到設計的成熟程度,主輔材料供應及時與否,現場質量停檢點的設立,機械裝備是否好用,施工環境,焊接工藝和質量要求等諸多因素。
㈤ 焊接工藝評定的步驟是什麼
1、熔焊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2、壓焊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3、釺焊
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焊接工藝和焊接方法等因素有關,操作時需根據被焊工件的材質、牌號、化學成分,焊件結構類型,焊接性能要求來確定。
首先要確定焊接方法,如手弧焊、埋弧焊、鎢極氬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等等,焊接方法的種類非常多,只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溫度控制
熔池溫度,直接影響焊接質量,熔池溫度高、熔池較大、鐵水流動性好,易於熔合,但過高時,鐵水易下淌,單面焊雙面成形的背面易燒穿,形成焊瘤,成形也難控制,且接頭塑性下降,彎曲易開裂。熔池溫度低時,熔池較小,鐵水較暗,流動性差,易產生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等缺陷。
熔池溫度與焊接電流、焊條直徑、焊條角度、電弧燃燒時間等有著密切關系,針對有關因素採取以下措施來控制熔池溫度。
直徑
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根據焊縫空間位置、焊接層次來選用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開焊時,選用的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較大,立、橫仰位較小。如12mm平板對接平焊的封底層選用φ3.2mm的焊條,焊接電流:80-85A,填充,蓋面層選用φ4.0mm的焊條,焊接電流:165-175A,合理選擇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易於控制熔池溫度,是焊縫成形的基礎。
㈥ 焊接的方法有幾種
金屬焊接方法有40種以上,主要分為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 ...
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在熔焊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為了提高焊接質量,人們研究出了各種保護方法。例如,氣體保護電弧焊就是用氬、二氧化碳等氣體隔絕大氣,以保護焊接時的電弧和熔池率;又如鋼材焊接時,在焊條葯皮中加入對氧親和力大的鈦鐵粉進行脫氧,就可以保護焊條中有益元素錳、硅等免於氧化而進入熔池,冷卻後獲得優質焊縫。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各種壓焊方法的共同特點是在焊接過程中施加壓力而不加填充材料。多數壓焊方法如擴散焊、高頻焊、冷壓焊等都沒有熔化過程,因而沒有象熔焊那樣的有益合金元素燒損,和有害元素侵入焊縫的問題,從而簡化了焊接過程,也改善了焊接安全衛生條件。同時由於加熱溫度比熔焊低、加熱時間短,因而熱影響區小。許多難以用熔化焊焊接的材料,往往可以用壓焊焊成與母材同等強度的優質接頭。
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焊接時形成的連接兩個被連接體的接縫稱為焊縫。焊縫的兩側在焊接時會受到焊接熱作用,而發生組織和性能變化,這一區域被稱為熱影響區。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不同,焊後在焊縫和熱影響區可能產生過熱、脆化、淬硬或軟化現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惡化焊接性。這就需要調整焊接條件,焊前對焊件介面處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
另外,焊接是一個局部的迅速加熱和冷卻過程,焊接區由於受到四周工件本體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脹和收縮,冷卻後在焊件中便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重要產品焊後都需要消除焊接應力,矯正焊接變形。
現代焊接技術已能焊出無內外缺陷的、機械性能等於甚至高於被連接體的焊縫。被焊接體在空間的相互位置稱為焊接接頭,接頭處的強度除受焊縫質量影響外,還與其幾何形狀、尺寸、受力情況和工作條件等有關。接頭的基本形式有對接、搭接、丁字接(正交接)和角接等。
對接接頭焊縫的橫截面形狀,決定於被焊接體在焊接前的厚度和兩接邊的坡口形式。焊接較厚的鋼板時,為了焊透而在接邊處開出各種形狀的坡口,以便較容易地送入焊條或焊絲。坡口形式有單面施焊的坡口和兩面施焊的坡口。選擇坡口形式時,除保證焊透外還應考慮施焊方便,填充金屬量少,焊接變形小和坡口加工費用低等因素。
厚度不同的兩塊鋼板對接時,為避免截面急劇變化引起嚴重的應力集中,常把較厚的板邊逐漸削薄,達到兩接邊處等厚。對接接頭的靜強度和疲勞強度比其他接頭高。在交變、沖擊載荷下或在低溫高壓容器中工作的聯接,常優先採用對接接頭的焊接。
搭接接頭的焊前准備工作簡單,裝配方便,焊接變形和殘余應力較小,因而在工地安裝接頭和不重要的結構上時常採用。一般來說,搭接接頭不適於在交變載荷、腐蝕介質、高溫或低溫等條件下工作。
採用丁字接頭和角接頭通常是由於結構上的需要。丁字接頭上未焊透的角焊縫工作特點與搭接接頭的角焊縫相似。當焊縫與外力方向垂直時便成為正面角焊縫,這時焊縫表面形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焊透的角焊縫受力情況與對接接頭相似。
角接頭承載能力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只有在焊透時,或在內外均有角焊縫時才有所改善,多用於封閉形結構的拐角處。
焊接產品比鉚接件、鑄件和鍛件重量輕,對於交通運輸工具來說可以減輕自重,節約能量。焊接的密封性好,適於製造各類容器。發展聯合加工工藝,使焊接與鍛造、鑄造相結合,可以製成大型、經濟合理的鑄焊結構和鍛焊結構,經濟效益很高。採用焊接工藝能有效利用材料,焊接結構可以在不同部位採用不同性能的材料,充分發揮各種材料的特長,達到經濟、優質。焊接已成為現代工業中一種不可缺少,而且日益重要的加工工藝方法
㈦ 一個氣保焊工焊接立縫,一天最多能焊多少米
手工電弧焊為60M焊縫
8mm焊縫16米
5mm焊縫30米
ght55
一個熟練的焊工一天焊接的工作量是(8h)可完成10kg焊條的焊接。
幾年前做過一個統計,焊接需要探傷(UT、RT)的焊縫,一個熟練的工人8H平均工作量,當時找了十個最好的焊工,都年輕力壯。
手工焊:8kg焊條(4mm直徑焊條)
CO2氣體保護焊:16kg(1.2mm焊絲)
如果不要探傷的焊縫(焊工比較狡猾,他知道不要探傷的話,會用大規范焊接,這當然不好)就說不準了,我所知道的,有個焊工12個小時焊了2盤CO2焊絲,40KG!
我們公司對焊工實行量化管理:一天的工作量(8小時計,包括休息)一般的焊縫(角焊縫)手工平焊64米,立焊為20米。這些焊縫都不需要探傷。
確定一個焊工一天能焊多長的焊縫除要考慮焊縫的形式還要考慮焊縫的高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4毫米的腳焊縫與10毫米的腳焊縫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