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錫焊適用於什麼金屬,為什麼(重點是為什麼)
焊錫是用來連接電路板的,它的特點是熔點低,柔軟,但是脆弱。所以用來焊任何東西都不合適,只有電器元件用到的比較多,因為電烙鐵溫度不會太高。
B. 電路板為什麼用錫焊
錫導電性好,熔點較低,適合作為焊接材料。
C. 為什麼用錫能焊接銅鐵器件
錫,可以用於電子工業上,用來焊接電子元件。因為錫的熔點是231.9度,所以很容易熔化,容易焊接。錫還有一個功用,做馬口鐵。在自然界中,錫很少成游離狀態存在,因此就很少有純凈的金屬錫。最重要的錫礦是錫石,化學成分為二氧化錫。煉錫此煉銅、煉鐵、煉鋁都容易,只要把錫石與木炭放在一起燒,木炭便會把錫從錫石中還原出來。很顯然,古代的人們如果在有錫礦的地方燒篝火烤野物時,地上的錫石便會被木炭還原,銀光閃閃的、熔化了的錫液便流了出來。正因為這樣,錫很早就被人們發現了。 我國有豐富的錫礦,特別是雲南崮舊,是世界聞名的「錫都」。此外,廣西、廣東、江西等省也都產錫。1800年,全世界錫的年產量僅四千噸,1900年為八萬五千噸,1940年為二十五萬噸,現在已超過六十萬噸。 錫是銀白色的軟金屬,比重為7.3,熔點低,只有232,你把它放進煤球爐中,它便會熔成水銀般的液體。錫很柔軟,用小刀能切開它。錫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易被氧氣氧化,所以它經常保持銀閃閃的光澤。錫無毒,人們常把它鍍在銅鍋內壁,以防銅溫水生成有毒的銅綠。牙膏殼也常用錫做(牙膏殼是兩層錫中央著一層鉛做成的。近年來,我國已逐漸用鋁代替錫製造牙膏殼)。焊錫,也含有錫,一般含錫61%,有的是鉛錫各半,也有的是由90%鉛、6%錫和4%銻組成。 錫在常溫下富有展性。特別是在100℃時,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極薄的錫箔。平常,人們便用錫箔包裝香煙、糖果,以防受潮(近年來,我國已逐漸用鋁箔代替錫箔。鋁箔與錫箔很易分辨——錫箔比鋁箔光亮得多)。不過,錫的延性卻很差,一拉就斷,不能拉成細絲。 其實,錫也只有在常溫下富有展性,如果溫度下降到13.2℃以下,它竟會逐漸變成煤灰般鬆散的粉末。特別是在-33℃或有紅鹽(SnCl4·2NH4Cl)的酒精溶液存在時,這種變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把好端端的錫壺,會「自動」變成一堆粉末。這種錫的「疾病」還會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錫器,被稱為「錫疫」。造成錫疫的原因,是由於錫的晶格發生了變化:在常溫下,錫是正方晶系的晶體結構,叫做白錫。當你把一根錫條彎曲時,常可以聽到一陣嚓嚓聲,這便是因為正方晶系的白錫晶體間在彎曲時相互摩擦,發出了聲音。在13.2℃以下,白錫轉變成一種無定形的灰錫。於是,成塊的錫便變成了一團粉末。 錫不僅怕冷,而且怕熱。在161℃以上,白錫又轉變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體結構的斜方錫。斜方錫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錫」。白錫、灰錫、脆錫,是錫的三種同素異性體。由於錫怕冷,因此,在冬天要特別注意別使錫器受凍。有許多鐵器常用錫焊接的,也不能受凍。1912年,國外的一支南極探險隊去南極探險,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錫焊的,在南極的冰天雪地之中,焊錫變成粉末股的灰錫,汽油就都漏光了。 錫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銹蝕。人們常把錫鍍在鐵皮外邊,用來防止鐵皮的銹蝕。這種穿了錫「衣服」的鐵皮,就是大家熟知的「馬口鐵」。1噸錫可以覆蓋七千多平方米的鐵皮,因此,馬口鐵很普遍、也很便宜。馬口鐵最大的『主顧」是罐頭工業。如果注意保護,馬口鐵可使用十多年而保持不銹。但是,一旦不小心碰破了錫「衣服」,鐵皮便很快被銹蝕,沒多久,整張馬口鐵便布滿紅棕色的鐵銹斑。所以,在使用馬口鐵時,應注意切勿使錫層破損,也不要因它受潮、受熱。「馬口鐵」這名字,是由於它是從西藏阿里部馬口地方輸入(英國經印度從馬口輸入)而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