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

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07 06:30:50

Ⅰ 為什麼要建立SMT實驗室

一:什麼是SMT?

  1. SMT概述SMT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縮寫形式,譯成表面安裝技術。美國是SMT 的發明地,1963年世界出現第一隻表面貼裝元器件和飛利蒲公司推出第一塊表面貼裝集成電路以來,SMT已由初期主要應用在軍事,航空,航天等尖端產品和投資類產品逐漸廣泛應用到計算機,通訊,軍事,工業自動化,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各行各業。SMT發展非常迅猛。進入80年代SMT技術已成為國際上最熱門的新一代電子組裝技術,被譽為電子組裝技術一次革命。2:SMT組成:主要由表面貼裝元器件(SMC/SMD),貼裝技術,貼裝設備三部分。2.1:表面貼裝元器件(SMC/SMD)2.1.1:表面貼裝元器件(SMC/SMD)說明:SMC: Surface mount components,主要是指一些有源的表面貼裝元件;SMD: surface mount device,主要是指一些無源的表面貼裝元件;2.1.2:SMC/SMD的發展趨勢(1):SMC――片式元件向小、薄型發展。其尺寸從1206(3.2mm*1.6mm)向0805(2.0mm*1.25mm)-0603(1.6mm*0.8mm)-0402(1.0mm*0.5mm)-0201(0.6mm*0.3mm)發展。(2)SMD――表面組裝器件向小型、薄型和窄引腳間距發展。引腳中心距從1.27向0.635mm-0.5mm-0.4mm及0.3mm發展。(3)出現了新的封裝形式BGA(球柵陣列,ball grid arrag)、CSP(UBGA)和FILP CHIP(倒裝晶元)。由於QFP(四邊扁平封裝器件受SMT工藝的限制,0.3mm的引腳間距已經是極限值。而BGA的引腳是球形的,均勻地分布在晶元的底部。BGA和QFP相比最突出的優點首先是I/O數的封裝面積比高,節省了PCB面積,提高了組裝密度。其次是引腳間距較大,有1.5mm、1.27mm和1.00mm,組裝難度下降,加工窗口更大。例:31mm 31mmR BGA 引腳間距為1.5mm時,有400個焊球(I/O);引腳間距為1.0mm時,有900個焊球(I/O)。同樣是31mm*31mm的QFP-208,引腳間距為0.5mm時,只有208條引腳。 BGA無論在性能和價格上都有競爭力,已經在高(I/O)數的器件封裝中起主導作用。 (4)窄間距技術(FPT)是SMT發展的必然趨勢 FPT是指將引腳間距在0.635-0.3mm之間的SMD和長*寬小於等於1.6mm*0.8mm的SMC組裝在PCB上的技術。由於計算機、通信、航空航天等電子技術飛速展,促使半導體集成電路的集成度越來越高,SMC越來越小,SMD的引腳間距也越來越窄。目前,0.635mm和0.5mm引腳間距的QFP已成為工業和軍用電子裝備中的通信器件。2.2:SMT貼裝技術介紹:2.2.1:SMT組裝工藝類型:單面/雙面表面貼裝、單面混合貼裝、雙面混合貼裝。2.2.2: 焊接方式分類:波峰焊接--插裝件(DIP)的焊接和部分貼片(SMC/SMD)的焊接。再流焊接--加熱方式有紅外線、紅外加熱風組合、全熱風加熱等。2.2.3:印製電路板:基板材料--玻璃纖維、陶瓷、金屬板。電路板設計--圖形設計、布線、間隙設定、拼版、SDM焊盤設計和布局、2.2:SMT貼裝設備: 絲印機、點膠機、貼片機、迴流焊、波峰焊、檢測系統、維修系統

二:SMT的特點和目前的發展動態

  1. SMT的特點:1.1組裝密度高、電子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貼片元件的體積和重量只有傳統插裝元件的1/10左右,一般採用SMT之後,電子產品體積縮小40%~60%,重量減輕60%~80%。 1.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焊點缺陷率低。 1.3 高頻特性好。減少了電磁和射頻干擾。 1.4 易於實現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 1.5 降低成本達30%~50%。節省材料、能源、設備、人力、時間等。2、SMT的發展動態:SMT(表面組裝技術)是新一代電子組裝技術。經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迅速發展,已進入成熟期。SMT已經成為一個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跨多學科的綜合性高新技術。最新幾年,SMT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已經成為電子組裝技術的主流。 SMT是無需對印製板鑽插裝孔,直接將處式元器件或適合於表面組裝的微型元件器貼、焊到印製或其他基板表面規定位置上的裝聯技術。 由於各種片式元器件的幾何尺寸和占空間體積比插裝元器件小得多,這種組裝形式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耐振動、抗沖擊、高頻特性好和生產效率高等優點。採用雙面貼裝時,組裝密度的5倍以左右,從而使印製板面積節約了60%-70%,重量減輕90%以上。 SMT在投資類電子產品、軍事裝備領域、計算機、通信設備、彩電調諧器、錄像機、數碼相機、攝像機、數碼攝象機、袖珍式高檔多波段收音機、隨身聽、MP3、傳呼機和手機等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生產中都得到廣泛應用。SMT是電子裝聯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已成為世界電子整機組裝技術的主流。 SMT是從厚、薄膜混合電路演變發展而來的。 美國是世界上SMD和SMT最早起源的國家,並一直重視在投資類電子產品和軍事裝備領域發揮SMT高組裝密度和高可靠性能方面的優勢,具有很高的水平。 日本在70年代從美國引進SMD和SMT應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並投入世資大力加強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和推廣應用方面的開發研究工作,從80年代中後期起加速了SMT在產業電子設備領域中的全面推廣應用,僅用四年時間使SMT在計算機和通信設備中的應用數量增長了近30%,在傳真機中增長40%,使日本很快超過了美國,在SMT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歐洲各國SMT的起步較晚,但他們重視發展並有較好的工業基礎,發展速度也很快,其發展水平和整機中SMC/SMD的使用效率僅次於日本和美國。80年代以來,新加坡、韓國、香港和台灣省亞洲四小龍不惜投入巨資,紛紛引進先進技術,使SMT獲得較快的發展。 據飛利浦公司預測,到2010年全球范圍插裝元器件的使用率將由目前和40%下降到10%,反之,SMC/SMD將從60%上升到90%左右。 我國SMT的應用起步於80年代初期,最初從美、日等國成套引進了SMT生產線用於彩電調諧器生產。隨後應用於錄像機、攝像機及袖珍式高檔多波段收音機、隨身聽等生產中,近幾年在計算機、通信設備、航空航天電子產品中也逐漸得到應用。 據2000年不完全統計,我國約有40多家企業從事SMC/SMD的生產,全國約有300多家引進了SMT生產線,不同程度的採用了SMT。全國已引進5000-7000台貼裝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加入WTO,近兩年一些美、日、新加坡、台商已將SMT加工廠搬到了中國,僅2001-2002一年就引進了4000餘台貼裝機。我國將成為SMT世界加工廠的基地。我國SMT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SMT總的發展趨勢是:元器件越來越小、組裝密度越來越高、組裝難度也越來越大。最近幾年SMT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高潮。為了進一步適應電子設備向短、小、輕、薄方向發展,出現了0210(0.6mm*0.3mm)的CHIP元年、BGA、CSP、FLIP、CHIP、復合化片式元件等新型封裝元器件。由於BGA等元器件技術的發展,非ODS清洗和無鉛焊料的出現,引起了SMT設備、焊接材料、貼裝和焊接工藝的變化,推動電子組裝技術向更高階段發展。SMT發展速度之快,的確令人驚訝,可以說,每年、每月、每天都有變化。

三、為什麼要學習使用表面貼裝技術(SMT)?

  1. 為什麼要用表面貼裝技術(SMT)?1.1: 電子產品追求小型化,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無法縮小 。1.2: 電子產品功能更完整,所採用的集成電路(IC)已無穿孔元件,特別是大規模、高集成IC,不得不採用表面貼片元件。1.3: 產品批量化,生產自動化,廠方要以低成本高產量,出產優質產品以迎合顧客需求及加強市場競爭力 。 1.4: 電子元件的發展,集成電路(IC)的開發,半導體材料的多元應用 5. 電子科技革命勢在必行,追逐國際潮流 。2、SMT:電子製造技術關鍵製造技術是產品形成的關鍵,越來越引起企業界的高度重視。隨著諸多跨國公司的大量湧入,我國已成為電子製造業的巨人。SMT作為電子製造業最先進的技術,其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3、中國SMT最需要SMT的專業人才中國的電子生產工業,在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可謂神速 。作為電子生產技術主角的表面貼裝技術SMT,也相應得到高速的發展。這種現象主要是由兩種因素造成的,一是國內本身的改革需求,另一是國內龐大市場對外國的吸引力。剛剛進行改革的中國電子生產工業,不論在資金或技術上,都得依賴外國。外國資金和技術的引進,不會是沒有代價的。一方面、技術和資金的引進,會使我們國家SMT的發展從一窮二百走向目前的欣欣向榮。但另一方面,我們國家自己電子工業的發展,不能僅僅靠著別人的技術,如果那樣,我們的發展是先天不足的,是沒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所以對一個國家來說,這種以依靠外來協助為主的做法,只能是在發展的過渡時期使用,長遠來說還是必須學會自己的一套能力。 以目前中國SMT工業界的情況,若要朝著提高競爭力,甚至只是維持競爭力的方向走,什麼是最需要的呢? 國內所缺乏的,最主要是資金和人才兩大方面。資金的來源,一來自國內(通過生產積累),二來自國外投資。而決定我們國家電子行業穩健的、可持續的發展則要看我們SMT的專業人才了,SMT技術的開發人才、SMT技術的應用人才、SMT的專業技術人才才是我們目前電子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這對我們目前培養人才的高校來說,培養高科技的SMT人才、適應市場上人才的需求發展,是刻不容緩的責任和義務。4、SMT的應用越來越廣SMT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使用的計算機﹑手機﹑MP3﹑列印機﹑復印機﹑掌上電腦﹑快譯通﹑電子記事本﹑DVD﹑VCD﹑CD﹑隨身聽﹑攝象機﹑傳真機﹑微波爐﹑高清晰度電視﹑數碼照相機﹑IC卡,還有許多集成化程度高﹑體積小﹑功能強的高科技控制系統,都是採用SMT生產製造出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SMT做基礎,很難想像我們能使用上這些使生活豐富多採的商品。

四:高校建立SMT實驗室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 在近十年內,發展最快的行業莫過於電子行業了,一次又一次的技術革新推動了電子行業的飛速發展。直至今日,電子產品已經遍及我們生活、生產、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從事電子行業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就造就了很多的硬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師、技術工藝師等等專業性很強的技術人才。大中專院校也不斷的向各類工廠、企業、研究所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多數學校都設立了電子類相關的眾多專業,籌建了專業的電子實驗室,渴望培養出更多的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人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就業率和影響力。現在,也有些學校開始籌建SMT實驗室,那麼,究竟學校有沒有必要投資籌建這樣的類似於生產廠房的實驗室呢?這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學校培養的電子方面的人才既然是要進入電子行業,無論是做研究還是做生產,他都必須服從生產的實際能力和生產的實際需求,符合目前國家SMT行業發展的大的方向的需求。那麼學校的培養也應該更接近實際生產,讓學生了解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因此我們的大中專院校很有必要籌建起自己的SMT生產線,不能讓學生僅僅是紙上談兵,只有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又有出色的動手能力的人才,才更適合社會的需求。我們在前面說過。首先,電子行業的發展一直是朝著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智能性的方向發展。由於高集成的表面貼裝元器件的大量採用,現在許多的電路板已經不像從前用烙鐵和焊錫就可以進行焊接了,對許多高集成度的元件已經必須藉助專用的設備和專用的工具來進行焊接,為了滿足電子產品的大量生產,新的焊接技術和焊接工藝既SMT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它是產生於電子產品的實際生產中,又影響和指導著電子產品的生產。所有的電子工廠都需要大量的生產工藝技術人員和熟悉生產工藝的設計人員、研發人員。那麼學校就應該培養出人才市場中缺少的人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這也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目前我們國內,很多實驗室和實驗課都停留在烙鐵焊接的原始水平。其次,電子焊接工藝和技術也從很大的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的電子行業的發展,如果讓我們的電子技術趕上歐美日韓等國家,還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了解和熟悉SMT技術,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在務實中求得發展,從這個角度看。高校當然應該憑借自己雄厚的技術資本,成為推動中國電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先鋒,也更應該人更多的學生了解和熟悉SMT技術,這也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所以,高校籌建SMT實驗室是有必要的。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高校建立SMT實驗室不僅是必要的,這種需求還很緊迫。現在,國內SMT行業的就業人才大部分都是畢業後再經過學習進入這個行業的,而且基本上是機電工程、機械設計、計算機、微電子等專業的學生。許多的教育專家指出,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已經不能和人才的需求緊密結合,同時,很多學生都是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差。導致許多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許多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單位。許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就業率逐年遞減,許多專業人才過剩,現在甚至出現了許多的技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比很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還高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是大多數高校想盡快解決的難題。不少的學校已經開始根據人才需求調整專業,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就SMT行業來說,已經有很多的大中專院校籌建了自己的實驗室,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就業率、緩解就業壓力、為眾多的用人單位培養合適的人才。從這個角度考慮,在高校建立SMT實驗室是具有迫切性的。我們相信,高校建立起SMT實驗室將會為電子行業提供大量的更優秀的技術人才,必將會對中國的電子行業起到推動作用。中國電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

五:高校SMT實驗室所需要的設備!

  1. 附錄1:從1955年至今的封裝形式介紹!!!微電子封裝的基本類型約每15年變更一次,1955年起主要是TO型圓型金屬封裝,封裝對象是晶體管和小規模集成電路,封裝引線數為3--12線。 1965年起主要是雙列直插封裝(DIP),先是陶瓷的DIP後是塑料的DIP,引線腳數為6--64。 1980年出現了表面安裝封裝(SMT),主要封裝形式是SOP、SOT、SOJ、PLCC、PQFP等。引線數為3--300。 1995年出現焊球陣列(BGA)和晶元尺寸封裝(CSP),BGA的外引線為焊料球,排列在晶元的底部。CSP硅晶元面積和封裝所佔印製版面積之比大於80,外引線可以是引線框架的引線、焊料球或者是焊凸點。 目前已可以將焊凸點直接做在硅圓片的各個晶元上,然後在切割成獨立的可以直接倒裝焊的集成電路晶元。

  2. 附錄二:高密度封裝摘要:本文介紹了微電路的幾種高密度封裝,著重介紹當今最盛行的多晶元封裝(MCP)、新的片內系統(SIP)及三維封裝等,並指出這是一種實現片上系統的變通方法。關鍵詞:封裝;高密度;多晶元;三維

  3. 推動微電子技術不斷創新飛速發展的原動力無疑是電子裝置的小、輕、便攜、可靠、便宜的永恆要求。歷史與現實均證明:實現這些要求的技術手段,不容置疑地是以半導體集成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配等為核心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發展,甚至是革命性的突破。 半導體集成技術已成為微電子的基礎,是其最活躍最有生命力而令人興奮不已的一個分支;與之相適應的,微電子封裝亦成為一個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工業領域。 微電子封裝走過一段不尋常的歷史。可分為四個階段: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雙列直插(DIP)、引線鍵合、在印製板上通孑L連接;八十年代的表面貼裝(SMT);九十年代的焊球陣列(BGA),最近的殼內系統或系統封裝(SIP)。從觀念上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已從過去的單純的封裝殼體(PACKAGE)概念,演變成與被封裝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成為半導體器件性能的組成部分--"封裝"已滲透到被封裝體內(稱之謂PACKAGING)。 試想,大約30多年前,一個64kb的磁芯存貯器約有兩個冰箱大;而今256Mb的晶元只有拇指甲大小。早期一個25mm2的矽片上只有一個晶體管;今天一個17mm2的矽片上含有50M以上的晶體管電路。當初,12.7mm的陶瓷模塊有16隻引腳,只能封裝一個上述的單晶體管及幾個厚膜電阻器;現在多層陶瓷模塊大致為5×645.16mm2以上,可包含3千萬-五千萬個晶體管晶元且有3000隻以上的引腳。最早裝配板為線繞的雙板對,今天已超過30層可有幾個板對。互連技術從最初的16引腳25mm間距的模塊到今天的32mmBG/L模缺有1.27mm引腳間距及42mmCGAR有1.00mm間距,而CSP及微型BGA的引腳間距約是0.5mm。

Ⅱ 焊接專業主要學什麼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主要課程:

計算機應用基礎、機械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力學、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金屬材料學及熱處理、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焊接方法與設備、焊接結構生產、熔焊原理及金屬材料焊接性、弧焊電源、焊接生產檢驗、教育學、心理學、普通話語言等。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一般對於中專技校生而設置,培養適應焊接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

(2)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擴展閱讀: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電力電器等領域從事焊接工程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設計製造等。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也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材料熱加工領域內的設計製造、試驗研究、科技開發與管理以及從事材料成型與控制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科研、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或就業於石油、化工、鍋爐、壓力容器、航空航天、電子通訊、船舶製造、汽車製造等領域的研究機構或大型國營企業、外資與合資企業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

開設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工程學院、北京工業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蘭州理工大學、重慶理工大學、湘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大連交通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等等。

Ⅲ 焊接工藝評定是由誰來組織實施讓誰來評定大概怎麼實施

焊接工藝評定過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由技術員編制工藝評定任務書。

2、焊接責任工程師審核任務書並擬定焊接工藝評定指導書。

3、焊接責任工程師將任務書、指導書安排焊接實驗室責任人組織實施。

4、焊接責任工程師依據焊接工藝評定指導書,監督由本企業熟練焊工施焊試件及試件和試樣的檢驗、測試等工作。

5、焊接實驗室責任人負責評定試樣的送檢工作,並匯總評定檢驗結果,編制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3)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擴展閱讀:

焊接工藝評定的目的

(1)是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及設備製造、安裝、檢修等生產過程和焊工培訓教學應遵循的技術文件。

(2)是焊接質量管理所要執行的關鍵環節或重要措施。

(3)是反映一個單位施焊能力和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4)是行業和國家相關的規程所做規定的必須進行的項目。

焊接工藝評定的目的

(1)是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及設備製造、安裝、檢修等生產過程和焊工培訓教學應遵循的技術文件。

(2)是焊接質量管理所要執行的關鍵環節或重要措施。

(3)是反映一個單位施焊能力和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4)是行業和國家相關的規程所做規定的必須進行的項目。

焊接工藝評定特點

(1)焊接工藝評定是解決任一鋼材在具體條件下的焊接工藝問題,而不是選擇最佳工藝參數,具有一定的范圍,供大多數人接受。

(2)焊接工藝評定是解決在具體工藝條件下的使用性能問題,但不能解決消除應力、減少變形、防止焊接缺陷產生等涉及到的整體質量問題。

(3)焊接工藝評定要以原材料的焊接性能為基礎,通過焊接工藝評定可靠的技術條件試驗,去指導生產,避免了把實際產品當試驗件的弊病。

(4)焊接工藝評定試驗過程中應該排除人為因素,不要把焊接工藝評定與焊工技能評定混為一談。主持焊接工藝評定工作的人員應該有能力分辨出產生缺陷的原因是焊接工藝問題還是焊工的技能問題,如果是技能問題應通過焊工培訓來解決。

(5)現有的焊接工藝評定規程所規定需要進行的試驗,主要是焊接接頭的常溫力學試驗。即通過了外觀檢驗、無損檢測和常溫力學試驗,一般認為就通過了焊接工藝試驗。對於電力行業高溫、高壓管道的新鋼種這個結果是不完全可靠,還要考慮接頭的高溫持久試驗、蠕變試驗、應力腐蝕等試驗。

Ⅳ 焊接實驗室應預留什麼

焊接實驗室應預留的東西如下:

化學實驗室設計規劃環境及建設要求在實驗室建設的各種種類中,化學實驗室是比較大的一個分類,其下又根據行業與實驗內容的不同,建設實驗室需要應對的特性也有所差異,但是其關鍵要素的共通點就是做好防爆與通風。

供水和排水供水要保證必須的水壓、水質和水量以滿足儀器設備正常運行的需要。室內總閥門應設在易操作的顯著位置。下水道應採用耐酸鹼腐蝕的材料,地面應有地漏。通風設施由於化驗工作中常常產生有毒或易燃的氣體,因此化驗室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

Ⅳ 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的簡介

建於1956年,原隸屬於機械工業部,是焊接技術研究方面具有綜合科技實力的國家級科研機構。1999年7月隨同機械科學研究院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現隸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哈焊所現有職工400多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名,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8名,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共110多人。研究與開發的方向包括金屬材料焊接性和產品焊接、焊接行為物理及計算機模擬、焊接材料及制備技術、先進焊接工藝和焊接自動化裝備、激光焊接技術、焊接機器人應用、表面塗敷材料和工藝、熱切割工藝與裝備、焊接無損檢驗及修復、技術信息等。
哈焊所是中國焊接協會秘書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秘書處、全國焊接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單位;是國家焊接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機械工業火焰切割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高效優質焊接新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依託單位;擁有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焊接材料及焊割設備認可實驗室和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金屬材料認可實驗室。
自改革開放以來,哈焊所承擔了大量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促進焊接技術進步的行業服務任務,同時也承擔了焊接高新技術產業化工程建設的任務。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建立相關的焊接科技產業示範基地。近年來對全所的生產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進一步整合,成立了特種焊條、焊劑及配套焊帶作為主營產品的焊條焊劑事業部;以高純實心焊絲作為主營產品的實心焊絲事業部;以高強鋼及葯芯焊絲作為主營產品的葯芯焊絲事業部;以配套定型焊接專機及焊接機器人工作站作為主營產品的定型專機事業部,以為表面工程領域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的表面工程事業部。生產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石化、汽車、機械、冶金、橋梁、車輛、水電、核電設備和國防工程等的各個領域,服務對象遍及全國各地,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Ⅵ 焊接工藝評定是由誰來組織實施讓誰來評定大概怎麼實施

焊接工藝評定,是由生產單位或施工單位組織完成的。

承壓設備製造焊接工藝評定是評定焊接接頭,主要是全焊透板板對接接頭或管管對接接頭焊縫和T型接頭角焊縫。

ISO15614-1:2004標准對焊接工藝評定焊件的尺寸有明確要求:全焊透的板板對接焊縫試件應按圖1制備,板狀T型接頭角焊縫試件應按圖2制備,均規定了試件的長度最小值及寬度最小值。

NB/T47014-2011標准對焊接工藝評定焊件的尺寸沒有具體要求,標准中只是強調「試件的數量和尺寸應滿足制備試樣的要求,試樣也可以在焊件上截取」,即只要能符合試樣的截取即可。

老標准JB4708標准,全焊透的板板對接焊縫試件應可參考圖1制備,但是尺寸有所變化:a最小值125mm,b最小值300mm;板狀T型接頭角焊縫試件應可以參考圖2制備,也是尺寸有所變化:a最小值100mm,b最小值200mm,t母材厚度。

(6)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擴展閱讀:

一般是由焊接工程師或技術員編寫的,不過編寫之前要按照標准做很多無損檢測和型式試驗,根據實驗結果編寫,不過一定要有焊接監督簽字才有效。

焊接工藝評定標准NB/T47014與ISO15614-1的對比分析

1.對焊接人員(即焊工)的要求對比ISO15614-1:2004標准

對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的焊工資格有嚴格的要求,要求承擔焊接工藝評定的焊工需取得ISO9606-1或ISO9606-2或ISO14732對應范圍的認可資格,即對焊工的資格有明確要求。

NB/T47014-2011標准對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的焊工資格要求是本單位操作技能熟練的焊接人員即可,可以沒有取得相應的資格認可,只要是本單位操作技能熟練的焊工即可,換句話說該焊工可以是無證焊工(焊工證過期或未取得此項目證書)。

Ⅶ 實驗室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看什麼實驗室了,一般已靜物藍色調比較好,比如水的樣子,或者風景、靜物等可以讓人靜心的,畢竟實驗室應該是思考安靜的地方

當然也可以選擇那種抽象點的,也就是一看後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這樣只起一個美化作用,而不會吸引目光分心,呵呵

這里有個圖庫,你挑挑看

http://photo.163.com/photos/eliuzd/

閱讀全文

與焊接實驗室可以讓人了解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鋼筋混凝土多少錢 瀏覽:883
鋼管鐵件怎麼計算 瀏覽:954
合金筷的壽命是多少 瀏覽:647
取鋼板多久能脫拐走路 瀏覽:509
什麼是管對接焊縫 瀏覽:449
pp線盒模具定製多少錢 瀏覽:695
鈦合金粉末粒徑分布如何測試 瀏覽:843
16厘12米鋼板多少錢噸 瀏覽:909
什麼樣的鋼材需要發黑 瀏覽:503
不銹鋼鏡面怎麼打理 瀏覽:667
天然氣管道地面焊接用什麼滑輪 瀏覽:269
鑄鐵管與焊管差異 瀏覽:586
不銹鋼管怎麼手動彎弧機 瀏覽:41
怎麼增加不銹鋼管的強度 瀏覽:775
20mm的銅環如何焊接 瀏覽:693
無縫鋼管57一噸多少米 瀏覽:19
二氧化碳鋼瓶哪個快遞公司可以寄 瀏覽:520
不銹鋼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區別 瀏覽:233
八節蝦米腰彎頭怎麼下 瀏覽:581
廣聯達鋼筋彎折怎麼計算公式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