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澆屋面在樑上和圈樑上,鋼筋怎麼連接
屋面圈樑有 板頂圈樑和板下圈樑;板頂圈樑:板頂標高也是圈樑頂標高(底筋伸入圈樑或現澆梁內,扣筋在圈樑或現澆梁鋼筋之上;外牆、樓梯間是滿支座長度,內牆上支座中分),板下圈樑是圈樑鋼筋砼完成後在進行現澆板施工的(圈樑鋼筋和現澆板鋼筋沒有連系)
一般住宅板下圈樑使用多,還有疑問HI我留言好了
㈡ 屋頂擠塑板和鋼筋如何連接
1、屋面鋪設鋼筋網片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鋼筋最小的搭接長度,一般來說要達到30厘米以上。要布置4個鋼絲網,之間的間距需要達到200毫米左右。
2、選擇鋼筋網片的時候,根據鋼筋的牌號以及相關的直徑才能夠決定選擇哪種類型,比如有的是定型的鋼筋網或者帶肋焊接網片。
3、布置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最好選擇雙面焊方法,如不能採取雙面焊接,可以採用單面焊,焊接之前還需要將鋼筋預彎,才能夠保證兩個鋼筋在同一條直線上面,保證受力性能更加良好。
㈢ 屋面鋼筋怎樣綁及做法
鋼筋的連接方式分為綁扎、機械連接(套筒式擠壓機械連接、滾壓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錐螺紋內機械連接)、焊接(容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電弧焊等)<br>上下柱的鋼筋宜採用焊接,當鋼筋直徑在22MM以內時,也可以採用搭接。。<br>鋼筋採用焊接可以節約鋼材,改善結構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工藝要求較高。。它的反面應該就是綁扎的優缺點。。<br>鋼筋機械連接的優點 冷擠壓 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對中度高,鋼筋連接質量優於母材的力學性能,連接速度快,安全可靠,無明火作業,無著火隱患,不污染環境,實現文明施工等優點。
㈣ 屋面牆柱鋼筋收頭短了如何處理
屋面牆柱鋼筋收頭短了如何處理:對焊、機械和綁扎搭接三種方法。框架柱鋼筋受力最大部分是柱頭和柱根,短了最怕是上層柱根,層中間部位的可以焊接,但是不能全部柱子鋼筋在同一位置焊接。接頭位置箍筋加密就不影響柱子受力。
用植筋加固的方法整改。"植筋加固"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的加固改造工程。
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築增設剪力牆的植筋等。它是對工程中沒有預埋鋼筋的一種有效補救措施。
彎錨是指鋼筋經過彎折處理的錨。就是把鋼筋端頭打彎,一般做成直角鉤。鋼筋排布就是當錨固長度不能滿足構造要求時,就得彎錨,彎錨就是把鋼筋端頭打彎,一般做成直角鉤,鉤長為直徑的15倍。
錨定長度是在橋梁建設中的基礎設施。錨定梁的穩定性由錨定梁前的被動土壓力控制,錨定梁的抗拔力設計值應大於總拉力設計值。錨定梁的側面積應根據拉力設計值除以錨定梁單位面積的抗拔力設計值來確定。單位面積抗拔力與埋深有關,當埋深為3-5m時,可取0.3-0.36MPa。
平房、中式樓房中房屋組成共有屋面、屋架、牆身、門窗、頂棚、地面、裝修、設備、附屬物等九類。平房、中式樓房中屋架可分為中式屋架,人字架,鋼屋架,鋼混屋架,式屋架又分為七檁柁、五檁柁、平台柁、硬山擱。
㈤ 坡屋面板鋼筋怎樣做法
坡
屋面板
鋼筋不同位置做法不同,屋脊位置按照折板鋼筋做法,非屋脊位置按照平面樓板做法。具體如下:
1、屋脊位置板鋼筋做法:
雙層雙向
配置,局部不足處
附加鋼筋
。上部
受力鋼筋
在屋脊處不斷開;下部受力鋼筋在屋脊處斷開,並伸至板上部錨固,滿足
錨固長度
的要求。
2、非屋脊處板鋼筋做法:雙層雙向拉通配置,局部不足處附加鋼筋。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均拉通。
(5)屋面上的鋼筋怎麼焊接擴展閱讀
當屋面板板跨較大或者建築長度較長,溫度、
收縮應力
較大,或者產生
應力集中
的
蜂腰
、洞口、轉角等易開裂位置,應在屋面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
構造鋼筋
。
配筋率
不宜大於0.1%,間距不宜大於200mm。
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的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若屋面板開洞,應在洞口周圍布置補強構造鋼筋。補強構造鋼筋的
強度等級
與被切斷的鋼筋相同。補強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方式同板中鋼筋,當不深入支座時,設計應當標注。
㈥ 想要現澆一間屋面,打算做10公分厚的混凝土,兩層鋼筋。不知道如何固定上面這層鋼筋。特請懂行的高手指...
樓板鋼筋一般是雙抄層雙向的。襲
上層鋼筋一般用俗稱的「馬蹬」支撐,也就是橫向和縱向的鋼筋用鐵線綁紮好了之後,下面用馬蹬墊起來,馬蹬一般用鋼筋焊接成,下面4條腿,上面橫一根鋼筋,馬蹬長度大約200mm,高度視樓板厚度而定(100厚的樓板,馬蹬高度50-55mm左右,減去上下混凝土保護層,減去鋼筋直徑),馬蹬的間距一般在1.5米左右,放置在縱橫鋼筋交叉的地方。
下層鋼筋一般用墊塊墊起來,墊塊15-20mm厚,可以用混凝土墊塊或廢的理石墊塊(也有成品的塑料的,但有些現場的監理不讓用,強度太低),大小約30-50mm見方。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㈦ 屋面鋼筋網片搭接長度規范
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取用,對三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取用,對四級抗震等級的結構構件不作調整;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
縱向受壓鋼筋搭接時,其最小搭接應按上述規定確定後,乘以系數0.7取用。在任何情況下,受壓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200mm。鋼筋搭接焊宜採用雙面焊。不能進行雙面焊時,可採用單面焊。焊接前,鋼筋宜預彎,以保證兩鋼筋的軸線在一直線上,使接頭受力性能良好。
(7)屋面上的鋼筋怎麼焊接擴展閱讀:
鋼筋搭接的相關要求規定:
1、結構分析所需的各種幾何尺寸,以及所採用的計算圖形、邊界條件、作用的取值與組合、材料性能的計算指標、初始應力和變形狀況等,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況,並應具有相應的構造保證措施。
2、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除應根據使用條件進行承載力計算及變形、抗裂、裂縫寬度和應力驗算外,尚應按具體情況對製作、運輸及安裝等施工階段進行驗算。
3、當通過對一部分縱向鋼筋施加預應力已能使構件符合裂縫控制要求時,承載力計算所需的其餘縱向鋼筋可採用非預應力鋼筋。非預應力鋼筋宜採用HRB400級、HRB335級鋼筋,也可採用RRB400級鋼筋。
㈧ 屋面剪力牆鋼筋怎麼施工
1.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300mm。
2.厚度大於160mm的剪力牆應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牆,當其厚度不大於160mm時,也宜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
雙排分布鋼筋網應沿牆的兩個側面布置,且應採用拉筋連系;拉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600mm。
3.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同排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以及上、下相鄰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沿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宜小於500mm。
剪力牆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
4.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彎折10d後截斷(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
當剪力牆端部有翼牆或轉角牆時,內牆兩側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牆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牆或轉角牆外邊,並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15d後截斷。在轉角牆處,外牆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牆端外角處彎入翼牆,並與翼牆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
帶邊框的剪力牆,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宜分別貫穿柱、梁或錨固在柱、梁內。
5.剪力牆牆肢兩端的豎向受力鋼筋不宜少於4φ12的鋼筋或2φ16的鋼筋;沿該豎向鋼筋方向宜配置直徑不小於6mm、間距為250mm的拉筋。
6.剪力牆洞口上、下兩邊的水平縱向鋼筋截面面積分別不宜小於洞口截斷的水平分布鋼筋總面積的1/2。縱向鋼筋自洞口邊伸入牆內的長度不應小於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剪力牆洞口連梁應沿全長配置箍筋。箍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150mm。在頂層洞口連梁縱向鋼筋伸入牆內的錨固長度范圍內,應設置相同的箍筋。
門窗洞邊的豎向鋼筋應接受拉鋼筋錨固在頂層連梁高度范圍內。
7.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於0.2%。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牆,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宜適當提高。
剪力牆中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可適當提高。
㈨ 新建屋面板鋼筋和原有屋面板鋼筋連接做法
兩種方法都可以,對現澆板沒有影響。通常設計採用第二方法,但有時因為結構和建築的協調也採用第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