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屬材料強度與焊接的關系
焊材的強度都高於母材強度,無缺陷的焊縫機械性能都遠高於母材,但焊接缺陷是避免不了的,一般對焊縫的強度取一個系數,例如1.0、0.85等。
另外焊縫的硬度肯定要高於母材,韌性稍差,疲勞極限低。
Ⅱ 可焊性好的鋼材其焊接後的強度與原有鋼材強度的關系是什麼
強度越高,可焊性越差。強度越低,可焊性越強。
可焊性好的鋼材其焊接後的強度與原有鋼材強度的關系是低於原有鋼材強度金屬材料抗拉強度與焊接的關系一般為:強度越高,可焊性越差。強度越低,可焊性越強。因為強度高的材料一般含碳量或都碳當量就越高,硬度就越高,材料的屈強比就越大,塑性、韌性就差,因此,通常情況下,可通過檢測材料硬度的方法,來判斷材料的可焊性。
可焊性一般指焊接性。焊接性是指材料在規定的施焊條件下,焊接成設計要求所規定的構件並滿足預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Ⅲ 焊接螺母的焊接強度與什麼用關系
點焊機、電流、工件表面質量,是否假焊虛焊焊接點過小焊接深度不夠都對強度有影響。
Ⅳ 金屬材料強度與焊接的關系
金屬材料抗拉強度抄與焊接的關系一般為:強度越高,可焊性越差。強度越低,可焊性越強。
因為強度高的材料一般含碳量或都碳當量就越高,硬度就越高,材料的屈強比就越大,塑性、韌性就差,因此,通常情況下,可通過檢測材料硬度的方法,來判斷材料的可焊性。
Ⅳ 焊接強度的問題
常見的焊接方法有手工電弧焊,CO2焊,氬弧焊,埋弧焊,氣焊等。
無論哪種焊接版(氣焊除外)都權要求焊縫強度大於母材強度。就是要大於100%母材。一般在150%--200%左右。
由於焊縫快速加熱,又快速冷卻,所以接頭處硬度有時較大,需要熱處理。熱處理後抗疲勞性能不會低於母材。
Ⅵ 點焊機如何調節,焊接強度與各個數據的關系
你的點焊機電壓是固定的還是可調的,一,若電壓固定,根據板厚,若焊接0.8mm+0.8mm板,預壓16 加壓16 焊接 12 維持 12休止12,應該還有一個熱量調節,,慢慢調大,焊接後,扭一下焊件,看看會不會脫落。二,電壓可調,把電壓調到7級或8級,參數和上面差不多
Ⅶ 焊接的強度與什麼有關
與焊接的材料的化學成份有關。焊絲是焊接材料的一種,還有焊條等。與焊接方法無關的。
Ⅷ 電阻焊焊接時和板材的強度厚度關系
電阻焊焊接時總焊接厚度應≤5mm。總板厚允許范圍為:一般材質時小於5mm,高強鋼板材質,對於兩層板材點焊厚度比不應大於3:1,多層板材最上與最下兩層板厚厚度比不得大於3:1。
焊接時,打點位置必須保證在板件的接觸平面上,如果焊點不在板件接觸平面上,板件之間存在間隙,焊接時容易產生飛濺,焊接強度低,導致焊接件強度不足。打點位置必須保證在兩個或者以上板件的搭接面上,若焊點不在板件搭接面上,打點會使板材變形,形成缺陷,焊接質量無法保證。
電阻焊,是指利用電流通過焊件及接觸處產生的電阻熱作為熱源將想件局部加熱,同時加壓進行焊接的方法。焊接時,不需要填充金屬,生產率高,焊件變形小,容易實現自動化。
電阻焊利用電流流經工件接觸面及鄰近區域產生的電阻熱效應將其加熱到熔化或塑性狀態,使之形成金屬結合的一種方法。電阻焊方法主要有四種,即點焊、縫焊、凸焊、對焊。
Ⅸ 焊接熔深與焊接強度存在怎樣的關系
1、焊接熔深,熔深越深,焊縫初強度就越大。
從熱處理角度看,金屬在高溫的情況下,它的晶格會改變。在冷卻的過程中,最先冷卻的地方是顆粒最粗的地方,也就是強度最小的地方。
2、焊接熔深與焊縫強度成正比關系。
越向表面晶格越小,密度更大,所以強度就更大。所以焊接熔深與焊縫強度是成正比的。
過調節不同的焊接參數來得到不同的熔深,那麼得到的也就是熱輸入量對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在熔焊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
(9)焊接強度和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焊縫的兩側在焊接時會受到焊接熱作用,而發生組織和性能變化,這一區域被稱為熱影響區。焊接時因工件材料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等不同,焊後在焊縫和熱影響區可能產生過熱、脆化、淬硬或軟化現象,也使焊件性能下降,惡化焊接性。焊前對焊件介面處預熱、焊時保溫和焊後熱處理可以改善焊件的焊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