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焊縫承受力的簡單計算是什麼
計算殘余應力,考慮材料屈服強度,塑韌性,熱影響區大小,焊縫附近組織變化。國外有很多計算的軟體,不過很貴有的上百萬的。不過算得再好,都沒實驗管用。因為軟體拿位錯沒辦法的。
鋼筋代換後的截面強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注意事項: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為焊接工藝參數。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如下:
(1)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2)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
(3)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時的三大焊接工藝參數,選用時,應當考慮到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適當配合,才能得到形狀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縫。
『貳』 焊接收縮應力 如何計算
焊接收縮應力,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計算公式。所以也就沒有適用的收縮應力計算方法。
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1.焊接方法很多,熱源種類多,其應力大小無法統一;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不一致;3.人為因素無法排除。
因此,我認為,焊接的精確計算研究還在發展階段,等待有志之士去開發。
『叄』 焊接焊縫能受多大的力怎麼算
計算殘余應力,考慮材料屈服強度,塑韌性,熱影響區大小,焊縫附近組織變化。國外有很多計算的軟體,不過很貴有的上百萬的。不過算得再好,都沒實驗管用。因為軟體拿位錯沒辦法的
『肆』 焊縫抗拉強度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抗彎承載力(強度)驗算: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版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基本公權式為:
M≤Mu=fyAs(ho-fyAs/2a1fcb
當砼強度等級超過C50,a1取1.0
鋼筋代換後的截面強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4)焊接應力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為焊接工藝參數。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如下:
(1)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2)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
(3)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和焊接速度是焊接時的三大焊接工藝參數,選用時,應當考慮到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適當配合,才能得到形狀良好,符合要求的焊縫。
『伍』 焊接強度怎麼計算
兩塊厚度相同鋼板的對接接頭,材料為Q235-A鋼,已知焊縫長度為100mm板厚為8mmQ235-A鋼的焊縫許用拉應力版[σˊt]為167Mpa,求該焊縫能承權受多大拉力?
由公式 σ=F/Lδ1≤[σˊt] 得 F=Lδ1[σˊt]
已知 L=100mm=10cm δ1 =8mm=0.8cm σˊt =167MPa=1670Kgf/cm2
則:F=10×0.8×1670=13360Kgf
答:該焊縫最大能承受13360公斤的拉力。
『陸』 焊接應力怎麼計算
其實也不用算啊。大於或等於母材的強度就行了鋼材的焊接根據一般是
1 等強度匹配,即:焊材填充金屬的強度與母材的強度近似相等或略高(這種情況的焊縫是強度連接作用)
2 低於母材強度的匹配,即焊材填充金屬的強度低於母材的強度(這種情況的焊縫只是連接作用)
根據以上兩種情況,焊縫的強度與母材強度相等或略高或低於都是可能的,這要根據焊縫的應用場合在設計中,對填充金屬進行規定,所以,如果焊材填充金屬的強度與母材的強度近似相等或略高,那麼焊縫的強度一定不低於母材的強度,否則,焊縫就是不合格的(例如,在壓力容器製造中,焊接試板的拉伸試驗要求母材先斷,如果焊縫先斷,則判定焊縫不合格。或者通俗的講你用J422焊接Q235焊縫的強度一定不低於母材的強度,他們的強度級別都是400級的)回到你的問題,你要計算焊縫的抗拉抗剪,你可以根據焊縫的受力狀態和焊縫的截面積計算出焊縫的應力,然後與焊縫的填充金屬的抗拉抗剪強度進行校核
『柒』 焊接力怎麼計算
對接焊縫拉力σ=F/Lδ 。對接焊縫剪切力Q=F/Lδ 。搭接焊縫拉力Τ=F/1.4KL 。
焊接應力,是焊接構件由於內焊接而產生的應容力。焊接過程中焊件中產生的內應力和焊接熱過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狀和尺寸變化。焊接過程的不均勻溫度場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變形和比容不同的組織是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的根本原因。當焊接引起的不均勻溫度場尚未消失時,焊件中的這種應力和變形稱為瞬態焊接應力和變形;焊接溫度場消失後的應力和變形稱為殘余焊接應力和變形。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條件下,焊接應力在焊件內部是平衡的。焊接應力和變形在一定條件下會影響焊件的功能和外觀,因此是設計和製造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捌』 鋼板焊接承載力如何計算有公式嗎一塊20mm的鋼板上焊接一塊長45*10mm鋼板,請問這10mm上可以承載多少
給你作個參考,要知道是什麼材料,再查出這種材料的[δt](許用應力) 1公斤=10N
兩塊厚度相同的鋼板的對接接頭,材料為Q235A鋼。已知焊縫長度為100mm,板厚為8mm,Q235A鋼的焊縫用拉應力為[δt]為167MPa,求該焊縫能承受多大拉力?
解:由公式
σ= F/Lδ1 ≤[σ′s ] 得
F ≤ Lδ1σ′s =133.6(KN)
已知
L—100mm
δ1—8mm
δt— 167MPa
答:該焊縫能承受133.6(KN)拉力。
『玖』 焊接接頭的的受力分析方法
在對一個焊接組件進行受力分析的時候,個人認為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假定焊縫的強度夠用,不對焊縫進行受力分析。此時對整個組件使用mechanica的實體單元進行網格劃分。因為在mechanica中會把組件中有接觸面的零件均視為一個零件,組件實際上就變成了一個零件,載荷和約束已可以在零件之間傳遞了。此時組件的受力分析與零件的受力分析在步驟上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種方法缺點是因為沒有使用理想化,所以速度較慢。而且焊縫的強度也沒有校核。優點是不用對焊接組件進行調整。
第二種方法:因為焊接件多數是標准板材、型材等,在分析時使用殼理想化可以大大加快解算速度。這時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板材理想化後在板子的中心位置生成
midsurface。
而這個midsurface多數無法與別的midsurface相連,於是造成了載荷與約束無法在零件間傳遞。
a)此時應使用mechanica提供的一個功能connections中的端焊、周焊或點焊將零件(midsurface
)
在焊縫處「連接」起來再進行受力分析。有的資料中提過結果中如果在焊縫處顯示了高應力,那就必須專門對焊縫進行受力分析。但是因為在
connections的焊縫設定過程中,並無焊縫材料、焊縫寬度、焊接工藝的選項。所以穩妥起見,要做下面的焊縫實體的受力分析
b)人工建立焊縫的實體模型並裝配到組件
為了避免載荷和約束在貼合的零件面上傳遞,這里應人工的把零件分開一個微小的距離,使後期在mechanica分析中零件間的載荷和約束完全通過焊縫來傳遞
進入mechanica,改用實體單元進行網格劃分
最後只需觀察焊縫處的應力情況即可。
根據焊縫強度計算公式:最大剪應力=1.414*F/(K*(l1+l2))
個人認為出現差異的原因可能因為焊縫的金相組織非常復雜,而簡單地用一種材料來對焊縫的模擬不能准確地反映材料特性,同時母材料的受熱區組織也有變化,材料特性也有一定的改變,所以最終計算結果與經驗公式差別比較大。如果在模擬焊縫實體使用多層結構,每層結構的材料特性均有所調整,對母材受熱區的材料也做適當的調整,那最終結果應該就更准確了。
『拾』 鋼材對接焊縫的剪應力計算公式是什麼
受剪切對接接頭的靜載強度計算公式:
τ=Q/Lδ 式中 τ-對接焊縫所承受的切應力(MPa); Q-接頭所受的剪切力(N);δ-接頭中較薄板的厚度(mm); L-焊縫長度(mm)。